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粱三国-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愿意参与此事。刚好王奇出任了代理州牧后,就一直没时间照看颍川书院,听到卢植想待在书院,就干脆把他任命为助酒,代理王奇管理书院。由于没有再好的人选了,王奇只得让陈群把粮草事务暂时交给陈宫打里,自己则是随王奇一起参加诸侯会盟。
  没几日,王奇就带着众人来到了酸枣。
  酸枣本是一个小县,现在由于聚集了天下各路诸侯的几十万人马,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军队扎下的营帐。而原来的城池面貌,却根本找不到痕迹了。虽然各路人马的服装,旗号,都不相同,但是看上去关系都还不错。至少王奇就看到很多不同服色的兵丁聚在一块儿喝酒聊天,对于王奇一行人,除了刚开始时有一队打着曹字旗号的人马前来盘问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人马来阻拦。
  王奇心中明白,这些兵丁和他们的主子,都觉得现在聚集了天下的群雄,根本没人会是他们的对手,所以现在没有一点防备的意识。王奇心想,要是现在董卓派一只精锐部队,打着盟军的旗号,恐怕他们能直抵主营,将盟军的首脑一股成擒吧。
  正在思虑间,突然一阵“呜!呜!”的号角声传来,惊醒了王奇。
  这是中军在聚集全军将官的号角声。
  王奇知道,应该是中军大帐知道了自己到来的消息。
  再回头看看自己行来的路程,竟然已经深入盟军阵营好几里路了。到大帐应该只剩不足一里路程了。看这情形,应该还是刚才那队遇上的曹字队伍向中军大帐报告的,不过反应也真算慢的了。
  没走多远,王奇远远的就看到一队人迎了过来。
  当先那人,正是会盟的发起人之一,也算是半个地主的曹操。稍微落后曹操半步的是三个人,正中间那人就是王奇在洛阳时的老朋友,现任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他身旁的两人,一个文质彬彬,看上去长的就是个文官,应该就是酸枣的地主,陈留太守张邈了;另一个人,虽然长的颇为瘦小,人却显得颇为精干,看上去到有几分像一个武将,应该就是会盟的另一个发起人东郡太守乔瑁了。在这三人身后,还跟着十来个人,其中就有王奇的老熟人孙坚等几人。
  “哈哈!我就说季云肯定会来参加会盟的吗!”曹操老远就开始打招呼了。
  “呵呵!小弟拜见曹大哥!本初兄!以及各位大人!”王奇知道,现在的这些人应该就是拥护自己的,所以非常热情的和他们见礼。
  “季云贤弟!洛阳一别,你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士大儒了,真是想刹愚兄了!”却是本来还落后曹操半步的袁绍。他不知怎么就抢先一步上前来跟王奇见礼了。
  曹操看了也不介意,只是等袁绍和王奇叙礼完毕,才迎上前来和王奇重新见礼。
  王奇和曹操行礼完毕,又一一的和剩下的众人见礼。果然,那两个人一个张邈,另一个是乔瑁。王奇对这两人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所以对他们也比较客气。其余几人,南阳太守袁术和山阳太守袁遗都是老熟人,自然和王奇很客气了。到是这个孙坚,这次和王奇见面却并不像上次分别时那么热情了。
  因为此前发生了一件事情,差点让孙坚来不了酸枣。
  要说这是完全就是孙坚的错,孙坚当的是长沙太守,他的直属上司就是荆州刺史王叡。这王叡是来自徐州的豪族,对孙坚这个行伍出身的太守一向就看不起,这次孙坚北上讨董,不知怎么回事,就把这个王叡给杀了。这王叡是灵帝是任命的刺史,孙坚根本没有理由这样做。因为对方对自己不友好就要杀对方,这和董卓没什么两样。但孙坚做了和董卓一样的事情后,却还是傲然的想进入汝南,过豫州去和诸侯会盟。
  当时的汝南太守张机,对孙坚这种草芥人命的做法很不满,刚好汝南还有四万兵马留守,而孙坚却只有两万兵马,所以张机就干脆拒绝了孙坚进入汝南。
  由于多次和汝南的黄巾作战,汝南的四万兵马已经全都是百战之兵了。孙坚本来想强攻的,但看看汝南留守的武将刘辟武艺也不错,而城中的士兵更是比自己带的士兵还要勇猛,最终还是放弃了强攻的打算。
  但孙坚又不想放过这个北上讨董的机会,所以就转道南阳,向当时的南阳太守袁术借道。
  这袁术这么快出任南阳太守是很出乎王奇意外的,本来历史上此时的南阳太守不是袁术,中平三年,江夏赵慈杀了南阳太守秦颉,接替他的应该张咨,但不知怎么的,等王奇得到消息,袁术已经接替秦颉成为了南阳太守。
  孙坚求助于袁术后,经过一窜秘密商议,终于获得了过境的许可。
  等他过了南阳,王奇已经接到张机的消息了。当初王奇并不知道张机的行动,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刚好王奇此时也已经宣布参加讨董,当然没有理由拦截同为盟友的孙坚了。但是孙坚却对当初在汝南的遭遇有点介意,经过颍川时,竟然过门而不如,根本没有去拜访老熟人王奇。
  不过王奇也不介意,虽然看到孙坚对自己有点冷淡,但他还是热情的和孙坚打招呼。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也知道当初是自己的错,所以孙坚也就只得逼着自己露出一幅笑容和王奇见礼了。
  等王奇其他的几人见礼完毕,袁绍笑道:
  “呵呵!季云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正在推举盟主,既然季云来了,以季云的大才,我肯定是推举季云为盟主的!”
  “哦!”王奇会心的一笑,终于明白刚才为什么袁绍会变得那么热情了。
  此时的诸侯虽然有十九人,但是真正有可能当盟主的只有两人,那就是袁绍和曹操。
  袁绍四世三公,这些诸侯中像冀州牧韩馥之流,以前是袁府的家臣,而袁术袁遗则是他的堂兄弟,所以他是受到诸侯拥护最多的人;而另一人曹操,他是这次会盟的主要发起人,本来就应该是由他来当盟主的,再加上陈留一直是他曹家的地盘,太守张邈和刺史刘岱应该都是支持他的,再加上和他站一条线的乔瑁,他支持的人也不比袁绍少。
  刚才袁绍看到曹操热情的和王奇打招呼,怕王奇也被他拉拢,所以才忙着抢在曹操之前跟王奇见礼。目的无非就是想让王奇支持自己。至于说要推举王奇为盟主,当然只是一句奉承话了。王奇现在毕竟年青,就算是有他推举,也绝不可能当盟主的。
  王奇当然明白这种情况,而袁绍刚才说了那句话,就逼得自己不得不马上做出反应了。稍微一想王奇就作出了选择。
  “本初兄四世三公,乃是大汉重臣之后,当为盟主!”
  王奇想了一下,袁绍将来的地盘是在黄河之北,而曹操则是和自己同在黄河之南,本着远较近攻的原则,王奇决定先支持袁绍。
  “呵呵!是呀!袁本初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曹操也笑道。
  曹操是明白人,两人的支持程度都差不多,但是如果自己当了盟主的话,肯定就会得罪袁绍的,虽然曹操不怕袁绍,但却也知道对方身后有个庞大的袁家,自己一个人可不是袁家的对手。所以最后还是决定支持袁绍当盟主。
  余下众人也忙着出声附和。
  袁绍笑着谦虚一番,认为刚才自己抢先拉着王奇打招呼是做对了。而现在诸侯支持自己,应该是刚才自己的行动起了作用。当下心中不禁对王奇有点感激起来。笑着说道:
  “好了!诸位,我们还是先进大帐吧,可不能让季云等在门外呀!”
  众人也笑着称是。
  王奇和袁绍一起进入中军大帐。
  此时里面还座着三个人,一个是王奇的暗子张辽,另两个人是济北相鲍信和北平太守公孙瓒。袁绍笑着对王奇做了介绍。
  张辽秉承王奇的意思,只是当作和王奇不熟的样子,和王奇见礼时只是正常的热情而已。到是鲍信和公孙瓒两人,对王奇表现的却是不冷不热。这鲍信还好说,王奇和他又不熟,但这个公孙瓒,王奇知道他也是卢植的学生,应该和自己是师兄弟的关系,怎么对自己这么冷淡呢。但王奇本来就不怎么看重公孙瓒,所以对他的冷淡也不在意。
  王奇不知道是,如果没有王奇的存在,卢植最优秀的弟子应该就是公孙瓒,但因为王奇的出现,使得人们在提起公孙瓒时,总是拿他和王奇相比,这两相一比较,就把公孙瓒比下去了。不管他做什么,只要他比不上王奇,人们就认为他做得不够好。所以公孙瓒不但对王奇的印象不好,甚至还有点嫉恨他。
  众人重新落座下来,就又提起了刚才的话题。
  三人听说众人已经在外面推选袁绍为盟主了,知道反对也没用,也就做个顺水人情,都一致同意推选袁绍当盟主。袁绍按照规矩,推托了三次,才接受众人的推荐。
  既然推举袁绍为盟主了,众人就商定在第二天正式结盟。
  本来这一天就这么完了,但是有人却不想就这么结束了。
  “呵呵!既然盟主已经选定。那盟主就得定下规矩,免得有不忠之人混进来!”
  说话的是济北相鲍信。他因为上次建议王允除掉董卓,结果却没有被采纳。就认为王允是和董卓是一路的。
  袁绍听了一愣,但看了鲍信的眼神,随即明白他是在说王奇。忙笑道:
  “呵呵!在座诸位既然决定参加讨董了,就都是忠贞之士,决不会有不忠之人!”
  袁绍和王奇本来就交好,但和鲍信的关系就一般了,所以当然是给王奇说话了。
  “哈哈!怕就怕有人嘴上说会攻击荥阳,但实际上却没有行动呀!”鲍信现在干脆把目光直接看向了王奇。
  “呵呵!王奇定会打下新郑,再攻击荥阳的!若诸位不信,王奇愿立下军令状!”王奇知道现在是自己表态的时候了。
  “若真是如此,季云可立下军令状!”鲍信本来就是一个忠贞之人,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听了王奇这么说,也就相信了。
  手下已经有兵卒准备好了笔墨,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