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误入官场-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精品老白干的口感要好一些,但这种口感却不足已让他们多掏两倍的钱。
    这就是市场定位的问题,树木岭酒厂生产的酒主要是售住县内的各个乡镇,县城都很少能买到。面对农村市场,这种价格贵三倍的酒会被人认为是不会过日子,只有那种闲钱多,或是真正好酒之人才会去喝精品老白干。
    侯家塘村离乡上有五里多地,边三轮二十分钟就到了,下了车后,侯勇抢先将酒抱在手中。到了家,没理由再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侯勇的老家是一栋三大间的两层小楼,一大间其实就是前后两个小房间,三大间就应该有六间房,但在农村里,还得有一间堂屋的。因此三大间实际只使用了二大间,中间的一大间,包括楼上,都成了堂屋。面对大门的墙壁上面,摆着各种神位和祖宗牌位。逢年过节或是红白喜事,所有的仪式都要在堂屋来完成的。
    一楼是红砖结构,楼上却是土砖。所谓的土砖,就是用田里的泥,里面加稻草,也不用烤,晾半个月左右就能使用。这是农村为了节约建材常用的办法,只要屋顶不漏水,也能用几十年。
    侯勇的父亲侯立华,朱代东以前也见过几面,脸颊瘦削,眼神深邃,手里随时拿着一杆旱烟。平常话不多,但只要他一开口,必定是有的放矢,在全乡的村支书中很有威信。
    侯勇走进家后,走出来一名与他容貌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接过他手里的酒。侯勇将朱代东引进左边的那间大屋,“爸,这位你认识了吧,今天刚上任的企业办主任,刚才那箱酒就是他带来的。”
    “下午已经收到乡里的电话通知,朱主任,你来就来嘛,何必这么客气?”侯立华瘦削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侯书记,您可千万别这么客气,我与侯所长是最要好的朋友,第一次来也没带什么东西,听说您爱喝两口,就带了箱酒来。”朱代东微笑着说道。
    “你是乡里的领导干部,送来的东西我绝对不会推脱不要,饭菜都准备好了,侯子,洗手吃饭。”侯立华下午的时候也接到了侯勇带回来的口信,说晚上要带个朋友回来吃饭,他早就在家里准备好的饭菜。只是没想到,这朋友却是乡里新当选的企业办主任。


第五十四章 筹划 上 (求票)
    农村人待客向来都是舍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至于客人看不看得眼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尽到最大的能力了。
    在侯家也是一样,得知侯勇要带客人回来吃饭,从下午开始,家里就开始准备。等到朱代东坐上桌,发现林林总总摆了一桌子,异常丰盛。鸡、鱼、猪肚、猪脚、猪心,但其中有一半菜,是与豆腐有关:豆腐煮鱼、香干炒肉、豆皮鸡蛋汤、凉拌卤香干。
    原本侯立华准备的是家中自酿的米酒,既然朱代东带了酒来,那就上精品老白干。农村人吃饭,妇女、小孩是不能上桌的。陪着朱代东吃饭的,除了侯立华、侯勇外,另外一位就是侯勇的弟弟侯敢。在介绍侯勇的时候,朱代东看到对方黄铜般的脸色以及干瘦的脸颊,他还以为是侯勇的哥哥。
    侯勇只有初中毕业,但是干农活却是一把好手,同时还有一门砌砖的手艺,农闲时,到处给别人砌房了,他家的房子,就是他一手砌出来的。为了省工钱,除了他老婆和母亲当小工外,没有再请任何一个人。凭着他的一双巧手,硬是花了二个月时间,建好了这栋楼。直到最后上梁和盖瓦时,侯敢才请了帮手,但也不是外人,侯立华年轻的时候就干过木匠,两父子齐心协力,为自己建了一个家。
    中国人向来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据某些编外专家统计,中国的大小事务,至少有八成以上是在酒桌上敲定的。这个数据虽然没有经过权威部门核准,但没有哪个中国人会反对。
    侯家父子三人都是好酒量,侯勇就不用说了,只要不喝快酒,两斤不倒。而侯敢是更胜一筹,侯立华虽然上了年纪,但也老当益壮,喝个一斤半不成问题。这次侯勇带朱代东回来,除了要促成他的计划外,还想一试朱代东的酒量。
    但让侯勇目瞪口呆的是,他的酒量好像是无穷大的,一上桌,朱代东就先向侯家父子各敬了一杯,随后,侯家父子再回敬。随后在侯勇的有意算计中,三人都没有与朱代东共饮,而是轮流跟他碰杯。可就算是这样,五斤多精品老白干下肚,朱代东还像是个没事人一样。
    “侯哥,酒要尽兴,不可过量,我看再喝一瓶就算了吧,总还得给侯书记留两瓶吧?”朱代东数了数空酒瓶,已有九个,这其中一大半是他喝的。虽然他并没有感到有醉意,可是侯家父子三人却都已经着相。
    “朱主任,你是客,我们一家人的任务就是陪好你,一定要尽兴。”侯立华也很钦佩朱代东的酒量,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年青人,喝起酒来却是如此豪爽,这让他很生好感。
    “胡书记,你可不能再叫我朱主任了,这不是折煞我吗?你可以让我代东或是小朱,但千万别叫我朱主任,否则以后我就不来了。”朱代东佯作恼怒,喝了这么多酒,大家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好,小朱,我知道你这次来还有事,听侯子说,还是为乡亲们谋致富的事,不知道是什么事?”侯立华看到朱代东没有一般年轻人的那种清高和做作,也没有摆乡干部的架子,看他就更加觉得顺眼。
    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清一个人,但有些人,只要见过一次面,就能认准一个人,而侯立华显然就是那“有些人”当中的一个。就像很多人所说,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当别人认准了你这个人,你做什么事就都会顺利完成。
    现在侯立华虽然还不知道朱代东要做什么事,但他的话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只要他能办得到的,就一定会大力支持朱代东。作为一名企业办的主任,能得到村支书,而且还是在全乡所有村支书中威信很多的侯立华的全力支持,这是不多见的。
    “我看过全乡的农作物统计资料,我们树木岭乡的黄豆产量很高,全年产量近五百万斤。我就在想,能不能利用这些黄豆来做点事。黄豆最好的用途当然是生产豆腐,如果能成立一家豆腐厂,那卖豆腐可比直接把黄豆卖掉,要划算得多。”朱代东知道说到了正题,也没有矜持,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豆腐厂?我们乡里基本上家家都会做豆腐,我们如果办了豆腐厂,那销给谁?”侯立华把酒杯轻轻放在桌上,沉吟道,他眼睛眯缝,这是他的思考问题时的习惯性动作,虽然他也喝了一斤多老白干,但此时头脑却是异常清醒。
    “城里,准确的说是市里。”朱代东笃定的道。
    “市里?豆腐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哪里没有,到市里能卖出去么?”侯立华眼睛突然睁开,直瞪瞪着朱代东说道。
    “侯书记,你以为市里的市民也会像咱们一家,家家都种黄豆,家家都会磨豆腐啊。我去市里做过几次调查,去年以来,市里虽然也成立了几家农贸市场,但总体来说,各种蔬菜、肉类、蛋类都是供不应求。要不然去年市里也不会搞菜篮子工程,这可是市长亲自挂帅,为的就是解决市民买菜难的问题。”朱代东微笑着说道,在农村里很少会出现无菜下锅的情况,谁家房前屋后不种点菜?夏天的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南瓜,冬天的白菜、波菜,可以说一年四季都不会没菜吃。倒是肉类就相对要少些,菜里的油荤也不多。
    菜篮子工程只在城里搞,越是大的城市就抓得越紧,沙常市是全省排名第二的大城市,全市有近二百万人,市民对于肉、蛋、奶、鱼、菜、果都感觉供应偏紧。夏季还好些,冬春两季最是紧张。
    至于树木岭乡,根本就不需要搞什么菜篮子工程,一向只注意乡里政策的侯立华对这些政策并不是很清楚。朱代东就很细致的跟他介绍,说着说着,侯立华的眼神就开始变得明亮了起来。


第五十五章 筹划 下 (求票)
    农村人穷,农村人苦,如果能找到一条帮村民致富的路,侯立华绝对不会放过。豆腐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很多人在家里就能制作。而且树木岭乡的黄豆产量确实很高,现在村民的一般做法都是,留足自家使用外,其他黄豆都是卖到了粮食站,一斤黄豆的收购价只有三四毛钱。而一斤豆腐的价格也能卖到三四毛钱。要知道三十斤黄豆能做一百至一百一十斤豆腐,这样算起来,黄豆经过一加工,价值马上就翻了三四番。
    “这么说来,豆腐的销路是不成问题的?”侯立华一脸渴望的看着朱代东,刚才还是朱代东向他推荐豆腐厂,现在情况已经悄然反了过来,侯立华要拉着朱代东帮他搞豆腐厂了。
    “如果侯书记不相信,我们可以在星期天的时候一起去趟市里,你可以先在家里做点香干,我们一起去卖,到时你就更有切身体会。”朱代东笑了笑,他非常有信心,只要侯立华真去市里的农贸市场看过,就肯定会动心。
    “好,毛主席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这个星期天我们就去?”侯立华黝黑的脸膛笑靥如花,朱代东肯与他一起去市里,而且还要去卖香干子,这让他更加肯定,这个年轻人并不是一个只说不做的夸夸其谈之辈。
    “爸,这个豆腐厂可要四五万块钱呢,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了。”侯勇见父亲两眼放光,在一旁善意提醒。
    “没有投入哪来产出?只要能赚钱,这四五万元块钱,村里集得起!”侯立华横了儿子一眼,哼道。
    “代东,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投入小些,等到见到收益了,再扩大再生产?”侯敢在一旁插了句话。
    他在酒桌上的话一直不多,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主见,其实他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毅力,要不然他家的这栋房子也不可能建好。朱代东虽然也只与他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