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宋王朝-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雪片一样飞过来,柴荣感到格外兴奋,当即改益津关为霸州,改瓦桥关为雄州。既雄且霸,单从这字面上也足以震慑契丹了。     在雄州大宴诸路将领之后,柴荣本想乘胜北上,夺取幽、蓟诸州。只是这几天来他感到身体极度虚弱。前些日子还是每隔十天八天咯一次血,自从到了沧州,几乎每天都要咯血两三次,精神也大不如前,经常是突然冒一身冷汗,像虚脱中暑一样头昏目眩。昨天赵普把姚内斌写的那八个字拿给他,他并没有觉出有什么异常,可赵普让他把这几个字倒着读,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姚内斌的字原本没有句读,四字一句,意思十分明白,可赵普把这几个字一颠倒,又在“子”字后边点断,就成了:     点检做天子,小吾悲。     点检?不就是殿前都点检吗?殿前都点检不是张永德吗?难道他真的要趁我北征夺了皇位?“小吾”不就是小民吗?小民悲,分明是说民意不让我把皇位拱手让给张永德!     柴荣汗流不止,忽又转念一想,这不过是个巧合吧?姚内斌乃契丹降将,他连如今是谁担任殿前都点检都不知道!可是又想到秦、汉以来,此类谶语多有应验。莫非真的是上天告警?     柴荣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踏实,自己出来一个多月,如今京城并无得力的将帅可以挟制张永德,万一他真的坐在龙椅上,手下又有禁卫之兵,汴梁又是刚刚修过的金城汤池,自己纵有猛将千员,也势必处于被动之地啊!     柴荣又想到了赵匡胤,淮南战后命他驻守商丘,他并无半句怨言,如今北征契丹,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人可谓忠诚不贰,委实值得依赖。对,光用亲戚不是上策,还是起用他吧!柴荣主意已定,急命侍卫宣赵匡胤来见。     夜色已深,赵匡胤正想脱衣就寝,听得柴荣宣召,连忙整好装束,跟着侍卫官来到行宫。     “末将赵匡胤参拜陛下。”     “赵爱卿,起身说话。”柴荣坐在榻上,用手捂着胸口,声音有些嘶哑。灯光下看去,他的脸更显得苍白。     “陛下,夺取幽、蓟,末将愿为先锋。”     “不打了。”柴荣说着,又咳嗽起来。     “陛下身体不适,且回京城将养,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为质,为陛下拿下幽州!”赵匡胤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     “赵爱卿,朕现在有几件急事要你去做!近前。”     赵匡胤径直走到柴荣面前,跪倒在地。     “朕这里写好了一封亲笔圣谕,你带上它火速回到汴京,把它交给副相魏仁浦。自今日起,朕命你为殿前都点检,替下张永德。”     “什么?陛下,张将军并无过失!”     “这不是过失不过失的事,你不懂,只要按朕的旨意去做就行了。”柴荣不想多解释。停了停,又道: “路过大名府,顺便告诉符彦卿,让他快些把金环姑娘送到京城,为了大周社稷,朕要尽早立她为后,问名、纳采之仪,让他不要计较,朕不想因为这些繁琐礼节耽误时间。还有,你帐下有个赵普,是吧?”     柴荣用发颤的手把刚刚写好的圣旨交给赵匡胤。按照柴荣的说法,这道圣旨应该是让赵匡胤代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的文字,但柴荣究竟为何要这样做,他心里一点数儿也没有。     “陛下,赵普现在确在末将帐下。”     “此人不能留,要杀掉他。”     “杀掉?”赵匡胤吃了一惊,但又不敢问为什么。“遵,遵旨!”     “去吧,过几天朕也要班师回朝了,你在汴京等着接驾。” 
          《赵宋王朝》 第三部分下三关柴荣崩逝 抚百僚范质焦劳(1)    赵匡胤把圣旨交到魏仁浦手里。魏仁浦看罢,对赵匡胤说道:     “赵将军且慢出府,本相这就命人去唤张永德。”     他走出府门,卢多逊正好有事前来禀报。“你来得正好。你的事先慢说,快去请张永德到范丞相府上,有要紧的事与他商议。”魏仁浦说完,对赵匡胤摆了摆手: “赵将军,随我到范丞相那里去一趟,有话一块儿说。”     范质刚把魏仁浦递过来的圣旨看完,张永德就到了。“范丞相,魏丞相,末将见礼了!”他一眼又瞧见赵匡胤站在魏仁浦身边,有点惊喜又有点诧异地问: “赵将军何时回的京城?”     “赵将军送来了皇上的加急文书。”魏仁浦朝范质手中一指,对张永德说道。“老丞相,你看谁来宣旨呢?”     柴荣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让范质感到十分茫然,一双老眼盯了赵匡胤半天,好像在怀疑这道圣命的真实性。当初命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柴荣是跟自己商量过的,可这次这么大的人事变更,不但自己绝无耳闻,柴荣竟然也等不得回到京城,便火急火燎地从河北打发人来传命,而且派的就是继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范质当了这么多年的副相和宰相,还从没有碰到过这么违越制度的事。这位皇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宣旨?”张永德更是摸不到头脑。“宣什么旨?”     范质把那张绫锦黄卷递给魏仁浦,朝他点了点头。     跪在地上听罢圣旨的张永德抬起头来,先是茫然地瞅了瞅范质,随后把目光移到了赵匡胤脸上:     “赵将军,该不会是你诬告我张永德谋反吧?”话语里透出一股杀气。     赵匡胤镇定自若地答道:     “张将军为什么要把话说得这么刺耳?莫说我赵匡胤是个顶天立地的七尺汉子,就算我真说你张永德谋反,圣上就那么轻易受我糊弄吗?将军再想想去年年底,有多少人说李重进将军谋反,皇上相信了吗?”     张永德霍地从地上站起身,走到赵匡胤面前,厉声又问:     “皇上跟你交待了什么?”     “皇上只说张将军另有安置,让赵某接管殿前诸班。”赵匡胤与张永德对视了片刻,朝张永德施了一礼,口气变得和缓了许多。“驸马兄,赵某这两句话也是不该讲的,驸马兄不要再逼我。你我二人历来亲如兄弟,如今怎么能为朝廷调换职位的事反目成仇呢?驸马兄若不息怒,倒让赵某无地容身了!”     “你还懂得无地容身?你这个夹马营里蹦出来的臭小子,敢在皇上面前诬告我,我杀了你!”张永德说罢,真的“哗啦”一声抽出了剑。     “驸马兄,你杀我,那你可是真的谋反了!”赵匡胤呵呵大笑了两声。“实话告诉你,我为了替你说情,早在扬州时,李重进就把剑架在赵某脖子上两回了!”     一看宝剑出鞘,魏仁浦连忙走到两人中间,劝道:     “二位将军息怒,皇上如此安排,自有皇上的考虑。张将军,依魏某看来,皇上定是有更重要的职位安排将军呢。”     “你懂什么?”张永德气急败坏地搡了魏仁浦一把。     聪明绝顶的魏仁浦脑子里早转了一百圈,他虽然不知道柴荣为何如此急切地起用赵匡胤,但张永德已经受到柴荣的猜忌,则是确定无疑了。他知道赵匡胤在淮南立下很大功劳,任他为殿前都点检只是个开始,说不定过几天,他还会升任枢密使呢。看来此人是个未来极有权势的人,宁可得罪张永德,也要先把友善的信息传递给赵匡胤!想到这里,他伸手攥住张永德的剑身,平静地说:     “张将军说得是,下官除了朝廷法度,别的什么也不懂。”     “你!”张永德怒视着魏仁浦,把剑抽动了一下,魏仁浦的手指缝里流出了几行鲜血。     “不得无礼!”老范质终于开口了。     “把手放开!”张永德大叫了一声,直到魏仁浦松开满是鲜血的手,他才气呼呼地把剑往鞘里一插,大步走出丞相府。     柴荣终于在五月二十二日回到了汴京。这一年的夏天来得很早,柴荣起驾沧州时,杨柳刚刚发芽,才一个多月,满城的飞花都快落尽了。     柴荣病得十分厉害,连走路都有点儿摇摇晃晃了。他命人把自己的辇舆抬到后殿,恭候在轿外的范质、魏仁浦、赵匡胤等人叩拜之后,随着柴荣进了殿,左搀右扶,让他安坐在龙床上。     “陛下,臣已传了御医,片刻就到。”范质有些忧郁,又感到十分心疼。     “朕不要见那些没用的东西。”柴荣对太医早烦透了。看见魏仁浦一只手裹着白纱,问了句: “魏爱卿的手怎么了?”     “哦,没什么。前几天臣见到有块大石头悬在陛阶前,想把它搬开,不想石头滚落,擦了些伤。人常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臣实在没用,搬起石头砸了手。”     柴荣哪里能听出魏仁浦话中的味道,强笑了一声,说道:     “魏卿还是这么风趣。”     秀妃抱着宗让,急急火火地跑了进来,也顾不得大臣们在此,径直来到柴荣面前,叫道:     “皇上,皇上,你这是怎么了?”     范质朝众臣递了个眼色,说声“臣等告退”,便带头走出了殿门。殿内只剩下秀妃和柴荣。看着柴荣黄得发青的脸,两串泪珠儿从秀妃脸颊上滚落下来。     “皇上!”秀妃把宗让放在一旁,两只手轻轻地抚着柴荣的胸口。“皇上不想立后,也总该立太子呀。”     “秀妃,后也要立,太子也要立。”柴荣有气无力地说道。“朕明白,这两件事都到了非办不可的时候了。”     “真的?”秀妃不由一阵激动。     “听朕说,新皇后已经来到京城,过几天就要举行婚庆大礼。”     “新皇后?”秀妃的胸口像被闷棍狠打了一下,憋得眼前一阵发黑。“新皇后是谁?”     “就是符皇后的妹妹符金环。”柴荣和盘托出。他觉得此事会对秀妃打击很大,又款言安慰她说:“爱妃,朕相信你是个识大体的人,朕对你也是恩爱有加,这你是知道的。可是中宫之位不是任何嫔妃都能做的,要礼官详议才能定下。你放心,新皇后会对你母子倍加关爱,她是个很贤淑的人。” 
          《赵宋王朝》 第三部分下三关柴荣崩逝 抚百僚范质焦劳(2)    “皇上,臣妾明白,臣妾明白。”秀妃忍不住泪水扑簌簌一个劲儿往下滚。“皇上,那立宗让为太子的事,何时播告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