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在一辆车内的小五虽说不懂这些朝廷大事,但想到那天出去遇上西四牌楼杀人,顿时打了个寒噤。偏就在这个时候,外头忽然响起了一声炸雷,须臾之间,炫目的电光和轰隆隆的雷响交织而来,紧随着就是一阵哗啦啦的雨声。

由于这大雨来得极快,因此西单牌楼下那些各府等在这里的人都有些措手不及。这儿是皇城根儿没多少商铺住户,竟是连躲都没法子躲,看到那辆翟车附近的几个护卫急匆匆地张罗着给马车套上红油绢雨轿衣,随即个个取出了雨衣披上,旋即仍然坐在马上全神皆备,四散离开的人心中就犯起了嘀咕。

毕竟是王府里头出来的人,这等规矩就不是寻常人消受得起的!

听见大雨打得车厢顶部噼啪作响,窗帘车帘的缝隙中都有细雨飘了进来,朱宁连忙吩咐小五把这些都放了下来,又冲着马车外头说道:“去个人去长安右门打听打听,看看午门那边的质辩究竟怎么样了?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也该暂时停一停!”

马蹄声很快就在雨声中远去,车中的三个人都没了声音,个个都是神情怔忡。感到这气氛有些僵硬,小五只得插科打诨地说了几个笑话,见没人反应就觉得有些气馁。然而,就在她撅起嘴打了退堂鼓的时候,朱宁却忽然说话了。

“绾儿,那天皇太孙除了让我带话给你,还提及了我的婚事。其他的不说,我倒是很赞成他的一句话,我要的是那种既没有勋贵子弟纨绔,也没有寒门士子野心的仪宾。只不过他虽说理解了我这一层,推荐的人选却实在是不怎么样。”

虽说这会儿还在担心张越,但朱宁陡然之间提起这个,杜绾顿时把心思收了回来。别说是她,就连小五也一下子来了精神,忙睁大了眼睛问道:“皇太孙推荐了谁?”

“还有谁,不就是张越的那个好友房陵么?人家眼下在东宫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皇太孙也还喜欢他直爽的脾气,所以看见他年纪不小,于是便动起了拉郎配的心思。他平日聪明,这会儿倒犯了糊涂,房家如今虽说没怎么掌兵了,但前头还是勋贵,再说了,他一个庶出次子娶了郡主,上头父亲兄长以后怎么办,难道我以后还得费心料理这家务?”

说完这席话,看见杜绾果然是不复刚刚愁眉不展的模样,朱宁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如今杜绾已经是怀胎八个多月的人,若是费心劳神,此时此刻若是有什么万一,那她就万死莫赎了。于是,她便趁热打铁地笑道:“所以,我把刚刚那些想头一说,那位聪明绝顶的皇太孙立刻就醒悟了过来,那副讪讪的样子你们是没瞧见……要说他比我还大四岁,平日宁姑姑长宁姑姑短的我还怪不好意思,这次却让我逮着机会训了他一顿。”

虽说杜绾和小五都不曾见过那位皇太孙,但这会儿朱宁说得有趣,两人不禁都笑了起来。这大明朝公主不少,郡主更多,但要说能摆出姑姑架子训皇太孙的,恐怕也就是朱宁一个人。说说笑笑了一阵,车厢中的焦虑气氛便淡了许多,不多时,一阵马蹄声便由远及近地传来,旋即在车前嘎然而止。

“郡主,小的去打探过了,听说是皇上不曾发话,所以虽下着大雨,百官依旧争执不下,看样子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都下这么大雨了还要继续?”

朱宁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就想起了她这位皇帝四伯的脾气就是如此死硬。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见豆大的雨点子打在黄土路上满是泥泞,又感觉到外头风不小仿佛有些凉下来了,她更是皱了皱眉。因外头几个护卫都是王府精挑细选出来的,她知道叫他们去避雨也不肯,当下就吩咐一个护卫再去长安右门处等着,又命把车赶到前门大街寻一家客栈躲雨。

事到如今,杜绾反而不再如起初那样忧心忡忡,只是一路上便很少说话。待到了地头,在几把油绢雨伞的护持中下了马车进了店堂,她就看见这里已经完全没了客人,就连掌柜伙计也不见人影。情知是朱宁那些护卫尽职尽责,她心中自然是极其感激。

“宁姐姐,今天多谢你了,要不是你寻了借口,我也出不了家门。没想这么大的雨,又给你的人招惹了老大的麻烦!”

“你和我还客气什么!”朱宁回头吩咐一众护卫找地方去换下湿衣裳,没好气的为杜绾解下了外头那件大红猩猩毡披风,这才笑道,“我还等着你的孩子出生之后叫我一声宁姨呢,怎么敢不照料好你这个孕妇?你再问问小五,她是不是希望你那孩子将来叫她一声五姨?”

小五眉飞色舞地连连点头,随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杜绾坐下,又喜滋滋地去亲自张罗茶水。看见小五这副其乐融融的模样,杜绾只觉得心思也轻快了许多。三人在店堂中也不知道坐了多久,朱宁派出去在长安右门等的那个护卫方才一头雨水地闯了进来。

“郡主,小张大人回来了!”

话音刚落,满身湿透的张越便冲进了店堂,看见小五正扶着杜绾站起身,他想都不想便嗔怪道:“乍听说的时候我都给你吓死了,这又是风又是雨的,万一你淋着雨可怎么好?”

即便是朱宁,这当口在笑出声之后,心中却有些羡慕。张越自己就淋得犹如泥猴,居然还对着杜绾说淋着雨可怎么好……她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一个人?话说回来,今日的午门究竟是怎么一番情形?

第十卷 燎原火 第016章 大雨中的午门激辩

午门乃宫城正门,辟有三阙,居中御道如非天子登基大婚等大典例不开启,左右二阙则是供当直将军及宿卫执杖校尉等出入。这天一大清早,三通鼓响之后,午门左右二门就先开了,官军旗校入内排列,百官则分文武在左右掖门排队,等大钟长鸣时,方才依序入内。

太监鸣鞭后,众官就过了金水桥,在奉天门丹墀下御道两侧相向立候起居。须臾,钟鼓司鼓乐齐鸣,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簇拥着朱棣登上奉天门上廊内金台升座,紧跟着百官齐进御道,随即行一拜三叩头大礼。由于谁都知道早朝之后会有一场激辩,因此这会儿奏事极快,须臾散朝的时候,朱棣便命遭到弹劾的各部院掌事大臣和上书言事的官员留下,余者回官衙理事,于是,原本站的满满当当的地盘顿时只剩下了一小半人。

皇太子朱高炽的位子就在朱棣的左侧,而朱瞻基则是侍立在他的旁边。父子俩看到下头几个御史给事中等官员一个个耿着脖子出列,顿时都是大皱眉头,朱高炽更是微微叹气。朱瞻基悄悄地瞧了一眼上头的朱棣,见他满脸冷笑,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人群中的张越。

朱宁一定把话都带到了,希望张越这当口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尽管群臣都知道这一日将会有一场激辩,然而,当一个个科道官员夷然不惧地站出来,用种种尖刻犀利的言辞大声弹劾大臣时,各部院的头头脑脑面上原本尚有的一丝轻松渐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尤其是被指名道姓的杨荣吕震等人更是面色铁青。若不是强忍着要保持大臣风仪,只怕这几个向来善于口舌之争的重臣便会当庭打断反驳。

“今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等,不修德行,执政无方,以谗言惑君王,致以上天示警,请吾皇严查其奸,斥退此等小人……”

“先太祖在位时,曾下诏云:‘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其中大梁为开封,并无北平。今奸佞以媚言惑上,不恤臣民困苦,矢志迁都,是以天降灾祸。陛下乃圣明之君,奈何用无节佞臣……”

“太祖皇帝于《皇明祖训》上记禁海之说,正是以蒙元覆没为戒。须知宋元商船远洋海上络绎不绝,然民间百姓依旧困苦,便是因朝廷重商所致。如今海禁一开商船可随意前往海外各国,则滑胥奸徒至藩属之国败坏我大明声誉,得不偿失矣!且倭寇常有入寇,彼獠若打劫商船则何如?民船若资给倭寇则何如?恳请皇上仍以祖训为要,以黎民为重,重处首提此议之奸邪小人,以正视听。”

尽管午门金水桥至奉天门前头的这块广场极其宽阔,但这会儿即便是排班在最后头的张越,也能听清楚一个个抑扬顿挫的声音。早在起初鸿胪寺官员报名让他留下之前,由于有了朱瞻基让朱宁转告的提醒,因此他早料到自己要荣升小人之列,所以,看看自己前后左右不是部院大臣就是阁臣,偏他一个司官处身其间不伦不类,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自在。

正在他定睛细看的时候,就只听前头传来了一个激亢的声音:“尔等恣意构陷,何尝出于公心!我等辅佐皇上治理天下,凡功必赏,凡过必罚,凡灾必抚,凡节行必嘉,凡有言必进于上,虽不敢称侍上必有功,但治事却仍有劳。尔等备位科道词臣,于治国有何功,于正事有何劳?只知以罪过归于大臣,尔等与国与民何益?”

认出那是代宋礼主持工部事的署理工部尚书李庆,张越不禁愣了一愣,心里随即冒出了四个字——强词夺理。这番话听着倒是气势激昂理直气壮,实质上字里行间却在拿自己大臣的身份压人。别的时候这一招兴许有效,但眼下这种情况下能奏效就见鬼了。

果然,话音刚落,其中一个御史便猛地抬头怒瞪着李庆,这下子竟是顾不上什么词采条理,张嘴就反唇相讥道:“李尚书若是光明磊落,何必用身份压人!治事有劳……工部营建北京城,累死民夫多少,耗费钱粮几何?工部开会通河,营建期间山东境内时常有旱涝灾害,牵连百姓多少?我等的职分便是明言朝政阙失,这就是于国于民之大益!”

“御史确实是拾遗补阙劝谏皇上,可皇上下诏求直言,不单单是让你们逞口舌之利!这也不便那也不便,你们干脆就说什么都不用做好了!要真是那样,朝廷要尔等何用!”杨荣素来以机敏善言著称,此时更是得理不饶人,“尔等指斥大臣全都是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