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战1984-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尤沿山守备阵地遭连续炮火袭击!再次重复,小尤沿山防御阵地遭苏军炮击。”电台里那吱吱呀呀的嘈杂电流声中,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叫。

“刘建材,我现在不是要你告诉我那边的情况,我就问你,能不能守住阵地。”疾步走到电台前,一把抓起送话器,旅长劈头就是一通。虽然赵江河大校也知道想要守住小尤沿山,本身就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但现在旅主力的部署调整需要时间,而且小尤沿山阵地本就是前出警戒阵地,所以说白了,小尤沿山守军需要去做的就是拼时间。

“报告旅长,我中队全体指战员能够给予的答复就是:‘没有必胜之念;只有必死之心’”电台里传来了守备9中队的刘建材中队长那沙哑却不乏豪情的声音。

听着这番话语,正肃立着的江南怎么都觉得一阵的心酸,但更多的却是热血沸腾。

小尤沿山要塞区作为前伸的一个警戒阵地,本身只是作为满洲里筑垒区的前沿屏障,虽然也进行了要塞化,但是由于距离边境太近等原因并没有如同正武山、加纳山防御阵地那样的全面要塞画,更重要的是,作为负责正武山要塞防御部队-第1要塞守备队的基层指挥军官,江南清楚的知道,小尤沿山的根本作用其实并不只是一个警戒阵地。

甚至可以这样说,旅里面从一开始就作好了小尤沿山失守的准备,听说这个准备从军委高层、到军区作战部,都已经有心理打算的,以至于几次假想演习中,小尤沿山失守这一情况,屡屡在预案上被清楚的标注了,更重要的是,正武山要塞炮台的那些大口径重炮的炮击坐标图上面就标有着小尤沿山阵地。这也就等于,一旦小尤沿山阵地失守,300毫米要塞炮、130加农的炮火会直接的覆盖这个并不是很大的山头,毁灭掉上面一切的生命。

这也就意味着,小尤沿山阵地守军,只要战火一燃起,他们将肯定会是整个战事的冲突最前点,也是整个蒙边守备第6旅最先‘光荣’的一批指战员,没有人指望着能在苏修那近似变态的攻击下存活下来,能去小尤沿山阵地担负守备任务,是每个蒙边守备第6旅官兵都梦寐以求的无上光荣,光有豪情是不过的,在那里,谁都有随时准备献身祖国边疆、为共和国流进一滴血的思想准备。当初江南也是写了血书、写请战誓言的,结果考虑到他是全旅少有的无线电人才,旅里还是没有让他去小尤沿山阵地。为这事儿,当初江南没少嘟囔一番。

小尤沿山阵地此时的确很是危急,整个山头完全的被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透过炮兵观瞄镜,远远的便是可以看到这个距离满洲里市区西北方向不过约4公里处的山头整个的被笼罩在一片橙色之中,那是熊熊燃烧的火光,那是死亡绽放的绚丽美丽。

“妈的,这样炸,是不是想翻出成吉思汗的宝物来。”一旁的‘王大炮’之称的7分队长哼哼而说到,那从观察口涌入起来的夜风都似乎变得有些灼热,以至于江南将目光投向7分队长的时候,竟然觉得有着热烘烘的感觉。

“王大炮,就他妈的你话多,都他妈什么时候儿了,你还废话连连”7分队长这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的话语立即引来了中队长的斥责。

7分队长尴尬的讪笑了下,不过这通下来,倒也让气氛缓和了许多。的确小尤沿山是有着这样一个传说,这个被被当地游牧民族称做小尤沿山的山峰还有个名字叫做‘宝石山’,与这个名字相对应的是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与成吉思汗有关的动人传说。

传说一支蒙古大军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途经满洲里地区回撤,不料,连日来,大雨滂沱,道路泥泞难行。而成吉思汗军纪很严,为不违军令按期到达战场,经众人商议,决定把掠来的财宝秘密地在小尤沿山中挖个深洞藏好。一年又一年,草原上花开花落,蒙古人再也没有回来,而宝石山里是否有财宝,也成了一个传说,不过牧民们相信的是被蒙古大军埋藏在小尤沿山的财宝中,有不少是夜明珠,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夜明珠即使埋在山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仍然能隐约看到一闪一闪的光芒。当月亮和星星出来时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于是人们就把这座山改称为‘宝石山’。

这也就才有了7分队长嘴里的那句‘这样炸,是不是想翻出成吉思汗的宝物来’。虽然王大炮的话语是说得不合时宜,但还真是没错,江南至少是这样认为着,瞧瞧苏军那炮击火力,他妈的还真像是想炸翻开整个山体,挖出里面的财宝来似的。

“旅长,咱们是不是拉出炮来,干他一家伙!也好给小尤沿山阵地的9中队以火力支持,顺便让苏联人尝尝咱的厉害?”身为第1要塞守备队长-方爱民少校试着用征询的语气建议到。

“狠狠的打他狗娘养的一顿,旅长,下命令吧!”一群怒火中烧的年轻军官们无不扬起着拳头,将自己那充满着急切、渴望的目光投向赵江河大校。

也许是在沉思,也许是在斟酌,赵江河并没有立即表态,正武山要塞、加纳山要塞各有一门300毫米要塞炮、八门130加农,作为火力支撑,此外两个要塞之间还部署有十六门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组成的机动炮群,这些炮火足够给予小尤沿山阵地以支持了。

可是赵江河不得不去重视的,虽然梯次部署的火力可以完善的形成了一个远-中-近的立体火力,但在苏联人的空地一体火力下,轻易的投入要塞火力,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结局。那门300毫米要塞炮,可是作为整个要塞守备区的主要远程炮火,平时是深藏在洞窟之中,只有作战的时候,才沿着铺设的轨道露出半个头来,而一旦开火,尽管炮弹直接便是可以打到苏联人的纵深去,但却也可以轻易的让苏联人发现到要塞炮的位置所在。

由于当初修建正武山要塞、加纳山要塞的时候,完全是采用从地下-内部挖掘,而构筑的,加之火炮的安装、调试都是事先在白城基地秘密完成,而后分运到满洲里筑垒区的,再有就是严格的保密条例和错失,苏联人应该并不清楚正武和加纳两山的具体火力部署情况,更不会了解有如此威力巨大的要塞炮的存在,虽然苏联人支离破碎的可以搜集到一些情报,但从苏军对小尤沿山阵地的攻击来看,苏军还只是将满洲里筑垒区当作是一个普通的要塞区。

“旅长,下命令吧!”当部属们的恳求再次传来,将沉思中的赵江河大校从斟酌之间拉回来的时候,这位已经在边防事业上献出了自己十余年光阴的老兵,断然否决了开炮的提议。

“不,现在还不是时候!”随着旅长的这一决定,所有请求以要塞炮火支援小尤沿山阵地的军官们不由得瞪大了眼,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9中队的同志们在敌人的炮火中流血牺牲?



第十二章:血肉长城(三)

正如赵江河所估计的那样,苏军并没有意识到满洲里筑垒区的具体要塞火力配置情况,在展开攻击之前,甚至苏军的情报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作为突击主攻部队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甚至根本就没有将这个其实已经全面要塞化的筑垒区放在眼里。

此时,正站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高地上,举着望远镜,远眺那片沸腾起火光的山头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师长-伊洛巴维奇少将此时满心的得意。

作为第36集团军的头号主力师,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能够被赋予打开突破面的任务,在伊洛巴维奇少将看来,这是自己无上的光荣。而对于伟大的苏联红军来说,当面是再熟悉不过的土地了,本身第36集团军就是1941年7月在外贝加尔军区步兵第12军基础上组建成的,当时苏军统帅部赋予第36集团军的任务就是担负苏联外贝加尔国境的边防任务,警戒日本关东军的一举一动。1945年8月,第36集团军参加了粉碎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挥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年作战的突破口也便是在满洲里这个方向。

在战争开始前的半个月里,秘密集结到一线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早已经做好了各项战争准备工作。显然最高苏维埃当局也对这支精锐之师报以了极大的期待。

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同志;

总参谋长-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同志;

华沙条约缔约国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维克托-格奥尔吉耶维奇-库利科夫同志

副总参谋长兼华沙条约缔约国武装力量参谋长-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格里布科夫大将同志;

第一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叶皮谢夫大将同志;

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和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库尔科特金同志

国防部副部长陆军总司令-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同志;

空军总司令-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库塔霍夫空军主帅同志;

国土防空军司令-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科尔杜诺夫空军主帅同志;

国防部副部长兼战略火箭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维奇-托卢布科炮兵主帅同志;

国防部副部长兼民防司令-苏联军事家称号-阿尔图宁大将同志;

边防武装部队司令-马特洛索夫大将同志;

第一副总参谋长兼远东方面军群司令员-马赫穆特-阿赫马托维奇-加利耶夫大将同志;

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兼远东军区司令员-特列季亚克大将同志;

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兼后贝加尔军区司令员-波斯特尼科夫上将同志;

远东方面军群第一副司令员兼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员-波波夫-斯涅特科夫上将同志;

远东方面军群通讯部长兼远东军区通信部部长-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科别茨上将同志;

先后都曾来到部队视察工作,而第36集团军司令员-波尔塔夫同志更是不止一次的前来,反复强调近卫摩步第11师在满洲里一线的突破作战所关系到的深远意义。

“告诉潘斯卡维奇大尉同志,集中所有炮火,给予我们的中国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