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太极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攻破了马兰峪,可是他还是没有东去遵化,而是北上攻打马兰关。在马兰峪休整一天之后,皇太极就直接带人攻向马兰关。马兰关位于马兰峪的北面,面对着草原大漠,和大安口处于同一个位置上。皇太极攻打马兰关其实在往回走,不过皇太极还是决定将这里端掉,不留后顾之忧。

五月二十九日,马兰关失陷,皇太极带着人赶往遵化。

在皇太极进攻大安口的前一天,东面的龙井关已经开打了。莽古斯因为距离较近,提前一天就到了龙井关的外面,他也没有停留,在这人就开始攻城。虽然蒙古人部擅长攻城,可是却又很多在成吉思汗时代就留下的办法,莽古斯也没有怎么费力气,当天就拿下了龙井关。

在龙井关休整了一夜之后,莽古斯带着人猛扑汉儿庄,这个仅次于龙井关的边塞城镇。让莽古斯高兴的是,他刚刚到达汉儿庄,这里就直接看门投降了。就这样莽古斯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扫清了障碍,直接飞奔遵化城。

位于中路的是扎鲁特部的桑噶,他和皇太极是同一天发起的进攻,也是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攻下了洪山口。在洪山口休息了一天之后,桑噶冲向了下一个目标,就是罗文裕。进攻罗文裕出乎预料的顺利,这里和汉儿庄一样,开城门投降了。就这样桑噶也开始向遵化冲了过去。

天启元年五月三十日上午,科尔沁部莽古斯台吉带领一万骑兵,来到了遵化城下,在遵化城东安营扎寨。遵化城一万五千守军,没有出城,死守待援。

天启元年五月三十日下午,扎鲁特部桑噶台吉带领一万精锐骑兵,来到了遵化城下,在遵化城西安营扎寨,与东城的科尔沁部莽古斯台吉遥相呼应。不过两支人马全都没有动,都在静静的等着。

天启元年六月初一上午,大金四贝勒皇太极带领一万骑兵来到遵化城下,驻扎在城北。三方对整个遵化城形成了合为之势,只不过城南却没有被围上,显然是皇太极围三方一的策略。

遵化城内,知府衙门,后宅大厅。

遵化知府是卢峰,进士出身,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此时卢知府正在后面都着笼子的小鸟,一脸的笑意。

在不远处,一个人气呼呼的坐在那里,这个人身上穿着大明军官的铠甲,腰间悬着宝剑。看打扮应该是一个总兵,此时坐在这里,自然就是遵化总兵**。

看着知府大人还在斗鸟,**无奈的笑了笑,自己这次是真的服。都说自己之粗莽武夫,以前还不服气,现在看来确实如此。自己虽然读过几本书,可是这养气的功夫就不行,和卢知府一比差距太大。

似乎觉得差不多了,卢知府示意身边的人将鸟笼子拿下去,缓步的来到了**的身边,笑着说道:“陈将军,为了这样的表情?”

“大人,外面建奴兵临城下,我们正因该整军备战,现在是不是太清闲了一些?”**已经找过卢峰几次了,只是这位卢大人却一直是一副云淡风清的样子,没有一丝的紧迫感,仿佛被围上的不是遵化城一样。

淡然的笑了笑,卢知府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丫鬟,声音温和的说道:“去把我珍藏的茶叶拿出来,现在不喝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喝。现在我们的陈将军火气这么大,正好拿出来给他败败火!”

见卢知府取笑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对着卢知府一抱拳,沉声说道:“大人,陈某失礼了,大人勿怪!”

轻轻的摇了摇头,卢知府淡然的说道:“我们相交多年,虽然算不上莫逆之交,可是这么多年也算颇为相得,有什么怪不怪罪的。况且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这个时候还说这些做什么?”

“大人,我们在这遵化城,自然要坚守待援,现在这样我们能坚持多久?”似乎真的有些急了,**说起话来语气也不是那么和善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问陈将军几个问题,如果我问完这些问题,将军还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就和你到城墙上去。”卢知府知道这位陈将军要做什么,所以一句话就点了出来。

用力的点了点头,**大声的说道:“好,一言为定!”虽然他是遵化的总兵,可是很多事情他是协调不了的,还是需要卢知府去做,不然**也不会非要来找卢知府了。

“送往京城的八百里急报,是不是已经送出去了?”淡然的笑了笑,**淡然的说道。

“是,大人,昨天就已经送出去了!”虽然不知道卢知府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是**还是点头回答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卢知府再一次笑着问道:“那我们接下来应该做的是什么啊?”

“回大人,是坚守待援!”**看着卢峰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由得有些着急,大声的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边的丫鬟已经把茶端了上来,卢知府就没有在说话,示意**喝茶。

虽然心里很不耐烦,可是**还是端起来喝了一口,只是茶水刚刚喝下去,他就觉得有些头晕,似乎要倒似的。只见卢知府缓缓的站起身子,来到**的身边,依旧是云淡风清的说道:“我们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坚守待援,而是开城投降!”

第二百四十三章改变

……

将手里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熊文灿已经走了,前往衮州会和山东总兵杨肇基去了。天启皇帝知道山东的事情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孙承宗也派出了一万人马前往衮州。熊文灿带去京营的一万人马,蓟州有一万人马,山东总兵杨肇基那里应该还有一些人,有了这些人,山东可保无虞。

虽然心里知道是这样的,可是天启皇帝这几天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这种不好的预感总是萦绕在天启皇帝的心头。

“陛下,东厂督公魏朝求见!”就在天启皇帝有些百无聊赖的时候,王承恩小跑着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恭敬的说道。

听了王承恩的话天启皇帝就是一愣,自己让东厂查的可是云南的事情,难道云南也出了事情?对着王承恩挥了挥手,天启皇帝正色道:“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魏朝便快步的走了出来,他的脸上挂着汗珠,看的出来他走的很快。在天启皇帝看来,魏朝似乎也有些紧张,难道让他办的事情办糟了?又或者是云南叛乱了?

“厂臣魏朝,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撩衣服跪倒在地,魏朝大声的说道,只是还没等天启皇帝开口,魏朝双手托起一份奏折,大声的说道:“陛下,建奴三路大军破大安口、洪山口、龙井关,此时已经兵临遵化,这是东厂急报!”

天启皇帝听完魏朝的话,身子就是猛地一颤,心里那种不好的预感猛然间消失了。天启皇帝终于明白,原来自己的那一丝不祥的预感在这里。听到这个进攻路线,天启皇帝的直接印象就是历史上皇太极那一次有名的袭击,直接打到北京城下的袭击。

一直以来,天启皇帝最大的依仗就是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一些人的忠诚度,就是凭借这些,天启皇帝使的沈阳和辽阳没有落到大金的手里。也是凭借这些,天启皇帝借力打力,将朝堂的东林党削弱了下去。虽然还有很多东林党人,不过此时全都交给了刘一璟,虽然朝堂上还存在党派,可是天启皇帝相信只要再过几年,经历过几次科考之后,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虽然这个时代科举制度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相对来说却是公平的,每年取士之中寒门士子还是能站到一少半的。只要经过几次科考,分别提拔人才,天启皇帝相信改革的根基就打下来。

从王承恩的手里接过了奏折,天启皇帝依旧是痴愣愣的,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原本应该在崇祯年间才发生得事情,居然提前了六七年的时间。那历史还是历史吗?如果历史已经不是原来的历史,那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了预测未来的能力的能力,就凭自己一个大学文科生,想要做好这个皇帝拯救这个国家真的有希望吗?

看到天启皇帝的样子,王承恩微微有些痴愣,皇上这是怎么了?他跟在天启皇帝的身边时间尚短,对于天启皇帝的喜好还么有摸清楚,不由将目光看了跪在地上的魏朝。

此时魏朝也愣住了,在天启皇帝没有登基以前,魏朝对天启皇帝的印象就是一个无知的少年。在那个时候,魏朝是在宫中谨守自己的本分,不倒向万贵妃,也不倒向泰昌皇帝。

只是自从天启皇帝登基之后,魏朝对天启皇帝印象已经被颠覆了,这不在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而是一个真正的少年帝王。虽然年纪还很小,手段也不是很成熟,有时候也会犯一些错误。可是从登基开始,天启皇帝做的每一件事情不能说都是对的,可是大的方略都是对的,这都是一个明君圣主应该做的。

可是看到现在的天启皇帝,魏朝忽然觉得天启皇帝仿佛一瞬间就被摧毁了。不再是那个野心勃勃想要中兴大明的皇帝,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

天启皇帝颤抖着双手打开奏折,看着上面的奏报,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一直以来天启皇**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天下已经是自己的天下了,只要辽东的事情有了一定。自己有了骑兵,有了海军,有了堪称精锐的三大营,自己就可以一展抱负,成就不世霸业!

现在看来自己把一切想的太简单了,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就,却被这些成就遮蔽了双眼。深深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无力的坐在龙椅上,颓然的说道:“你们先下去吧!让朕静一静。”

王承恩和魏朝都是一愣,皇上这是怎么了,这个时候应该着急议事啊!这是唱的哪一出啊?不过两个人都看得出天启皇帝心情不是很好,也没有人敢说什么,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两个人来到大殿外,都是轻轻的叹了口气,魏朝一脸担心的说道:“王公公,我们要想想办法啊!依照建奴的速度,遵化恐怕也难以抵挡建奴的兵锋。皇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