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宋-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思业微微松了口气,价已经开出去了,就看完颜守绪怎样还钱,突火枪并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按历史的发展,二十年后宋国也能造出,既然他已经先掌握这门技术,为何不用它得到最大的利益,据潜伏在金国的齐鲁营报告,夏国灭亡前曾有一千多户优秀的冶炼工匠流失到金国,这就是他想要的,将来无论是火炮还是突火枪的改良,都离不开冶炼技术的发展,他侧头微微瞥了一眼完颜守绪,见他依然在震惊中没有恢复,心中暗暗得意。

完颜守绪却神智恍惚,一时间思绪飞转,那一刻他突然对中都和上京都失去了兴趣,他的眼中只有这个黑漆漆的家伙,有了这个武器,他便能对付蒙古人的铁骑,他就能横扫天下,重建他完颜氏的万里江山,甚至还能实现他祖先的愿望,将女真人的龙旗插到最南端的天涯海角。

就在他的思绪飘游在幻境中之时,却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呼唤,仿佛来自上天某个飘渺的世界。

“皇上!皇上!”这是皇后发现了他的失神。

他慢慢地心神归窍,思绪便急速从高空坠下,重重地摔在大地之上。完颜守绪突然兴奋起来,再也顾不得什么谈判的技巧,他热切的目光向李思业望去,那眼神仿佛在说:一切都可以商量,只要他能得到这个武器。李思业报以微笑,这个结果正是他所期盼的,一切仿佛是水到渠成,就在赛场旁边的一顶白色大帐里,双方坦城布公,承认现实,李思业和完颜守绪终于达成了最后的双赢协议:

一、以中都、上京路及北京路换取海、徐、泗、宿四州及山东的完全自制权,李思业书面承诺山东依然是金国的土地,永不称帝,永不造反。

二、李思业将突火枪的技术交给金国,以换取夏国流落到金国的五百户优秀冶金工匠。(不过让完颜守绪没有料到的是,不久以后,这个突火枪的技术同样被李思业传来了宋国,以稳定宋、金两国军事平衡,同时也换取了宋国开放贸易的和约)

三、李思业迎娶完颜明珠,以换取签署双方在山东、辽东、河北的全面军事互信条约。

至此,渤海战略的最后一环,以中都、上京换淮北的扣终于合上,李思业赢得了宝贵的战略防御之势,他再无后顾之忧,遂在山东开始大施宏图,在辽东,他命耶律信收拢奚人,组建西辽卫,又命赵邦永为辽东通判,在辽地建屯堡,蓄养战马;在南方命宋大有在琉求北部建港,准备将琉求变成将来攻宋的跳板。

这一日,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几片白云象碧海上的白帆在空中飘游,就在晴朗的天空下,一支思乡的军队正蜿蜒曲行,排着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地向山东开去。

卷四山东(上)完

卷五 山东(下) 第一章 视察新港(上)
(更新时间:2007…6…21 7:34:00  本章字数:2785)

空气中已经有了夏天的滋味,山东的初夏来临了,春季的高潮恋恋不舍的让给比较炎热的气候,芬芳柔和的暖意已铺满山东大地。
这是李思业第三次来到莱州,他此时所见已和一年前完全变了样,一条宽阔而笔直的道路直通大海,黄色的泥土被夯得结结实实,马车行驶在上面平稳而迅速,在路的两旁是大片墨绿色的松林,仿佛是象一件绿色的大衣,阻挡风沙对道路侵蚀,在松林背后,便是大片肥美的土地上,绿油油的麦子已经结穗,一直延伸到无穷无尽的远方。麦田的中间夹杂着一片片新造的农舍,此时已近中午,农舍上空白色的炊烟正袅袅升起。

数百骑兵护卫着李思业,顺着道路往北飞驰,房舍渐渐密集起来,灰白色墙壁,许多欢快的孩子奔出来,远远地、好奇地打量着这群威猛的骑士,在犬吠中,骑士们驰过一个又一个的小镇,如呼啸的狂风,蓦然,碧蓝地大海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整个海港的基调呈淡灰色,它其实是建在一座延绵十多里长的山上,山唤做高丽山,传闻有人曾在山顶曾隐约看见过高丽,因而得名。山体呈圆弧型,仿佛是一弯臂膀,将大海揽在怀中,山势从西到东逐渐升高、陡峭,到最高处耸天独峰嘎然而止,悬崖笔直如刀削,海浪拍打着悬崖,白浪滔天,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山顶山一块条形巨石俨如出鞘巨剑直刺青天,闪烁着珍珠般的银光。到了中段,山体突然裂开,好象在造山之初,海水冲破壁垒,切割出的巨大峡谷,新修的官道便从这条峡谷穿过,一直延伸到码头,由于中段山势低缓,山脚处有大片空地,再加上这一带海面平静,暗礁稀少,便成了造港口的理想场所,用大块大块的花岗石人工堆砌,垒成了平整的码头,码头四周修满了石屋,高大的仓库、整齐的工人宿舍及士兵营房、威严的官府,穿过峡谷到山阴处,这里便是一个新集镇,开始有敏锐的商人赶来买地造屋,酒馆、客栈、妓院、银铺、镖局都已经出现,渐渐地有了人气。顺着山势再往西走,便接近银色的海滩,在山体的尾端有一大片平地,海水时常漫上来,那里用木桩和大石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造船船坞,足可以同时开工十条大船。

海港逶迤数里,港内人来人往,异常热闹,锤子敲击、铁铲叮当、车轮辚辚,三条大船靠拢在码头上,上千名码头民夫正在忙碌地卸载从琉求运来的甘蔗和粮食,在远方的海面上还停舶着几艘大船等着入港,十几小船载着领航兵向大船驶去。

李思业让过一辆运送石料的马车,拍了拍坚硬的白色花岗石,向梁秀笑笑道:“现在你这里最缺的是什么?钱够吗?”

经年累月,海风和日光已经将梁秀的脸庞吹晒成了古铜色,但他的眼里却闪烁着自信的目光,他深情地回视港湾,仿佛是一个父亲在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刚刚成长的儿子。

“回大将军,莱州所出的金已足以维持海港运行,资金充裕,以前最大的问题是劳力不够,但去年下半年后陆续有两万户移民迁到莱州,这也不成问题,属下现在唯一遗憾便是高水平工匠不足,造不出大船。

“这不仅是你一个地方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领域优秀工匠都不足。”李思业无不遗憾道。事实上很多东西并不是用钱能买到,好的工匠就是如此,金、宋两国对匠户的控制极严,虽然他命黄耀挖了不少人来,但真正的高水平工匠却是有钱也挖不来,只能自己培养。

“我已经责令柴焕筹建百工堂,不过这需要一定时间。”李思业心中郁闷,便不再言语,他从金国回来已经两个月了,优秀工匠不足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偏偏又没有便捷的办法解决,好在五百户夏国冶炼工匠已经到位,很大程度上让山东的冶炼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再往前走,又是一片码头,修了一段低墙和前面码头分开,码头上却没有船,但戒备森严,几乎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大将军,这里便是临时军用码头,等登州的军港建成后,这里也会改成民用。”梁秀向当值校尉回了礼,又继续道:“当日,大将军告诉我,应先发展贸易,以贸易养军,当时不太明白,可现在看来,确实英明,这两年仅从琉求运来的甘蔗,制成糖后,运到高丽和金国贩卖,每年就有几十万两白银进帐,不仅养活琉求和莱州的驻军,还有大笔银子节省下来,用于造船。”

李思业笑道:“什么叫英明?你别的本事没学到,拍马屁倒会了,当日让你五十里范围里都划成港区建设,那就是要你多建一些工场,比如制糖、粮食加工,没必要再运到益都去生产,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误了商机。”

“是!属下考虑不周。”梁秀惭愧道:“属下的心思都放在修港造船上,别的就没有考虑了。”

“你是需要找几个助手了!”李思业摇摇头道:“走!去船场看看。”

李思业和梁秀两人一前一后,顺着一条小路往下走,很快便来到了船坞,远远地李思业便看见了一艘巨大的木船,浅黄色的外壳俨如一座小山,船长约十丈,高三丈,雏形已具。数百名工匠在里外忙碌,大半赤着上身,黑光油亮,脊背上布满了滚圆的汗珠,他们喊着号子,将木料和巨石通过支架吊入船体。

这艘船的工头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一撮灰白的山羊胡,嘴里象塞了几个鸡蛋,似乎总合不拢,他早觑见东家带一人过来参观,又见此人身后有数十兵左右环卫,便料其身份绝不简单,他突然想起一事,合不拢的嘴巴立刻绷成一条直线,眼中闪过几分怯色,本想趁东家不注意悄悄溜走,不料梁秀早看见他,远远地招招手,他只得硬着头皮上来,先给梁秀深行一礼,山羊胡跟着上下点头,又回头大喊一声:“大伙先歇会儿吧!”这才面露难色道:“东家,这船构造复杂,若做得快了,恐怕经不起风浪,求东家再宽限我一月,我保证做完。”

梁秀本不想提此事,见他先说了,脸上倒有几分挂不住,只冷笑道:“你的保证,在我看来只怕不值一文钱,你当初拍胸脯保证三个月做完此船,我一次次宽限,现在已经半年了,船才完工六成,若照你这样做下去,到年底也完不成,还说宽限一月,你当我是傻子么?”

叹口气,转身对李思业解释道:“此人叫王老好,是我们这里造船水平最高的工匠,从泉州来的,属下就让他做了工头,他虽然做事慢点,但做事确实认真,这又是我们的第一艘船,所以属下才一再容忍他。”

李思业淡淡一笑,并没有说话,他见左首挂了一口钟,便走了过去,钟边的木架上搁着个小锤,大概长时间不用,小锤的木柄上竟生满了青苔,便问那王老好道:“此钟是何用途?”

半天不听回答,心中诧异,抬眼向他望去,只见他脸色煞白,身子象筛子似的颤抖着,深黄色的板牙在上下打架,哪里还说得出一句话来。王老好刚才听东家在他面前自称属下,又记起素日里的一些传闻,早猜到此人是谁,要是他大发雷霆倒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