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全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全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面,我就重现当时我跟那位先生的对话:
 
“您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一天会花多少时间来想这些事情?”
 
“早、中、晚各想大约10分钟,加起来差不多一天会想30分钟。难道说是因为我想的时间太少了?是不是把时间增加一倍会好些呢?”
 
“不,问题不出在这里,应该是在别的方面。”
 
“此话怎讲?”
 
“冒昧地问您一句,在考虑‘提高公司的销售额’、‘事业有所发展’这些事情之外,您主要都考虑些什么事情呢?”
 
“你突然这么问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像没怎么太留意过。”
 
“既然您不知道,那么让我来告诉您。您想的是不是‘总是摆脱不了赤字经营’、‘付不起员工的工资该怎么办’或者是‘公司倒闭了怎么办’这些事?”




第6节:写在前面(5)

“……没错。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样。”
 
“问题就出在这里。您说您读了墨菲的书并按照书里所写的内容实践了,但除了早、中、晚加起来的30分钟您在反复地想积极的事情外,其余时间都是在想消极的事情,这么做岂不是没有任何意义了?”
 
“可墨菲的书上不是写了‘心里想着美好的事情,好事就会发生’吗?”
 
“没错,他是这么写了。但您自己想想看,您每天想好事的比率占多少,想坏事的比率又占多少?很明显,坏事占的比率要大得多吧?比起一天有意识地想30分钟好事,无意识地想坏事的时间要更长,这就是您没有成功的原因。”
 
“……”
 
“我说的没错吧?请注意,不管您想好事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其余的时间,只要您总是无意识地担心‘公司无法摆脱赤字经营’、‘公司倒闭了怎么办’等事情的话,终将一事无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无意识的消极想法会在您的潜意识里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产生与您意识相反的作用。”
 
我接着说道:
 
“如果比起实现梦想、愿望等积极想法外,不安、担忧等消极想法要更强烈的话,根据墨菲法则‘你担忧的终会发生’,那么您担心害怕、忧虑不安的事情就一定会占据主导地位,然后成为现实。因此,不论事实如何,现象如何,您的内心状态,也就是思考方式是最为重要的。”
 
正确运用墨菲法则,奇迹就会发生在的身上
 
“实践了墨菲法则却没有效果的人是因为他们对墨菲法则没有正确的认识。”通过上面的例子,相信你们多少也能理解我说这句话的意义。
 
当然,这并不仅仅限于那位先生。
 
“读了墨菲的书并努力去想了,可还是没能遇上让我心仪的另一半。”
 
“像墨菲书里写的那样去想,却没有让自己满意。”像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只会偶尔往好的方面想一想,而其他时间其实都是怀有以下消极的想法:




第7节:写在前面(6)

“我的恋爱运总是这么差,或许这辈子都结不了婚,只能孤苦终身。”
 
“现实是残酷的,社会是复杂的,我果然还是不行啊。”
 
像这样,一面踩刹车又一面加速,是永远前进不了的。更有甚者会令消极想法的力量远远超过积极想法的力量,于是消极想法就会被慢慢灌输到潜意识里去,情况就会变得更糟糕。
 
除了不安、焦虑、害怕等情绪会影响事态的发展外,你同他人接触时带有何种心情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内心的状态,即思考方式。本书会在后面的内容里对此做出详细介绍,如果你总是对与你性格不合的人抱有敌对态度,甚至背地里说对方的坏话,并产生厌恶情绪,那么不论你的想法有多积极,也不论你是如何“积极地”实践墨菲法则,最终左右潜意识的还是那些消极想法,它们会根深蒂固于你的潜意识里,这样的话,情况当然就不会有任何好转了。
 
那么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弥补墨菲法则的盲点,即读者不能充分认识、理解的地方,以此为前提使墨菲法则能真真正正地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像我前面一再强调的,我们的命运、人生决定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采取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平时的内心状态。我们的想法会自动被灌输到潜意识里,然后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从而缔造出我们自身的命运。
 
既然如此,人生仅有这一次,何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度过这多彩的人生,何不用积极的态度去笑对困境呢?
 
决定你人生的绝不是才能,更不是环境和外在条件,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思考方式,即你的想法。
 
将这点铭记于心,努力使自己每天24小时都保持愉快的心情,那么你的人生(命运)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愿望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实现,成功和幸福都来敲你的大门,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等种种可能都会变为现实。




第8节:愿望是这样实现的(1)

第1章
 
愿望是这样实现的
 
除非你是“衷心”地期望,否则能助你达成愿望的“潜意识”是无法为你效劳的。
 
01 
 
衷心期盼的必将实现
 
我们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抱有各种愿望。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预成功者,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一些研究愿望达成法及成功哲学的权威人士曾这样说过:“将你的想法(迫切希望达成愿望的心情)灌输到你的潜意识,这样你的所思所想就能成为现实。”
 
然而遗憾的是,真正做到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抱怨道:“到头来什么愿望都没实现”,或者“果然还是失败了”之类的,甚至还有人说:“真是越来越不走运了,事态竟然比以前更糟糕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但有一点无论如何也要指出的是,你希望这件事能够实现的真切程度到底是多高。
 
也就是说,对于“希望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钱人,然后过着富裕的生活”等想法,你并不是茫然地去想,而是发自内心、伴随着“不管怎样”“无论如何”的强烈愿望,深深地刻印在潜意识里的。
 
因此,首先需要你明确自己的愿望。比如说,你想成为一个有钱人,就不能只想着拥有更多的钱,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大概需要多少钱,那笔钱又是想作何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希望能从事自己梦想职业的人亦是如此。
 
有的人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那么他就需要认真考虑自己作为一名设计师,想要亲手设计出什么样的作品来,而不是臆想自己将来的生活会过得有多富足。
 
像这样,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悉知职业内容的人,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也能越发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这种情况下,意识就会逐渐集中起来。换句话说,所谓集中意识也就是进一步加强这个信念。
 
除非你是“衷心”地期望,否则能助你达成愿望的“潜意识”是无法为你效劳的。
 
02
 
实现愿望的关键




第9节:愿望是这样实现的(2)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及本田汽车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在面对新闻记者采访时都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他们这样答道:
 
“我只是想让公司作为电器制造商取得更好的发展。”
 
“我只是想把一个街道工厂推广出去,成为世界的HONDA而已。”
 
还有,如今闻名全球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头——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于2008年6月27日退休)也被问到过类似的问题,他的回答是:
 
“因为我想让微软公司成为世界排名No.1的企业。”
 
不论什么职业,多数大获成功的人都是抱着这种想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另一方面,虽然你也在不断地这样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最终依然一无所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那么,难道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比尔?盖茨他们是“特例”吗?
 !T X TLE  。  ! 
当然不是,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相比,他们的大脑构造并不见得有多特别。
 
唯一不同于我们的就是,他们会认真地为将来考虑,考虑自己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如果你也能这样认真的考虑,那么你就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前景并能知道该从哪儿着手。
 
不仅如此,真正发自内心地投入热情、坚定信念,也一定能使自己充满干劲,从而离愿望的实现也会更近一步。
 
03
 
富于想象才能成功 
 
不久前,一位30岁的上班族(暂且称之为A)来找我做心理咨询,他说了这样的话:
 
“自从看了墨菲的书,我无时无刻不将‘成为有钱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些话铭记在心,可现在呢,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好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还说了自己最近向放高利贷的人借了钱,为了还债费尽心思,如今事态却进一步恶化,比以前更糟糕了。听了他的话,我问道:“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你认为是否该与放高利贷的人扯上关系?”我刚问完,A就立即说道:




第10节:愿望是这样实现的(3)

“可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呀,银行根本不会理睬我这样的穷人,我只能去借高利贷。我对他们银行职员的做法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只理会行政官员和有钱人,根本不把我们平民放在眼里。”
 
听了A的这些话,我虽然也很同情他,然而也必须要告诉他:
 
“可是照你现在这个样子,是一辈子都不会过上美满富裕的生活的。”
 
我之所以会这么说,绝非妄自揣测,而是有依据的。因为很明显,A把墨菲法则的真正意义理解错了。墨菲所说的“一个人整日思考的事情”,是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