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裕评传-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大祸将至,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历史已经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答案:西汉初年的淮南王英布,在见到彭越、韩信相继丧命之后,采取的对策,就是起兵造反!就像他那位骁勇好斗的弟弟诸葛黎民说得那样:“当年的英布和彭越并不是同党,但大势所至,谁也不可能单独幸免。刘毅被诛杀,足以成为我们诸葛氏的前车之鉴!应该乘现在刘裕还没有回来的机会起兵,夺取中央大权。”然而,诸葛长民原本就算不上**怀大志之人,又在富贵温柔乡里浸得太久,早已把他原先那点儿机警果敢泡成了棉花糖。刘裕岂是好对付的?同他对着干,那就像同博尔特比百米跑,同布勃卡比撑竿跳,多半讨不了好去。而且刀既然还没架到脖子上,那就还有安享荣华的可能性,他实在提不起勇气,定下造反的决心。

 因此,诸葛长民尽管很准确的预测出了自己的未来,但他在内心深处却千方百计地想否认这个未来,思来想去,他想出了一个掩耳盗铃的好主意,来安慰自己。诸葛长民来找刘穆之,向他打听说:“现在听外边的人议论纷纷,都说刘太尉(即刘裕,他在义熙七年三月被加授太尉一职)非常猜忌怀疑我,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刘穆之是干什么的,自然回答的天衣无缝:“外人的谣言也能信吗?刘公此次西征荆州,把老母妻子都交给您来照顾,如果对您稍有怀疑,怎么可能这么做?”

 就像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刚刚注**了杜冷丁,身体的不适暂时消失了,诸葛长民又获得了他渴望得到的假想安全感,满意地回去了。但一回到自己的府第,诸葛黎民就一个劲地怂恿他造反:刘穆之说的话也能信?难道你记不得了,上次刘裕西征卢循时,留守建康,照顾刘裕家小的人是谁?诸葛长民当然记得,那个人就是刘毅。他诸葛长民并不是傻瓜,并没有天真到相信刘穆之说得是实话,但他的内心实在很想相信刘穆之说得都是实话,可这种无奈,又能说与谁听?诸葛黎民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他最不愿意想起的东西,刚刚赶走的烦恼和苦闷在外边兜了个圈,又都回来找到了组织。诸葛长民踌躇良久,只得叹息说:“当年贫贱的时候,只想着搏取富贵。等富贵真正到手,却与危难相随。如今就是想放手,回头重新做个京口布衣,也不可能了!”
是祸躲不过 上

 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患得患失的诸葛长民寻思来寻思去,终于下出了一步蠢棋,他给北青州刺史刘敬宣写了一封意义含糊的信:“盘龙(刘毅的小名)一向凶狠专断,目中无人,这次纯粹是自取灭亡。如今不和谐分子都已经铲除干净,金光大道正向我们敞开,富贵荣华,我们应该一起去争取!”

 尽管话说得遮遮掩掩,但刘敬宣还是清晰地闻出了诸葛长民想拉他上贼船的企图。刘敬宣与刘裕,早就是至交好友,刘裕对他又屡有大恩,那种过命的交情,远非一般同僚诸葛长民可比。何况对刘裕的本事,刘敬宣也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要和别人结盟反对刘裕?这种事刘敬宣不但不愿想,也不敢想(真不知诸葛长民什么眼光,竟然会选择拉拢刘敬宣,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因此他很明确拒绝了诸葛长民的引诱,回信说:“下官自从义熙年间南归以来,先后历任三州、七郡,常常感到所得的福气已经过多,只怕自己的功德承受不起,将来反而遭祸。天天所考虑的,都是如何避盈居损,谦让处下,至于谋取更大的富贵,那不是我敢想的事。”

 不仅如此,刘敬宣还将诸葛长民的亲笔信遣人送往荆州,交给刘裕。刘裕看信之后笑道:“我就知道,阿寿(刘敬宣的小名)是不会辜负我的!”差不多与此同时,留在建康的刘穆之与亲信何承天商议了目前京城的局势后,也派人送信给刘裕,提醒他:诸葛长民有异动,最好不要像平常那样按正常程序返回建康,以防止诸葛长民万一铤而走险,派人行刺你!自然,这便是前文提到的那两封信了。不错,刘穆之和刘敬宣果然是我的人,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那么,对那个已经辜负了自己的人,还有必要继续包容吗?

 毫无疑问,不管比能力,还是比实力,诸葛长民都远远不是刘裕对手,只要刘裕下决心摆平他,就绝无失败的可能。但就像今天的老美在用武力打击不顺眼的中小国家时一样,当打赢已不是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零伤亡了。诸葛长民如果真发动叛乱,虽然肯定会被自己打败,但那样一来,自己的家小,一班将领们的亲属,刘穆之等人都会有危险,而且刚刚恢复安定的建康城也可能再遭破坏,这些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而避免这一切的发生,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刺激诸葛长民,因为他那个人,只要还能苟安,多半就会选择苟安。

 因此,刘裕在荆州一呆三个月,迟迟不见回去。曾劝刘裕不可让刘毅带兵讨卢循的王诞,此时向刘裕请求先回建康。刘裕对他说:“诸葛长民已经起了作乱的心思,你现在回去,不怕有危险吗?”王诞回答:“长民知道我一向很受刘公的信赖,如今刘公让我一个人轻身回去,正好显示刘公对他并无怀疑,他就不会轻易造反了。”刘裕笑道:“你的勇气超过孟贲、夏育了!”(孟贲、夏育都是战国时有名的大力士,古人很喜欢将两人并称,当作勇士的代名词)就让王诞先回。果然,诸葛长民见王诞毫无防备地回来,认为事情还有转机,更加下不去反叛的决心了。

 刘裕终于宣布他要回建康了,并公布了回去的日程表。眼看刘裕宣布的日期到达,诸葛长民不敢怠慢,率领留守建康的文武百官前往新亭迎接。谁知这一等就是一整天,一直不见刘裕船队的影子,直到临近傍晚,才有人来通知说:“众位大人不用等了,刘公有事耽搁了,明天才到。”好么,所有人只好回去。第二天,诸葛长民和各位大臣又在新亭等候,奈何结局也和第一天相同,刘裕又有事了,归期又推迟了!接下去的第三天、第四天,仿佛没有创意的肥皂剧,相同的情节一再上演。就算放羊的顽童喊“狼来了”都没这么夸张的,更惨的是,当刘裕喊“狼来了”的时候,你还不能不作为。众大臣们虽然不乐意,但又不敢不去,只是在心里犯嘀咕:刘太尉该不是有意耍我们吧?

 鲁达在镇关西肉铺里的回答可以代表刘裕的心声:“就是来戏耍你的!”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二月三十日夜,刘裕突然乘坐着一条不起眼的小船到达建康,只在猛士丁旿等数名亲信的陪同下秘密回到自己的太尉府,除刘穆之等极少数亲信外,建康城中几乎无人知晓。
是祸躲不过 下

第二天一早,诸葛长民原本还打算今天再去新亭熬时间呢,突然接到刘裕已经回到京城的通知,不由大吃一惊。仓促间,他已经不可能再做出别的什么反应,只好硬起头皮,前往太尉府拜见刘裕。

 出乎诸葛长民的意料,刘裕的表情格外的和蔼,完全看不到暴风雨来临前密布的乌云。难道真是自己多心了?刘裕根本没有要对付自己的意思?稍过了一会儿,刘裕将诸葛长民请进内室,命所有侍从都出去,只留下他们两个人同床对坐,叙谈旧日情谊。刘裕说得很动情,他的一生已经历了如此多的惊心动魄,如此多的九死一生,站在人上人的颠峰,回顾崎岖的的攀登之路,其中有多少是不能说的隐密?又有多少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伤痛?然而,在这个时候,刘裕全都毫无隐晦,向诸葛长民全部和盘托出了,仿佛对面坐着的那个人,并不是不久前还谋划反叛的异己分子,而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生死至交,在历尽艰险死里逃生之后又再度相遇。

 而诸葛长民则又惊又喜,恍惚间似乎时光又回到了当年一同歃血结盟,密谋反桓的岁月,对面坐的,仍是那位慷慨仗义的刘大哥。那一刻,他几乎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已无睱仔细思量刘裕为什么会对他说那些话。在一时冲动中,他估计连今后要洗心革面,永远追随刘大哥的念头都有了。

 就在诸葛长民心潮澎湃,对外界的感知变得麻木的时刻,可能刘裕做了什么暗号,藏在屏风背后的心腹卫士丁旿突然冲了出来,一把将诸葛长民从床上拉下,坠于地上,然后一连几拳,就把他殴毙于床侧。刘裕仍然平静地坐着,默默看着诸葛长民一命呜呼,脸上还带着未完全退去的笑意……

 我们很难弄清楚,刘裕为何要用这么戏剧性的方式杀死诸葛长民,因为这大可不必。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过诸葛长民有什么过人的勇力,即使玩单挑,他也九成不会是曾以一打千的刘裕对手,何况屋内又有一个忠勇堪比典韦、许褚的丁旿?更不用说众多的护卫。其实就当诸葛长民踏进太尉府的那一刻起,刘裕已经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制其于死地,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的废话,那么刘裕为何还会这么做呢?

 也许,真实的答案并没有多少厚黑的成份,仅仅是因为:刘裕需要倾述。

 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有这样两个镜头:

 在新加坡的一家小餐馆里,梁朝伟扮演的周暮云对萧炳林扮演的阿炳说:“我问你,从前有些人,心里有了秘密,而且不想被人知道,知道他们会怎么做?”阿炳说:“我怎么知道。”周暮云回答:“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把洞封上。那秘密会留在树里,没有人知道。”

 几年后,在柬埔寨的一座古老的寺院,有一位小和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游客:他对着一根斑斓的旧石柱依依不舍,随着悠扬伤感的大提琴声响起,他把嘴凑近石柱上的一个石洞,轻轻地自言自语。当他离开的时候,留下一个被泥土封住的小小石洞……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是需要宣泄情绪的,如果把所有的事都埋藏在心底,是一种难言的痛苦。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容易,各种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