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故事大道理-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收拾行李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比别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关心和礼貌。
大道理:惟有付出才能得到。要得到多少,就必须先付出多少。付出时越是慷慨,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付出时越吝啬、越小气,得到的就越是微薄。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
一捆箭
一位老人不久将离开人世,他把3个儿子召唤到病榻前说:“亲爱的孩子,你们试试能否把这捆箭折断,我还要给你们讲讲它们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长子拿起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折断:“把它交给力气大的人才行。”他把箭交给了老二。二儿子接着使劲折,也是白费力气。小儿子想来试试也只是徒劳,一捆箭一根也没折断,还是老样子。
“没有力气的人,”父亲说,“你们瞧瞧,看看你们父亲的力气如何?”3个儿子以为父亲在说笑,都笑而不答,但他们都误解了。老人拆开这捆箭,毫不费劲地一一折断。“你们看,”他接着说,“这就是团结一致的力量。孩子们,你们要团结,用手足情意把你们拧成一股绳。这样,任何人、任何困难都打不垮你们。”这是他在患病期间说话说得最多的一次。
说完后,老人感到自己就要撒手归西了,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记住我的话,你们要始终团结,在临终前我要得到你们的誓言。”3个儿子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他们向父亲保证会照他的话去做。父亲满意地闭上了双眼。
三兄弟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产,但留下的麻烦也不少,有个债主要扣押财产,另一个邻居又因为土地要和他们打官司。
开始时,三兄弟还能协商处理,问题很快解决了。然而这兄弟之情是如此短暂,虽有共同的血统,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们分离。欲望、嫉妒和法律问题困扰着三兄弟,他们争吵着分家,法官不得不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们一一课以处罚。
债主和邻居重新翻案,一个说错判要重新起诉,另一个则由于前次诉讼不合手续又提出申诉。不团结的兄弟们内部分歧更大了,互相使坏,最后他们丢失了全部的家产。当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亲的教诲时,他们都后悔莫及。
大道理:团结一致,力量无穷,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家和才能万事兴,内耗就会走向衰败;家庭如此,国家亦如此。
终极追问
那一天,妻子过生日,向来不会做饭的丈夫决定给妻子炒一个菜。菜炒到一半的时候,三岁的儿子跑过来捣乱,妻子赶紧追上去抱孩子,孩子拼命挣扎,大家都手忙脚乱,结果把锅从煤油炉上碰下来,孩子的下巴上溅了一些滚烫的油,落下一个触目惊心的伤疤。
若干年后,孩子上了小学和中学,在学校里常常受到其他同伴的嘲笑;再后来,孩子上了大学,追了很多女朋友,人家都嫌他脸上有一个伤疤。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接着,孩子大学毕业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的专业是英语,可是与外国人打交道,形象很重要,他无法埋怨接收单位,于是把责任追到父母身上。如果父母当年精心一些,哪里有自己后来遭遇的这一连串不公平待遇。他越想越生气,甚至不愿意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大学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他都不回家,连电话也不肯打,就那么一个人在外面孤独地漂着。
其实,父亲比他更难过。几次与儿子联系也没有结果,只好去求助一位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听父亲介绍了情况后,决定帮这位父亲一个忙。他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那个小伙子。医生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父母会有意去伤害自己的孩子,事出偶然,儿子应该理解他们……但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小伙子始终听不进医生的话。两个人边走边聊,来到郊外一个墓地。
抬头望去,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柏,一阵风吹过,刷刷地,让人感到浑身从外往里发冷。一个又一个坟茔,呆呆地站立着,更增添了一丝肃穆和悲凉,静得可怕。医生忽然想到了什么,他问小伙子:“你真的不能原谅你的父母吗?”小伙子点点头。医生说:“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离开了你,也来到这里,你是否愿意他们带着愧疚和遗憾来到这里?”小伙子愣了一下。医生接着说:“即使那时你原谅了父母,那么,那时的原谅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面临终极追问的时候,所有恩恩怨怨都豁然而解了。泪水盈满了小伙子的双眼。他疯狂地跑回宿舍,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号码……我的同龄上司,今天给我讲起他自己的这件故事,依然是情绪难平,“我庆幸,在我的亲人还健在的时候,自己学会了珍惜。”(易水寒)
大道理:对于父母的无心伤害,我们不能耿耿于怀。父母是爱我们的,在他们健在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感情。
骆驼妈妈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的一幕:
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识,美国人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
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它们有些支撑不住了。
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地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她的阴影里。
终于,它们来到一个半月形的泉边停住了。几只小骆驼兴奋异常,打着响鼻。
可是,泉水离地面太远了,站在高处的几只小骆驼不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把嘴凑到泉水边上去。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大道理:世上没什么爱比母爱更伟大的了,为了她的爱,她有时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猴和小鸟
夏天,一只年幼的小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发现了一个鸟窝。
小猴像过年那样高兴,伸手就去抓。那些会飞的小鸟受到惊吓都逃走了,只有一只最小的鸟没有飞。我们的小猴子乐得欢蹦乱跳。它捉住小鸟,把它带回家去。
可怜的小鸟是那么柔弱、娇嫩和不壮实。小猴不断地亲吻、抚摸,把它紧紧地抱在胸前。老猴子望着小猴子,什么也没有讲。小猴子忘乎所以地喊道:“多么可爱的小鸟!我是多么爱你!”它不停地亲吻,紧紧地拥抱。可怜的小鸟死在它的怀里了。
大道理:如果爱的方式不正确的话,爱得越深,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就越重。
母亲命统帅下跪发誓
那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最艰苦的岁月。
尽管乌斯季尼娅·阿尔捷米耶夫娜还一如既往地操持家务,忙着照料牲口、下地种田,但抑制不住内心与日俱增的不安,凭直觉她感到前线的情况有些不妙,因为苏联红军和乡亲们近来不断地撤退。
人们越来越多地尊称她的儿子为朱可夫统帅,从中她知道儿子当了大官。像所有的母亲在等待不听话的儿子那样,乌斯季尼娅准备在儿子回家时向他兴师问罪,问问为什么仗打得如此糟糕。
撤退又开始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情愿撤退的乌斯季尼娅,忍不住地对护送他的年轻军官说,“乡亲们供你们吃,供你们穿,勒紧皮带过日子,可你们总是坐失良机,把事情都搞糟了……现在又在后退!”
缘分是琢磨不定的。正在执行任务的朱可夫将军,没有时间回家去看望和照顾自己的母亲,但在撤退的拥挤人流中竟意外地看到了母亲。朱可夫将军喜出望外,赶紧停下来:
“妈妈,我太高兴了……终于把您接出来了!”
乌斯季尼娅却显得很沉稳、很严峻。她走到儿子跟前,打量了他一番,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个月不见面,她的朱可夫已经模样大改,面色土黄,满脸的疲惫与憔悴。
哪有母亲不疼孩子的,乌斯季尼娅此时此刻情不自禁地小声讲了一句:“你瘦了……”
“是瘦了,妈妈。”朱可夫用一只大手不由自主地摸摸下巴。
“你为什么要让部队跑散?你看看他们,就像些公羊,在不知所措地跑来跑去……可乡亲们还相信你们,求上帝保佑红军,保住莫斯科和我们的国家!”
乌斯季尼娅的目光威严起来;使得威风凛凛的将军儿子不由得直往后退。
“妈妈,好妈妈。怎么能这样说呢?发生的事就让它发生了吧……打仗经常有退却的时候,这只是暂时的……”
“不,我的孩子,你们不能只在平时趾高气扬地说绝不让敌人入侵国门,现在敌人真的来了,你们就该狠狠地揍他们!瞧瞧你的队伍,你该把他们整顿好,向前推进。可现在……你们却垂头丧气地撤退!你们走了,人民哪儿还会有主心骨呢?”
“好了,母亲,别再说了!”朱可夫将军打断母亲的话,“我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可是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让德军攻进莫斯科!”
“这就对了,孩子,你早就应该这样。”
乌斯季尼娅把儿子叫到一旁:“那你得给我发誓,绝不让敌人进入莫斯科!”
“我发誓!”
“不是这样,口头的不管用。”说着,她用手比划了一下,“你得跪在地上。”
朱可夫将军二话不说,跪在母亲面前:“我发誓,绝不让祖国蒙受耻辱!”
“孩子,你要是违背了誓言……我生下你,把你喂养大,不管你当上多大的官,有多大的名气,作为一个母亲,我完全有权惩罚你!”(蒋光宇)
大道理:在母亲的心中,不管孩子长多大,不管孩子的官职有多高,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母亲永远都是上帝。母亲创造着孩子的命运,也创造着祖国的命运。母亲推动摇篮的手,推动着整个世界。
给孩子的兜里装什么
明天女儿学校组织春游,我下了班去商场为她购物,先给她买饮料,雪碧、可乐、果汁,一样一个。又给她买小食品,什么旺旺、卡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