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抗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知道,这个名单还要继续增加。往事并不如烟,往事也如烟。多少生动的故事,都随着老人的离去而永远地消散了。
二十九军老兵曹廷明是张自忠的卫兵。十几岁他把自己卖兵得来的83元钱全交给了父母,从此再没回去。〃一辈子只给了父母83元钱〃成为他的最大遗憾。90多岁的曹廷明,想到父母,哭起来像个孩子。
哭过后,曹廷明擦干眼泪,〃我们继续工作吧〃他说。
这些老人,青年时期参加抗战,是他们为国尽忠,为民族求生存的主动选择。如今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他们看来是一份责任,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老人们认真的态度让我们感动,他们讲述出来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振奋。他们在讲述自己,也在纪念倒下的战友;他们留住自己的经历,也在留住那个时代。
与这些老人接触的每一个场景,都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那是一幅幅画卷,画卷里,有重庆冬天薄薄的雾色中,山坡上破旧小屋内的微笑;有江南大片青绿色的稻田掩映的老房内,竹椅上悠然的小憩;有大连的海滩边,身经百战老将军远眺的眼神。
                  第5节:序 故事背后那些未完的故事(2) 
三、个人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都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历史谈的多了,小人物比较缺少。但大历史容易被篡改,小人物,往往更加真实。
你说的可能夸张,他讲的可能片面,我的记忆也不一定准确。但每个人还原出来的,都是一个独特的抗战:抗战初期参战的老兵,会给你讲述中日双方的差距有多么的悬殊,我们的部队损失是多么的惨重。抗战后期参军的老兵,会意气风发地给你讲述他们作战是多么的酣畅,日本人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他们有的讲述正面战场的惨烈,有的讲述敌后战场的艰辛。
其实,我们永远无法还原一个完整的、纯客观的历史。口述历史,就是带着强烈的个人视角。但至少,每个人的讲述汇集起来,就会更加接近真实。
正如一束光照进三棱镜,折射出来的是炫丽的彩虹。《我的抗战》只是一个三棱镜,把抗战的这束光,分散成各种好看的颜色。
希望这样的抗战,不是不负责任的调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也不是挥舞拳头的狂热。只希望通过这些老人的讲述,让大家更亲切、更生动地触感到以前被忽略的细节、那无法回归的过往。
老人在讲述属于他的历史,相信看过的人,最终都会找到自己还原的〃历史〃。
纪录片《我的抗战》首席记者 郭晓明
2010年10月26日
                  第6节:瓷器的弧度 
瓷器的弧度
从9月到11月,我参加了《我的抗战》的一系列巡回放映活动,常被人提及的话题是,你好年轻。我知道,他们并不是说,我作为一个导演太年轻,而是我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纪录片的总导演来说,太年轻了。出生在1978年,据说也是要被划入〃八零后〃的。
但是,多大的年纪才算合适呢?四十岁,或者五十岁?面对这群八九十岁,甚至百岁的老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岁数才合适呢?
很多人都说,我们曾经受到的教育太僵化了,我们过去受到的教育太片面了,仿佛总是等着获得最公正的食物分配,忘记了自己需要多少,忘记了如果肚子饿,可以下地干活、上山打猎。我们的方式是根据300多位老人的叙述,制作《我的抗战》。当然不管怎么说,确实是一次奢侈的体验。
等到我们都是史学泰斗再制作这样的节目,显然为时过晚。我们愿意尽可能诚实,把我们思考的过程表现出来。难免有错误,但一部纪录片确实不能开天辟地,只能供你一个参考,甚至作书架上的摆设。只要能给你提个醒。哪怕有一天你的儿子或者孙子无意间抽出来,问几个问题,也是它的价值。
很多人都会说,你们的节目怎么能保证真实性?很遗憾,我们的节目不能给你如此圆满的体验。我甚至也不能起身替这些老人保证,他们的所有回忆都精确无疑。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认为这种口述弥足珍贵。这些老人穿越近百年的历史空间,身上沾满洗刷不去的尘埃,这风尘仆仆,就是我们能捡拾的真实。
每年春节回老家,我最喜欢听故事。有一次,母亲给我讲起〃文革〃里她见到的一件事。街道上有个邻居刚剪了头发,来参加学习活动,不知谁说了一句,你剃了这个头,怎么像林副主席。那人大惊失色,旁边的人推波助澜,此人竟因此被批斗,受尽折磨。几年之后,林彪事出,此人又被纠了出来,因为相反的理由,继续被批。妈妈讲述得投入,那一刻,她与当年曾发生的事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神秘主义的联系。即使她讲的是片面的,记忆是有误差的,但在那一刻,当年她的身影出现在我脑中,她年轻时的照片,她的表情,她的声音,她的手势,甚至她脸上的一颗痣,包括当时我们家的氛围,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模糊体会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纪录片里,通过老人的叙述,使用音乐、动画、特技、照片等等,想要触摸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能追寻到的真实。
这种情况很像收集古老瓷器的瓷片,瓷片不是瓷器,但依然有精美的花纹,依然挂神秘的釉色,依然投射使用者的喜好。我们有幸将一些瓷片拼凑成某个器形,但那些剩下的形状,只能让你去体会,那没有完成的弧度,正是拍案一惊。
纪录片《我的抗战》总导演 曾海若
2010年10月26日
                  第7节:卢沟晓月(1) 
上编
他们拒绝沉沦
一位老农打扮的老兵对着摄像机激动地说:〃你们这些搞电视的,电视上的东西都是假的,知道什么是打仗吗?知道什么是枪林弹雨吗?那枪,真的就像林子一样;那子弹,真的就像下雨一样,那真的就跟下雨一样啊!〃出于礼貌,他老伴急忙插嘴:〃拍电视嘛,哪有那么容易。人家要是不拍,谁知道你们的事啊?〃
卢沟晓月
亲历者
阮捷成时为北平志成中学学生
阎启志时为二十九军南苑学兵团学员
黄成祥时为南苑镇居民
张可宗时为二十九军一三二师特务团工兵营战士
刘良惠时为北平学生
曹廷明时为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二二五团三营十一连战士
李兰亭时为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一一二旅二二三团战士
编导手记
老人们说,1937年的那年夏天,北平城里闷热得很,经常下雨。
老人们说,7月初,北平的月亮是月牙状的,乌云遮不住它。
就在那一年,一个小孩在南苑附近的一条河中,捡到了一柄大刀。刀沉在河底很久,却依然明亮锋利,碗口粗的小树一刀就能砍断。小孩为此高兴极了,他向同伴炫耀了很久。
后来小孩悄悄把刀拿回家,却还是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知道这柄刀的来历,不顾儿子的哭闹和反对,把刀送到了河对岸那里就是二十九军位于南苑的兵营。
小孩并不知道,过了没多久,将有一位二十九军的士兵拿着这把刀冲上战场杀敌。
这就是1937年的夏天,这就是北平老百姓的记忆,他们记得南苑兵营师部门前影壁上写的〃奋斗〃二字如猛虎下山,他们记得二十九军士兵守在北平,个个武艺高强,他们记得士兵们身后背着的大刀,明亮锋利,就如天空的月牙明月。
二十九军兵营围墙后面,曾经是很多北平少年心系的地方。他们想去参军,听说加入二十九军就能成为武艺高强、身背大刀的战士。
如果你去过南苑,你就会知道,那里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记得二十九军。老人们说,里面有个旅长,马术精湛,经常和他的副官赛马。士兵们个个身体结实,不仅武艺好,还都是体育健将。
每当士兵训练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小孩围观。
老人们说,那天训练结束,他们看见一个士兵连翻了二十几个跟头,好像在打什么赌。他们个个身体都棒,若是活在现在,肯定会成为武打明星。
只可惜,是一场惨败击碎了他们心中的梦。
为什么会惨败?
老人们至今想不明白。
许多年过去,南苑兵营的师部变成了文物,它并不对外开放,门前也长起了荒草,只有门前影壁上的〃奋斗〃二字依然如猛虎下山。
忆。
马鸣声嘶。
南苑泣血。
孩子连,大刀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到1935年,日军已占领了热河(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在与国民党签订了《何梅协定》后,中央军退出平津,只剩下二十九军成立稽查政委会在平津一带驻防。至1937年,步步紧逼的日军已来到了北平城外,控制了北平的东、北、西三面,守卫平津的二十九军三面受敌,能够和后方联系的只剩南方一线。
                  第8节:卢沟晓月(2)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1937年7月1日,北平开始举办学生军训总队,二十九军专门为这些学生安排了位于北京南苑的一个兵营,时为北平志城中学学生的阮捷成就是其中的一员。很快,这些学生兵就成了附近老百姓眼中的焦点。当时,南苑镇的居民都管这些学生兵叫小孩连,只要碰到他们,总是会多看几眼。而这些学生兵眼中的焦点,则是二十九军士兵们身后背着的大刀。
二十九军原属西北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军长宋哲元购置镔铁,为每位士兵打造大刀一把,并请来西北武师传授刀法。二十九军的将士们都有一个背包,三斤来重的大刀被他们插进皮鞘,捆在背包里,背在背上。遇到敌人时,大刀能够很容易地抽出来和插进去。1933年,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肉搏战中,将士们手中的大刀砍死日军五百余人。从那以后,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而他们手中的大刀,也成了二十九军的标志。
二十九军很多老兵都说,在二十九军中,刀法最厉害的当属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①,同时他也是杀死日寇人数最多的。〃他是刀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