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魔力:改变53个名人人生轨迹的经典佳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的魔力:改变53个名人人生轨迹的经典佳作-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我在之后的讲演中与听众分享这一故事时,一位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男子走了上来。他向我哭诉,他曾警告自己女儿,如果非要嫁给她男友,那么她将被剥夺继承权。她男友当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这所学校是南加州大学的“宿敌”。男子还承认,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和女儿说话了。这些故事都清楚地说明:假如收回我们的关爱和宽容,我们将给自己和对方带来多少不必要的伤害。
    如今,由于《生命之后的生命》以及它带给我的体会,我始终努力地帮助人们做真正的自己,坚信自己的信仰,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寻快乐。仅这一点,就足以消除我生活中的许多压力。除此之外,我还对自己、家人及朋友饱含仁爱之心。虽然远不够完美,但我会时时想起在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校区一个昏暗公寓里度过的那个夜晚,想起那个夜晚我学到的两个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我该如何更好地关爱别人?”以及“我能从这次经历中汲取什么样的智慧?”反问自己这些问题,以及为回答这些问题所做的不懈努力,都使我的人生之旅远比想象的更有价值。

      第三卷 第14节:爱丽恩安妮…吉赛 (1) 
    ………………………………………………………………


    爱丽恩安妮…吉赛(EllynAnneGeisel)
    爱丽恩安妮…吉赛是一位作家,也是“围裙年代记”展览活动的负责人。这是一个流动的围裙展览,展品主要包括照片、200多条老围裙以及围裙主人的故事。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话,除了管理300多条围裙外,爱丽恩安妮还创作了自己设计的围裙集锦。她还是《围裙之书》(TheApron)一书的作者,该书于2006年9月由安德鲁斯?麦克米尔公司出版。
    1959年那个闷热的夏天,我登上了一辆移动书屋,它是用货车改装而成的,其后半部分充当了流动图书馆,里面放了一周要读的图书。坐在树荫下清凉的草地上,我拿起了其中最厚的那本书,翻到第一页,读了第一句,我就感觉自己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45年过去了,我依然喜欢着《乱世佳人》(GonewiththeWind)这部小说。
    那时,我是个生活在南部的小女孩,即将进入青春期,外表俏丽但思想浅薄。我对小说中南北内战的历史并不特别感兴趣,更迷恋的是小说中的浪漫爱情,尤其是发生在白瑞德与风情万种的女主角郝思嘉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完全不同于之前在小说中读过的女侦探南茜?朱尔和彻丽?阿姆斯护士。
    我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郝思嘉那样的女孩——可爱、漂亮、矜持而又风情万种,绝对能迷倒任何男人。不过后来发现,郝思嘉其实和她被要求扮演的角色判若两人,这让我十分震惊。绝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凭借艳丽的外表吸引着身边的人群,但她的本性却是一个独立而坚强的女孩,从内心来看,我和她非常相似。我一直渴望有朝一日成为著书立身的大作家,一直喜欢向听众讲述故事,经常花上几小时写漫谈式的日记,向电影明星表达热情洋溢的崇拜之情,向笔友发些牢骚。但我并没有把这个愿望告诉他人,要想当作家,我觉得自己还不够聪明。

      第三卷 第15节:爱丽恩安妮…吉赛 (2) 
    ………………………………………………………………

    无论如何,比起那些浪漫的事情或持家之道来说,我想成为作家的激情简直微不足道。我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如何操持家务,如何为人父母。要想成为家庭主妇,我的模范可不能是郝思嘉,她很少会花时间和心思去做这些事情。而每周电视节目《奥兹和哈里特的冒险》(TheAdventuresofOzzieandHarriet)中的明星哈里特?尼尔森(HarrietNelson)就截然不同了。从哈里特那里,我才知道围裙其实不用跟衣服的颜色搭配(除非是在节假日,穿上主题围裙才得体),家庭主妇也是不错的职业选择。
    母亲并没有选择家庭主妇作为自己的职业。大学毕业后,她就在父亲的公司担任记账员。和所有邻居家的母亲不同,她并不喜欢待在家里。她不是哈里特那样的居家主妇,不会穿着熨得笔挺、可爱的围裙,恭候我们放学回来,也不会为我们准备用西班牙甘椒和切成三角的无皮白色面包做成的三明治,以及大瓶的冷巧克力牛奶。即使她在家里,我也经常无视她的存在,她的技能只能用在父亲的公司,或者说她更喜欢在职场打拼。她并没有成为我所希望的贤妻良母,这对我有很大影响。我要学习哈里特,为将来成为期盼已久的居家主妇做好准备。
    我还从《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那里学到: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这并非没有可能。哈里特的经历让我更坚定了这一思想:每当桌上有吃的东西,衣柜里有干净的衣服时,哈里特的一天就完全出乎家人的想象了。哈里特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她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我能综合这两个导师的忠告,我就能成为一个拥有爱情和浪漫的妻子、主妇和母亲,但同时也能私下里继续圆我的作家梦。为了实现这些计划,我必须先找到一个理想的丈夫。于是我开始向郝思嘉求助,希望她能指点迷津。
    郝思嘉成了我社交的典范,难道还有比郝思嘉更动听的名字吗?我在中学时就开始按照南部美女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锤炼着细声慢语、搔首弄姿和谈论别人的技巧。我经常逃避数学和生物课,数学对我来说高不可攀,而生物则对实现我的目标毫无帮助。这让我腾出了很多时间,可以为找个好老公精心准备。我在日记里写下了那几年的事情。我总是乐此不疲地头顶书本,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我还进行了特殊的定量训练,嘴里哼着“我必须,必须,必须让胸部更丰满”;此外,我经常边抓着壁橱的把手,边练习美国舞台表演的舞步。我常看电影杂志,在伍尔沃斯购买化妆品(几乎都是售货小姐发放的免费试用样品,大都是晚上使用的巴黎香水)。我经常会花几个小时,和那些最近没见过的小姐妹神侃一通(运用前面提到过的南部美人的技巧)。《乱世佳人》的电影我看了无数遍,这让我把郝思嘉的神态模仿得非常逼真,而且让我坚信自己一直怀疑的问题:郝思嘉确实比大多数男人都聪明(当然我父亲除外)。
    我花了7年的时间模仿郝思嘉小姐,这使我浪费了许多本可以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的时间,最后进了一个只能获得丁点知识的学院,这已经让我很知足了。我被“南方护理大学”录取,两年后毕业,获得“夫人”的学位。我的任务是给我未来的孩子找一个父亲,好有人给他们辅导数学作业。那时,妇女的角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改变,我着实感受到寻找另一半的不易和艰辛。
    我不太确定女权运动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深信必须去调查一番。我通过出色的表演本领,甚至不惜上演苦肉计,说服父母同意我暂时脱离本专业,转而去纽约一家艺术学校学习时尚插图和批发购货。他们虽然最终同意了我的请求,但让我答应以后必须回到所学的大学学业。虽然有点负罪感,但我很快克服了这种情绪,我把两手交叉放在背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到了北方,凭借甜美的口音和出众的口才,我很快就成功地俘获了北方男人的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不戴胸罩,亦缺乏时尚意识的女人,她们四处鼓吹女性权利,希望能和男人“同工同酬”。她们是新兴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员,她们把这种观念称之为“机会均等”。我心中的郝思嘉称之为“老处女村”,想到他们的呼吁会影响到我未来丈夫的工资……啊,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第四卷 第16节:爱丽恩安妮…吉赛 (3) 
    ………………………………………………………………

    尽管我身处女权运动的发起地,而且该运动很快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呼声,我只会对这些呼吁者的花言巧语置若罔闻。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居然会有这样疯狂的想法,她们不知道这些想法会伤害到即将成为我们石榴裙下的丈夫吗?《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目标,终于筹到款项为心爱的艾希礼缴税,她的这一举动使我在那几年间坚信:和郝思嘉一样,我也不需要任何组织告诉我该如何行事,更不需要它来代表我的声音。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所有的梦想终将实现,只要我始终保持乐观,锲而不舍,我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因此我把目标定位在能给我金戒指的男人(铜戒指一律不予考虑),也就是要嫁给拥有一份好工作的男人,这样我才能成为全职太太和母亲。当他在我们的第一次约会中,算出他该为我们的晚餐付多少小费时,我就知道他就是我的“白马王子”。
    3年后,我穿上了波士顿普里西拉婚纱店的2号束身婚纱,脸颊上透着新娘特有的桃红,款款走向结婚教堂走廊的尽头,嫁给了我的“白马王子”。随着第一个男孩的到来,以及20个月后第2个男孩的出生,我体会到了哈里特?尼尔森家庭生活的快乐。我整日操持孩子们的饮食、穿着和教育问题,并乐此不疲,我甚至把这当作我的职业。
    家庭是我生活的全部,这和当时的妇女运动背道而驰。但我从不反对其他妇女的选择,所以也不希望任何人来干扰我的选择,我并没有加入许多妇女组成的谴责家庭主妇职业的行列。当妇女解放者把我快乐的家庭主妇角色视为女性运动的巨大倒退时,我反驳道:女权主义就是让妇女有权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在家做饭,而不是烧胸罩!不过,被人排斥的滋味确实不太好受。
    当别的妇女打破玻璃天花板的时候,我始终依然如故,心平气和地温习《乱世佳人》,以此获得精神的宁静,即使受困于过多的责任或者心情极度沮丧之时。每次重读《乱世佳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