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双方剑拔弩张,即将大打出手。在这紧要关头,鲁肃坐不住了。
鲁肃是一手促成孙刘联盟的人,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读通鉴论》)。但鲁肃主张借荆州,并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胳膊肘往外拐,而是跟孙权一样始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刘备得到益州后一定要归还荆州。现在,刘备要赖账,甚至不惜兵戈相见,最下不了台的就是鲁肃。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左右事态的发展。

鲁肃提出跟关羽会面。现在,双方已处于敌对状态,鲁肃此行是有危险的,他的部下担心关羽下黑手,都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鲁肃毫无畏惧,他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是刘备辜负我们东吴,是非曲直还不清楚吗?他关羽又能怎么样呢?”于是,毅然赴会。未必是鲁肃胆子大,只是理直气壮罢了。
鲁肃提出双方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让将军们赴会,但同时却各自佩带单刀。双方佩刀会谈,这是互为敌国的做法,可见当时气氛之紧张。这就是历史上的单刀赴会。
会上,鲁肃一改谦谦君子的作风,无比激愤地说:“我们之所以拿出荆州借给你们,还不是看你们败军而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可没想到,你们得了益州,竟然根本不想归还荆州。我们现在要拿回三郡,你们凭什么不答应?”(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鲁肃说出的话如此尖刻严厉,关羽那方有人坐不住了,“腾愣”一下有人站起反驳道:“天下的土地是天下人的土地,唯有德者居之,怎么一定是你们的呢?”(《三国志·鲁肃传》: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当时能够与会并开言的,大概不是糜芳就是士仁。这种耍赖皮的说话方式跟刘备如出一辙,鲁肃不禁大怒,当即大声喝叱。说的什么没有明载,应该是破口大骂。

如此耍赖也不是关羽的风格,于是关羽手按刀鞘也站了起来,不过,他不是要对鲁肃对粗,而是呵退自己的部下:“我们在这里商谈国家大事,你懂得什么!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随即用严厉的目光逼退那人。张飞不懂体恤士卒,而关羽却不知尊重官僚,这成为他们的最终败因。
面对鲁肃无可辩驳的责骂,关羽无法正面驳斥,而只能辩解说:“在打乌林时,我家主公每天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晚上连脱下盔甲休息的时候都没有,与你们同心协力一同破曹,难道我们都白忙活了?难道连一小块落脚地都不应该占?”(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

鲁肃讲的是大道理,而关羽讲的是小道理,乃至是歪理。可关羽并没有否认借荆州的事,而只是说打退曹操,好处多少也得分刘备点。关羽的话,自然还是没有多少说服力,于是又遭到鲁肃的一顿痛斥,关羽结果无言以对。
单刀会的故事,得分的是鲁肃,是他不惧危难,冒险前去敌营责难敌人。不过在《三国演义》和后世的戏曲中,关羽成了正面人物,鲁肃却成了丑角。
单刀会没有达成任何结果,关羽不会因鲁肃的责骂而撤兵,继续在益阳一线与吴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但三国就是三国,荆州并不仅仅是孙刘两家的事,现在,该轮到曹操上场了。曹操其实很久以来都是以刘备恩公的面目出现的,对刘备直接和间接的帮助大概仅次于公孙瓒:他打徐州未遂,结果让刘备白捡了徐州;他把刘备弄到许昌,结果让刘备获得了英雄的地位;他打荆州未遂,结果让刘备借得荆州;他打关中,结果让刘备有了得西蜀之机。但这次曹操终于把矛头对准刘备了,他要攻打西蜀了,这一行动迫使刘备放弃了夺回三郡的打算。

就在孙刘陈兵荆州、准备第二次掰腕子的时候,曹操却突然大举进攻汉中,张鲁遁走巴西。门户既失,曹军旦夕可杀入西蜀,蜀中百姓立时乱了营,“一日数十惊”。这样的局面不是闹着玩的,丢掉西蜀可能是转瞬间的事情。于是,刘备害怕了,主动与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重分荆州。孙权已经占领的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东吴,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属刘备。孙权对于得到三郡的战果还算满意,也同意了。孙刘罢兵,刘备引军退回江州。

不过事情还没完。孙权的胃口不仅仅是东三郡,而是荆州的全部。刘备割让三郡,不仅没让孙权满足,反而让他升起了拿回全部荆州的希望。后来当刘备取了汉中,东吴则要全部收账了,荆州的一寸土地也不能留给刘备。不过现在刘备还想不到那么多,现在要应付的是来自汉中曹操的威胁。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三十四回:攻略汉中
第三十四回:攻略汉中(上)
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是刘备一生中最伟大的胜利——徐州是捞的,荆州是借的,益州是骗的,而只有汉中是刘备堂堂正正打下来的。
刘备一生最大的资本是仁义,这使他得以接掌徐州,得以披着羊皮进入益州。

刘备一生中最有胆色的事情,是揭起反旗与曹操决裂,杀车胄夺徐州,枭雄本色毕露。而刘备一生中最伟大的军事胜利,就是夺取汉中一役,三分天下的奠基也正在这里。
夺取益州确切说不是一次军事胜利,而是一次政治胜利。没有孙权借给他荆州立足,没有张松、法正弃暗投明,没有刘璋引狼入室,刘备还有机会拿到益州吗?在刘璋引狼入室的情况下,刘备耗了三年,假如是硬攻的话,那么刘备要耗多长时间?还能够拿下益州吗?那么,曹操和孙权为什么给刘备以时间和机会拿下益州呢?
在刘备拿下成都的第二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不是刘备而是曹操率先拿下益州的北方门户汉中。刘备不会不知道汉中的重要,但他因为荆州的债务纠纷而率兵回荆州与孙权对峙。
在刘备无法抽身的当口,曹操平定陇右(今甘肃中东部),随即征讨汉中张鲁。曹操亲率大将夏侯渊、夏侯惇、张郃、徐晃,领着十万大军,自陈仓出散关(今秦岭大散关),进攻汉中。七月,便进至阳平关(今勉县水磨湾)。张鲁让自己的弟弟张卫和部将杨昂、杨任率军数万人守关,在关北横山筑城十余里,严密防守。曹军屡攻不克,形成对峙局面。

张鲁虽弱,但汉中地势复杂、易守难攻的优势开始发挥作用,曹操进军不利。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曹军士卒不服水土,患病死亡甚多,军粮又将用尽,俨然有点赤壁大战前的样子了,曹操见势不妙,于是打算撤军,不料,一次意外事故却改写了历史。
一天,曹军偏将高祚领军夜行却迷了路,误入张卫军营。高祚见身入死地,也只好拼死一搏,于是鸣鼓冲锋。张卫守军猝不及防,惊慌溃乱,杨任被斩,张卫败走。曹军趁势猛攻,获得大胜,并夺下阳平关。
张鲁闻听阳平关城失守,汉中已无险可守,于是打算投降。这时谋士功曹阎圃却站出来阻止他这样做。但不是阻止他投降,而是提出这样的建议:“现在我们败后而降,肯定让人瞧不起,我们肯定拿不到什么好待遇;不如我们先退到巴蜀,凭借杜濩(今四川省平昌、营山、渠县一带)、朴胡(夷族,今四川南江、巴中米仓山一带)的力量,和曹魏再对抗一阵,给他们找点麻烦,这样他们就不会小看咱们,我们归降后才不会受到轻慢。”(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

继续抵抗是为了卖一个更好的价钱,对于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由此即可见张鲁君臣比西蜀的刘璋不知强了多少,张鲁他们没有引狼入室,临敌也没有惊慌失措,甚至连投降都不忘跟曹操做买卖。可见,地盘更大的刘璋只是替刘备看家的守户之犬,而张鲁却因为其成功的“丛林共产主义”实践而永留史册。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51节

张鲁采纳了阎圃的建议,于是由米仓山向南退入巴中。在撤离汉中前,有人建议烧毁宝货仓库。张鲁却说:“我本来就想归顺朝廷,而心意还未来得及实现,今天退走只是一时暂避锋芒,并不是对朝廷有恶意,宝货仓库本应为国家所有,我怎能烧呢?”(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于是,便把仓库封藏好,放弃汉中而去。

张鲁无疑又做了一件为自己加分的事情。张鲁已经准备降曹,自然不会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了。不过,由此我们也能看到他在汉中所进行的“丛林共产主义”实践,并不是为了鱼肉百姓,而的确是为了实践一种美好的理想,因为,他的确有一颗善良而仁慈的心。
曹操不战而入南郑,得知仓库完好,军粮无忧,既对张鲁非常感佩,也明了张鲁归降之心,即派使者前去好言劝慰。九月,巴中一带的朴胡、杜濩等率族归顺曹操。十一月,张鲁亦率部出降。曹操很对得起张鲁,拜他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谋士阎圃都被封为列侯。
占据汉中后,曹操的下一个对手就是益州的刘备。自从长坂坡一别,很多年过去了,这个老对手,不仅没有被打倒,而且越混越有出息了,转了一大圈从中南跑到了西南,叫曹操不能不另眼相看。以前刘备没地盘,曹操就夸刘备是英雄;现在刘备已经有了偌大的地盘,那就更应该给人家面子了。
考虑到刘备新有益州,兵多将广,文有法正出谋划策,武有张飞、魏延、黄忠等万夫莫当之将,诸葛亮在成都襄理政务,关羽在荆州枕戈待旦,岂是像张鲁那么好对付。如若伐蜀,必劳师袭远,一旦受挫,必将陷入僵持局面。而此刻关羽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