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屏记-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嬷嬷答应着退下。
  少顷便有人来,引领着齐攸和荀卿染,去宗祠祭拜祖先。齐家的宗祠就在安国公府内东侧,靠墙的一个院落,早有人洒扫干净。
  两人在供桌前磕头,上了香,拜祭完毕,便往容氏的宜年居来。
  一进穿堂,就有丫头瞧见,进屋去回报。齐攸正要大步走下台阶,荀卿染忙伸出手去,握了齐攸的一只手。齐攸脚步顿了顿,低头打量荀卿染。荀卿染很坚定,齐攸一双长腿,那天那个丫头小跑着都没跟上。
  齐攸并没有甩脱荀卿染的手,两人并肩穿过院落,走上台阶,早有小丫头掀起帘子,向里面通传。屋里传出说话声,荀卿染这才放开齐攸的手。不过两人牵手的一幕,早被人看见,有小丫头忍不住捂嘴偷笑。
  屋里正面一张太师椅,坐的是容氏。旁边依次坐着齐家大老爷、大太太,齐家二老爷、齐二夫人。大老爷是瘦长脸,二老爷脸型圆润一些,两兄弟都留着胡须。再往两边,便是齐家大爷、大奶奶、二爷、二奶奶、三爷、三奶奶,还有齐婉容、齐婉丽、齐婉烟、齐仪、齐佐,各人身后一层层,站了不知多少的丫头婆子。
  容氏在齐攸和荀卿染两人脸上看了看,笑道,“你们这样和睦,我这老太婆就放心了。”
  就有人拿过垫子来,铺在容氏跟前。齐攸和荀卿染上前跪下,又有丫头端了茶上来,荀卿染奉给容氏。容氏接了茶,喝了一口。荀卿染又将早就做好的一双鞋子递了上去。
  容氏喝了茶,赞了两句鞋子的针线,就让身后的丫头端了托盘过来,送给荀卿染的见面礼是一对翡翠如意。
  接下来是给齐二老爷和齐二夫人敬茶,荀卿染送上的依旧是一人一双鞋子,齐二夫人给的见面礼是一对麒麟玉佩。然后是齐大老爷和齐大太太,也喝了荀卿染奉的茶,给了一串东珠做见面礼。
  拜过长辈,便是平辈之间相互见礼。几个妯娌,荀卿染都送了同样的几样针线,齐大奶奶给了一套新书做见面礼,齐二奶奶的是两只玉镯子,齐三奶奶的是一对金钗。
  然后就是平辈年轻的过来给齐攸和荀卿染两人见礼。齐家几位姑娘荀卿染都是熟悉的,送了金锁、帕子,齐仪和最小的齐佐则都是一套文房四宝。
  还有各房的姨娘。容氏只让她们一起上来给荀卿染见礼,也并没一一介绍。这却是大家子的规矩,姨娘们身份低,只要她们认得主子,以后见面好行礼,主子却不一定要认得她们。
  等这番礼仪都坐下来,再次回到自己的院子,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
  “奶奶,婢子听那些老嬷嬷讲,说大家子里,新媳妇敬茶,都有很多花样,要提防有人使绊子那。奶奶这可顺利的很。”麦芽道。
  “是顺利,但不代表就是没人看咱们不顺眼。”荀卿染笑。
  这样的大家族,爬到能够给人使绊子的位置的,哪个是傻子。有昨天容氏、齐二夫人等人对她的态度。今天她和齐攸手挽着手出现。就是有人心里想和他作对,也要掂量分量。况且方才那可是一屋子人精,当着那些人给她下绊子,最可能的是把她们自己给搭进去。
  “奶奶,宋嬷嬷带着人在外面,等您召见。”


第七十二章  画眉深浅(二)

    齐攸所住的院落,后面紧挨着齐府的花园,与容氏的***距离很近。齐攸的院落名为宁远居,取意是宁静致远。
  一进宁远居的大门,便是一道穿堂,穿堂两侧是下人们居住的倒坐房。过了穿堂,便是正院院落。正面是坐北朝南的正房七间,两边各有耳房,东西厢房,有抄手游廊和月亮门相连。院落中有十字青石板甬路,通向正房和两边厢房。
  正院后面还有一层院落,有几间后罩房,还设有小厨房,茶水房,库房等,一应俱全,关起门来,就是一户完整的人家。齐府中其它院落,也多是这个格局,不过大小不同。
  七间正房,正中的是中堂,一般待客议事都在这里。
  荀卿染便是在这中堂内,接受院子里下人的跪拜。
  内宅伺候的都是些丫头婆子,站在屋子里,还有齐攸身边伺候的小厮和长随,也都被召集进来,却只在门外候着。
  荀卿染向下扫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两个丫头衣着打扮与众不同。其中一个荀卿染见过,便是那天追着齐攸跑的香橼。她旁边那个丫头,和她一式的穿戴,一张巴掌大的瓜子脸,容貌更俏丽几分。
  齐府的规矩,男子未成亲之前,院子里都会有两个大丫头贴身伺候,看来就是这两个人了。
  等荀卿染和齐攸在上面坐下,宋嬷嬷就领着众人向齐攸和荀卿染跪拜。荀卿染拿眼扫了一下,这些人都是低眉顺眼,站的整整齐齐,屋子内外鸦雀无声,显见平时都是规矩好的,不禁暗暗点头。
  宋嬷嬷领着众人拜罢,便等着荀卿染一声发放赏钱,打发众人。
  荀卿染却不着急。
  “嬷嬷把名册拿过来我看。” 荀卿染向宋嬷嬷道。
  宋嬷嬷一顿,抬头看向齐攸。
  齐攸坐在那里没动,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等了一会,才开口道:“既然你奶奶要名册,就补了名册上来。”
  “是,老奴今晚就补了名册。”
  荀卿染横了一眼齐攸,一个院子治理的井井有条,却连下人的花名册都没预备?是这老嬷嬷欺生,要掂量新主母的份量,还是这院子里男主子并不打算让新媳妇掌管这个院子里的事务?
  荀卿染打量了宋嬷嬷一眼,笑道:“名册要补,也不耽误现在的事。嬷嬷一直管着这院子里的事,自然不用名册,也都记在心里了。那就请嬷嬷把这些人都报给我听听,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拿的几等的月银,担的什么差事。叫到名字的,上前两步,给我看看。”
  荀卿染这样说,宋嬷嬷也不好推脱,果真一个个指给荀卿染。
  “这个是香橼,十六岁,这个是采芹,十五岁。她两个是老太太和太太赏下来的,是院子里的二等丫头,平时在四爷屋子里伺候,料理四爷的衣食起居。”
  香橼和采芹都走上前来,又给荀卿染见礼。荀卿染点点头,让桔梗派发了赏钱,两人又行礼,退到一边。
  宋嬷嬷又指出了几个出来,有两个是院子里的三等丫头,也在齐攸屋里伺候,还有三四个管束的媳妇。
  这些都是紧要的人,荀卿染挨个打量了,依旧派发了赏钱。
  宋嬷嬷便要一个个再往下指下去,荀卿染抬手叫停。
  “嬷嬷只按执事不同,让她们一组一组的上前来,也爽利些。”不然一个洒扫的,一个茶水的,一个洗衣的,太杂乱了些。按执事分组,她也好记。
  不知是为在荀卿染跟前显本事,还是因为没准备名册要将功赎罪。宋嬷嬷一点都不用停顿,便将人都指的清清楚楚。一会工夫,所有的人都给荀卿染见了礼。
  荀卿染心中默记了一番,已经对院子里的人事安排分工有了数。
  “……院子里暂时依旧例,还由……”
  佟家的站在旁边,偷偷朝荀卿染使眼色。
  荀卿染瞧见了,故意挑挑眉,迟疑了一下,依旧说道:“还由宋嬷嬷打理。以后有事再议。”
  宋嬷嬷带了人退了出去,就有小丫头来传话,说是齐二老爷叫齐攸到书房有事。
  荀卿染起身送齐攸到门口,特意抬手帮齐攸整了整衣襟。如果他没陪着她见下人,她也能应付。他陪着来了,虽然没有怎么为她撑腰,但是他坐在那里,也是种表态,功效如何先不说,起码还是比较养眼的。
  新娘子是个体力活,只是早上从容氏那回来后吃了一碗粥的荀卿染有些饿,便叫桔梗要了些点心来吃了,就歪在隔间的榻上,闭目养神。
  “佟家的在外面,说要见奶奶。”桔梗轻声回禀。
  “可说了什么事?”
  “没说,只说要见奶奶。”
  荀卿染哦了一声,“我累了,她如果有事就让她和你说,记得和她说的和软些。”
  桔梗领命下去。
  荀卿染在榻上小睡了半个时辰,叫了桔梗进来。
  “佟家的在哪?”
  “早上过去宜年居,她就和太太的陪房打的火热。跟婢子们说,那都是她原来在侯府时的旧相识。方才奶奶没见她,她又去了太太那边,刚回来,在外面吃茶那。”
  “恩,让宝珠去叫,不,请她来。你打水,我要洗脸。”
  佟家正看着荀卿染这屋子的动静,想着要来见荀卿染。见宝珠传她,喜的立即就来了。到了荀卿染门外,她才想着停下来稳定稳心神。她本不该着急的,荀卿染一个大门都没出过的姑娘,到了婆家,嫁妆和丫头的卖身纸都在她手里,不倚靠她还能倚靠谁。她甚至有些后悔,不该几次主动请见,就该等着荀卿染派人去请她,她才够体面。
  佟家的在门口将自己的小算盘又打了一番,才走进门来,向荀卿染福了一福。
  “奴才见过四奶奶。”
  荀卿染已经洗了脸,正斜坐在榻上,背对着门口,将因小睡有些散乱的发髻打开,让桔梗另梳了抛家髻,仍旧插戴了。
  佟家的在旁边等了半晌,荀卿染才收拾妥了。
  “不是让人去请佟嬷嬷了吗,怎么还没请来?”
  “老奴已经来了一会,看奶奶忙着梳妆,没敢打扰。”
  荀卿染转过身,看见佟家的,忙让佟家的坐,吩咐桔梗倒茶。桔梗答应着出去了。
  佟家的环顾四周,这隔间中收拾的干净,只有一张贵妃榻,靠窗设着张长桌,桌边两张太师椅,连个脚榻都没有,这却让她坐到哪里。
  佟家的抬头看荀卿染,却见荀卿染歪在引枕上,已闭上了眼睛。
  佟家的呆站了半天,桔梗并没回来,也没人来送茶,没人搬凳子给她。
  约摸半盏茶的时间,佟家的便按耐不住,捂住嘴轻咳了一声。
  这点工夫都熬不住得,荀卿染心底轻笑,睁开眼睛,对上佟家的一张笑脸,便也笑了。
  “嬷嬷怎么站在那里,还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