《穿越之我是良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我是良妃-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历代清官重名者甚多,他们越是正直清廉,反对他们的人甚至树敌越多,所以历来,清官难为,清官更在乎名誉,肯定。官职,得到升任重用也是一种肯定,只有升职才能更多的为百姓办事,但也不乏一些清官为了维护自己的高洁美誉,或因为朝政里贪污腐败盛行,赌一时书生之气,就辞官回家的。

    康熙历来非常重视也非常善于引导这些清廉的官员们对于如何培养、教育、理解、鼓励、支持、肯定、嘉奖、使用清官这方面前面早已驾轻就熟,对他们的政见多有重视和采纳,有时几乎是维护和偏向。

    吴元莱的肺腑之言,康熙并不意外,他自然又是对吴元莱说一番肯定、勉励、鼓舞之言,末了又道:“朕也知道,时下百官俸禄低微,养家糊口确实少些,多数官员都要靠家里提供钱粮银米来养活,尤其是贫困省份的官员们,还要依靠百姓救济才能过活。朕知道后,一则感叹官民之间的情深义重,另外则是愧疚,···官员们为朕办事,却要百姓替朕养活他们,实乃朕之无能也,你等为我大清奔波操劳,其中难处朕也知晓,不易者居多。”

    康熙停了片刻,看底下官员们的反应,历史上的康熙朝也是特例,清官比贪官多,其中自然有康熙的大力扶持所致。其实官员们清廉与否,也需要一个社会环境,为官仅有清廉正直是不够的,官员们更要任事可为之力。清廉正直若只能“洁己”自身,其作用是有限的,虽无害于他人,也可为世人做榜样,但是这只是消极的应对官僚们的贪渎行为做对比而已,他们在行事中不免会被其他的官员们排斥抵御。康熙需要的是诚心为政、敢于任事之人,而真正的廉洁之人,想做清官是需要一些策略的。

    正直的人要想为老百姓做事,必须要学会“随波逐流”,学会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必要时甚至要放下心中的坚持,不惜偶尔的“为害百姓”一下。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为官从政机会,仅凭此一点也不能说“正直”或正直的人百无一用。如郭琇辈,在贪官的手下可以贪墨,到清官的手下就可以廉洁奉公,一样都是为百姓办事。

    当然,清官不易,平时做的事情大多会危及到官员士绅们的利益,所以,大多都会被地方和朝廷官员们污蔑打压,于成龙和郭琇、陆陇其等人皆因为清廉而遭到过朝堂士官们的诬告,他们举证所谓的罪证,康熙心里一清二楚,不过是明珠党等人对他的报复打压罢了。

    不过,但是若留下郭琇,陆陇其等人,势必会让他们难做,康熙也有惜才之心,不忍看明珠一党暗地里加害郭琇、陆陇其,但是就罢免了二人的官职,让他们回家了,此举对他们未尝不是一种保护。

    官员清廉与否,也是需要环境的,有许多贪官并不是生来就贪的,他们入仕之前也是满腔的抱负,立志于为国为民,但是若他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家里人子女饿的嗷嗷待哺,很难说,他即使不为自己也会动手“拿”上那么一回,有一就有二,虱子多了不怕咬,等贪墨成为习惯的时候,那些国法律例对他们来说就无所畏惧了。

    当然,也有坚持到底的,如汤斌之辈,他家学渊源,做官极重身休力行,经世致用,堪称表率。汤斌做官一生,为官清正,能够讲出别人不敢讲的话,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事,累死任上,死后家里只有八年体银,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

    可汤斌时任江苏巡抚。江苏自古乃富庶肥硕之地,一直都是贪官们向往的地方,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出处但是汤斌却能够坚守己身,做到不贪不占,实属不易。

    康熙知道汤斌为官高洁,曾经因为父丧丁忧,卖马才能够回家,所以在任命他做江苏巡抚的时候,康熙还特地赏赐了他鞍马,衣料不算,另赐纹银五百两作为路资,谁知道,汤斌还是因为平素节俭,累坏了身体,仅仅因为一场风寒,才三天的功夫,就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当康熙得知汤斌的死讯,心里不是不疼心。

    只当时汤斌被明珠党诋毁,抓住汤斌所发告示上,“爱民有心,放民无术”离间了康熙和汤斌的关系,当时,汤斌累死任上,康熙并没有对此做出表彰。如今看来,汤斌为官清廉到一定程度,连妻子儿女都没有,这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古代当真是凤毛麟角了。

    康熙想到此,不禁感慨道:“朕不能够每日里自己在宫廷享受着御宴美味,底下替朕做事的官员却连饭吃的都没有,朕已经累死了于成龙,汤斌等人,朕不想把朕的清官们都累死在任上。所以,从即日起,除世袭的官员以外,文武百官,尤其是出仕外任的官员,俸禄粮米俱提高一至数倍不等,尤其外放到贫困地区的官员,朕另有额外补贴,具体事宜等回京讨论后在办。”事情牵扯太广,不可能办到,康熙既然发话,就是下定了决心。

    贵妃来访

    康熙回头对李德全道:“另,着人立即去办,汤斌入祀于贤良祠,还有,速遣专人去招郭琇,陆陇其回朝当差,先一同协助四阿哥办理此次‘摊丁入亩’之事,等这段时间过后,在另行赏赐,着其官复原职。”

    康熙在胤禩的庄子上表明了自己后期的政策,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还要到京畿地区去巡查一番,和当地的官员们在沟通一下,自然不能带着一帮子女眷,康熙晚上回鸾去和太后商量随后的行程。

    康熙倒是听说了太后下午去泡温汤的事情了,给太后请晚安后,问道:“皇额娘觉得这温汤池子如何?”

    太后虽然不喜这里是卫琳琅母子的地盘,但是却是康熙的心意,她给卫琳琅脸色看,康熙还从来没有给她摔过脸子,也是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的好,太后满面笑容,非常欣慰的道:“哀家可能真是老了,身上的毛病也多了不少,以前跟着皇帝出巡的时候也泡过温汤子,只是那时候来去匆匆的,泡完了越发觉得身上的腰酸背疼,当时以为是旅途劳累所致,谁知道今天才听说,这倒是因为身上的隐疾给发出来了。”

    康熙一听,忙关心道:“儿子倒是不知道这些,唉,皇额娘现在身上也泡出乏累来了吗?可找随行的太医看过了,可要服些汤药,朕随行的医官那里有不少的好药材,若是不够,朕派人快马加鞭的回去取。”康熙说着就招呼人去请他的专用御医。

    太后忙拦着道:“皇帝不用紧张,哀家今天也已经看过太医了,太医倒是说这样的症状对哀家的身体是好事,每天泡上个半个时辰,多泡几天,发出来就好了。”

    康熙点头道:“儿子只知道多泡温汤对身子好,想着在京畿发现了温汤,这次出来顺便接皇额娘一起出来泡一泡,既然对皇额娘如此有效,刚好,朕要在京畿多转几天,皇额娘就可以在再次多泡几天,只是,皇额娘要让底下的人注意了,每次时间都不要过长。”

    太后点头,道:“皇帝有正事去忙你的吧,哀家也喜欢这附近的风光,等这两天缓过劲来,也想到外面去走走。”

    康熙笑道;“此处风光确实不错,附近几个庄子都是前几年朕给卫氏的私产,想着让她们母子给乌力吉备点嫁妆。因为是朕名下的产业,一直都有侍卫看守,这片温汤池子是胤禩说要自己给乌力吉添的嫁妆,专门购置的,先时不知道,后来发现说是有温汤,他们母子立即就说要献给朕。只是皇额娘你知道,朕的国库也不丰蕴,一时半会在这里是建不了行宫的,就暂时交给胤禩打理了,他倒是有孝心,尽力建了这个庄子,让朕出来的时候可以泡一泡,只是朕一直事忙,这一次也是第一次来。”康熙知道太后一直对卫琳琅母子有偏见,而这一片地的来历,只看那打理的奴才们,太后想必也知道,所以康熙也不瞒她,接着道:“朕想着这里离皇城不远,刚好也有侍卫们看守,倒是可以接皇额娘出来散散,既然皇额娘喜欢,倒是可以安心的逛逛,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太后知道,这次康熙能带她出来,想必也是因为要带卫琳琅出来不好落下自己,不过,既然康熙都说明了,她还能说什么,忙笑道:“皇帝倒是有心了,卫氏母子单薄,将来乌力吉出嫁生母不给添点嫁妆确实不大好看,若皇帝添补的搁在明面上,确实会寒了其他公主母子的心。”太后哈哈笑着,心里却道,你也知道自己偏心太过。

    康熙听出太后话里的讽刺,忙道:“乌力吉听话乖巧,因为她去了上书房,上书房的学习风气大涨,您的几个孙子不好意思把功课落在妹妹后头,都用功学习呢,哈哈,以前胤禟,胤礻我两个的课业可是让朕非常头疼的,如今连胤禟,胤礻我两个的学业也进步颇多,让朕省心不少,胤祥虽然年少,也十分好学,想着他们几个,朕就忍不住想多疼疼乌力吉啊。”因为乌力吉去上书房,太后一直不喜,而康熙心里的小算盘,因为太后是蒙古人,也不可能跟她说,其实,康熙倒是想让太后去劝劝那些有格格的后妃,让她们放心的把女儿交给康熙,多学点东西,可惜,如今只有一个乌力吉,康熙自然不能够让太后对她有意见,毕竟,将来乌力吉在蒙古若发生一点什么事,必要的时候,还要太后发话才好。

    康熙都说的如此直白了,太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只笑道:“哀家还道如何两个皮猴也如此用功了呢,连宜妃都在哀家面前夸胤禟了,贵妃更是对胤礻我放心不少,连身体也好上许多,原来,根子都在这个丫头身上。如此,哀家倒是要好好的奖励乌力吉了,既然皇帝已经把嫁妆提前给了她,哀家也学皇帝,把嫁妆给她了吧,让胤禩多操心一些,替乌力吉多挣点嫁妆。”

    “如此,朕倒是要替乌力吉先谢谢皇额娘了,”康熙替乌力吉先收下了嫁妆,笑道:“等乌力吉长大,让她多多孝敬您。”

    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