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粱三国-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段时间大的变化没有,小的变化就不少了。最吸引王奇注意的,无疑是还赖在河内的袁绍了,情报显示,明年开春,袁绍就会有所行动了,这件事情王奇闭着眼睛也能猜到,还不就是唆使公孙瓒攻击冀州,然后再由他以帮助韩馥的名义入主冀州吗。
  对于袁绍想入主冀州一事,王奇也不是没有顾虑。虽然说人活着如果没有对手是很无聊,但是如果这个对手有可能真正威胁到你的利益的话,那还是不要的好。
  冀州经过黄巾之乱,已经不再是中原最富裕,最强大的州郡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还是仅次于豫州的大州,袁绍得到冀州以后,无疑会实力大涨。既有讨董盟主的名义,又有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对手可不是王奇愿意看到的。
  实际上王奇也早就防到袁绍这一招了,他早有准备。也许不一定能阻止袁绍入主,但肯定不会让他不费一兵一卒的得到冀州。当初为结交韩馥的谋臣武将而送的琉璃器可不是白送的。
  到是毗邻冀州的曹操,让王奇颇出意外。
  听陈宫报告说,刚开始曹操到了东郡以后,境内就马上盗贼四起,很多民众不堪曹操的压迫,纷纷落草为盗,与曹操对着干。
  这话让王奇大吃一惊,曹操现在是没什么谋士,也不至于弄成这样呀,王奇可是看过他治理济南国的本事的,以他的才能,治理一个东郡绝对不能弄成这个样子。
  果然,陈宫后来讲那是因为曹操一到东郡,就在总人口不足五十万的东郡扩军三万人,还大加赋税,不想当兵也不想饿死的人当然就去当盗贼了。而曹操在境内盗贼四起后,让参加过讨董战役的老兵带领三万新军,在众多武将的率领下,迅速的平定了盗贼。同时宣布,只加税一年,到明年就会减免赋税。被强势压服的东郡平民们看到太守已经答应不再继续加税,当然也就愿意妥协了。
  听起来曹操这样做好像很不值,为了一年的赋税,就弄的境内人口锐减。其实不然,王奇和陈宫都从这里面看出了曹操的果断狠辣。一年的赋税可以让他基本武装起三万人的部队了,而通过老兵带新兵的剿匪,这些本来没战斗力的新兵立刻成长了起来。在这个有兵就有一切的时代,丢了一个地方,随时还可以再打下一个。从曹操的行动中,王奇和陈宫都看出了他的勃勃野心。
  看来,明年开春时会很不安宁呀。这是王奇听到这一消息后的唯一想法。
  其余的人到没什么特别的表现,无能的韩馥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冬天来临前将黑山贼张燕赶入了山区。
  不过据王奇的情报网传来的消息,张燕的实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损伤,之所以进入山区,也不是因为韩馥军的原因。而是粮草已经劫掠的差不多了,为了不留在县城内被韩馥军包围,张燕才主动遁入山区的。
  董卓任命的青州刺史焦和,他并没有参加讨董的大业。本来他这样没费一兵一卒的待在青州,实力应该很强才是,但实际上却不然,自从灵帝死了以后,黄巾贼再次死灰复燃,青州境内更是盗贼和黄巾并起,将焦和这个没什么才能的刺史弄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如果他也算一个诸侯的话,那绝对是诸侯当中最弱的。
  幽州的事情就有点麻烦了,由于隔得远,消息往来不方便,但根据王奇情报网的消息,公孙瓒自从回到幽州后,就和幽州牧刘虞起了矛盾,两人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最后的消息显示,两人已经有了交兵的打算。
  对于他们的事情,王奇也很无奈。幽州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那儿基本上没自己的势力,如果不是特意安排了一些情报人员去那儿经商,就连这些消息都不一定能及时得到,当然就别说安插自己的人了。
  据王奇估计,等到来年开春时,就肯定会有公孙瓒消灭刘虞的消息传来。而到时就是公孙瓒挟新胜之师南下攻击冀州了的时候。
  王奇本来还想留在洛阳安排对付袁绍吕布的事的,但许昌却传来了袁术行动有所异常的消息,让王奇不得不赶紧回到颍川。原来和徐庶一起驻守谯县的三万大军已经被调到许昌了,但加上原来留守的一万人,也不过四万之数,对于随时能征集十万人的袁术来说,还什显得有点少了。
  还好,当王奇带着兵马赶回许昌时,才知道这只不过是袁术的一次试探性的行动。本来嘛,现在已经入冬了,王奇带着自己的部队以普通速度行军,都有好些人被冻伤,如果袁术真要有所行动的话,豫州军只要呆在屋子里,就有可能战胜他们。
  当然,对于戏志才的谨慎,王奇还事很肯定的。谁知道袁术军是不是找到了什么特效药,可以让士兵们在冬天里不怕寒冷的战斗。
  其实袁术这也是一次无奈之举,攻击襄阳的话,随时有几万大军待命的刘表显然不可能让他得逞,听说王奇带兵远征长安去了,就想趁在冬天之前来一次试探性的行动,如果王奇境内没防备的话,就趁机打下颍川,如果有防备的话,到时再另作打算。那想到张勋等领军大将实在是无能之辈,当他们将本来用来对付刘表的大军调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草草的试探了一下,就不得不因为天寒地冻而主动后退。让随军的孙坚看了暗暗摇头。
  既然得知袁术要对自己不利,王奇也不想坐视不理,在和戏志才等人商量后,决定派遣使者前去襄阳,商量和刘表结盟对付袁术。同时也顺便给黄家打个招呼,和黄月英的亲事只能等到王奇的三年孝期结束后再办了。
  这个使者,则是由已经真心投效王奇的石广元来担任。
  初平元年,这个动乱的一年,就这么匆匆的过去了。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中) 第一百零六章 爪黄飞电
 
  初平元年终于过去了。新年过后,就是初平二年了。
  王奇现在非常忙。
  新年刚过,各地的郡守、将领就要奉命前来许昌向王奇汇报前一年的工作了。人还没到,根据王奇要求编制的各种工作总结和来年预算就已经到了。作为一个勤勉的君主,王奇当然得仔细的审核这些报告了。
  汉朝在人口最多的桓帝年间,一年的赋税收入曾多达六十多亿钱。到了灵帝年间,由于黄巾之乱、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收入已经大不如前了,但灵帝和宦官们却通过提高赋税的方法来增加收入,使年赋税收入勉强维持在五十亿钱之上。到刘协登基后,先是天府之国的益州牧刘焉,借口汉中张鲁作乱,断绝了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又因为诸侯讨董,山东诸侯,包括王奇,也都自动扣押了境内应缴的赋税。现在朝廷真正能掌控的赋税,也就只有上党一地,这还是吕布代收的。其他的要么是不想缴,要么是想缴也缴不过来。
  朝廷不能收取地方的赋税,那这个朝廷在这个地方也就失去了影响力。落入吕布手中的汉室朝廷,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在刘协的小朝廷中,几个有智之士已经准备采取措施来挽回这一局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找一个强势的诸侯来支持朝廷。但是现在诸侯这么多,到底那一个才是真心愿意为朝廷服务的呢?
  豫州作为现在中原的第一大州,即便经历了去年的战乱,赋税收入仍高达八亿钱,当然,这是包括应缴拿给朝廷的钱粮数的。
  如果扣除给地方官员的俸禄,和给军队的粮饷,再加上各郡的提留,真正可以给王奇支配的,也不过一两亿钱。在现在各种军用物资价格大涨的时候,一两亿钱买王奇当初的良种匈奴马,也就只能买个两三万匹。在见惯了大钱的王奇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少的。但想想自己境内推行重商政策,年赋税收入都只有这么点,那其余的小诸侯收入岂不是更少!这样一想,王奇也就心理平衡了。
  这些政务虽然多,但在戏志才、许靖他们的分担下,王奇也不至于太忙。不过由于王奇现在已经是王家的家主了,他还得处理王家内部的一些私事,两者加在一块,就让王奇忙的焦头烂额了。
  蔡琰和貂蝉作为王奇得妻妾,本来是可以帮助王奇处理这些事物的。但貂蝉是个花瓶,服侍起王奇来,自然是让他快乐的没话说,处理家务就不行了;蔡琰是极有才华的人,这方面的事情当然能够处理,但她是一个极负个性的女人,一则是忙于自己办理女子书院的事业,再则也是传统士大夫的看法,认为经商管钱是末流,对于王奇提议让她来管理家族事务,她根本就是睬都不睬。
  王家是书香世家,家族子弟多是清谈文人,让他们来处理这些事务,既不可靠,也不可行。这个时候王奇就开始想念起黄月英来了,恨不得立马把黄月英娶过来。她虽然年纪小,处理起家务来可是绝对比前面两人要强。但出于舆论考虑,王奇还是放弃了这一诱人的想法。
  唉!还是自己先管几年吧,等两年过后,再让她来帮自己。王奇想到。
  正在家里指导木匠做东西的黄月英没有来的觉得一阵恶寒,小声嘀咕道: “看来冬天还没过去呀,衣服还不能减呢!”
  既然没人帮忙,王奇就只得自己一个人带着许褚、典韦前去许昌郊外的冶铁作坊、马场、农庄、琉璃厂等地视察。
  郑浑现在已经被王奇任命为豫州的冶铁总监了,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他一般都不待在作坊内。
  王奇去视察的时候,他到是难得又来了一次。
  “文公!现在作坊的事务已经进入正轨了,怎么还牢烦您亲自过来呀!”
  王奇对于郑浑还是很尊敬的。一则是现在好的工匠每个诸侯都在想办法找,王奇不想让掌握自己冶铁机密的郑浑被人挖走;再则也是郑浑给豫州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值得自己去尊敬他。
  “主公亲自来视察,郑浑这个主事怎么能不到呢!”郑浑对于王奇更是感激。
  是王奇无条件的支持,才让自己最终炼制出了绝世神兵“奉天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