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宋王朝-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崇诂摇了摇头,冷冷说道:     “誓书是张废纸,铁券也不过是块铁疙瘩,什么用处也没有。在下听说李大帅一直与赵匡胤闹得很僵,显德年间在扬州还差点儿把他杀了。朱元兄,李大帅是大周的亲贵,赵匡胤就是说上一万句好听的话也不会有人相信。如今分明是设下圈套等着大帅往里钻,你真看不出来吗?”     朱元立即反驳道: “张大人此言差矣!两国交兵尚且可以受降,如今李大帅倾心听命,新天子不会置国事于脑后而计较个人恩怨的,张大人如此危言耸听,莫不是逼大帅陷于不忠不义的境地?朱某本是唐将,弃伪从真,于今三年,并没有谁来为难于我,更何况李大帅威名赫赫。就算新天子不是那么言听计从,就算是做给别人看,收买人心,也绝不会有加害大帅之意!”     这席话让李重进很不爱听,说张崇诂逼自己陷于不忠不义的境地,真是胡说八道!不忠?我李重进对大周忠心耿耿。如今让我对赵匡胤去忠,那恰恰是让我对大周不忠!不义?我做事从来义字当先,难道赵匡胤夺人皇位就算是义,我不从逆,反倒是不义了?这个朱元曾投在赵匡胤麾下,赵匡胤留他一命,他自然会对赵匡胤感激涕零!     他心里很恼,却不发作,只冷冷地说道:     “朱刺史,你说你本是唐将,那就该为唐国主效力捐躯才是。本帅想成全你的忠义,送你回唐国去,你意下如何?”     “大帅!”朱元惊住了。“你这是何意?唐国主杀了我母妻四口,我与他还有什么忠义可言?”     张崇诂接口说道: “别怕嘛,朱元兄威名赫赫,唐国主绝不会对你有加害之意!”     朱元圆睁双眼,恨恨地盯住张崇诂,说道:     “我一心为大帅谋划,可你却把大帅往火坑里推,有朝一日大帅惹火烧身,谁来救他?”     “我!”张崇诂大声说道。 
          《赵宋王朝》 第四部分守节谏父归新朝 朱元意外回故土(3)    “来人!”李重进喊了一声,对跑进来的几个军士说: “先让朱刺史受点委屈,把他捆起来。”     军士们把朱元拖了下去,另几位刺史也唯唯而退。屋里只剩下张崇诂没动。     “崇诂,你替本帅到唐国走一趟,一是把朱元交给李璟,别让他死在本帅手里;二是要李璟出兵助我。淮南这地方,本帅不能离开!”     汴京城里的老范质这些天忙极了。宋朝新立,他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匡胤对他十分礼敬,他心里是十二分的感激。新朝建立这几十天,他体会到赵匡胤的确是个仁人君子,心气儿越来越顺。不过他遇到的麻烦事也不算少。     先是因为李重进卡住了漕粮北运,汴京城里闹起了粮荒。范质连忙命人到河北调运粮食,数日之间,平抑了粮价,稳定了人心。二是要建新朝的太庙。这件事他委托给副相魏仁浦去办。还有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死去不久,赶上赵匡胤出征,所以暂时殡在汴京城外。未葬倒也是件好事,他索性命礼官选择好新朝皇陵,再行迁葬。但这件事必得自己亲行,现在还忙不过来。三是为庆祝新帝登基,将赵匡胤的生日二月二十六日定为长春节,播告天下,让万民同庆。眼下离长春节没多久了,赵匡胤已经交代,过节时要在相国寺赐群臣百官宴,并赏群臣新衣各一领,要他尽早赶制这批衣物。他还要交待礼部制定宴赏仪式。四是组织新朝以来第一次进士考试。新皇帝对读书人十分看重,尽管二月里考试时间甚紧,但革故鼎新,重要的是内容,无论如何先要把事情做了。五是后宫清理已毕,杜太后和王皇后入居掖庭。范质本想禀奏赵匡胤下诏选妃,不想赵匡胤一口回绝。如今后庭大小几十殿,只住着杜氏婆媳二人和前妻贺氏的两个孩子,加上随侍宫女和内侍太监,总共不足五十人。六是宣布避讳,天下州、县、镇名中有犯御讳的,一律改过。根据朝命,陕西同州的匡国军节度改为定国军节度,汴京西北的匡城县改为长垣县。七是制定朝廷礼仪,这可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好在朝廷里有个太常寺卿窦仪对此事比较熟悉,领命不久,便把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呈了上来。八是相继接待唐国主李璟、吴越王钱俶、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派来贺天子登基的使节。这些外交上的事,需要格外小心才是。九是赵匡胤对临危不惧、为大周而死的韩通追赐了中书令,要求范质务必办好韩通的丧事,以显新天子对忠臣义士的敬仰。还有那个杀死韩通的王彦升,经范质苦苦请求,赵匡胤虽然免了他的死罪,但要他在韩通的葬礼上披麻戴孝,三叩谢罪。还有,还有……     魏仁浦在协助范质处理诸事时,还替范质想到了一件被他忽略了的事: 新天子以火德立国,就该将天子此前在商丘用过的所有物品收集起来,珍藏在一个专门的殿阁中,以便后世君臣瞻仰。此事他自然要找赵普商议。     “这事不能耽搁。”赵普不但对魏仁浦的主意极力赞同,而且决定立即前往商丘,因为除了这件事之外,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办。     赵普只领了几个随从,几匹快马,不消一日,便赶到了商丘。由于近来节度使衙门里没有公务,显得十分清静,整个府中只有十几个留守的士兵。赵普亲自督察,很快将所有与赵匡胤有关的物品都装好箱子。     赵普又骑马来到微子庙旁那家裁缝铺,盈盈母女依旧在做着自己的生意。     “赵先生!”盈盈母亲见赵普下马,喊了他一声。     “盈盈姑娘呢?”     盈盈听出了赵普的声音,掀帘出来。     赵普没再说话,把马拴在铺前的树上,然后进到铺中,一块板一块板地把铺面关起来。     “赵先生,你……”盈盈母亲不知道赵普为什么要这样做,直到赵普把最后一块板壁挡住,铺子里显得黑乎乎的,盈盈才走上前来,问道:     “赵先生,如今已是大宋朝了,你凭哪一条法令封我家店门?”     “盈盈姑娘,你知道大宋朝的皇帝是谁吗?”赵普问。     “是赵家天子。”     “你知道赵家天子穿的那件龙袍是谁做的吗?”     “我怎么会知道?”     “就是你一针一线绣的那一件啊!”     盈盈惊得张了半天嘴,这消息太出乎她意外了。     “盈盈姑娘,你是大宋朝的有功之臣啊!”赵普说着,朝盈盈深深地一揖。“本官是来接你母女入京的,快收拾一下,跟我走吧。”     “那,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活儿呢!”盈盈母亲有些不知所措。     “贴张告示,凡本铺未缝完的衣物,衣主到节度衙门领取三倍赔偿!”     几天之后,赵普押着七八辆车回到汴京,魏仁浦早把大内的庆云殿收拾干净。又过了数日,魏仁浦与赵普来到便殿,请赵匡胤驾幸庆云殿观览御物。     “这是谁的注意?”赵匡胤边看边问。见到这些物品,他有些感慨。那张用旧了的木榻,那顶不甚白净的帐子,那些笔墨纸砚,书籍文稿,所有这一切,他都记忆如新。他默默地走到殿角,在一张案上看见两双磨破了的草鞋,心里暗暗称道赵普有心机,居然连这东西也没有遗漏。     从庆云殿出来,魏仁浦告辞,回了相府,赵普陪赵匡胤回便殿。路上,赵普又奏:     “陛下,还有一件宝物,臣没敢带进殿门,暂时寄存在相国寺里,只有等陛下亲自看过,有了圣谕,才能进殿。”     “朕现在忙得连觉都睡不够,哪有工夫去相国寺!”赵匡胤虽然对赵普所做的事情甚为赞赏,但这毕竟是不急之务。他瞅了赵普一眼,说: “先放在那里吧!”     “不急不急,陛下何时有了闲情,再去观赏不迟。”     再说张崇诂受李重进之命,押着朱元从扬州出发,过了长江,不日来到金陵。因事先已向李璟通报了此事,李璟派人将他们引到一座江边小楼之中。这座小楼是李璟常来观赏江景之处,如今不在朝堂而在这里接待张崇诂,以示自己不以大朝之使待之。     张崇诂递上李重进的手书。李璟看过,说了句: “此事缓议。”不容张崇诂再说,便问从官道:     “朱元将军现在何处?”     “就在楼下。” 
          《赵宋王朝》 第四部分守节谏父归新朝 朱元意外回故土(4)    “李大帅为何要将朱元将军归还本王?”     “李大帅深知唐国主需要此人,所以让下官将他送回,也算是个见面礼吧。”     李璟转身下楼,韩熙载、徐铉等人也跟了出来,倒把张崇诂晾在楼上。     几个人来到楼下,李璟命人给朱元松绑。朱元自知必死,也不跪叩,侧着头望着窗外的水天。     “朱元将军!”李璟叫了一声,停了片刻,颇有深情地说:“本王知道你心里的苦衷,想不到今天还能与你对面相见!”     朱元听罢,看了李璟一眼,他猜不透李璟究竟想要把自己怎样。     李璟接着又说: “本王为奸臣所惑,杀了你家小四口。好在如今宋齐丘、陈觉之党都已被诛死,也算为你洗雪了冤仇。如今你意外归国,本王会重用于你!”     “这是真的?”朱元绝没料到李璟会说出这样的话,心里问自己,他一直在注视着李璟那张略显憔悴的脸。他了解李璟不是个城府过深的人,而他那几句话又说得合情合理。大概是唐国被奸臣们害得太苦,李璟真的有所悔悟了吧?他怔了半天,扑通跪下:     “臣背主降周,罪该万死!”     “那都是陈觉等人逼我良将!”李璟款言劝慰道。“这一路你受了很多苦,先歇息一下,随本王回宫。”     送走了朱元,李璟又对韩熙载和徐铉讲了张崇诂的来意。     “国主,”徐铉快人快语。“李重进与赵匡胤是兄弟阋于墙,我们千万不要搅入其中。”     李璟又看了看韩熙载,韩熙载点点头,说道:     “徐舍人一语中的。”     张崇诂又被引了进来,见李璟坐在那儿对他不理不睬,问道:     “不知国主何时能给李大帅一个答复?”     李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