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立国传-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单于,你还好吧?”刘聘苌关切地问道。

“这铠甲为什么如此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刘悉勿祈扯动着铠甲的系带,他身上的铠甲满是血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来。

“大单于,因为这是北府打制的铠甲”刘聘苌黯然地答道。

“是啊,这铠甲……”说到这里刘悉勿祈不由仰起头回想起来。他想起了那年在长安的北门外,大将军将这套铠甲赠与自己,还抚背切切叮嘱道:“我知你兄弟勇猛,但是将领之职不在杀敌而在统军,你们上了战场切记要注意安全。”

刘悉勿祈望着那朝阳正在地平线上徐徐升起,而那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响。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是我还有明天吗?匈奴还有明天吗?

看着如林的长矛,看着如山的骑兵,刘悉勿祈提起满是缺口的马刀,率先向前面冲了过去。刘聘和百余骑紧跟其后,他们身上披着朝阳投射过来的光芒,身影在满是尸首和血迹的地上越拉越长。

“射!”李天正看着越冲越近的百余骑,最后冷冷地喝令道。

刘悉勿祈看到满天的箭雨漫天而来,迎向自己,那锋利的箭尖能让他感觉到一种寒意。刘悉勿祈没有犹豫,继续向前冲去,他很快感觉到箭雨将自己笼罩在其中,包括他身后的刘聘苌等人。在那一刻,刘悉勿祈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大草原上,洁白的白云,翠绿的草原,满地的牛羊,还有那动人的牧歌声随着那醉人的马奶味悠悠地飘了过来。

我终于回到了草原,匈奴人的故乡。这是刘悉勿祈在飞起来的那一瞬间唯一的念头。

升平三年六月,叛军刘悉勿祈和贺赖头被平定,曾华下令将刘、贺族人部众及奇斤娄等族众四千余人尽数斩首,被俘的叛军三万余人远徒西州,从贼的部众两万余户三抽一,灭七千余户。朔州、漠南自此肃靖。

第一百八十九章 … 旌旗招招皆向东(一)

平三年三月,江左以昙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四月,燕主俊如,五月,燕群僚共上尊号于燕王俊,俊许之。丁卯,始置百官。戊辰,俊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元武。追尊武宣王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为太祖文明皇帝。时晋使适至燕,俊谓曰:“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改司州为中州,建留台于龙城,以玄太守乙逸为尚书,专委留务,迁吴王垂为幽州刺史,治蓟城。

---------引言摘述

升平三年夏四月,曾华以大将军的身份颂布了讨伐令,宣布北府从升平三年四月开始进入战争状态,除了维持正常运作,其余的赋税收入将全部用于对燕作战,而所有军费开支将由毛穆之主领的计台稽核监督。接着曾华又颂布了动员令,宣布北府各州郡的府兵全部动员,集结在指定地区,随时开拔前线,而各州郡的民兵由各都尉,接手各地防务,把守关卡要道。

同月,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王猛移镇河东安邑,各路大军开始集结在河东郡。五月,曾华遣使持虎符节仗急驰安邑,传言于王猛:征讨杀伐皆决于先生。

夏六月,平城战事刚刚落尘,王猛统步骑十万出关,正式伐燕。十六日,与燕张遇、翟斌联军战于野王。

王猛先遣杨安、毛当连败三阵,退兵五十里。而后闭营坚守,任凭张遇轮番挑战。翟斌以为王猛怯战,不顾张遇劝阻,领军两万轻装潜行,奔袭北府军粮道要地-琋城。王猛佯装不知,遣邓遐、邓羌伏于途中。

翟斌领军刚至琋城东二十里,邓遐领军自左,邓羌领军自右。两下夹击。大败翟军。斩首万余,翟斌领残军奔野王。张遇闻报后亲领军六万出城接应。王猛命段焕、张、刘宁、吕光、毛当、杨安各领一军,分六路突入张军阵中,左右突杀,无可挡者,未及半日,张军大溃。众人纷纷争奔野王,尸横遍野,延塞道途。

张遇退回,闻得北府大军将至,仓惶逃至山阳,未几,再奔至修武。翟斌仅得百余骑,径直走孟津回河南。又恐北府军追击。翟斌下令将孟津渡船只浮桥尽数付之一炬。而后徐徐退回荣阳。

二十七日,王猛整军继续东进,水陆并进。直指修武。燕宁南将军吕护杀张遇及安南将军郑系,举修武降北府。王猛屯兵清水,直视汲郡,燕国震惊。

自王猛东征之后,雍州出蒲坂经安邑至东垣,再分水陆两路。陆路出关经野王至修武,水路延大河直下,直至铜关。无数的粮草物械从雍州源源不断地向东而来,一路上车水马龙,楼船连云,北府积累了近十年,终于向天下展示了它地实力。

夏七月,城燕王宫凤章阁,燕国君臣正在讨论北府军兵临汲郡的问题。

“陛下,北府大军直指汲郡,兵势凶焰,请陛下早日定夺,发兵相拒。”燕司空阳出言道。

中书监封弈忧心忡忡地接言道:“北府生养十余年,今日虎贲尽发向东,如陛下不发重兵集结,恐有闪失。”

两人的话刚一落音,众臣纷纷附和,殿中顿时一片叹息之声。

“陛下,北府军不足为患。”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一惊,纷纷转过头,仔细一看原来是司徒、上庸王慕容评。他去年在涉县“大败”北府军,斩首三万,一时风头无双,隐隐为燕国乃至天下第一名将。

“爱卿为何出此言?”刚才还忧心忡忡的慕容俊听到这话,心里不由一愣,转而又一喜,连忙发话问道。

“陛下,北府精锐近二十万前年随曾镇北出战西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今曾镇北轻骑急驰回了长安,但是二十万人马怎么能说回来就回来,而且西域绝外万里,有国百余,光是镇抚弹压诸国就能让北府西征军竭尽全力,动弹不得,又怎么可能轻易回师。”慕容评一副名将模样,端坐在那里摇头晃脑地指点着,而且将北府的军情“内幕”如数家珍,仿佛他比曾华还要熟悉这些东西。

慕容评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燕国众人以前一致讨论通过的,连慕容恪都认可地,也正是这个原因慕容恪才敢力主发兵南下,直取中原。

“所以北府现在地主力是府兵。王猛此次统领地大军,应该与去年的一样,都是雍、并州的府兵。我去年在涉县与其军对战过,略有心得一二。”

说到这里,慕容评得意洋洋地扬起下巴,用趾高气扬的目光扫了一眼周围的同僚。自从魏昌之战后,燕国的名将无论是慕容恪还是慕容垂,都在北府手里毁了名声。一直到去年慕容评领军在涉县与王猛大战一场,大获全胜,不但是燕国这数年来的独一份,也算是为燕国一洗前耻。虽然很多人怀疑慕容评地战功和那三万具据说是北

首级,但是王猛退回壶关却是不假。

所以在座的只有慕容评敢如此意气风发地说这话。

看着座下神采飞扬的慕容评,慕容俊的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他正在犹豫和回味昨晚在大司马府上与慕容恪的谈话。

慕容恪自从魏昌之战后身体一直不好,加上此后数年为恢复燕国国力鞠躬尽瘁。无论是北伐契丹,东讨高句丽,慕容恪都是身先士卒,亲历亲为,因为燕国再也不能经受一场失败了。

接着是策划刘悉勿祈、贺赖头举叛,并挥兵南下图谋冉魏,再到击败桓温,平定段齐,慕容恪可以说呕心沥血。熬干了最后一点心力。从广固回来后慕容恪就卧病不起,几乎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

但是慕容俊离不开这位国之柱石,在接到北府东征地军报后,慕容俊第一个念头就是找慕容恪商量。

慕容恪看完军报后细细分析了一把。他告诉慕容俊,现在刘悉勿祈和贺赖头应该都已经被平定,北府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才敢大举东进。虽然北府精锐皆在西域,但是其辖下还有府兵数十万,实力依然不可小视。慕容最担心地是北府三路并进。一路入平州龙城。一路入幽州蓟城。另一路入冀州。在这三路兵马中,每一路都不好对付,前两路北府可以动员漠南、漠北地骑兵上十万,只要攻破燕国其中一点,无论是蓟城还是龙城,都足以动摇燕国的根基。而冀州这一路虽然兵势最盛,但是看上去反而像是牵制。

根据北府可能出击的这三路。慕容恪建议冀州以对峙相对应,一边拒敌于司州,一边巩固冀州和青州;幽州和平州就以攻对攻,以数万轻骑直入漠北,动摇北府地根基。只要漠北一乱定会秧及漠南,两地一乱,燕国就没有了后患了,可以全力相争中原了。

慕容恪据此更进言慕容俊。以吴王慕容垂主持冀州。对抗王猛,自己去蓟城主持幽州和平州战事。

其它的慕容俊都同意,就是重用慕容垂这一点他觉得接受不了。

慕容垂自小就不喜这个五弟。加上皇后可浑足与慕容垂前妻段氏的矛盾,与这个弟弟关系更是恶劣。加上慕容垂自魏昌会战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征讨并州又受阻于狼孟亭,擅自退兵,慕容俊便觉得这个弟弟有了异心,不愿再为自己出力,所以一直不愿重用他。

所以听得慕容恪推荐慕容垂,慕容俊便一直在犹豫,重用慕容垂吧,心不甘情不愿,不重用吧又恐危及国事。

听得慕容评如此说,慕容俊地心里便有了新地想法。这个慕容评一直是自己最信任地臣子,这主要是慕容评太了解自己的心思,办起事来件件顺心,而且为人处事非常圆滑,后宫亲对这位重臣个个都赞不绝口,仿佛天下第一能臣一般。

要是他能担任拒王如此重任,我又何必把慕容垂调回来呢?不如让他呆在蓟城,一来免得看着堵心,二来可以让他顶住漠北、漠南的袭击。

“司徒爱卿,你心中可有败敌良计?”慕容俊开口问道。

“回陛下,”慕容评胸有成竹地说道,“北府军纵横一时无非是倚仗其兵甲精良,只要我们以人数远胜北府,定可让其无法发挥兵甲优势。”原来慕容评对付北府军的良计是以多打少。

听慕容评说得头头是道,慕容俊不由更喜,接着问道:“爱卿可有何良策击败北府王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