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粱三国-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本初!别在缠着他们了,我这儿可不是只有这么几个名士!”
  “哦!哪里还高人?”袁绍马上回头问道。
  袁绍虽有好士之名,但从他刚才的行动中就可见一斑,对名士固然执礼有加、热情非凡,但一听见还有别的名士,就马上把刚才还恨不得捧在手心的名士扔到了一边,由此可见,他其实并不是真的尊重这些名士的才能,只不过是好名罢了。
  “来!来!待我给你们引荐!”
  刘表见袁绍相问,就笑着带他们三人来到那布衣中年男子身前。此时那男子见刘表过来,已经站了起。刘表指着那人道:
  “这位乃是荆州名士黄承彦,与表是连襟,他和襄阳庞德公可是被合称为荆州两大名士呀!”
  (PS:历史上刘表此时应该还没有娶蔡瑁之妹,但为情节需要,决定让他们提前结亲)
  三人听了忙道“久仰久仰”。王奇却心道,果然是他。
  此时刘表亦向黄承彦介绍了袁绍三人。
  轮道王奇时,王奇在袁绍等人惊讶的目光中,恭敬的对黄承彦作了一揖。道:
  “王奇久闻先生大名!前次在白马寺就欲拜访先生,只是恰逢先生去拜访张司空了,未能得识君颜,今日定要好好向先生请教!”
  黄承彦听了有点尴尬,不知道王奇为什么会这样说。要知道,此时王奇京师小才子的声望,绝对是远远高于他这个荆州两大名士的。真要请教的话,也应该是黄承彦才是。不过他看王奇话说的真诚,不像是故意讽刺,只得顾左右而他言道:
  “呃!呵呵!张司空是拙荆的姑父,此次黄某来京师就是给张司空祝寿的!这个,王公子要请教,黄某可不敢当!”
  王奇听了心中暗暗感叹,你知道不敢当就好,实在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内心还没决定娶你的女儿,行动中却不知不觉把你当岳父对待了。可能这就叫做贼心虚吧!
  旁边的袁绍却仍对王奇的行动觉得奇怪,好奇的问道:
  “季云以前就知道黄先生的大名吗?”
  王奇心中懊恼,自己怎么就这么忍不住嘴,又让人听出破绽来了。不过袁绍你刚才不也说久仰久仰吗,现在怎么又变成好像是第一回听说似的了。
  “呵呵!王奇早就听说荆州有三位不出世的高人,一个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一个是庞德公,还有一个就是黄公了!”王奇心中在暗骂,嘴上却不得不匆忙解释道。
  “司马徽!季云老弟说的可是原来颍川书院的祭酒(院长)司马德操!可是他什么时候被称为水镜先生了?”刘表奇怪的道。
  司马徽是颍川书院的祭酒吗!我怎么没听郭嘉提起过,王奇心中也觉得奇怪。可能说的不是同一个人吧,要不然错过这个人才那自己可要后悔死了。
  “哦!是这样的!司马德操在年前避居襄阳,几月前曾建了一座水镜山庄,自号‘水镜先生’!王公子说的并没有错!”黄承彦作证道。只是他看向王奇时,也觉得很奇怪,怎么这个司马徽起了才几个月的外号,他就知道了呢。
  王奇听了却真的要后悔死了,他只知道襄阳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三国的一大名士,可不知道这个司马徽是颍川人,竟然还曾经是颍川书院的院长。要是早知道的话,他是说什么也不会放过他的,难怪当日在书院见众贤时并没有院长,他还以为书院是不设院长的呢。
  “原来如此!季云可真是消息灵通呀!”刘表等人都赞道。
  确实,在古代,这种并不十分重要的消息,一般是绝不可能在几个月间就广为流传的,王奇要知道不是不可能,但的确得要有点本事才行。
  “很少见季云这么恭敬的待人呀!你不会有什么图谋吧?”袁绍开玩笑道。
  王奇以前待人虽然也是很有礼貌的,但一般只能说是有礼有节,对人决不会过于恭敬的。但刚才的表现确实有点过于恭敬了,不是一句以前听说过大名就能解释的过去的。
  王奇心中却真的有点犹豫了,自己到底要不要趁机求亲呢,有这么多人在场,估计黄承彦是不会拒绝的,而只要黄承彦答应了,在这个婚姻全以父母之言为准的时代,黄月英就算是落入自己的手中了。
  只是想想黄月英的样子,王奇脑中开始了凭空幻想:洞房花烛夜,自己掀起新娘的红盖头,却突然露出一个恐龙的脑袋,还张嘴对自己叫“夫君”。王奇一阵恶寒。
  “呵呵!王公子有什么事吗?”黄承彦见袁绍的一句话就把王奇羞的低头不语,不由得也开起王奇的玩笑来。
  王奇被黄承彦的话叫醒过来,看眼前黄承彦君朗面容,觉得他的女儿怎么也不应该张的太丑呀。遂决定先探探口风再说。
  “恩,听说黄公有一女,名黄月英,从小就颇为灵慧,不知对否?”
  “呃!黄某却有一小女,年方九岁,单名一个硕字,后来因嫌此名难听,自己改名为月英。虽有点小聪明,但张的黄头黑肤,面貌一般!”黄承彦在说起自己的女儿时,自豪中又带了一丝遗憾。对王奇为何问起自己女儿,却并没在意。
  (再PS:查了很多资料,都查不到黄月英的年龄,决定把她暂定为九岁)
  面貌只是一般吗!王奇想到,如果只有九岁的话,那皮肤黑点也没关系,反正自己知道很多现代的美容方法,如果用珍珠粉,花个几年时间,就能把她的黑肤变白;至于黄头发吗,在现代,不还有很多人特意把自己的黑发染成黄的吗,如果自己真的看不顺眼,大不了想办法找到染料,再把她的黄头发染黑就行了。心中计议已定,王奇对着黄承彦又作了一揖,道:
  “闻君之女贤,愿求君女为妇!”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上) 第三十五章 刘府文会
 
  “呃!”黄承彦和袁绍诸人都有点惊讶,婚事一般都由父母做主,虽然王奇已经被赐予表字了,但这样的举动也还是有点太仓促了。而且两人本来就还不怎么熟悉的,怎么突然就决定求亲了。虽然刚才黄承彦说自己的女儿容貌一般,但是为人父母的,肯定是不会过多赞美自己子女的。特别是还说有点小聪明,那应该就不是简单的聪慧了。众人都以为黄承彦肯定不会答应的,这会王奇要吃憋了。
  那知黄承彦一惊之后大喜,竟然连忙扶住王奇,高兴道:
  “小女貌虽丑陋,然才堪相配,亦能持家,可为君妇!”
  让众人听了大跌眼镜(别问我那来的眼镜!)。
  王奇看他答应的这么高兴,心中反而有点犹疑了,难道黄月英真的张得很丑,以至于听到有人愿意娶她,黄承彦就高兴得不得了了。
  “呵呵!只是王奇在几年前就与前议郎蔡邕之女有婚约,所以须得并为正妻!”
  王奇心中担心黄月英张得太丑,只得提出这么个说法,虽说是同为正妻,但先入门为大,蔡琰年长,自然是以她为大了。如果黄承彦不答应,那自己就乘势提出算了,如果答应了,那就算自己倒霉,以后得多找貂婵她们要安慰了,反正出尔反尔的事情自己是不能做的。
  众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黄承彦,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知道王奇和蔡琰有婚约,而王奇刚才话中的意思,他们自然也了解。本以为黄承彦这回肯定是要拒绝了,毕竟让一个名士的女儿去做小,好像还没听说过。只是让众人再次大跌眼镜的是,黄承彦只是稍稍一愣,就爽快的答道:
  “早就听说江东才女蔡琰的名声,别说是和她同为正妻了,就算是为妾,那也是小女高攀了!”
  说完,随手解下自己腰间的一块小玉佩,递给王奇道:
  “小女就以此玉佩为信物吧!季云可有什么东西可以为信物?”
  其余众人见黄承彦这个样子,都稍微觉得有点不耻,难道他的女儿就真的张得很丑吗!同时也对王奇有点惋惜,觉得他这回肯定是失算了。
  王奇在这边却有些为难了,到不是说他想悔婚,毕竟就算黄月英张的再丑,为了自己的大业,王奇还是会娶她的,问题是他这次是被袁绍和陈琳硬拉来的,当时正在做一把后世的折扇,走的匆忙,连正式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全身上下身无长物,哦!还得除去那把刚糊了扇面,还没题诗的檀木折扇。
  见黄承彦已经把玉佩递了过来,王奇忙伸手接过,又从袖中取出折扇道:
  “王奇来的匆忙,现在身无长物,只有这把折扇乃是王奇亲手所制!还算是个新奇之物!”
  说着,“啪!”的一下打开折扇,轻轻的扇了几扇。
  俊美的容貌,再加上微微扇动的折扇,给人一种出尘之感,恍若神仙般人物。
  众人看了不由一阵神醉。
  黄承彦正准备伸手接过,却被旁边刘表的抢先一把拿了过去,大声赞道:
  “这个折扇可真是神奇之物呀!最适合我等文人雅士佩带了!”
  说着还一手捋须,一手摇扇,摆了一个姿势。果然,本来就姿貌温伟的他,现在的气质又有了提升。
  众人都纷纷出言称赞,陈琳却道:
  “此扇衬得人气质非凡,只是陈琳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本来众人还不觉得,此时听了陈琳的话,一看果然觉得缺了点什么。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王奇,想知道为什么。王奇也不答话,只是对还在拿着折扇顾盼自怜的刘表道:
  “刘军候能否借王奇笔墨一用!”
  “呃!这个自然!”
  刘表忙叫下人取来笔墨。
  王奇接过笔墨,又从刘表哪儿拿回了折扇,毛笔一挥,白皙的扇面上,就多了一首用楷书写的小诗。
  “巴峡重复重,碧崤十二峰。荆王逢暮雨,夜卧梦神女。轻烟湿艳姿,云飞明月稀。目极望不见,猿啼泪满衣。”一旁的袁绍低声的把诗读了出来。
  “哈哈!看来季云老弟是想仿效楚王求荆襄神女,来个云雨之会呢!”一旁的袁术见诗中有荆王和神女,马上自作聪明的出声赞道,脸上还一脸的暧昧表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