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明史- 第8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从佛得角北上之后,我们就已经进入了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了。”顾成林用木棍在地图上的这一地区点了一下,“这里的殖民地范围比较广泛,而且据点众多,也许不会比黄金海岸这一段差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非常接近欧罗巴国家的本土了,特别是靠近葡萄牙与西班牙这两个国家。他们早在几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就开始在这边活动,对这一地区也非常的了解,而他们的移民数量更是众多。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很多城市都有数百年的历史,要攻占这些城市的话,恐怕就要比攻占一个只有十多年历史的据点困难得多吧?”

顾成林说着,就看了一眼下面的将士,显然,他知道自己能够说服这些人,因为他必须要说服这些人,让他们支持自己的作战计划。

“换个角度,就算我们能够占领这些城市,那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顾成林放下了手上的木棍,“我们不得不分兵控制各座城市,而我们有多少地面部队?就算把两个陆战军都算上,七万两千多人而已,而这里有多少城市?按照这些城市的规模,一个地方派遣一千到数千人的镇守部队,我们需要耗费多少兵力?就算我们有能力控制这些城市,那么,我们怎么去对付在非洲大陆北部沿海地区已经根深蒂固了的欧罗巴军队呢?要知道,早在中原还没有被始皇帝统一之前,非洲大陆北部沿海地区就已经在一个强大的欧罗巴帝国的控制之中了。难道,我们要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在一片敌人非常熟悉,而我们却非常陌生的土地上与敌人打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吗?相比而言,我们是依靠非洲西海岸的山川,河网,以及森林作为防御屏障好,还是在北部非洲的广袤沙漠上与敌人对阵好呢?”

“顾司令……”首先改变态度的是萧涯离,这个正统的陆战队上将此时已经明白了顾成林的用心了。

“萧将军,请先听我说完,有意见,等下再说。”顾成林朝萧涯离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到了众人的身上。“从大西洋舰队离开帝国本土算起,我们花了多少的时间才打到这里?几年?难道各位认为,我们还有这么多时间来与敌人纠缠吗?我放弃了在非洲大陆上的进攻,选择争夺岛屿,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耗了。而且,在我们兵力有限的情况之下,攻占岛屿不但代价更小,而且花费的时间也更少。另外,舰队可以控制制海权,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占领北面的岛屿,来限制欧罗巴人的海上活动,迫使他们的舰队,船队全都退回到港口里面去。显然,对于欧罗巴人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来说,这是釜底抽薪的一招。只要制海权还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就算欧罗巴人控制了整个北部非洲又怎么样?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击败他们,消灭他们的舰队,船队。

只要大海掌握在帝国海军手里,那我们就可以在他们的任何一段海岸线上进行登陆。各位,相比于打击欧罗巴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而言,攻击他们的本土,是不是更有价值呢?当然,打击欧罗巴国家的海外殖民地,可以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但是却无法彻底的击败他们,这就好比,如果帝国没有了日本,没有了那些海外岛屿,帝国仍然不会完蛋,帝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要击败敌人,最猛烈的,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攻击他们的本土,让他们彻底的屈服!”

在顾成林彻底的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之后,大部分将领与军官的态度都动摇了。他们以前是不明白顾成林的战略意图,所以才没有表示支持。不过,在他们明白了之后,就自然不会反对了。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些欧罗巴国家的海外殖民地都那么富庶,那他们的本土不会比他们的海外殖民地还要差吧?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五十三节 横扫诸岛

有人在归纳景泰年间,明帝国与欧罗巴国家之间这场长达数十年,完全称得上是“世界大战”的战争时,为欧罗巴的失败寻找了很多原因。比业基础方面的差距,在海军投入方面的差距,乃至技术方面的差距都算了进去。不过,很多人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欧罗巴国家与明帝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目的,其实也直接对这场战争的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从荷兰人的舰队与明帝国的舰队第一次在南洋上的战斗开始,明帝国的皇帝朱祁钰就为明帝国的军队定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而且一直贯彻到战争结束时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击败欧罗巴。后来,明帝国进军南洋,横扫西洋,然后击败帖木尔帝国,莫卧儿帝国,支持白羊王国向奥斯曼帝国开战,见西洋变成帝国的内湖,再到派遣顾成林的远征军出击非洲与美洲,进军大西洋,派军扫荡阿拉伯半岛,向埃及进军,占领小亚细亚地区,打开了欧罗巴的东大门等等。这一系列的战争,其实都是在为最终的目的服务,那就是战争欧罗巴。可以说几十年来,不管是在东西方的两个强大势力交战最激烈的时候,还是在后面比较局面比较缓和的时候,明帝国的这个战略目的都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所有的行动,都直接在为这个战略目的服务,并且始终贯彻了下来,并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比而言,欧罗巴国家的战略目的不但模糊,而且还摇摆不定。最初,荷兰联合葡萄牙,英格兰进军南洋的时候,这三个国家的目的就是不一样的。荷兰的野心是要征服明帝国,去明帝国掠夺财富。而葡萄牙的目的是要巩固他们在西洋上的殖民地以及众多的据点,而英格兰则是要趁机进军西洋与南洋,获得自己的一份好处。显然,三个国家因为目的的不一样,直接导致了在南洋与西洋的惨败。随后,西班牙,法兰西,瑞典,威尼斯等国邦相继投入战争,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参战的国家越多,其战略目的的分歧就越大。特别是到了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荷兰与英格兰首先放弃了自己的战略目地,转为避免与明帝国交战,甚至转而投靠明帝国。结果,欧罗巴的参战国根本就不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的,自然也无法形成一股统一的战斗力量了。

可以说,这种差别,直接对双方的作战行动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顾成林是对明帝国的战略目的贯彻得最为彻底的一名统帅了。他在实现战略意图方面的表现甚至比杨天奉还要明显很多。这一方面是海陆两军本身的差别。本来海军的战略性就要比陆军更强,陆军在很多时候,其作战行动的意义是在战术与战役方面的,而不是在战略方面。另外就是顾成林本人就是一个将战略意图放在最高位置上的将领。在战场上,杨天奉这样的陆军名将,往往是通过不断的积累战术与战役上的胜利,然后逐步向战略目的前进。相反,顾成林则可以为了实现战略目的,而在战术上作出让步,或者是放弃一次战术任务,从而集中更多的力量来完成战略任务。这次,顾成林顶住重压,确定了岛链进攻的战术安排,这就是他为达到战略目的而放弃战术任务的最为明显的表现了!

在成功的说服了众多的部下之后,顾成林立即开始实施他的岛链进攻行动。作战计划是早就已经确定了的,在普拉亚港还在扩建的时候,顾成林就让作战参谋去负责制订了相关的个好几套进攻方案。此时远征军参谋部在制订作战方案方面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各部队的也基本上调动到位,虽然还有一部分陆战队需要运送到普拉亚港来。但是在顾成林的新战术中,陆战队的任务分量并不大,主要的进攻力量是海军舰队。而此时,海军舰队早就已经在佛得角群岛附近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工作。

顾成林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是加拿利群岛上的拉斯帕而马斯。这不是一座港口型的据点,而且当时西班牙人在加拿利群岛上也没有建设大型港口,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里可以供建造大型港口的地方确实有限,大部分岛屿周围的海面水深都不够满足船只通航的需要。而一些有深水航道的岛屿上由没有足够的面积来建立港口,更没有办法支持扩建港口,建立军营。因此,当时西班牙人只是在拉斯帕耳马斯建立了一座堡垒,规模并不大,只有不到一千人的驻军。而且,这座堡垒距离海岸线不到一千五百步,而明帝国的战舰完全可以在海岸线外面水深还不算太浅的地方对堡垒进攻炮击。

率军进攻的是姬雄,而不是龙四海。也许是顾成林故意这么安排的吧,当然,再伟大的人都有缺点,顾成林也不例外,连龙四海都觉得,这次的进攻安排是顾成林在故意冷落他。不过,要不了多久,龙四海就会为自己的这个荒唐的想法而脸红。

姬雄率领的是巡洋舰编队,结果,这些巡洋舰只能勉强的在火炮最大射程的边缘上停下来,然后对拉斯帕耳马斯进行炮击。幸好,西班牙人并不重视这座群岛的价值,而且他们也没有办法在拉斯帕耳马斯部署更多的军队了,因为他们无法将物资大量的运送到这里来,也就无法满足军队的消耗需要,如果部署的军队数量太多的话,那就只能让军队挨饿,这是不现实的。

炮击了半日之后,姬雄将随舰作战的陆战队组织了起来,五百多名陆战队官兵乘坐着小艇冲上了海滩,在与西班牙守军打了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之后,占领了拉斯帕耳马斯堡垒,并且在堡垒上升起了金龙旗。随后,姬雄派遣更多的陆战队,水兵,迅速的扫荡了几个有西班牙军队驻守(其实,其他岛屿上的西班牙人不是军人。是负责看管灯塔的工人,当时好几条航道从加拿利群岛旁边,或者中间穿过,这些指引船只的灯塔非常重要)的岛屿,不出五日,明军就已经控制了整个加拿利群岛。

顾成林率领的主力舰队只在加拿利群岛做了短暂的停留,随后就继续北上了。而他的第二个攻击目标就是马德拉群岛。马德拉群岛是一座更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