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生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做生意-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因为自己的人性弱点而走入陷阱的很好的佐证。当你的弱点凸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几近丧失理智和头脑。因此,你要正视你的人性弱点,你要清醒而理智地把握住自己,不要轻易踏入别人事先设计的陷阱之中,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弱点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人性的弱点有很多,比如:
贪财:一听说有钱可挣,不管这钱挣得干净不干净,是不是有风险,拼命扑上去。我们都听说,政坛人物因金钱丑闻而下台,其实有些是落入了政敌的陷阱;商人为贪财去与人合伙,结果对方一走了之,白忙了一场;女性为贪财而委身于有钱的人,结果陪了夫人又折兵,没有捞到什么钱,只有暗自伤心落泪,甚至带来悲剧的命运。
好赌也是人性的弱点。有些人终日无所事事,但对赌博却情有独钟,不管麻将、扑克或者其他什么方式,只要听说有赌局,就兴高采烈。
利用这些好赌之人的弱点设置陷阱,轻易就会把他们的钱赢光,而他们只会抱怨自己手气不好、运气欠佳,希望下一回能捞回来。这种心理只能带来恶性循环,在“捞回来”的心态下,越输越赌,越赌越惨,越惨越赌,直至丧失人性,落个可悲的下场。
贪财、好色、贪赌是人性的弱点中最易让人迷失自我、丧失理性的成分,也最容易让人设计陷阱。而我们一旦落入其中,巨大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此外,诸如贪小便宜、贪杯、好吃、懒惰、面皮薄、耳根子软、脾气暴躁等等,都是人性的缺陷,也是别人设计陷害的因素。
社会上的陷阱处处都有,但不是人人都能碰上、人人都会钻入其中。如果你光明正大,脚踏实地,你就可以避免陷阱。
李嘉诚金言:以我个人的经验,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保持这样的心态,做每一件事情,是没有困难可言的。做哪一行就要培养出哪一行的兴趣,否则,要成功、要出人头地不容易。 



□ 事业成果百分之百靠勤劳换来


这个世界上,日夜做梦想成为富翁的人可谓数不胜数。有的人谈到成功者总是以“运气”两字以蔽之,但是李嘉诚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事业的成果有运气的成分,但主要还是靠勤劳。特别是在一个人尚未成功之前,事业成果百分之百靠勤劳换来。
有人曾专门探讨过李嘉诚的“幸运”,颇令人折服。《巨富与世家》一书写到:
“1979年10月29日的《时代周刊》说李氏是‘天之骄子’,这含有说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运之神眷顾的意思。英国人也有句话:‘一盎司的幸运胜过一磅的智慧。’从李氏的体验,究竟幸运(或机会)与智慧(及眼光)对一个人的成就孰轻孰重呢?我们回顾李嘉诚创业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所谓幸运的出现总是以智慧和劳动做基础的。如果光有幸运而没有成果,那么成果也会是无根之源,无本之木。”
针对人们的这些问题,1981年,李嘉诚发表看法。他指出:
“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力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986年,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不断奋斗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去的。”
李嘉诚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资本积累”的观念。不过,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人,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这其中必有幸运和智慧的成分。
由此可见,李先生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乃是自谦之词,幸运也只是一般人的错觉。从李氏成功的过程看,他有眼光判别机会,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的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幸运”。许多人只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别机会,或看到机会而畏缩不前,或当机会来临时缺少了“第一桶金”。也有人在机会来临时,因为斤斤计较眼前少许得失,把好事变成坏事,坐失良机。 



□ 做人做事别太固执


固执己见似乎让人感到个性,但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顽固不化。
太固执的人总会自以为是,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后,就认定是最终真理。如果别人有不同看法,就肯定是人家哪儿出问题了。太固执的人也很容易轻视别人、否定别人。太固执的人常常刚愎自用。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太固执的人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在他们眼里,如果爷爷是小偷,那么他的孙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从监牢里出来,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干好事……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当老师,班里的“差生”永远得不到翻身;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职员永远不能犯错误。但是,世界“牛仔大王”李维的公司里有38%的职员是残疾人员和一些有犯罪前科的人,他们在那里都干得好好的。
太固执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他们对新事物其实根本不了解,但他们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一大堆凭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俨然是专家。他们会坚持认为计算机没有算盘准确,即使他儿子还是个电脑工程师;他们会认为生儿子当然比生女儿好,即使女儿成了名人,他们也会坚持认为这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
太固执的人肯定没有好的人缘。要想改变这种坏脾气,首先得试着去理解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抱着一个信条:在不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之前,别妄下结论。 



□ 认准大道朝前走


我们回顾李嘉诚过去走过的历程会发现,他的行为轨迹与古人推崇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惊人地相似。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时,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
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1971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集中发展地产,次年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当年的重大抉择,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其正确性。
1976年,长江实业取得年经常性利润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由于李嘉诚采取了稳扎稳打发展地产业的策略,因而使自己在业界实力渐雄,名声渐响。
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这种做法加大了房产开发的风险,后来爆发了香港著名的“银行挤兑风波”,终使那些铤而走险的商人遭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
当然,李嘉诚从事房产的开发也是有原则的。与那些惟利是图的商人不同,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公司形象。例如,1977年中期,李嘉诚购入大坑虎豹别墅的部分地皮——15万平方英尺。虎豹别墅为星系报业胡氏家族的祖业,据介绍该家族的一篇文章称:
“所谓别墅,其实不是一座私人花园住宅,而是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巍峨屹立的七层白塔,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展览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动物雕塑装饰着崖壁,还有叙述警世故事的泥塑及假山、山洞等,参观、游乐、购物、休息场一应俱全。到过虎豹别墅的人,无不称赞它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李嘉诚购得地皮后,在上面兴建了一座大厦。游客批评大厦与整个别墅风格不统一。李嘉诚遂停止在该地大兴土木,尽量保留别墅花园原貌。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向社会舆论表明自己与一般商人不同。 



□ 换条路可能会更好


“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做一件事可以有无数种方法,而只有一种才是最佳的,而你想到的可能是最差的。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你会感觉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换条路”的思考方式,你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
聪明人总在想着如何“偷懒”,别人做这件事花了300元钱,我能不能少花些,别人做这件事用了两天,我能不能只用一天半。很难想象一个只找到一种方法就当法宝的人如何去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即使你比别人笨一些,只要你多花些时间去想,就可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聪明人。所有成功者都是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船王”包玉刚之所以能从一条船起家,由一个不懂航运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一代船主,就是因为他时时处处都在想着如何才是最佳的。当别人都在搞房地产的时候,甚至当他父亲也主张投资房地产时,他经过分析却决定投资航运业;当别的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获取暂时的高额租金时,他却用“长租”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但同时却赢得了无数固定的大户顾客。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子孙而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而是因为他总能发现常人所用方法的弊端,同时又想出一套更佳的新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自己环境不利的时候,那就试着去换一个地方。当你发现手下人不称职时,就坚决地撤换。当你发现靠每天一封情书向人求爱效果不灵时,就试试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