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异史-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清华问道:“那这里原来存放的兵器哪里去了?”
  赵太监道:“高起潜让小人腾房,小人实在腾不出来,他就让小人将那些兵器都化了,卖给了铁匠,还将卖得的银子私分了,若非那些大炮放在院中,且沉重无比,难以融化,只怕他连大炮都不会放过呢!”
  林清华继续问道:“你将兵器都化了,若是有军将来领兵器,你拿什么交差?”
  赵太监道:“小人自是不敢全部化掉,还留了两成,都在南边屋子中放着呢。”
  林清华道:“快领我去看看!”
  林清华将南边的屋子全查看了一边,发现剩下的兵器确实不多了,而其中又以刀枪棍棒一类的冷兵器居多,可以使用的鸟枪不过三百余杆,三眼铳却有五百多杆,但也都是陈旧不堪,不过火药和用来配制火药的原料却有两屋子,林清华打开一桶火药,却发现火药已结块,不能用了。
  林清华怒气冲冲的出了兵部府库,临走之时让那赵太监等在这里听候发落,只吓得那赵太监当场昏死过去。林清华本来打算立即进宫,但天色已晚,虽然皇帝还未大婚,但这男子夜间不能入宫的规矩是不能破的,因此他只好先回家,等第二天早朝时再说。
  当天夜里,林清华吃过晚饭后,便把莫不计叫来,让他写弹劾高起潜的折子。莫不计不愧是师爷世家出身,一刻钟不到,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千字,林清华接过一看,说道:“不就是弹劾一个太监吗,用得着写这么多吗?”莫不计说道:“侯爷,这高起潜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况且还掌管着东厂,势力不可小视,而且我也觉得侯爷此举太过卤莽,若是一下不能将他搬倒,只怕后患无穷。”林清华道:“你不知道啊,这军队就靠武器打仗,若是武器出了毛病,士气再高也没用,本来大明的兵器就不好,他可好,干脆一卖了事,像这种败类,必须尽早除去,免得夜长梦多。”二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府外锣响震天,锣声中隐约夹杂着“走水了!走水了!”的喊声。
  二人同时一惊,心中隐隐不安,走出房间,只见远处明亮的红光照亮了半边天,而且不时传来几声爆炸声,林清华走到街上,看见一队队的士兵和衙役提着水桶向兵部府库跑去,他忙抓住一个士兵问道:“怎么回事?哪儿失火了?”那士兵答道:“兵部府库走水了,火势很大,恐怕压不住了。”
  林清华楞了半天,当他走回府中时,却见莫不计将那弹劾高起潜的折子撕了,一边撕一边说:“既然人证物证已无,那这折子还是不要上了吧,就让那高起潜多嚣张两天吧。”林清华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好暂时罢手了。 
 
 
 
  
 正文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九节
 
  初秋的太阳早早的就将阳光洒向大地,金黄色的晨曦中,一顶八人抬的官轿不紧不慢的在御街上走着,轿夫的脚步稳重而扎实,为首一人口中轻声喊着号子,其余的人则随着号子声整齐划一的迈动着步子,配合默契的将轿子抬的稳稳的。很快这顶官轿就来到了皇宫前的一片空地,这里早已停满了官轿,这顶轿子紧靠着一顶四人抬的小轿停下,为首的轿夫掀开轿帘,说道:“侯爷,到了。”轿中随后走出一人,正是林清华。
  林清华见到旁边的小轿,笑着问道:“你们来的可真早,候大人呢?”
  轿夫也笑着回答:“回侯爷,我们老爷只比您早了一步,刚刚进去。”
  林清华接着问道:“你们老爷的婚事安排的怎么样了?”
  轿夫答道:“八九不离十了,就等太老爷点头了。”
  林清华道:“这下我可得好好揶揄一下老候了,哈哈哈!”说完边向皇宫内走去。
  武英殿前众臣已经排好了队,就等着点卯了。点卯值官正捧着个折子挨个念着众大臣的名字和官职,每点一个便有人应一声,点到林清华时却无人应声,那值官以为声音小了,只好又念一边:“大明威毅侯并领兵部侍郎衔林清华!”
  “来了,来了,我在这儿哪!”林清华边跑边喊道,很快便跑进了队伍。
  众臣之中倒有一半人脸现不虞之色,但也没人说什么。点完了卯,众人又等了会儿,那武英殿的门才慢慢打开,众人分为文武两班,列队走进殿内。不一会儿,皇帝也在高起潜的搀扶下走进殿中坐在了龙椅之上。待皇帝坐定,高起潜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顺天府尹应声而出,说道:“臣有本奏!”将奏本递给高起潜后,他继续说道:“昨夜兵部府库忽然起火,虽经奋力扑救,但因火势甚猛,库中又存有火药硝黄之物,因而未能扑灭,到今天早上时,那里已成一片瓦砾。”
  皇帝看了看奏折,问道:“起火原因可曾查明?”
  顺天府尹答道:“微臣听说火灭之后,立即调派人手到那里去,经过一番勘察,微臣发现两个疑点:其一,库中所存原为兵器,火药只是一小部分,照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火势的,最多也是爆炸才对;其二,看守库房的太监们全部被烧成了焦尸,但有几个的咽喉和肋部明显有刀伤。因而微臣判断是有人故意纵火。”
  此话刚落,殿中众人交头接耳,但很快就安静下来。林清华特意看了看高起潜,但那高起潜就像是没事人一般,神态安详,嘴角含笑。
  皇帝问道:“依爱卿所见,此事乃何人所为?”
  顺天府尹道:“微臣愚钝,现在还未查出真凶,但微臣怀疑此事有可能是北寇的细作所为,想是以此削弱我军实力,并制造恐慌。”
  皇帝皱眉道:“若真是如此,那就得加强京城的戒备了。你这就下去安排人手,严厉盘查进出各门的行人,严防细作混入城中。高起潜,你也带着东厂卫士去城中捉拿奸细。”
  高起潜和顺天府尹领命而去。
  待二人走后,皇帝继续说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上奏的,尽管奏来。对了,朕要告诉众爱卿一个好消息,威毅侯不负众望,已说得那李自成投降了。”
  本来众臣中消息灵通的昨晚就知道了,但现在从皇帝口中说出自是不一般,于是纷纷向皇帝道贺,齐赞皇帝英明,有识人之明,乃旷古未有的好皇帝。
  但众人除了说些拍马屁的话之外,没一人说正事,林清华只好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众人的阿谀,走出来说道:“臣有事要奏。昨天臣去兵部府库领军械,但还未能将军械运走,府库便已失火,而且臣也觉得府库中的军械保养极差,早已不堪使用,因而臣请皇上下旨,令工部加紧赶造一批火器,以便尽快装备军队。另外臣在海外待过很长时间,对这西洋火器颇有研究,臣想亲自指导工部的工匠制造新式火器。”
  皇帝想了片刻,便道:“如此甚好,朕就任你为兵部督造官,去工部督造军械。”
  林清华谢恩退下后,又有一人站了出来,却是正牌兵部侍郎陈子龙,他奏道:“臣也有要事上奏。半月之前,江南士子向朝廷上了个万言书,敦请朝廷停查‘顺案’并编练新军,这‘顺案’朝廷早已停查了,自不必说,但那编练新军之事因遭江北四镇反对而不得行。臣前几天奉旨到江北劳军时,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江北之诸军多不堪用,不仅兵骄将傲、不听号令、训练废弛,而且与驻地百姓士绅之间时有摩擦,以至于民间有‘防兵甚于防贼’之说,况且诸镇之间将领不和,互相争夺地盘,特别是高杰与黄得功之间为了争夺扬州已成水火之势,本月初,高杰在土桥一带对黄得功发动突袭,黄得功险些丧命,为了劝解双方,史阁部才再次前往扬州,希望此次他能说和双方。由此可见,若朝廷不能掌握一支听命于朝廷的军队,只怕会再次上演唐末藩镇割据局面,因此臣希望皇上下诏,在这江南一带编练新军,外拒北虏,内平贼寇,保我大明万世基业。”
  不等皇帝说话,那张慎言却说道:“陈大人此言谬矣。只要朝廷能保证四镇的粮饷来源,那四镇怎能不听命于朝廷?若他们敢不听命,那就断绝粮饷供应,看他还敢不屈服?再说了,编练新军需要银子,且数量不菲,银子从哪儿来?国库并不充裕,难道还要加税吗?百姓早就对‘三饷加派’苦不堪言,若是再加,只怕会激起民变!”
  听到这里,林清华驳斥道:“一支只靠银子维持的军队是靠不住的,你能给他一百万两银子,那么鞑子就能给他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收买他,并用高官厚禄、裂土封王的承诺来引诱他,对于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来说,谁给他的东西多,谁就是他的主子,而且他们欲壑难填,就像是一个无底洞,贪婪的将国库掏空,你有那么多银子吗?再说了,你用断绝粮饷供应来威胁他们,只怕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要么投入鞑子的怀抱,要么带兵杀回南京,自己来取粮饷。”
  一番话说得张慎言无话可说,林清华转向皇帝说道:“微臣也以为编练新军可行,但不可操之过急,应先编练几支小部队,并用新式火器武装,用新式方法训练,兵贵精不贵多,这样一来也花不了多少钱,还不会引起四镇的猜忌。”
  看到皇帝有些动心了,林清华向候方域递了个眼色,候方域心领神会,也出班说道:“臣也以为二位大人说的可行,还望皇上早日定夺。”
  接着又有几个大臣出声附和,皇帝见状,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说,那么就先试试,不过不可扰民,不能加税,以免激起民变。这样吧,林爱卿招三万人,名‘镇虏军’;陈爱卿招三万人,名‘平虏军’,所需粮饷由兵部、户部、内库共同筹措。”
  众臣听后,纷纷跪下谢恩。大赞皇帝英明。
  林清华退朝以后,便被候方域硬拉着来到媚香楼。来到媚香楼后,侯方域与李香君双双拜谢林清华的赠银赎身之恩,林清华哪里敢当,忙扶起二人,说道:“贤伉俪不必如此,古人云:‘只羡鸳鸯不羡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