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会表示臣服并交纳一定的税赋;与此同时还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以当地豪雄为首领,自行打理坞堡事物。三郡国的太守,实际管辖范围一般只有郡国治所等寥寥数个城池,职权并非很大。

有鉴于此,石青对劝降三个郡国充满了信心。

石赵彻底崩溃,效忠人选不再,三郡太守于公于私都没有继续顽抗的必要。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投靠燕国。襄国刚下一日,石青便急匆匆遣人北上劝降,为的就是赶在燕国做出反应之前,抢先劝降北方三郡。

送别三支人马北上之后,石青转回城内,带着亲卫骑在大街小巷四处巡查。行了一程,他感觉襄国太大,单凭自己巡查未必有效,便喊过何三娃吩咐道:“三娃子!传我将令。各营各部将士需恪守职责,不得滋扰地方,不得触犯律令。违者杀无赦!”

何三娃急急应了,招呼一队传令骑兵分头而去。不一会儿,城内到处都响起飞马传令的声音:“石帅有令!各营各部将士需恪守职责,不得滋扰地方,不得触犯律令,违者杀无赦!”

襄国目前处于军管状态,施行管治的士卒不是降兵就是原邯郸守军,石青不熟悉两方士卒,闲暇下来便开始担心这些士卒是否会借机胡作非为,骚扰普通人家。

整个襄国转一圈下来,已经是午后时分,石青打马返回皇城本部,准备休憩用饭。还未进入皇城,何三娃赶上来禀报道:“石帅!华林苑战报传过来了,我军彻底击溃刘显部主力步卒,孙将军一边率大队人马北上襄国,一边沿路收缴降兵,追击前锋童图部如今已过滏阳河,即将抵达襄国。”

“哦——”石青呆了呆,身子蓦地一松,彻底放下一桩心事,随即他嘘了口气道:“详细情形究竟如何?慢慢说来听听…”

三月初七午后,魏军士卒经过几次心理威吓,随即发起了试探性攻击。前两次的攻击赵军守得还算严密,魏军没有占到便宜,第三次攻击,童图开始率部配合步卒行动;骑兵参与攻击坚定了曹伏驹反正的信心,他和一帮亲信部众突然发难,高喊着不降者死的口号,对后赵士卒乱砍乱剁。

刘显猝不及防,赵军阵势大乱。童图见机得快,挥军掩杀,由佯攻变成强攻;紧跟着孙威、张温指挥步卒全师而进,猛攻赵军。

兵败如山倒,须臾之间,四万赵军哗然崩溃,四散而逃。魏军早有准备,童图部骑兵大显身手,四处阻截包抄,如驱赶牛羊一般。孙威、张温麾下步卒分作数十支千人队尾随追击,大肆砍杀,直到邯郸附近,天黑下来这才告罢。

是役,魏军斩杀赵军一万五千余,俘获近两万,主帅刘显被俘,大将曹伏驹投降,四万赵军仅有一成得以逃脱,可谓全军覆没。

追击结束之后,张温遵照石青的交代,将俘获交给孙威,自率五千步卒连夜回转邺城,固守西苑;孙威与童图会合,押解俘虏前往邯郸驻扎休整。被俘的刘显请曹伏驹代为转告愿降之意,孙威听了不置可否。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回转邺城的张温还是率部北上的孙威,无意中都把待在明光宫传诏的王泰给忘得干干净净而没加理会;精心布置的陷阱由此落空,无奈之下,王泰愤愤不平地回了邺城。

算上石青先前缴获的石赵骑兵,邯郸收容的俘虏实在太多,计有两万五千多人,数目不再魏军之下。为了防止出乱,孙威、童图不得不多留一日,就地整编俘虏。直到初九上午这才启程北上,赶往襄国。

孙威北上襄国之时,在清渊集结的新义军也踏上了冀州地界。三月初七,赶来相助的李崇向雷诺传达了石青命令进攻的的将令,三月初八,新义军以李崇为先锋,雷诺自率步卒为中军急速向北进发。

新义军踏上冀州地界的消息传开,冀州城的汝阴王石琨再不犹豫,和妻儿子女化作流民,不带一名护卫,悄悄潜出了冀州城,辗转南下。

襄国被攻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石琨指望石青没有精力顾及冀州,这才没立即逃走,新义军果真北上了,他怎么还敢待下去?连番挫折,麾下实力大减,石琨没有一点守住冀州城的信心。

不仅没有守城的信心,石琨甚至不知道哪里才有他活命的出路。向北投靠大燕?有过上次的失诺,北上就是找死;投降石青?石青杀胡的恶名想起来都令他心惊胆战。穷途末路之余,如今只有南下大晋一条路。虽说石氏和大晋仇视数十年,然而大晋的宽容仁慈天下闻名,也许能放他一条生路,不定还能升官给职呢……

石琨打着如意盘算携妻儿子女偷偷南下,之所以没带一名护卫,是因为他这时候不敢相信任何人,落魄之时,谁知道护卫是否会拿他向石青请功讨赏?

石琨盘算的很好,最终也安然达到了建康;可惜的是,大晋这一次终于没有仁爱包容,而是狠下心来,将他一门老小诛杀得干干净净。

在中原横行数十载,留下无数变态丑恶事迹的羯胡石氏由此而绝。

第六集 第二十九章 以后的打算(上)

临敌之际,石琨莫名失踪,冀州无主,各地守军要么哗然溃散各奔东西,要么箪食壶浆迎接新义军到来。雷诺率新义军北上,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广宗、冀州两郡二十余县,其间不仅没有伤损一兵一卒,反而得到四五千降兵,人马数量由此增至三万余。

三月十一,石青接到冀州战报,欣喜之余,他命令童图部押解一万降兵前往冀州交由雷诺统带,同时带往冀州的还有三项将令。

其一是李崇部骑兵暂归雷诺下辖,协防冀州。其二是锋锐营、跳荡营、陷阵营等万余新义军将士随童图部一道转至襄国,另有任用;其三是冀州新义军不新列建制,所有俘虏降兵尽皆编入新义军原各营各部,由青兖老兵予以羁押管束。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条将令使得冀州新义军各营人员数量空前膨胀,原来一两千人甚至几百人的营因此成为少则三四千,多则五六千的大营。

冀州城与大燕军前锋所在的清梁相距近两百里,其间隔着一个以邓恒、王午为首的幽州军势力盘踞的博陵郡,粗看起来,冀州似乎没有直面鲜卑人威胁。但是,石青知道,邓恒、王午着重将兵力布置在鲁口一线,对博陵其他区域的控制极其薄弱。清苑的燕军若是南下冀州,鲁口的幽州军除了能在燕军侧翼构成潜在威胁外,并无任何阻拦之力。

为了切燕军中路南下途径,石青有意以冀州城为前沿,并布置足够的人马予以防御。是以,即便有心调遣新义军旧部前来听用,他还是先行送去一万降兵,以保证冀州方面的守军数量在三万余上下。

童图奉命东行不久,出使赵郡的王朗回返襄国,与他一同来的还有赵郡太守李邽。

李邽是慕容氏发家之地辽西的汉人,历史上在这一年的八月,燕王慕容俊遣慕容恪领军南征中山、常山、赵郡等地,慕容恪出征伊始,便在中山太守侯龛面前屡屡碰壁,无奈之下,只好领军绕过中山,南下转攻常山。这时候,赵郡太守李邽不知是因为与慕容氏同为辽西人的渊源还是其他缘故,在常山未破、燕军未至的情况下,率先投靠慕容恪。中山、常山两郡因此陷入后路断绝,孤立无援的状态,最后不得不相继投降。

出于这个缘故,劝降北方三郡的行动之中,石青对劝降赵郡太守李邽最不看好,出乎意料的是,王朗此行不仅劝降了李邽,并且将李邽带到襄国。这一点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证明,李邽的归降颇具诚意。

欣喜之下,石青唤来何三娃,吩咐道:“传令火头军,即刻准备酒菜,本帅要为王将军和李太守接风洗尘。另外,把孙大哥、王宁将军、曹伏驹将军全部请来;大伙忙乎了好几日,也该趁机聚聚了。”

何三娃匆匆忙忙地去了,石青叫上一队亲卫,打马冲出皇城,向北赶去以迎接王朗、李邽。事实上,这时候已过了午,石青刚刚用罢干粮。他是估摸王朗、李邽急着赶路,可能还未吃饭,这才下了这道命令。

李邽年约四十左右,一副标准的北方大汉模样,说话嗓门很高,性格粗狂率直,和万牛子仿佛。石青一见便非常喜欢,即使记忆中有些阴影,他还是很亲热地上去和李邽攀谈,如多年袍泽一般,没什么拘束。

两人说了好一阵子话,直到快进皇城之时,石青的话题才转到王朗身上,先是嘉许了一通,然后石青告诉王朗,他的旧部——关中杜洪、张琚有意引梁州司马勋再次入关中,与征西大都督争夺雍、秦之地。石青希望王朗前去关中,利用自己的影响绥靖地方。

王朗闻言面色一黯,僵硬下来。他对麻秋有些怀恨,对方曾在洛阳突然袭击,强施兼并之策且斩杀了几千关中精骑,迫得他连夜逃亡襄国。

石青初始对王朗也是毫不客气,王朗却没有怨恨,因为两人分属敌我阵营,行事再是狠辣也是份内之责。麻秋在洛阳的举动与此不可相提并论,行事之前,两人私交很好,王朗是受对方邀请回邺城襄助的,麻秋再行兼并之举就有些恩将仇报的意味了。

“石帅。王朗曾与征西大都督有些纠缠,不愿前往关中受麻督羁勒。”迟疑片刻,王朗还是直言说出心事;相处有一段日子了,他看出石青虽然刚毅果断,却并非是不讲情理之人。

“哦?”石青略微有些讶异,稍微一顿,便即笑道:“王将军有所不知,襄国之战甫一结束,石某便即去信关中,请麻督来邺城主持大局;算算时间,此时该当出关了。王将军此去关中只需听候王猛王景略调遣,不用在麻督麾下奉差的。”

“王猛王景略?这是何人?”王朗好奇地问了一句,话语轻松了许多。

石青尚未回答,旁边一个诧异地声音插进来问道:“麻秋来邺城主持大局?兄弟。皇上遗诏指定的可是你呢…”

话音未落,受邀前来赴宴的孙威、王宁、曹伏驹从城门内现出身形,一起迎了上来,三人之中,能喊石青为兄弟的自然只有孙威了。

王朗忽然一悟,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