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皇纪事-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里表示愿意缴纳“罚金”以赎罪。

    毕大人将他们教训了一顿,紧接着表示光有赎金还不够,他们必须立刻向洋商们再次申明鸦片贸易的违法性质,并令洋商缴出所运鸦片,否则抄产入官不说,本大人还要你们的脑袋

    这下子十三行的人怕了,他们很悲愤,你说这叫什么事吧?要洋商缴出鸦片,却拿自己十三行的人做人质,不缴鸦片不是杀洋商的头,而是抄十三行的家杀十三行的头?

    当然他们此时是无法与毕大人争论的,毕竟大清帝国多少年来的规矩就是这样,不跟你讲道理,只讲政策。

    政令下达必须执行,以三天为期时间相当紧凑。十三行的人立刻找上了洋商夷人馆,传达了皇帝代言人毕大人的意思。

    实际上毕大人来广州查鸦片的事早就连洋商都知道了,清帝国的交通委实不方便,从毕大人离京到抵达广州,足足走了三个月,该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而且不但知道还做好了准备。

    在洋商们看来,无论是毕大人还是需大人,那都是大清朝的大人,大清朝的大人骨子里都是要钱的,所谓没什么钱办不得的事。

    他们已经为大清朝的各级官员们都定了个标准价,一品大员多少银子可以搞定,二品大员又需要多少,都门清的很此时毕大人提出要鸦片?没问题,原本就准备按照五十万两银子打发他,现在折合成鸦片好了么,洋商们直接就决定甩出两百五十箱。

    至于这两百五十箱怎么分配?英国人出多少、荷兰人出多少、法国人出多少,大家还特意举行了一次投票民选。于是很快第二天就拿出了两百五十三箱的鸦片交给了十三行。

    可毕大人觉得不够,很显然,两百五十箱太少了么,去年广州一地的鸦片输入量起码在六千箱以上,现在拿个两百五十箱打发我,让我怎么跟皇上交代?

    于是乎十三行变成了中间的传声器,来来回回的折腾讨价还价,最终定在了四百箱上,洋商表示不能再涨了,另外又折现了部分好处给毕大人,表示差不多就可以了吧。

    毕大人也不是真傻,话说禁烟禁烟,真的能禁干净吗?洋人走私靠的还不是水师们的护卫?他若是真心禁烟,只应该拿水师开刀,则洋人走私的船势必一艘都过不了关卡。问题是他一届汉官拿什么身份地位和水师叫板?

    之所以让洋人交鸦片出来也就是图个名声,向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表示:您看,我连洋人都直接搜查了,能做的也都做了。

    然而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此时的北京城就有人在毕大人背后捅起了刀子,向乾隆皇帝参毕沅政法过苛,扰民。提出来他光惩治吸鸦片者,对贩卖者却不做惩治,实在是有悖lun理。就比方哪有对被害的人一再声讨,却不追究害人者的?这其中恐怕实有隐晦。

    话说的很含蓄,但意思却很明确,就是在说毕大人之所以不严惩贩卖者的原因那是拿人手短了啊。

    乾隆皇帝想起了毕沅过去的旧历,于是乎也感到很有可能,毕沅虽然是个能臣,但也不是多清廉的家伙,面对洋商的贿赂他能把守的住吗?很快乾隆便批复毕沅,责令他办事不力,停职返京待罪。

    女皇九年十月,乾隆皇帝委任镶黄旗满洲都统、管理藩院事阿桂前往广州主持禁烟事务。此番乾隆直接动用了满洲重臣,可见对鸦片十分重视。

    章佳*阿桂,三朝重臣,曾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同时对内修水利、反贪污也屡有显绩,是满洲人中以文起家、科考入仕、能文能武的典范。

    此行广州,他深知乾隆最担心的问题并不是鸦片导致的银荒,而是深层次的统治基础问题。话说虽然鸦片源源不断的从海外流入,但毕竟是走私的毒品,其走私成本是很高的,一箱鸦片一百公斤价格是两千两白银,也就是说一克鸦片怎么也要二钱银子,这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凡是抽鸦片者多以中等以上的富户为多,而满人和部队拿银俸的八旗兵、绿营兵更是占大多数。

    两广总督毕大人那是不好明说,折子里报上来的也只说了绿营兵(各省地方汉军)中有人抽鸦片,实际上即使在京城,八旗兵中有烟瘾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鸦片必须得禁,否则大清帝国将迟早有天无兵可用啊。

    阿桂揣摩清楚了上意,来到广州后便行雷霆手段,立刻拿下了协助走私的水师总兵,并照会洋人夷馆,要求其交出走私犯,并“听凭大清律法处置”。

    如此一来,洋人夷馆中的洋商们炸开了锅,他们哪个没沾过鸦片贸易?难道说花费了上百两银子送走了清帝国总督,如今又来了个拿着刀要砍他们头的清帝国都统吗?

    他们,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的行商,在亚洲地区除了清帝国外哪儿不都是通行无忌的,如今竟然要听凭大清律法处置?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

如履薄冰 第三十一章 禁烟(下)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十一章 禁烟(下)

    阿桂大人一到广州就要拿洋人开刀,惊起了洋行喧嚣一片,很快,洋人夷馆就推出了英国驻清商务总督查理*贝瑞德。

    英国驻清商务总督是英王委任的,专责为英商与清廷商讨通商和开放港口等贸易事宜的官员,办公地点在澳门。此时的澳门还是葡萄牙的租界,性质上近似于个自由港,很是令大英帝国眼馋。

    前面说的马嘎尔尼的使团提出的租界岛屿要求也是因为有澳门的先例,在英国人看来,已经落伍的海上强国葡萄牙都能有澳门做租界,没道理我们大英帝国没有啊。

    查理勋爵得到洋人馆的消息,立刻要求所有的英船都开到广州沿岸,挂上英国国旗,施以压力。并亲自从澳门颠颠的奔到广州准备协调此事。

    他到达洋人夷馆后,立刻收到各国行商们的欢迎,洋商们终于找到了组织,他们在查理勋爵的指示下升起了国旗,坚决抵制清帝国的制裁鸦片商的要求。

    查理牛,阿桂可比他更牛戎马出身的老将立刻调派人手将洋人夷馆给围了起来,并撤走了所有的清帝国帮佣,断绝了洋人馆的所有供水、供粮。简单的说就是你们不是不交走私贩么?那我干脆将你们全都软禁。

    查理勋爵立刻向阿桂特使上书,要求清方撤离围堵的兵丁,并表示若是清方继续围困他们,他则有理由认为自己和本国商人被清帝国“强行扣留”,并将以本国国王的名义宣布他对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负任何责任

    信送到阿桂大人手中,科举出身的阿桂大人愣是没看懂,什么叫对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负责任?他查理一届小小的商务监督,负什么责任?还以他们国王的名义宣布?他们的国王和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能相提并论吗?能以“两国”这种词语描述么?这个洋夷贵族一定是烧坏了脑袋了。

    就这样,英方提出的第一次战争威胁被当做了一句笑谈,清帝国压根没人能听懂。

    于是围困照旧,三天之后,查理勋爵先前集中英船的手段奏了效,五艘英国轻型护卫舰抵达广州口岸。这是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护卫舰,主要是为了护送商船防范海盗的,此时船长得到了孟买公司总部的命令:一切事宜听从查理勋爵的吩咐。

    事实上此时的孟买,在克莱武总督回国邻讯之后已经被二十三名大股东所掌控,而这二十三名大股东事实上都是傀儡,公司真正的股权已经掌握在普罗旺斯子爵奥兰多的手中。

    股东大会照常召开,全票通过了援助政策,公司表示英商在清帝国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对清贸易,寸步不能再退让。

    护卫舰照会广州总督府:要求当日下午两点半之前清方必须释放围困的洋夷馆内的人,否则将击沉任何出现在舰队面前的清帝国船只。

    阿桂大人立刻调派重组后的水师迎击。说道水师,这里又得介绍一下,所谓水师,为何不叫海军,并非清帝国的特殊称谓,真正原因是水师并非海军,其作用并非对外作战的,而仅仅是剿剿海盗而已。

    广东水师号称有舰四百余艘,但除去修理中和临界修理的,在航船只只有一百余艘。此番听闻洋舰五艘来袭,临时调派来八十搜水师船舰已经是竭尽所能了,然而这百余艘与英方的五艘护卫舰却相差甚远。

    按照工部和户部的条例,清帝国的水师战舰不得造的过大,配备的大炮不得超过十五门,而这些清式大炮制造粗陋、射程极短。英方此时的五艘护卫舰也并非钢铁制造的,还是木质船身、三竿苇帆,但其甲板上就安装了四十五门18磅重炮,一次舷侧齐射能发射炮弹达三百磅。

    因此交战结果可想而知,双方开火几小时之后各自都宣告胜利。英方称己方受伤数人,但未表明清方损失情况,而新任广东水师提督写给阿桂大人的战报却是:我方战死三人、受伤四人、师船稍有损失;击翻英船两艘、毙敌至少百人。

    事实上东印度公司的五艘护卫舰胜在船大炮多射程远,但是毕竟数量太少,在对清作战中只能远远的放炮击沉或者击伤对方的船舰,但要突破几十艘水师船进港救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船长们海战之后很快就返回澳门驻修了。

    据此,清方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自己“大胜”,对洋人的气焰则更高了,阿桂大人是没亲眼见到马嘎尔尼使团入京的,在他看来英方的战舰与我们的也差不多嘛,不就大上那么一点,炮多了点,数量却远远不及。而新任水师提督为了保住刚到手的饭碗也好,还是清帝国惯例的夸张性描述方式也好,篡改了战绩,反正洋人的船没能闯关成功,那就是俺们胜了,至于损失了多少水师船舰那都是细枝末节。

    就这样,东印度公司的五艘护卫舰在广州海域外与广东水师的小规模冲突,在阿桂大人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