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写诗-我的班主任日记_00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灵写诗-我的班主任日记_001-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我今天有个新的思路:能不能用操行分的方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评价呢?当,种方式对小学生和初中生可能比较管用,而高中生也许比较〃世故〃,则不一定看重这些神的东西。再说,我一直比较反对用纯粹的分数来衡量德育效果,现在我这样做会不会给学生种印象,觉得品德也可以用分数量化呢?
但我还是决定把这个向学生们建议提出来。我要引导学生也追求精神的东西,特别是个人的严,即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要有荣辱感。而且,加分或者减分并不是对内在品质评价,这只是对某些外在行为的评价,而且只是一个方面的评价。
试试吧!上周学校德育处告诉我,成都市打算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比赛,学校决定让我参加。我当然愿意,但我想,这个机会最好让给王晓丹老师,这对她是一次锻炼,同时我也想让她全市崭头角。同学们知道后也非常高兴,愿意全力配合王老师搞好这次班会比赛。
这几天,王老师都在和同学们商量如何搞。昨天,王老师和同学们开过一次会,我也参加了。家在这次比赛规则中选的主题是〃规划人生,成就未来〃,比赛规则还要求必须由学生参加,且带有表演性。因此,大家都觉得很不好搞,但都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
昨天晚上,我和王老师初步决定,以中学生如何对待男女感情为切入口来构思班会,引导学正确认识爱情(早恋)。但具体如何操作,仍然没有定论。
今天我突然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第一封信,就是写的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通过三个面(一对男女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和老年时代)来展示爱情的伟大与崇高。如果把这封的内容改编一下,不是很好吗?于是中午,我找到王晓丹老师,告诉了她我这个构思。
我之所以要把这个敏感的主题用班会来展现,是因为我下周准备给同学们进行青春期情感教系列讲座。我想,这各班会比赛正好可以用这个主题。
如果仅仅是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引导,参加比赛的班会不需要这么复杂构思的,只要面学生心灵同时能够触动学生心灵,哪怕是老师满堂灌又怎样?但现在的班会比赛如同公开课赛一样,越来越讲究形式,甚至讲究表演性。我最近两年看过不少公开班会课,发现有一奇怪的现象:主题班会越来越小品化了!好像班会就是舞台表演。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过,这次是参加比赛,我们还得按上面的评分标准来设计班会。
唉,无奈呀!
这是我《爱心与教育》一书中,对程桦教育的一个片断--当时谈心的具体细节我已记清了,但基本的谈话要点,我至今没忘。我和他谈起了我的中学时代。我读高中时,成绩很好,尤其是写作拔尖,因此深得老师们的喜爱,我的班主任张老师对我甚至可以是偏爱〃:不但在学习上对我很关心,连生活上对我也特别关照(那时我住校,她甚至还帮我缝被子)。也许是听表扬听多了,也许我真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总之我渐渐意忘起来………有一次我借口开玩笑,居然嘲笑班上一个年龄较大、成绩不好的农村同学,当面对他说:〃你反正都学不好,还是回家去安度晚年吧!〃结果在班会课上,被张老骂得〃狗血喷头〃:〃李镇西!你简直被我惯坏了!你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你有什么资格嘲笑自己的同学?你不就是有个城镇户口吗?你不就是考试成绩多那么分?……〃当时我感到无地自容,觉得张老师太绝情。但现在想起来,张老师那是对我的真正关心帮助,因为从那以后,我随时都提醒自己不要自我感觉太好。我还给他算了一笔账:在全国,并不是所有适龄儿童都能读上书,换句话说,小学毕业的人也只同龄人中的一部(虽然是大部分);而在这一部分人中,并非人人都能够读上初中,也就是说,读上初中的也只是一部分人;再看,现在全国远远还未普及高中,那么,能读上高中的人,在龄人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而能够读上像乐山一中这样的省级重点高中的人更是少数;在已经读上重点高中的同学中,像程桦这样的拔尖学生也是极少………这样一算,桦这样的学生,无疑是处在同龄人的金子塔尖!那么,这类学生在比同龄人享受更多荣誉的同时,实际上也就肩负有更沉重的使命!如果我们国家的这少学生,都没有理想或自己要求不高,那我们的民族真的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我记得当时说到这里,我很激动;程桦的表情也十分真诚严肃)由此看来,包括老师和家在内的教育者,对这些学的要求高一些严一些。不是很自然很应该的吗?为什么得不到理解呢?我和他谈得最多的,是〃超越自我〃这个话题 。我列举了许多杰出人物的事迹后说,古今中外一切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在青少年时代便比同龄人更加成熟。这〃成熟〃,一方面是指目光远大,富于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在能够自己同自己的弱点作痛苦而顽强的斗争,所〃战胜自我〃就是这个意思。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意思是身处逆境,能够锻造一个人的巨人品格,能够造就一时代英雄。但是处于丰衣足食的和平时期,青少年哪去找〃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机会呢?我认为,这就只有靠〃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在〃战胜自我〃中超越自我!如果顺其天性〃,我们好像不是不可以放纵一下,不是可以懈怠一下,甚至好像〃潇洒走一回〃、〃游戏人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程桦,你应随时提醒自己,别可以这样,我不可以,因为我今后是要干一番大业的人!这是李老师对你的希望,也是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更是我们的国家对像你这样的学生的希望啊!〃这以后,程桦的发当然也有过反复和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良好的。特别让我欣慰的是,程桦的思想之翼在重新起飞后,变得更加矫健;他富于个性的思想继续飞翔:《血的证言和泪的反思》、读〈神圣忧思录〉有感》、《对教育投资的担忧》、《做平凡岗位上的伟人》……一篇篇文章闪烁着思想的火花,令我和同学们赞赏。二零零年十月十六日 星期六 阴 上午语文课开始讲《勾践灭吴》,本来应该在背景上多花一些时间,但我请张长春讲了成〃卧薪尝胆〃的来历后,觉得应该结合最近学生们月考不理想而借题发挥一下。于是,我临时打算减少对历史背景的介绍--那样也不会影响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的,而把话题转到学生身上。
 我说:〃好像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 学生纷纷在下面接着说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是呀!卧薪尝胆',这是一种怎样的耻辱和对耻辱的超越?〃我把话锋一转,〃我相信,在座一个同学,在今年中考过后,都有一种耻辱感,都认为自己考差了,不然你们不会到这里来,而会石室中学、成都七中等重点名牌中学的。你们很多人都带着一种失败感和自卑感来到们学校的呀!但我要说,时间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有的同学似乎已经把耻辱忘记了!看看勾践,是怎样对待耻辱的?马克思说,耻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一个人如果感到了愤怒,就会像一头雄狮一样扑向前去!在我们班上,究竟有多少头这样的雄狮呢?我真希望同学们一刻也不忘记你们中考的失败,不要忘记你们曾经有过的耻辱感,要把这种耻辱感化为一悲壮的力量--卧薪尝胆!三年后,在高考中洗刷这种耻辱!〃 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都表情严肃地凝视着我。我相信,此刻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下面听课的,除了每堂课都帮做记录的铁皮鼓之外,还有我十几年前教毕业的学生宁玮。当年因高考失利而没有考上大学,但她在我心目中依然是优秀的学生,她的善良和面对生活挫折的坚韧不拔,被我写进了我的爱心与教育》。我班学生读了《爱心与教育》,都纷纷要我把宁玮姐姐请到班上来让大家见见。
 于是今天我把宁玮真的请到了班上。她特意提前来到学校,说是很多年没有听李老师了,很想听听李老师上课。
 最后一节是班会课,我请宁玮给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讲座,让她随便讲点什么。 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她有点腼腆地走上了讲台:〃我今天来到学校,首先不是想给大家什么报告或讲座,而是想看看李老师现在的学生。说心里话,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高中三遇到了李老师,我很有幸在李老师班上生活了三年,虽然后来高考失利我没有读成大学,李老师教育我们善良,这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她也许有些激动,突然觉得知说什么好了,同学们便说:〃宁玮姐姐,你给我们说说你打工的经历吧!〃
〃好,那我就随便说说我打工的经历。〃宁玮重新从容起来,〃我是90年高考失利后,当年开始打工的。其实当时我是可以补习的,也想过补习一年第二年再去考大学。但如果我再补习,我弟弟读书就很困难,因为我家在农村,经济很困难的。于是我决定去打工,支助我弟学。我先在北京一餐馆当服务员,当时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但我就抱定一个信念只要善良,就会让周围的人尊敬你。在餐馆里,我很勤劳,别人不愿意做的,我都愿意去做。围的便对我都很好。〃
她讲了几个小故事:〃又一次,一个警官失恋了,到我们餐馆来喝酒,结果喝醉了,醉成一烂泥,吐了一地。别人都不管,我就去照顾他,把地扫了,扶他上车。后来他非常感谢我,专门来餐馆看我,听说我想读书,送我很多书。说我很善良。还有一次,有一个客人说他东西不见了,便认为是旁边一个客人偷了,他便打旁边的人,打得特别厉害。其他的顾客和服员都不管,我觉得不可理解,怎么都不去劝劝呢?我就去拉挨打的人,叫他快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