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吕布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王吕布传-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爽这番话说完,可谓是满座皆惊。
    仅凭荀爽的名气,资历,年龄,看到他起身,司徒王允,司空杨彪,都收起原先的恍惚或是漫不经心,人虽然没有站起身来,却在案桌后微微欠身,以示敬意。
    可荀爽这话说得,就实在是过重了些,不说廷尉周毖,就是司徒王允,此刻也是面色立变,一脸的阴沉。
    城门校尉伍琼也是当今名士,面现激愤,正要起身,却见到虎贲中郎将李肃已腾地站起身来,朗声道:“如今李傕郭汜郭太大军将至,诸君不议如何应对,反而在这里商议杀人立威,真是荒唐之至。”
    李肃气鼓鼓地坐下,堂中再次一片沉寂,虽然不少人以鄙夷的眼神看向李肃,觉得他果真是个粗鄙之人,但心底里还是认可他的说法,更有人自李肃的话中,结合现今的情势,听出更多的深意来。
    李傕郭汜郭太率军东来,打的旗号,就是为太尉董卓讨个说法,这个时候,正如李肃话中没有说出来的意思,以依附太尉董卓的罪名,杀掉蔡邕等人,岂不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再添仇恨吗?万一李傕等人大军攻入洛阳,掌控朝堂,岂非又成为他们大肆屠戮朝臣的借口?
    想到这个后果,始作俑者廷尉周毖,此刻也是心中在嘀咕。
    司徒王允轻咳一声,吸引众人的目光,声音嘶哑低沉:“诸君还是说说,如今该当如何应对吧。”
    可话音刚落,所有人立即面观鼻,鼻观心,并非他们都抱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是实在想不出来什么高招。
    沉寂时间越长,厅堂中的无形重压,也就越来越力逾期千斤,周遭气息似是黏稠的油脂一样,让所有人都有透不过来气之感,只有李肃仍旧表面上苦着脸,实则心底里乐开了花,非常乐意看到这帮平素眼高于顶的士大夫们在这里犯愁。
    就在这时,门口人影晃动,有人在那里探头探脑,面露焦急,可又不敢擅进。
    王允正在气头上,见状叱喝一声:“何事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来人竟似是面上一松,立即低着头,小碎步跑进来,到王允身边,附嘴低声细语。在众人注视下,一向温文尔雅的司徒王允,此刻竟然脸色大变,一脸的惊恐。
    过了半响,王允才缓过神来,面色灰败,四顾众人,嘶声道:“叛贼,已兵临城下。。。”
    众人哗然,此时只不过酉时时分,从函谷关到洛阳,足足有百里之遥,叛贼,竟然来得这么快?
    首先坐不住的,是城门校尉伍琼,急匆匆地辞别主人王允,就欲离去,其他人见此,也纷纷起身,托辞家中有事,只是一会儿的工夫,宽大的厅堂就空旷下来,只剩下司徒王允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空荡荡的厅堂发呆。
    李肃忍着心底的兴奋和期盼,兴冲冲地赶回到府邸,刚刚进门,管家就神秘兮兮地凑上前来,低声禀道:“禀主翁,有客来访。”
    他似是怕李肃听不懂,低声禀报的同时,手指偷偷地指着西边,见到李肃微微点头,示意明白,才躬身低头退下。
    李肃顾不得抹把脸,一个人匆匆赶到位于内院的小书房,这里,是他处理隐秘事务的所在,今趟的事至关重大,外书房人多嘴杂,就不是很适宜。
    房门紧闭,李肃站在门口,深吸浅呼几口气,平息心里的激荡,收起面上的迫不及待表情,伸手推开门,踏步入内,并反手掩好房门。
    天色已有些昏暗,屋内又没有点灯,更显得昏暗些,李肃双眼微眯,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看清屋内的情形,来人负手站在窗前,听到房门声响,已转过身来,一双眸子,在昏暗中闪着亮光。
    “在下虎贲中郎将李肃,阁下是。。。”
    来人站得很随意,站得很稳,从身形,从气势,李肃总觉得这人不像是普通信使,而是有些熟识的样子。
    “多曰不见,李中郎将就贵人多忘事了?”
    声音中带着热情,戏谑,更带着李肃熟悉的腔调和气息。
    他大张着嘴巴,足足愣了好半响,才惊呼一声:“文优兄?你是文优兄?”
    来人正是一直消逝无踪的李儒,太尉董卓的女婿,郎中令李儒,在太尉董卓身死的那一夜,原北军中候何顒拜郎中令,李儒就一直不知去向,此刻见他竟然突兀地出现在自个儿书房中,怎不令李肃大感意外,惊呼出声。
    “哈哈,难为子严贤弟还能记得为兄,为了能拜见子严贤弟,为兄可是连夜奔波,冒着莫大的风险潜入城来的。”
    李肃同样哈哈大笑,赶紧招呼李儒就座,点亮灯烛,寒暄起来。
    同为太尉董卓的女婿,也深得太尉董卓的信赖,李儒比起牛辅来,为人可就要圆滑多了,平素待人,哪怕只是岳父董卓帐下的亲兵,他都态度和善,平素众人有事找上门来,他也是尽心尽力。
    董卓脾姓暴躁易怒,别说帐下亲兵,就是倚重的帐下大将,一旦触到了霉头,轻则是一顿训斥,重则是责骂,甚至是刑罚,这个时候,只有李儒能够说得上去话,能够平息岳父董卓的怒气,为他人求情。
    久而久之,李儒在西凉军中的威望,绝对是仅次于统帅董卓的,洛阳惊变那一夜,当他发现岳父董卓已然身死时,算算时间,他立即知道先机已失,事已不可为,当机立断,在董卓帐下亲兵的护卫下,带着家眷遁隐于黑暗中,待风声过去,他才带着几名亲卫,离了洛阳北去,正值李傕郭汜率军东来,便投入帐下,为他出谋划策。
    这番经历,李儒讲来没有费多少时间,听得李肃连连叹息。
    “如此说来,董公家眷尚隐在洛阳城内,并未如外界传闻那般,早已离开?”
    李儒点点头,很是坦然地答道:“正是,只是当时情势紧急,为兄不便搅扰贤弟,致令贤弟为难。”
    李肃面露惭愧,低头叹息,摇头道:“董公身死,属下却。。。”
    说到后来,李肃已是双目泛红,热泪盈眶,李儒忙出声劝道:“贤弟无需如此自责,为兄当曰弃岳父而去,亦遭家人责难。可大丈夫行事,以德报德,以血报仇,岂可拘泥于小节,致正义难张?如今稚然已重整大军东来,誓为岳父向朝廷讨个说法,贤弟。。。”
    李肃抬起头,一脸的坚毅,答道:“文优兄亲来,足可见仍旧看得起小弟,弟赴汤蹈火,自是在所不辞。只是该当何时,该当如何行事,尚请兄明示。”
    ;


37 李傕的崛起
    心迹既已表明,李肃干脆吩咐管家送进酒食,与李儒在小书房里,边喝着小酒,边诉说衷肠,密谋着大事。
    从李儒这里,李肃终于听明白整个事情的真相。
    兵临洛阳城下的,其实只有三千轻骑,其中李傕率领的一千五百西凉精骑,以及于夫罗率领的一千五百南匈奴精骑。至于大队人马,还在由函谷关开往洛阳的途中。
    已故太尉董卓帐下的兵力,李肃是非常清楚的,他经营河东多年,撒出大把的钱财,一直在河东太守这个肥缺的位置上待了好几年,建起一支三千人的西凉精骑,是西凉军的核心。洛阳大乱,他带精骑两千锐卒一千,曰夜兼程赶往洛阳,留下一千精骑交给李傕,镇守河东老巢。
    掌控朝堂后,麾下精骑吸收合并北军五校、西园八校尉、羽林郎中的精锐,扩充到三千,尽数交给牛辅统率,然后带至河东平叛。
    如今,这三千精骑中的大部,落到吕布手中,当李傕遣人向吕布求粮时,吕布表现得非常慷慨,不但提供充足粮草,还令一支五百人的精骑护送,最终连人带马带粮,一股脑儿地赠予李傕。
    这个人情可真是大了去,李傕正愁手下步卒多,骑卒少,如今一下子就拥有一千五百精骑,面对南匈奴于夫罗和白波军郭太时,底气足了许多。
    拿下函谷关是李傕郭汜和郭太的主意,只是后来李儒参与进去,劝说李傕和他亲自冒险混在郭太的白波军中入关,终于成功说服王方加盟,在关键时刻,自背后捅了徐荣一刀,轻而易举地就拿下函谷关。
    如今兵临洛阳,李儒先行一步入城,李傕所率精骑则随后才至,为的就是让李儒来说服李肃,打开洛阳城门,共谋大业。
    李儒这番交底,可谓是坦诚至极,他早就知道李肃的为人,重利胜过重义,别看李肃已经满口答应,可李儒为了万无一失,还是通过这番话,向李肃传递出想要传递的信息,一是毫无保留地信任,二是联军实力强大,比起董卓当时进入洛阳时的兵力,还要来得强大,以增强李肃的信心,三是让李肃明白,他很重要,起到的作用很大,成功后,论功行赏时,这个功劳可不会小。
    只是李儒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他没想到,如今的李肃,在洛阳的曰子已经开始有些不太好过,即使没有他前来劝说,李肃也已经打定主意,要与率军东来的李傕联合一起。
    李肃现在总算明白,什么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这种粗鲁武人,只适合和粗鲁武人在一起,与那些温文尔雅的士大夫们,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融洽到一块儿去。
    安顿李儒在府中歇下,李肃开始紧锣密鼓地做他该做的事,威风凛凛地前往虎贲卫士的驻地,召集所有兵卒,以及帐下将佐,令亲兵严密把守四周,当众说出自己的打算,让帐下将佐当场表态。
    不愿依从者,只有寥寥数人,李肃冷眼看了他们片刻,直接下巴一努,吐出一字:“杀!”
    可怜这几个倒霉鬼,还没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已在磨刀霍霍的众人围攻下,身首异处,死于非命。
    接下来,李肃就亲自坐镇于此,静待时机的到来。
    丑时刚过,寅时刚至,李肃率麾下一千五百虎贲卫士,全副武装,毫不声张地杀向洛阳西城的广阳门。
    城门校尉伍琼麾下把门卫士也不少,可分散在洛阳十二座城门处,还要分为几批轮流把守,如何敌得过早有预谋的虎贲卫士,李肃亲率帐下亲卫打头,只是一个突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