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烽2- 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的意图,迫使草原驻军回撤,其后看准时机顺势杀一个回马枪,夺路西进,与匈奴合兵于并州北部,再决定去留。又或者埋伏于侧,静待阴山战线匈奴战败,驻防幽州草原的骑军奔袭匈奴溃兵之机,奇袭轲最都城”

    “鲜卑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赵咨诧异道,郭嘉的分析实在出乎预料。

    “风险与收益并存,须知我军骑兵在草原上的速度没有鲜卑族兵快,即使准确探知鲜卑的行军路线,也未必能够将其成功拦截围歼,除非鲜卑愿意像乌桓一般与我军对攻。显然,莫护跋不会选择这条路,他只会游走袭扰,给我军造成威胁,无法及时分兵扩大击败作匈奴后的战果。而只要匈奴实力犹在,我军就难以在短期内主动北征。鲜卑最缺的就是时间”

    赵咨闻言,立时倒吸凉气:“这该如何应对?”

    “还能如何?提高戒备,下令五座主城及其周边卫城驻军擦亮眼睛,发现鲜卑人后立即示警,然后再想办法将其留下唉,可惜啊,除非我们能够杀到鲜卑腹地,否则想要逼迫其与我军决战十分困难。现在能做的只有把篱笆扎紧;别让鲜卑浑水摸鱼!”贾诩眯着眼睛;狠狠地盯着沙盘北部“鲜卑”二字。

    此时,紧邻作战部的将军府内,高勇也在挑灯夜战,各方送来的待审公文每日都有百余件,大到政策规章、小到民俗风情,这还不算鹰扬府各地卫所派送来的风闻奏事。每到此刻,高勇都会想起清朝的雍正皇帝,佩服其不辞辛劳的批阅公文至天明的毅力。放下笔,长长伸个懒腰,高勇忍着酸痛活动脖颈。

    “启奏秦王,奉天政务院加急公文。”看到高勇如此辛苦,卢毓虽然心有不忍,却也难以劝阻,只好选择陪护。亦因高勇如此作风,每有加急公文,都会第一时间送达,无论昼夜。

    “你念吧,我得闭目养眼。”高勇露出微笑。

    卢毓行至桌案前,拆开密封取公文轻念:“禀秦王:四月初,扬州会稽郡西南山区突发山洪,泥石俱下,致使将乐、南平遭灾,十九座村庄被毁,将乐县城重创。会稽太守刘放已紧急调派郡府警备队救援,候官驻军也派员参与救助。然,今年以来连续数次灾害,已让会稽郡府财政不堪重负,故刘放特别请求政务院减免灾区百姓二至三年赋税,并给与会稽郡府以财政支持。”

    “多事之秋啊想不到江南暴雨成灾,两个月数次爆发大灾害,扬州已然如此,荆州岂不是更加艰苦?唉,曹操选择此时出兵征讨,还真是会挑时机。”轻柔额头,高勇发一句感慨,“减免灾区税负准奏,财政支持吗……孤王的意思是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钱暂时借给会稽郡府,但要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还清。”

    卢毓满脸诧异,抬头望向高勇,“王上,如此一来,政务院岂不成了钱庄银行?再者会稽郡府也是迫不得已才申请中央支援。”

    高勇闻言摇摇头:“政务院收上来的税赋是百姓缴纳的,就一定要对百姓负责,切不可随意挥霍。就如同你辛辛苦苦赚钱奉养父母,是希望父母随意挥霍?还是希望父母仔细盘算,将辛苦钱用到该用的地方?”

    “这……自然是后者。”卢毓似有所悟。

    “对吗,官府就是百姓的父母,不可随意浪费税款,这也是制定年度预算、年终决算的意义所在。预算内的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外的支出则要考虑收益,至少不能让百姓的税款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比如此次会稽郡申请,给与其低息贷款,一来可以确保资金不被挪用,二来可以给郡府还债压力,激励官员积极进取。”看到卢毓仍未透彻理解,高勇决定不再兜圈子,“如果会稽郡府申请的是赈灾款项,政务院就可以从预算中划拨;可他们申请的是财政支持,明白了吗?”

    卢毓眼睛一亮:“赈灾款项需要专款专用,而财政款项却可以灵活运用通过低息、还款来促进当地官员合理利用资金,并与政绩挂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渎职、贪污等恶行”

    高勇微微点头,很是欣赏卢毓的才思敏捷,“明白了?明白了就立即拟文,以后也照此执行”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九章 此起彼伏(6)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九章 此起彼伏(6)

    建安二年五月初;左匈奴调动十万兵马攻略高阙;两军摆开阵势厮杀数日;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腥气息弥漫方圆数里。无论是高顺,还是贾诩,都没有预料到右匈奴竟悄悄参与进来,前后投入兵力达五万。驻守高阙城的114师几乎打残,115师也伤亡过半。幸好华雄当机立断派出四个骑师发起突袭,才算打压下去匈奴人高昂的士气。

    翌日,待匈奴斥候陆续禀报发现一支兵马从东边赶来增援的消息后,左匈奴的攻势才逐步放缓。华雄登城督战,发觉敌人异常后,立即奏报定襄。同时加强袭扰力度,摆出誓死决战的态势。匈奴见状,再也不敢轻易投入全部战力,只以佯攻为主,偶尔攻打城池,更多的时候则是派出斥候寻找翻越阴山的捷径。

    “果然不出所料,高阙的战事趋于平稳,两军更多的时候仅仅是对峙。由此推断,左匈奴主力应该正在向定襄方向运动。”郝昭边说边拿起尺笔划线,估算匈奴人的行军时间,“高将军,是否可以让第一师潜回定襄?”

    高顺凝视沙盘良久,摇头道:“继续隐蔽休整、补充兵员,不许泄露踪迹。虽然城内的匈奴人、鲜卑人已经看管起来,但谁也无法保证是否还有敌人的细作。这一次必须要重创匈奴,打得它三年不敢南顾才是目的。孔师将,从今天起,73师也要佯装抽调兵力增援高阙,要做的真切。离开定襄的兵马同样隐蔽于山谷中,不允许与外界有任何联系。龚将军,十一军也要动起来,撒开网,加强盘查,务必造成形势紧张的假象。”

    孔翔诧异道:“高将军,如此大张旗鼓,是不是有些过?”

    “欲骗敌人,先骗自己。为了确保匈奴主力来攻,定襄必须作出主力尽出增援高阙的假象。传令张飞、吕布二将,率领骑师、陷阵营主动出击,无论如何要让匈奴以为定襄外强中干”

    定襄城仿若成为了一块海绵,不断地挤出水分流向高阙,一队一队的兵马乘车离去,一团一团的兵士骑马西行,修建不足一年的宽阔道路上,奔驰的车队绵延不绝。如此规模调动,只要有心便可察觉。山川、绿谷之内,总有散落而居的百姓,或为隐士,或为细作。饶是十一军全力盘查,也总会有漏网之鱼。每每夜色降临,总有三五人避开大路,历尽艰辛翻山越岭,其中一部分北上,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南下。

    五月三日夜,左匈奴大营。

    贺赖昼夜兼程赶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潘六奚问询,待听到梦寐以求的答案后,顿时欣喜若狂。“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尽显豪情万丈。

    “大王,定襄城内的兵马早已抽调大半,目前仅仅有高顺一人坐镇。不过,留下来的张飞、吕布倒是十分棘手。”潘六奚微皱眉头,尽管这消息得到多方认证,可他总悬着一份担心。

    贺赖端起水碗一饮而尽,豪饮后方才问道:“目前定襄城内还有多少兵马?”

    “高顺所辖的陷阵营、五千骑兵、一万步卒,余者尽都奔高阙去了。”

    “嗯,不错,这一招声东击西果然是妙。量高勇诡计多端,也绝想不到右匈奴会悄悄过来。嘿嘿,你这脑袋还真灵光,左右匈奴一起声东击西,真想看看高勇哭丧脸的模样”贺赖第一次自信满满,“既然计策成功,明日午后,大军攻城,一定要一举拿下定襄”

    潘六奚同样激动,毕竟是自己想出的计策,右匈奴兵分两路,偏师于凉州牵制黄忠所部,主力悄然混入左匈奴参与攻打高阙,同时左匈奴则集中全部力量强攻定襄,一旦定襄打开缺口,高阙守军必将迅速后撤,如此一来……强抑紧张的心情,潘六奚立即着手安排明日的强攻方案。

    ※※※※※※

    “去过北方游历,再来看中原、荆襄等地,顿时有种下乡的感觉”躺在院子中的木板上,徐庶仰望璀璨星空,怀里抱着一坛老酒,迷迷糊糊的嘟囔道。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石韬愤慨,“胡说,襄阳可是大江沿岸最繁华的都市,比洛阳都不差。只可惜,这几年来搞得境况日下,一年不如一年了。”

    徐庶嘿嘿醉笑:“差距,这才是差距北方越打越富,越打人越多。再看看中原的几路诸侯,谁人能比?”

    石韬沉默片刻,将怀中坛内的酒一饮而尽,“元直,你说幽州、冀州真的有上千万人口?那岂不是五步一村,十步一镇了?”

    “虽不中,亦不远。玄菟郡奉天城人口直逼二百万,邺、蓟二城也突破了百万,高楼林立、广厦千万……”

    “元直,你说我们这样的人去了,能出人头地吗?”

    “能,只要肯学,肯上进怎么?你要去北方?”

    石韬放下酒坛,起身盘坐,“襄阳局势日益紧张,刘备、曹操、孙策、袁绍无不虎视眈眈,大战一触即发。刘州牧虽然还在支撑,可已经失去了先机,失败乃迟早之事。水镜先生已经举家迁走,其余几位名宿也纷纷远行。襄阳,再不复人文气息。”

    “去吧,北方高勇一手建立了几所大学,奉天大学、邺城大学、蓟县大学都是人才汇聚之地。但是,若要入仕做官,则必须要有从军经历,否则只能做一个小吏员。”

    “从军?呵呵,也未必是坏事。”

    徐庶微微一笑:“还有一点我忘记说了,凭我们目前所学,距离考入大学还差得远,保守估计要从县学读起,国学、语文不用担心,数理却是必须下苦功,此外还要考核武术、技击、体魄等……”

    石韬的嘴越长越大,“这……这……还是人考的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