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屏记-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卿染依旧含笑,领着明华到了绣架前。绣架上放的,正是绣了一半的童嬉图。
明华郡主的眼睛一亮。
“好可爱。姐姐的画是跟哪位大师学的?”
“哪有正经学过,不过是胡乱画几笔,自家玩罢了。”荀卿染道,就与明华郡主一起在绣架前坐下,捡起针线绣了起来。
明华郡主目不转睛地看着荀卿染的手。
“哎,绣上几针就累了,也不知在这孩子出生前,能不能绣的好。”荀卿染停了针,“郡主想必也得过名师的指点……”
荀卿染将绣花针交给明华郡主,示意她替自己绣上几针。
明华郡主不好拒绝,只得接了绣花针,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落下。
似乎是挣扎了一番,明华郡主最后道,“姐姐,我不敢在姐姐这图上下针。”
“哦?”
“不瞒姐姐,我虽也曾学了些针线,但是学艺不精。我身上这些,都是家中绣娘的活计。不过,家里现在请了宫中的绣工师傅,我正在学。”明华略低了头道。
荀卿染刚才握明华郡主的手,已经存了心。像她这样经常做针线,手指上少不得有层薄薄的茧子,不明显,但是细心的是可以摸的出来的。可是明华郡主并没有。
她知道京城中这些宗室的女孩,并没有做女红的习惯。她只想看看明华到底能做多少,因此故意在绣绒绒团的时候停手,让明华接着绣。毕竟那绒绒团比较好绣,就算绣的不好,她也有本事补救回来。
结果明华并不肯动针线,还坦言女红不精。
荀卿染朝明华的手指上看去,那些几不可见的针眼在阳光下还是能看的清的。看来,明华确实是在学。
“肯用心学就好。”荀卿染笑道。
“姐姐,这个是我自己绣的。”明华从袖中抽出一方绢帕。
荀卿染看了半晌,心中叹道,明华郡主果然是娇宠长大的,这女红上的进步空间很大。
荀卿染见了明华的针线,便又拉着她从绣房出来,转过一道屏风,又穿过一道隔间。
这件屋子,比方才的绣房还要宽大,两面都是高高的书架,错落地摆放着各色古玩与藏书。
“这是我的书房。”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在桌案前坐下。
明华郡主四下打量着。她没有姐妹,却有七个嫂子。嫂子们的闺房,自也是华丽无比,但是却没一个如同荀卿染这般,另有这样的书房和绣房,而且一看就不仅仅是做样子的。
明华郡主坐在那里,想起父王和母妃等人的话。荀家世代书香,这样的人家却比她们宗室的规矩大的多。荀家这一代,最出色的便是荀君晖,而荀君晖身后的就是荀卿染。
荀家的事情,她们自也知道八九分。婆婆大嫂面前都极容易,但是在荀卿染面前却要仔细。并不是说荀卿染最为难相处,而是荀卿染这个姐姐在荀君晖心中的分量。
“只怕不会要你去婆婆那立规矩,这姐姐,便如同婆婆般。”她母妃是这样嘱咐她的。
“这些书,我也有一套。”明华郡主捧起桌上的一叠新书道。
这一套书是今年君晖带着人修订的,荀卿染笑了笑。
“娘。”接连两声呼唤,就见外面丫头打起帘子,福生和瑄儿手拉着手走了进来。
荀卿染招呼两个孩子到跟前,“这是明华郡主,你们便叫姑姑吧。”
福生和瑄儿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明华郡主赶忙将两个孩子扶起来,早就有跟着明华郡主的丫头端了四个装了笔锭如意小金锂子的荷包,两挂赤金麒麟锁,另有两方砚台送了上来。
瑄儿和福生事先得了荀卿染的嘱咐,知道明华郡主就是她们小舅舅要娶的人,因此对明华十分好奇。小孩子都不善于掩饰,四只大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明华。明华看着她们两个规规矩矩,又玉雪可爱,也十分欢喜。
两个孩子被抱到专门为她们定做的椅子上坐了。
“是小舅舅的字帖。”瑄儿翻出本字帖道。
明华就问她们可否识字了,两人都点头,而且要展示给明华看。瑄儿铺纸,福生研磨,两个孩子写了几个大字,明华自然连连夸奖。
“明华姑姑也写。”瑄儿就将笔递给明华。
“不可与明华姑姑淘气。”荀卿染虽是这样说,却只在旁笑眯眯地看着。
明华果真坐下来,提笔书写。
荀卿染走过去看了看,见明华写的竟是荀君晖殿试策论的那篇文章,心中不由得一动。
“郡主平时可是写的柳体。”荀卿染突然道。
明华笔下一顿,抬起头来,“姐姐,如何看出来的?”
“不妨照着平时的习惯写。”荀卿染道。
明华想了想,依言行事,笔下果然流畅起来。
荀卿染看了暗自点头,明华郡主的字比女红强了许多,看来也是自幼下的功夫。
瑄儿从椅子上溜下来,跑到荀卿染跟前。
“娘,不是小舅妈,怎么叫明华姑姑。”
瑄儿并没有大声,可这书房内本就安静,她的童音又清脆,明华却是听了个真切,脸噗地就红了。
“淘气。”荀卿染无奈地看了女儿一眼。
“舅老爷来了。”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
不说排行,单说一个舅老爷,只有荀君晖。
“小舅舅来了。”瑄儿喜道。
明华郡主脸上的红霞越发灿烂起来。



第372章 牡丹

果然,一会功夫,荀君晖便从外面进来。
  “你不在前面和你姐夫他们说话?”荀卿染笑着问。
  “在前面坐一会,姐夫让我过来见姐姐。”荀君晖道。
  荀卿染笑了笑,让荀君晖过来见过明华郡主。
  两个人相互见礼,都有一点窘迫。好在瑄儿和福生在一边,童言童语,不过一会,这点窘迫也就不见了。
  两个孩子在屋子里已经坐了半晌,便说要出去玩。
  “我累了,让小舅舅带你们去。”荀卿染道。
  “明华姑姑也一起去。”瑄儿就拉了明华郡主的手。
  “这园子里颇有些景致,郡主便去看看。”荀卿染道,又怕明华不好意思,又加了一句,“我去添件衣服,一会就来。”
  明华自然说要等荀卿染一起。
  “不过一会功夫,你们先去吧。”荀卿染笑道。
  这边瑄儿就拉了明华往外走,明华半推半就也就跟了出去。
  荀卿染看着她们几个的背影,笑了笑,这才慢慢走回暖阁中来。康郡王妃与七奶奶正在说话,见只有荀卿染回来了,不过略问了一句,荀卿染就说让人陪着明华去逛园子了。康郡王妃和七奶奶都没有多问,显然,今天的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又坐了一会,七奶奶便提到抱朴园中的景致,荀卿染会意,便起身,说要带着她游览游览。
  荀卿染、康郡王妃与七奶奶从屋子中出来,走到枫林边上,便听见林中小径上传过来清脆的笑声,是荀君晖、明华郡主和瑄儿、福生他们回来了。荀君晖怀里抱着瑄儿,明华领着福生,后面簇拥着一众的丫头婆子,有跟着明华郡主的,也有服侍福生和瑄儿的。
  七奶奶便松了一口气。
  “我叫你不要操心。”康郡王妃悄悄推了推七奶奶,小声道,“他们姐弟都极有分寸,规矩是错不了的。”
  众人聚到一处,少不得又沿着湖畔走了一遭。那边七奶奶已经瞧见自家妹妹脸上的喜色,与荀卿染说话就更加亲近了几分。
  等众人再回到暖阁,荀卿染这边早已经让人备下了酒菜,众人尽欢而散。
  勇毅亲王府的马车驶出抱朴园。
  “好妹妹,觉得怎样,对这探花郎可还满意?”车内,七奶奶笑着问明华郡主。
  “七嫂!”明华面色微红,嗔了七奶奶一眼。
  七奶奶乐不可支,“我知道,你自是满意的。若不是你看中了他,父王也不会把你许给他是不是。”
  “七嫂,你又胡说。”明华脸色更红。
  姑嫂俩笑了一阵,七奶奶便看着明华郡主旁边的锦盒。
  “不知道四奶奶送了你什么?”七奶奶问。
  明华就将那锦盒抱到膝上,小心地打开来。
  “好鲜亮的活计。”七奶奶惊叹道。
  明华棒着那幅牡丹盛芳图,却有些发呆。
  “怎么了,明华?”
  明华就将荀卿染将她带到绣房,拿了几幅绣品给她看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看她似乎更喜欢那梅兰竹菊,着意夸了一番。想来,她还是看出我更喜欢这牡丹了。”明华若有所失道,“卿染姐姐,会不会因此就不喜欢我了?”
  七奶奶想了想道,“若是不喜欢你,就不会将这幅绣品给你。”
  “本以为他们从齐府中分出来,就算不窘迫,也不会有多宽裕。可今天咱们也看到了,便是咱们府中,也不过是这样的气派。她要送你东西,随便送什么不成。这幅牡丹图,想必是她亲手绣的,这里面的功夫、心血,她不知怎样宝贝那。若是不喜欢你,怎么会送给你这件宝贝。”
  “方才出来,没来得及和康郡王妃多说话。不过看她的样子,四奶奶对你是满意的。”
  明华本是身在局中,有些患得患失,听七奶奶说的有道理,也就豁然开朗,欢喜起来。
  “这幅用的是双面绣,”七奶奶却仔细地端详起那幅牡丹图,“看着针法,竟有些似曾相识,好像在哪见过。”
  七奶奶皱着眉认真回想,“是太后寝宫中那架绣屏,也是双面绣,这针法、画工,实在是太像了!”
  “太后寝宫中的绣屏?”
  “对,等过两天,咱们跟着母妃进宫请安时,不妨再仔细看看。”
  送走了康郡王妃一行人,荀君晖多喝了几杯,径自去客房中歇了,荀卿染和齐攸便在暖阁中闲坐说话。
  “相看的如何?”齐攸问荀卿染。
  “才多大会功夫,能看出什么来那。”荀卿染淡淡道。
  “听说你很是考较了她一番?”齐攸问道,“怕是结果并不如你的意吧。她七哥和我说,宗室女孩,自小娇养了些,没那么能干是有的。”
  “是娇养了些。”荀卿染叹了口气。
  “你很不满意。”齐攸看了看荀卿染,断言道。
  “虽娇养了些,好在并没有骄纵之气。”荀卿染笑了笑道,“教养极好,读过书,有几分灵气,肯在君晖身上用心。”
  荀卿染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