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沃轩辕-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家蒙难,主上遭殃,身为大明的臣子,本该以死效忠,何能投效仇敌,虽是被逼无奈,亦是我吴家只羞,拿笔来!”吴三桂冷冷地说道。

吴三桂一挥而就,写道:

“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亲大人膝下:儿以父荫,熟闻义训,得待罪戎行,日夜励志,冀得一当以酬圣眷。属边警方急,宁远巨镇为国门户,沦陷几尽。儿方力图恢复,以为李贼猖獗,不久便当扑灭,恐往复道路,两失事机,故暂羁时日。不意我国无人,望风而靡。吾父督理御营,势非小弱,巍巍百雉,何致一、二日内便已失坠?使儿卷甲赴关,事己后期,实属可悲可恨……

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男三桂再百拜!”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也是针对李自成、牛金星等贼军领袖而写。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或菜板之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

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吴三桂是在感情激动的情况下倾注了他的全部心声,悲壮慷慨,气冲霄汉,读来有撼人心肺地气势。

此时吴三桂已把山海关交给了李自成的使者唐通,自己率部驻扎在山海关外十余里出,准备进北京投降李自成。

满腔愤怒的吴三桂,于四月四日突然返至山海关,向唐通部发动袭击。唐通根本没料到吴三桂会中途变卦,毫无防备,仓促迎战,被关宁军杀得人马几尽,仅剩八骑逃还北京。山海关重新被吴军占领。吴三桂率部返回关上,人们对这一事变都感到突然,不免惊惶不止。

吴三桂返回关城后,决心征讨李自成。他陈兵演武场,举行阅兵誓师,激励将士的战斗意志。他的兵力,在这个时候已达五万人,号十五万人。

在他累累军功积累起来的声望,和独特魅力的激励下,这支数目可观的战斗部队,已显示出一股敢战勇斗地气势。同时这一举动,博得了当地士绅的欢心,他们以美酒肥牛慰劳吴军。

当地甚至有人专门为吴三桂的这一举动写了一首诗赞美:

“一朝忽下令,南郊大阅兵。飞骑唤吾侪,偕来予参评。壮士贯甲胄,健儿拥旆旌。将军据高座,貔貅列环营。相见申大义,誓与仇争!”

当时吴三桂的军营里还关押着了李自成派来地两名使臣,一个叫李甲,巡抚;一个叫陈乙,兵备道。吴三桂问乡绅们:

“可杀李贼否?”

众乡绅以李、陈在此,生怕日后遭到报复而不敢答,他出其不意下达命令,立斩李甲,割下首级祭旗;接着割下陈乙两耳,放他回京,让他传话说:

“令李贼自送头来!”

这等冲天干云的豪气,顿时让关宁军所有将士都跪了下来,大声道:

“吾帅忠孝人也!”

吴三桂以他超凡的勇气,无与伦比的魄力,赢得了当时所有军民之心,但在其后的选择,却又让这位大明杰出的将领,走上了一条他自己本不想走的道路!

第三卷 大地风云 二百五十一 借兵

吴三桂与李自成决裂后,四月六日,李自成得到他的桂处死的消息,十分震惊,转而大怒,余怒未息,九日又得三桂绝父的信,当即徘惶失据!

他感到事态严重,便责备刘宗敏不该拷掠吴襄,为了补救失误,悄悄地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还宴请他,厚加抚”,以示笼络。但为时已晚,连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这时,不断传来吴三桂募兵备战讨贼的消息。李自成别无选择,招降不成,只有兴兵致讨。

而这时候的吴三桂,自斩杀李自成使臣,与父诀别之后,从而彻底断绝了同贼军的讨价还价,公开以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地方总兵官平西伯的身份,宣布“讨贼”,向各处散发告示。

但是,吴三桂的这一做法,却使自己陷于了孤立,腹背受敌。西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威胁,关外之东有清军压境。虽说吴三桂及其所部辽兵善战,毕竟力量不足,无法抗拒来于自两个方面的攻击。

虽然多尔衮答应不向其部发起攻击,但对于长期为敌的清军,吴三桂却有着一种本能的不信任……

此时,他又一次面临着十分困难的选择,既然投向李自成这条路已堵死,剩下的选择是否投向清朝。他在同李自成彻底决裂时,尚未想到投清,而是自任讨贼之责,以报君父之仇。他在山海关传檄远近,号召和动员人们同他一起对抗大顺军。他召集溃散地士兵及唐通的部分降兵。大约在二万人左右。

可是,显而易见,只凭这些兵力,仍然无法同久经战阵的大顺军相抵抗。吴三桂充分地估计到李自成不会放过他,迟早会来攻关的,他很忧虑双方力量悬殊。几经与诸将官讨论对策,当时就有部下向其提出约武英王朱由斌一共讨贼!

在这一点上,吴三桂还是很有把握的,以他和朱由斌的交情,加上双方共同地敌人,他坚信朱由斌一定会出兵的,到时只要江南军能够牵制住北京,自己就有喘息的时机。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朱由斌的健康状况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就在他久思不决的时候,林庆宗却为他带来了一条噩耗:

大明忠勇武英王,江南总督,骁骑大将军朱由斌去世!

这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在了吴三桂的头上,几乎让他站立不住,吴三桂几乎是颤抖着抓住了林庆宗,用同样颤抖的声音问道:“你,你说地可是真的?”

“帅爷,这都是真的啊!”林庆宗哭泣着道:“江南军全军孝上加孝,祭奠忠勇武英王。从山东传来的确凿消息,江南军军营里哭声一片,大将郑天瑞等十九名将士自杀殉主,北京城里张灯结彩以示庆祝,李自成亲口说,义军屠夫一死。高闯王之仇今日终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吴三桂一迭声地说了几遍,颓然坐到帅椅上,边上众将看去,竟有两行清泪从这铁打的主帅眼中流出,吴三桂喃喃地说道:

“兄弟,兄弟,当日你我驰骋疆场。浴血杀敌,二十一骑冲敌营,五十骑大破金虏两千骑,犹自历历在目……今国家蒙难。朝廷蒙羞,正待于你约共讨贼,你,你怎么就这么去了……从此后天地茫茫,你让我再到哪去找你这样的兄弟……”

“帅爷啊。”林庆宗擦了擦眼泪说道:“现在危急的不是这个,而是江南军自己内部已经乱了。忠勇武英王一去,郑天瑞等忠勇之士兵殉主,但剩下的将领却分成了几派,都想要接管江南军,甚至彼此间已经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而当突在最前面,位于山东河北交界处的刘风部,已经后撤三十里……”

吴三桂任凭泪水流下,他痛苦地摇了摇头,他和朱斌都是一样地人,部下多能征惯战,足智多谋的将士,但这些人,全是凭借着自己和朱斌的超凡魅力约束着他们,一旦他们两人去了,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谁都不会服谁,只怕当时就会乱起来……

这时,又有部下飞奔进来,一见吴三桂便道:

“帅爷,江南军之伐罪军总帅钟建,在台湾传书,言武英王既然已去,江南军不可无主,自己久在武英王麾下,劳军远征,是为江南军第一功。现武英王不在,自当由他统帅江南全军,若是有人不从,他当领大军挥兵杀到,以定江南军民之心!”

“山东方面的态度呢?”吴三桂擦干了眼泪,重新恢复了冷静。

“山东方面大将黄飙愤怒,传已发文训斥,文中说我以断臂之功,尚不如你一后进小子?他招李天齐、郭飞两部,只言若钟建敢来,他便去其拼个死活。刘风、何凯、徐军等却又结盟,听说……听说正在商议着投降李自成……”

“好啊,好啊,我那兄弟一去,这些人就一个个跳出来了。”吴三桂冷笑不止:“若真的有人要接管江南军,我是武英王地兄长,除了我,还有谁人敢当此任!”

他那些将领互相看了看,心里一片雪亮,帅爷也对掌控江南军产生了兴趣。

“帅爷,现在当务之急是我们该怎么办。李自成得到斩使的消息后,必然会引领贼军前来攻击山海关,但我们的兵力实在不足……”一名参将说道。

“借兵!”忽然,吴三桂咬着牙说道:“向清军借兵报仇!”

辽军众将面面相觑,他们决然想不到吴三桂会想出这样的办法,堂堂大明之师,哪有向异族借兵报仇的道理?况且,一旦借兵之后,这不等于正好给了清兵一个堂皇入关,逐鹿中原地最好借口?

但他们对吴三桂素来敬若神明。而吴三桂之前的所

,也的确在一直维护着关宁军地利益,纵然有不同的谁都没有把话说出来。



吴三桂从一度短暂的降李自成转而迅速转向满清借兵,,这是他地人生道路地一大转机。

人的一喜一怒。一动一静,都可能改变某种既定的行为。尤其在大事临身的紧要关头,这种情绪无不起着某种哪怕是微弱的制约作用。吴三桂处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他的心情既复杂而又动荡不定。心理上地,感情上的,性格上的因素都在影响着他作出选择……

吴三桂决定向满清乞师,是在形势日益紧张,深感危机的情况下作出的。满清能否同意出兵。在吴三桂看来,确有相当把握。

首先,满清与贼军各有着根本不同的利益,满清不会愿意看到一个流寇政权成为他的新对手;同样,李自成也不会容忍关外的清朝觊觎它的利益。吴三桂利用清兵打李自成,就成为了可能。

其次,吴三桂的亲属如哥哥和姨夫、他地舅父祖大寿一家及他的好友张存仁、洪承畴等全部都已降清,他们肯定会劝说清朝君臣同意出兵。再次,清朝已屡次向他发出过招降的信息,对他抱有好感。他自信自己在危难之时,清朝也会积极考虑给予帮助。

就算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情况都不存在,吴三桂也只有冒险一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