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启民可汗一定会把他说的这句话转达给隋炀帝的。他想试探一下这个忙着搞政绩工程的中国皇帝究竟会拿他怎么样。当然,高元也不是没想过一个可怕的后果,那就是战争。但高元不相信这个刚上台就在大兴土木的皇帝会在此时开战。因为打仗打的就是钱和人。大隋为了搞那几个大工程,隋炀帝已经连续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普免钱粮,并且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庞大的帝国在那几个庞大的工程背后已经死了不计其数的人。




第71节:打仗不是请客吃饭(1)

还会有人为这个不得人心的皇帝去送命吗?高元实在不看好这一点。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
 
可惜高元看走眼了。
 
虽然大隋人民心里头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情愿为他们的皇帝去送命,但是只要隋炀帝愿意就可以了。
 
因为起码到现在为止,那个历史的突破口还没有到来——尽管它已呼之欲出,尽管大隋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到极限,但隋炀帝还是要赌一把——这事关一个帝国的体面和尊严。隋炀帝决定要用战争来教训一下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丽国,教训一下“辽东粪土臣元”。
 
关于战争的准备,隋炀帝是高标准和严要求的。他下令,要把大运河从洛阳一直开通到涿郡(北京)去,以便运送军粮。同时,隋炀帝还下令在东莱海口建造战舰。由于工期太紧,很多民工只能日夜站在水里不停地劳作,以至于腰部以下都长满了蛆。更有民工为了逃避那些生不如死的劳役,或自断手足,或逃到深山老林里开荒种地乃至啸聚成群——一个王朝的火山口已经隐约可见了。
 
但是隋炀帝视而不见。他的眼里只有战争。关于征高丽一事,父亲曾经的失败在他看来不是压力而是动力。说到底,隋炀帝还是喜欢打仗的。他喜欢打仗就像他喜欢搞大工程一样,内心里充满了激情和喜悦。
 
当然隋炀帝深深地知道: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 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那样温良恭俭让。
 
打仗玩的就是气势,就是不对等,就是骇你没商量。
 
大业八年的正月初一,一支史无前例、骇人听闻的大队伍从北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支队伍号称有两百万人,每天出发一支,一共发了整整一个月,才把队伍的出发仪式进行完毕。队伍全长达一千四百里,真正是一眼望不到头。同时这条巨龙还整出了震天动地的巨响:士兵们喊着响亮的口号,伴随着军乐队的锣鼓声往高丽进发,同时无数的彩旗在阵中飞扬,令人叹为观止。




第72节:打仗不是请客吃饭(2)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隋炀帝不仅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也藐视敌人。他请了各国的驻华使节、武官随军观战,并向他们公布隋军的番号及进军计划,同时一一介绍隋军各部专职受降官——隋炀帝料定高丽军将望风而逃、不战而降!
 
隋炀帝的所作所为骇得这些“孤陋寡闻”的使节、武官说不出话来——见过行军打仗的,没见过这么行军打仗的;见过自信的皇帝,没见过这么自信的皇帝。什么叫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这才叫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但是这场不对等的战争却充满了诡异的气氛。
 
隋炀帝猜到了战事的开头却没猜到战事的结局。
 
高丽军竟然打败了号称有两百万人的大隋军。
 
最致命的那场战争发生在辽河岸边。三十五万隋军遭到了高丽军的四面包抄,最后慌里慌张逃回辽西时竟只剩下两千七百人。这样的战况着实把随军观战的各国驻华使节、武官看傻眼了——是高丽军太强大,还是隋军点太背,这支帝国的队伍再不会打仗也不可能打成这个样子啊?!
 
但是没有人会由此联想到一个帝国的人心向背问题。帝国看上去史无前例的强大,可人心却已然史无前例地涣散——在这一点上,高元真的猜对了:没有人再愿意为那个不得人心的皇帝去送命了。即便人到了战场上,心却依旧留在家乡,留在妻儿老母身上。
 
总想逃回来!哪怕只有一口气也要逃回来!
 
隋炀帝也隐隐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再视而不见,活生生的战况也会让他明白过来。
 
但是隋炀帝的头却没有低下来。
 
因为这场战争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战争了,而是关系到他身后的这个帝国是不是还有脸面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所以他必须要赢回来。
 
他不仅是要为自己赢回脸面,也是为他的父亲、为他以后千秋万代的杨氏家族赢回脸面。在这一点上,隋炀帝觉得没有半点退让的余地。
 
因此,仅仅在半个月后,隋炀帝就悍然宣布:第二年要再征高丽。不把高丽人打趴下,决不罢休!




第73节:打仗不是请客吃饭(3)

隋炀帝宣布得很悍然,语气很重,听上去是那么的不容置疑。整个帝国一片鸦雀无声,似乎都在臣服于他的意志。隋炀帝心里一片释然——看来帝国的底线还是没有被突破,国力还可承受,人民还愿担当——当然隋炀帝也告诉自己:民力毕竟有穷时,二征高丽应该是最后的战争了。此战应该是毕其功于一役。此役之后,他要向全人类宣布,大隋将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再劳民伤财了。
 
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却很不妙,因为一首流行歌曲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这个帝国的主旋律: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首歌曲的领唱者是自称“知世郎”的王薄,他在山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高唱《无向辽东浪死歌》,坚决抵制隋炀帝的二征高丽政策。与此同时,窦建德和翟让起兵响应。隋炀帝这才明白,敢情刚开始的沉默是王薄们没醒悟,现如今,他们醒悟过来了,要和他这个皇帝对着干了,这让隋炀帝心里一阵忧伤——
 
唉,帝国的底线还是被突破了,火山口喷出了愤怒而不合时宜的岩浆。
 
那么接下来,这仗还要不要打呢?帝国的尊严和生存之间哪一个更重要?隋炀帝陷入了两难选择。
 
最终,隋炀帝决定:二征高丽政策不仅不变,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同时,对于国内叛乱事件要发现一起镇压一起。
 
总之,一切为了长治久安。一切为了千秋功业。在一次由全体内阁成员参加的平暴动员大会上,隋炀帝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喊出了上述口号。此时此刻,这个帝国已经发生了二十多起叛乱事件了。一些大臣开始对帝国的前途表示担忧,希望隋炀帝爱惜民力,暂缓征高丽。但是隋炀帝脸色铁青、态度坚决,一副世人皆醉他独醒的样子。
 
征兵工作在哭天喊地中进行,平暴工作也在腥风血雨中进行。这个帝国的国民情绪已经紧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大臣们几次三番地求见隋炀帝,盼望他改弦更张,他却避而不见。隋炀帝把自己关在仁寿宫里,听任自己内心的风暴起起落落——直到大业九年春天的阳光,在一片不确定性中犹犹豫豫地照射到人间,照射到这个尚未发动第二次远征战争、国内却已燃起烽火的大隋帝国。




第74节:打仗不是请客吃饭(4)

此时的大隋,终于又走到了历史的拐点处。
 
历史其实是有很多拐点的。
 
对站在拐点面前的当事人来说,每一个拐点就意味着一次非此即彼的选择。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如果隋文帝地下有知的话,很多年后的今天,他可能会在九泉之下愤怒地涂改他当初面对历史拐点的那一次选择——废立太子太过草率。曾经一脸持重的杨广现如今不仅把帝国搞得民怨沸腾,而且还执迷不悟。
 
的确,如果让杨勇来做这个国家领导人的话,他可能平庸是平庸了些,但起码不会像杨广那样搞得这个帝国摇摇欲坠。有的时候,进取心就是祸害心。而千秋伟业的背后承载的就是万世骂名。所以一个皇帝不会折腾不好,太过折腾也不好。
 
所有这些,都是晚年刚愎自用的隋文帝不曾悟到的。现在的天下是他的二儿子杨广的天下——一切尽在杨广掌握中。
 
一切又不是杨广可以掌握的。
 
因为二征高丽同样充满了很多未知数。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一次,大隋真的会有好运,打一个大胜仗回去吗?
 
历史佬儿看上去有点同情杨广。毕竟励精图治、建千秋功业在历史佬儿看来是好事,就不要让这个心力交瘁的皇帝再受太多的折磨了。这场战争于是就变得很轻松,杨广也充分发挥了他平陈时的军事天才——他命令辽东攻城部队将一百多万个布袋装满土之后堆成了高与城齐的大道,然后百万大军准备沿着这高高的大道冲进城去,活捉高丽王高元。
 
杨广将这样的军事行动命名为“众志成城”。的确,人多好办事,大隋军事家兼冒险家杨广以他匪夷所思的攻城战术迅速地将高丽军坚固的城墙“夷”为平地。胜利看上去唾手可得,而杨广心里也盘算着:待取胜之后,迅速回师国内平息那些在他看来不成气候的农民起义……
 
但是就在攻城即将进行时,一个来自国内的消息将他从云宵打到了地底下:贵族将军杨玄感趁他东征之机发动兵变,数万叛军直逼东都洛阳……




第75节:可怕的贵族起义(1)

可怕的贵族起义
 
很多年来,杨广的心里有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农民起义不可怕,可怕的是贵族起义。
 
一般的贵族起义不可怕,可怕的是贵族将军起义。
 
因为他们专业啊。
 
打仗专业,搞政变更专业。不像农民起义,整个一业余选手在闹翻天。
 
所以杨广的心里不能不害怕。
 
尤其让他害怕的是杨玄感这个人。
 
因为,在所有的贵族将军中,杨玄感的分量是最重的。
 
杨玄感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开国重臣杨素的儿子。成年后依恩荫之法他被任命为礼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