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尚书,莫非你以为皇上就真的不曾仔细考虑过?国库的情形如何,还能有谁比夏尚书更清楚?”

见杨荣说完这一番话便拱拱手扬长而去,金幼孜那脸色顿时异常阴沉。在原地伫立了片刻,他望见身穿大红缎绣纱袍的袁方朝这个方向来,立刻冷哼一声,拂袖转身从另一边的台阶离去,却没注意到自己的行止全都落在了对方眼中。

此时天气渐冷,仁寿宫的大门前挂上了厚厚的织金五彩盘龙面子棉絮夹板的厚实门帘,朱棣素来起居见人也移到了暖阁中。暖阁中设有地龙暖炕,虽隆冬亦暖意融融,如今这时节自然不在话下。看到袁方打起帘笼进来,待其见礼毕,朱棣便沉声吩咐道:“你去查一查,张越之前送进来的几份书札,杜桢可曾过目。另外,看看他这些天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无巨细都禀报上来。”

“臣遵旨。”

“还有,他先前在山东遇袭的事情还没查清楚?”

“启禀皇上,按察司那儿还未有消息,但据锦衣卫查证,袭击之人确实是白莲教教匪,所持火器来自周边卫所,卫所千户疏于管理,属下两个百户谎称火铳报废,其实是将东西暗自以高价卖了出去,还有吃空饷禄米等等诸事……”

袁方一条条报得极其详细,但朱棣越听越是怒起,本能的又想砸东西泄愤,想起之前王贵妃的规劝,这才放下了手。于是,他少不得把满心怒火都夹带在了那刀子一般的言语中:“居然有卫所和贼匪勾结?好,很好,派锦衣卫过去将那个卫所千户百户押到北京来细细拷问,朕要知道他们为什么干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朕且问你,汉王究竟于此事是否有关联?”

“就目前这些消息而言,证据未明,臣不敢妄断汉王是否有关。”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回答,倘若袁方答有,朱棣定然不愿意相信,但倘若袁方答没有,他同样不信。于是,盯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上来,事实证明也异常好用的锦衣卫指挥使,朱棣一如既往地选择了相信,但却在他出去之前又多吩咐了一句。

“朕已经决定,由御用监左少监陆丰提督东厂,年后在东安门北设立办事衙门。你把该调的人先调过去,日后细务上头听他调度,但有事情你依旧可以随时到仁寿宫求见。侦缉百官的事情不可放松,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你可明白?”

这早就是袁方意料之中的事,因此他听了这番话没有丝毫吃惊,但也同样没有花费额外的言语大表忠心,而是极其恭谨地伏地叩首:“臣蒙皇上简拔于微贱,必定不负所望。”

少说话,多办事,跟从朱棣时间并不长的他早就摸到了这一规律,更知道皇帝的疑忌心思永远不可能打消。防着皇太子,防着汉王赵王,防着嫔妃,防着公主驸马,防着文武百官,如今连用来提防所有人的锦衣卫也要防,张越又怎么会例外?

于是,回到锦衣卫衙门之后,他立刻找来了沐宁,端详了对方半晌便干涩地说道:“皇上已经决定年后建东厂,你这个钦点的掌刑千户准备好过去上任。虽说张越暗中用了手段抓了他一些把柄,但那还不够,得有更大的把柄才能把他牢牢捏住,你明白么?”

“袁头放心,咱们是有备而来,他却是毫无准备,自然一抓一个准。”沐宁面上露出了几分杀气,重重点头说,“他一来不是拿我做法子立威,就是先笼络了我,我少不得好好投靠了他,让他知道我的用处。只不过,以后我只怕是不好和你见面,有事情还是用暗信传递的老法子,毕竟,这北京也有大德绸缎庄。”

自从当初进锦衣卫担当校尉的时候,袁方就是和沐宁一搭一档,彼此心意相通配合极为默契,此时袁方自然不会罗嗦更多。眼见沐宁要往外走,他忽然又开口把人叫住了:“你瞅个空子吩咐胡七他们,让他们提醒张越做事情小心些。皇上要用他,所以必然就要确保他不朋不党,以后指不定还会安插探子,让他凡事多留个心眼。”

第八卷 天子剑 第006章 重立族学,意在将来

即便张越知道这时候文渊阁正在议事,他也没不可能打听到其中的任何内幕——毕竟,文渊阁这种地方纵使是袁方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也是爱莫能助——于是,既然皇帝的召见告一段落,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好按捺着把事情搁在了一边,这天就随管家高泉前往离张府只有一条街的柳巷胡同。先前高泉已受命买下了一座三进院子,预备当作张氏族学。

两人到了地头,立刻就有两个门房迎了上来,却是撇开张越,抢先去为高泉牵马执镫。见此情形,高大管家登时没好气地喝道:“别只顾着我,快去搀着一把三少爷!”

由于是新雇来的门房,因此那两人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待匆忙迎上去的时候,张越却已经利落地跳下马。晚下地半步的高泉见他们笨手笨脚,只得一摆手吩咐他们退下,见张越抬头看那宅子的门楼,他便上前笑说道:“这户人家因吃了官司,所以房子卖得格外便宜。老太太吩咐过不能趁人之危,所以我还多给了他五成,他搬走的时候就把家具都留下了。”

由于顾氏出身书香门第,极其注重家风和名望,因此即便是当初在开封时,张家的地租便比别人要少半成,从来不在外头放钱取息,更不许族人仗势欺人。所以听高泉刻意解释这些,张越并不意外,也自然并不怀疑。

“高管家办事,祖母和我当然信得过。四弟如今也大了,也不会来这族学念书,五弟年岁还小,以后入学的多半就是那些搬到北京的张家人。高管家可曾计过数,如今一共有几户人家搬了过来,又多少人需要入学,附学的其他亲戚有多少,这塾师又是什么章程?”

自打当初陪着张越三兄弟上过一趟南京,高泉就再不敢小觑这位三少爷。这些年眼看张越蒙恩授举人,之后中进士授官。山东回来又是频频皇帝召见,他更是在心中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别看大少爷二少爷在军中仿佛如鱼得水,但他们才见过皇上几回?天子用人素来不拘一格,张越以后会有怎样的前程那无疑是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

此时,他忙在旁边答道:“大多数张家人都还守着开封,毕竟田地祠堂等等都在那儿,如今跟着搬过来的只有四家人。人字辈的估大太太,伽二老爷,还有和三少爷同辈的两位姑奶奶,只是她们辈数小岁数大,如今的孩子不过比您小几岁罢了。这四家总共要入学的总共有七个孩子。至于附学的则是各家几个亲戚的孩子,总共六人。塾师请的是两位老秀才,学问人品我都派人打听过,又拿着老太太的帖子去请,人家这才应了。如今已经搬进来了。”

虽说高泉并没有提到束修,但张越当然知道,这请塾师单单靠名哪里能够,自然也少不了重金相谢。欣然点了点头,他就当先进了院子。恰如高泉所说,原本住在这儿的确实乃是富户。这外院之中竟不是用的黄土铺地,而是使的青砖。倒座房没有铺瓦,用的是青灰抹顶的灰棚,而内中的其他屋子则是一色青板瓦,屋檐前装滴水,瞧着颇为整齐。

越过那道油漆着福寿双全纹样的垂花门,便是内院。北房三间辟作学堂,东西厢房两间则是归两位塾师居住。此时闻听张家人前来,两个老秀才都换上了一身体面的蓝布直裰出门相迎——这当然不是因为张越乃是张家少主人之一,对于两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而言,前来报讯的杂役明说了张越乃是上科进士,这才是他们最最看重的。

然而,乍一看见头戴龙鳞纱巾,身穿天青色纻丝袍子,年轻得实有些过分的张越,两人不禁感到心里犯嘀咕,但仍是极其恭敬地上前执晚生礼。自从以科举以来,不以年岁论英雄,却以科举论英雄已经成了惯例,两人也没什么不习惯。于是,当年纪几乎可以当他们孙儿的张越笑吟吟地还礼,两人竟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久闻两位学问精深人品卓著,以后这族学中的事,便完全交托给两位了。”张越说着便向高泉伸出手接过两样东西,却都是打磨得极其光滑的戒尺,“祖母知道,但凡大家之中总有纨绔子弟,附学的人也往往会有不听训导的,所以特命我将这戒尺交与两位。若有不听训导者,可以此作为惩戒,若还是不听直接逐出即可。”

果然是大家作派,塾师的束修比寻常富贵人家的西席高一倍也就罢了,甚至还能有如此承诺,那些个为了家中顽童折辱西席的人家真该好好学学!

两个老秀才都是好名的人,这当口脸上满是喜悦的红色,连忙双手接了过来,又郑重其事地应承说必定会担起责任云云。有了这一番保证,两人自是对张越更生好感,陪着张越在整座宅子中转了一圈,少不得又赞高泉安排周到,雇来的仆役如何如何能干。

走着走着,张越就仿佛漫不经心似的问道:“以后到这儿附学的孩童一体都是十岁以下刚启蒙的童子,而且日后吃住都在此处,家里还会派一些下人过来服侍。祖母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让他们怀有忠义之心,也就是说,先使其有德,后使其有才。我听高管家说,两位一位擅长《论语》和《礼记》,一位擅长《春秋》和《诗经》,两位若是能管束好这些孩童,三年之后,家中必有重谢!”

两个老秀才考了一辈子也还是童生,早就对科举绝了指望,毕竟,这再上一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张越既然把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他们自是满口答应,都在心中卯足了劲。这三年之内要那些孩童经史皆通不可能,但三年之内要调教出一群有板有眼的,这还不容易?反正有张家老太太撑腰,这戒尺却不是吃素的!

于是,这一番安排之后,回府的路上高泉只觉得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当初乃是他亲自去请人,自然知道这两位年纪不小的老夫子是多执拗的人,如今竟然这样俯首帖耳,无疑是慑服于张越那进士的头衔。想到这儿,他总算是明白了老太太为何会单单派三少爷来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