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部的精彩故事: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部的精彩故事:十年-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以为这是值得尝试、对周刊一定会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广告一定不能制衡我的内容。编一本三联自己的周刊,是我的基本点,这一点,丝毫也不可动摇。
经营模式的改变,资金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功能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变化,在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为自己争得了一点自由,这对周刊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当然,投资方的情况也很不一样。第一任投资方因政策原因撤走,颗粒无收,我觉得十分抱歉。第二任投资方撤走则是因观念不合,在内容上我们不肯让其干预。第三任则是他们本身的资金出了问题。而每一次的问题又都牵涉到编辑队伍的稳定,因此这条路真是走得十分艰难。杨浪走后几个月,一次在机场遇见,他过来招呼,说:〃前几天我妈还在问:你们老董还在坚持着哪?!〃我们大笑。
可是过后想想,心里也有点不好受。为办这个周刊,我们头上顶着雷子,因为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的政策还不清晰;资本未有回报,心里也觉歉然;平台不够稳定,更有负主编和年轻的编辑记者;在社里,由于周刊是体制外的经营方式,工资待遇等与社内不同,也必须向员工解释、做好工作;对社委会,为了不混淆两种体制的经济关系,也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花在周刊建设上,不但我自己,而且连社里,都不许花周刊的一分钱。所以当时就有人问我:既然各方面都没好处,你还干什么?我苦笑,可是心里总存着期许:或许再咬咬牙,过了这道坎,前面就是曙光!也有朋友笑我还做着印钞机的梦,我告诉他们:〃是的,好的周刊就应当是印钞机。〃




董秀玉:期望时代大刊(2)

三联品牌对一些有着文化情结的投资方还是有影响力的。第四任投资方在1995年8月后开始进入。为此,我十分紧张,再三再四地讲困难、讲问题、讲风险,当然也讲我们的原则。希望他们能想清楚再进入,决心进入就需相对稳定。周刊再也不能折腾了。
作为第三任事实上的主编(真正编了杂志的),朱伟受命于危难之中。朱伟的进入,使周刊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这个阶段,朱伟、方向明、潘振平三位都功不可没。
朱伟面对的状况十分复杂,既有前任打下的良好基础,又有这两年多风风雨雨造成的诸多问题和媒体的种种猜疑。这比接手一个新杂志要困难得多。但朱伟做到了,不但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将刊物持续出版,而且在几个重要关头,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将刊物按时出版,并获得很大的好评,1999年即开始赢利。尤其在将双周刊转为周刊的过程中,竟也是从容过渡,第一年几乎就能打平,其编刊创意与经营方面的学习能力俱佳,实在是十分难得。
方向明是前任的经济主笔,早就是〃中青报〃《经济蓝讯》的大牌记者和主编,写的企业报道扎实、深入,经济分析中肯、透彻,又极有故事。是中国企业经济报道中最佳、最犀利的一支笔。在朱伟重组队伍的过程中,我了解朱伟最为陌生的是经济这一块,我们都十分希望方向明能留下来。虽然当时他还有更好的去处,虽然留下来前途难测,但是他毅然同意留下协助朱伟把刊物搞起来,不讲价钱也不提条件,十分仗义。《三联生活周刊》前几年最好的封面文章大多是经济的,方向明对《三联生活周刊》的成功发展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周刊的运作和发展,当时社委会也下了大决心,派潘振平去担任周刊副总编,专门负责周刊日常工作。潘振平是三联最优秀的编审,又是个包容性很强、很大气的人,观察处理问题思路清晰,能把握关键。对当时重建中的周刊的方向把握、选题创意、关系协调和经营管理等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潘振平是低调的,他从不诉苦告状上交矛盾,他是周刊的凝聚力的保证。
最后的关键是2001年周刊的转型。双周刊转周刊绝对不仅仅是时间的压缩,它是一个新刊。从资金投入到定位到运作等等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化。从主观上讲,最好再推后一两年转,会较为稳当;但从市场看,必须马上转,否则就要失去先机。可是投资方首先反对,由于资金困难,决定不投资做周刊。其次,内部反对声也不低,因为1999年、2000年好不容易已经赢利,转周刊后又要亏上两年。好心人还提醒我:〃你马上要退休,转周刊的话账面上又是亏损,不好看。〃这确是事实,但为了周刊的长远利益,真是顾不得了。遂决定引进第五任投资方的资金转周刊,做最后一搏。这一搏与前不同,心里已开始有底,广告在不断增长,广告商对周刊已颇有信心。
由于前任投资方的合约还有半年,便商定先以借款方式进入,一千多万的借款一方面支持转型周刊,同时也准备偿还前任投资方的投资款(我心里一直惦着我们困难时他们给予的帮助,现在他们有难,我们也不能袖手。因此借款中包含了这一部分,但后因对方索价过高,难以同意,演成官司。在这里不赘)。准备等合约期满,再做正式合作方案。
实际上朱伟把转型工作做得很好,只第一年略有亏损,而转成周刊后的广告量却大增。我退休前虽然周刊账面上还有少许亏损,实际手上三年的广告合约已达数千万元。为了周刊的长远发展,下决心2001年转周刊的这一搏是绝对值得、绝对应该的。
现在三联杂志(尤其周刊)的利润已经大大超过图书,但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才开始了一小步。我们期刊群的计划尚未完成,周刊作为一个时代大刊还有相当的差距,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周刊的十年,我们历经了众所周知的艰难曲折,没有对文化的坚守和执着,没有对事业的理想和热情,没有全体同事的团结和努力,没有朋友们的爱护和支持,我相信,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真应该向每一位支持过、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同事和读者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衷心感谢为周刊做出贡献的每一位。
周刊的十年,又将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新。从现在开始,十年的成绩和优势已成过去,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问题和差距,明确今后的目标和策略,向着新的未来,向着更高的理想,为了办出一个真正的时代大刊,做出最大的努力。
我衷心祝愿!




钱钢:德国记忆(1)

  钱钢 现为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1979年起开始职业新闻工作,曾任《解放军报》记者部负责人,参与创办《中国减灾报》(任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任执行主编)。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1996~1998);《南方周末》报常务副主编(1998~2001)。作品有《唐山大地震》、《海葬》、《留美幼童》(与胡劲草合作)。
1993年秋天,潘振平、宁成春和我作为〃三联〃的考察者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生活了近一个月。这是我操作新闻周刊的〃蒙学课〃之一,若干情景,恍然如昨。
  封面故事:俄罗斯危机
有两名警察在莫斯科街头被杀。
我在刚刚入住的宾馆看电视,时差的原因,过了午夜仍未入睡。已经是10月3日了,是个星期六。俄罗斯发生了总统与议长的激烈争议,CNN一直在直播莫斯科街头的骚乱。我看见了莫斯科电视台前聚集着对峙双方的支持者,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布置三联书店的展台回来,晚上21∶52,我看到了开枪。
10月4日晨,我边看电视边记日记:
现在是巴黎时间5∶50,莫斯科时间7∶50,天已放明,大批坦克进城,卡车,燃烧的黑烟。坦克已经布置在白宫前,有零星枪声。一个足球场。7∶52,路边停满卡车,有面包车开过。楼房沐浴着金色的霞光。坦克撞开了足球场边的铁网。
当天晚上,我从电视里看见俄白宫大火。副总统鲁茨科伊、议长哈斯布拉托夫被押上汽车。电视镜头重放坦克炮击白宫。据称白宫内死500人。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支持叶利钦渡过危机。
10月7日,我在书展买到刚刚出版的德国周刊《明星》(《STERN》),封面故事为《叶利钦的苦胜》,报导了前一天方结束的莫斯科危机,封面图片是愤怒挥拳的叶利钦和炮火硝烟里的俄罗斯国旗。报道中最新的内容(文字、图片)是10月6日也就是一天前的。
我立刻想到我们的《三联生活周刊》。那时我们常常问,如果周四某地发生特大爆炸,我们周六上摊的刊物可能把这一新闻做封面吗?那时封面做图很难很慢,杂志印出后还要留足〃焗〃干的时间。捧着《明星》,我叹服那种做新闻的状态。
  无意中进了贝塔斯曼
我们去汉堡访问《明星》周刊。《明星》当年曾因刊登了伪造的《希特勒日记》而对全世界现丑。不过在1993年的德国,它仍然是和《明镜》齐名的新闻周刊。
《明星》的办公地点,在一幢舰船式的建筑物内。我们和总编辑交谈,观看组版编辑的工作,参观资料库,还在职员餐厅美美享用了一顿午餐。
他们的图片库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既有满架的图片,分类细致;更有电脑管理的图片档案。而后者在当时还是很时髦的。他们轻易地调出〃北京〃、〃邓小平〃等分类的摄影作品,不时把我的念头拉回到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周刊资料室〃。
我们被领到放置历史资料的屋子,那里有创刊之初的老杂志。《明星》的总编辑告诉我们;〃二战〃后,汉堡由英军占领。1948年,英军占领军司令发布一个通告,称谁愿意创办一份鼓吹民主的杂志,他就会批准出版。结果有一个年轻人说,我愿意。那人于是当了《明星》的总编辑,一口气干了40年,在我们去德国的不久前才退休。
从一个深深的大抽屉里,现任总编辑抽出《明星》创刊号。非常的薄,纸张很黄(不知当年就这么黄还是变了色),没有彩色,封面用了一幅木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