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因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因缘-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令人失望的是,我们往往都不重视这些,以为在此之上还有更好的东西,从而放弃了基础的修法。其实,如果真正能修好出离心、菩提心,最后再修空性,并证悟到这种境界的话,在此之上还有什么呢?除了令这个境界更清楚一点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了。如果轻易地舍弃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基础修法,哪怕大圆满的名字再好听,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些都很重要,以后我们不需要去问别人自己证悟没有,只需自己去看。我们以前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初步的证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人只是对空性有一点点了解,我们就不能说他是证悟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承认他证悟了,也许他就会生起傲慢心:我好了不起噢!我已经证悟了!这样就不但不能让他进步,反而还会让他后退的。 

要知道,这种证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像从很远的地方看到月亮的照片——既不是在附近看到月亮的照片,更不是看到月亮本身一样,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相,离断除烦恼、获得解脱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对初步的证悟都不能过分在意。 

有个故事就能很贴切地说明这个道理:有一位十分擅长做食子的密宗上师,他有一个弟子,已经跟他学了很长时间了。让弟子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觉得自己做的食子和上师做的已经完全一样了,根本看不出其中的任何差别,但每次他把自己做的食子拿给上师看的时候,上师总是说这不对、那不对,反反复复地让他重做。 

有一天,他把上师自己做的样本涂上水,使它看起来像刚作出来的新鲜食子一样,然后端到上师面前,结果上师仍然还是说不行。弟子十分不服气地说道:“这是您自己做的啊!” 

这时,上师才告诉他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你做的食子就已经合格了,但为了让你能够进步,使学到的技术更加娴熟,我才这样不断地否定你的成绩。”弟子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上师的一片苦心啊! 

同样,我们也不能满足于初步的境界,而应再接再厉,力争使现有的境界日臻完美。 

证悟与否是我们自己的体会,除了有他心通的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知。除了上面所讲的标准以外,即使你们把整个《大藏经》显宗中观部分的理论拿来印证,也不可能找到别的什么更好的直接印证的内容了。也就是说,所谓的证悟,就是前面所讲的境界。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自从有了这个感受以后,自己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否有所增长,对贪嗔痴的减少是否有所帮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确定自己已经证悟。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自己的证悟境界提升、升级,其他没有什么,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境界了。如果在打坐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境界,在出定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在出定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是虚幻如梦的,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手都可以穿过墙壁等有碍之物,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觉,所以穿过墙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这次去五台山时,遇到一个年轻的藏族修行人,他就有这种感受,而且境界非常好。 

他在我面前打坐,想让我印证他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本来,在大圆满的境界中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东西,以前的弟子们就是到上师那里去打坐,上师通过这种方式就能知道对方的境界,并可当即确认弟子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 

那位修行人知道以前的这种传统,他以为我也可以这样印证。我很惭愧,自己都不知道大圆满是什么东西,又怎么去给别人印证呢?通过这种打坐的方式来印证就更不可能了。我只能通过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感受,并将其与书中所讲的相比较。 

因为入座时的境界本来就无法言表,我只有问他:你在出座之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他告诉我说,有些时候我觉得,前面的桌子等所有物品都是虚幻的;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手可以穿过桌子……这些感受都很强烈。随后,我告诉他说,你的这种境界应该是一种初步的证悟,因为他的感觉非常符合修行法本上面所说的开悟标准,所以我认为,他应该是证悟了。 

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不要一天到晚说什么“我昨天梦到观世音菩萨啦”,“释迦牟尼佛对我笑啦”,“我看到阿弥陀佛啦”,谁谁谁的照片发光啦等等,这些都是很无聊的。 

前几天有位活佛组织了一次放牦牛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一位上海居士随后来见我时,兴奋地告诉我说:“我们昨天的放生好殊胜噢!”“怎么殊胜呢?”“当时飞来了一只蝴蝶,在那里停留了好长时间噢!这肯定是一种殊胜的征兆!” 

我当时就觉得很可笑,汉地这个季节到处都是蝴蝶,我们放生时天天都有蝴蝶飞来飞去,一只蝴蝶飞来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很多居士都有这样的习惯,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种愚蠢的行为了。 

要知道,看到阿弥陀佛等等并没有那么容易,你们不要随便说这些神神秘秘的东西。即使有这些情况,也不要四处宣传,我们只需要讲空性、讲慈悲、讲出离心,其他都不需要,如果有了这三者,就无需八方索求、四处乱跑,只需培养这些智慧,令其逐步成长;如果还没有这些境界,就认认真真地修行,更没有到处乱跑的必要。 

当然,“不要乱跑”的意思,并不是不要你们去寻找上师,依止善知识,善知识肯定是要依止的,法也肯定是要听的,在听了以后,就需要静下来去修。如果修的话,这些感觉就会出来的,这就是初步的证悟空性。 

请大家想一想,我讲了多少个证悟的标准。 

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第二个,是出座以后对外境有没有一种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虚幻无实的感觉;第三个,是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的话,就可以算得上是证悟空性了。 

不过,这种证悟空性只是最基础的境界。打一个比方,假设从此地走到拉萨,要走五十多万步,现在我们只能算是走了一步,以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千万不要骄傲自满。不过,万事开头难,证悟的第一步也是来之不易的。只要有了初步证悟的基础,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就会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最后的成就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空性与无我修法的差别:空性修法是指法无我的修法,当体会到物质、精神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性时,在这种境界中安住,就是空性的修法;无我的修法则是特指人无我的修法,它属于空性修法的一部分。 

前面讲的空性修法虽然属于中观的修法,但我认为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修法了。任何一个修法再高明,也要自己去体会,除了这个体会以外,要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这样了。 

虽然观察只是过程,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有证悟空性的结果。如果真正地证悟了这两个修法,就已经是很高、很不错的境界了。 

中观修法和其他一些密宗的修法,只是在方法和过程上面才有区别,最终的证悟体会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通过中观的修法而证悟,已经是很好的境界了,以后我们修一些密宗修法的时候就会知道,结果其实是一回事,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只是方法不一样而已,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修法。 

当初我们讲过,听这样的法,除了真正的修行人以外,其他人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我要讲这些具体的修法。这些空性修法本身就不允许对所有人讲,讲有要求,听也有要求,要听具体的修法,特别是空性的修法,最起码必须是一个诚心诚意的修行人。讲和听最终的结果,是一定要修行。最关键的,是要自己去体会,讲和听的目的都是这样。除了这些修法以外,如果只是讲普通的佛教常识,谁都可以听,甚至没有皈依的人都可以听。 

大家也看了许多书,密宗的书、介绍具体修法的书、还有其他的佛教书籍,但书上的内容就是这些词句,没有别的词句,因为这种境界是我们的语言所不能完全表达的东西,已经超出了语言的极限。 

前面所讲的修法是所有修法的入门和基础,如果一个修行人在加行方面努力积累资粮,当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的时候,在修这个修法的过程当中肯定会证悟,如果大家在这些修法上面没有什么体会、感受和证悟的话,修其他任何一个修法都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这个修法是所有修法中最具体、最基本、最关键的基础。 

诸行无常的修法 

无常的修法分两种:一个是微观的无常,一个是宏观的无常。《普贤上师言教》当中讲的都是宏观的无常,微观的无常一般不怎么强调,但是今天这两个无常都要讲。 

首先,什么是宏观,什么是微观呢?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的事物,都叫宏观。而微观则是我们的眼、耳、鼻、舌没有办法感觉到,但从理论上能知道它的存在的事物。无论微观也好,宏观也好,都离不开无常。 

我们为什么要修无常呢?在讲三法印理论的时候已经讲过,因为我们有常执,就会导致很多的烦恼,所以要修无常。为什么要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去修呢?为了让我们彻底明白一切事物的无常性,为了彻底地推翻我们的常执,所以要全方位修无常。 

怎么样修呢?打坐的时候,前期的预备都是一样的,皈依、发菩提心、排污气、祈祷释迦牟尼佛……这些都做完以后,就通过上次讲的那些逻辑来抉择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的,都是无常的。不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是无常的,而且从非常细微的微观角度来说也是一刹那、一刹那的。 

上次讲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