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他在掌上吐了一口唾沫,操起小镢头,弯着腰,蹲到只有半人高的小窑里,在窑壁上刨了起来。小白则在洞口清土,用铁锨一锨一锨地将土扔到窑外,
而窑外,雨还在下个不停。雨珠滴滴答答地在窑顶上敲打着。张思德和小白,一个在窑内,一个在洞口,紧张而有秩序地干着活,不时地交谈着。后来,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眼看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在炭窑里的小窑洞里,盘着腿,弯着腰,用小镢头细细地修整窑壁,见哪儿凸出,哪儿凹进,就一点一点地刨平修光,一丝不苟的。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啪”地掉下几片碎土。
“不好,有危险!”张思德发现情况异常,随即大喊一声,小白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刚要转身,张思德眼疾手快,一把将小白推向洞口。可就在这时,只听见“轰隆”一声,由于顶坡经雨水久淋,土质泛潮,发软松散,两米多厚的窑顶塌了下来!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的整个身子被塌下来的窑土给埋在了里边。被土埋住半截身子的小白,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正在附近砍树的朱旭明,突然听到窑洞方向传来带着哭声的喊叫!“不好,出事了!”朱旭明扔下锯,飞跑过去,只见小白已经被土埋到脖子。他一边竭力把自己从土里往外挣脱,一边大声地呼喊着。朱旭明来到跟前时,见小白张着嘴,焦急地喘着粗气,脸已经变成紫色。朱旭明和闻声赶来的李喜文,一边使劲用手扒开埋在小白身上塌下来的窑土,一边拼命地往外拽他。“快,快,里头的,张——思——德!”小白在朱旭明和李喜文的帮助下,刚从地里脱身,就大声地呼喊起来。
“窑塌啦,张思德被埋进去啦!”他们边用双手扒土,边一齐扯着嗓子呼喊起来。喊声穿过深谷,越过山林,在家里干活的同志们闻声赶来了,庙河沟的老乡们也闻讯赶来了。同志们争分夺秒地扒,扒到里头的小窑洞时,终于扒到了张思德。当同志们见到他时,张思德同志盘腿坐着,一把小镢头柄,死死地顶住他的胸口,从窑顶塌下来的一层厚厚的硬土,严严实实地掩埋了他的全身。同志们把他扒出来时,只见他眼睛紧闭,脸色乌紫,嘴角渗出血丝,已经停止了呼吸。可能是骤然解除了他身上的压力的缘故,当同志们把压在他胸口的黄土扒开时,他胸内被挤压的淤血一下子从他的嘴里和鼻子里喷射了出来。
“老班长,张思德!张思德,我的好战友啊——”顿时,战友们扑在张思德冰冷的身体上,一齐失声地痛哭起来。
松涛阵阵,石峡峪的沟沟壑壑,齐奏哀歌。
这是战友们发自内心的伤痛,这是火烧不断的战友情谊啊!
同志们揩干张思德同志身上的血迹,擦净他身上的泥土,把他的遗体平放在窑洞前面的青石板上,然后大家一齐摘下军帽,肃立默哀。
噩耗传来,战友们都伤心难过。考虑到张思德是毛泽东等主要领导同志的警卫员,中央警备团警卫队队长古远兴把消息直接报告了毛泽东主席。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听到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痛。他向警卫队队长古远兴详细地询问了有关情况,严肃地说:“前线打仗,是免不了要死人的;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是不应该的。”第二天,古远兴又去毛泽东那里请示,从石峡峪到延安有七八十里地,天热路又不好走,张思德的遗体运回来不方便,是不是就在当地掩埋。毛泽东看了古远兴一眼,满怀深情地说:“小古呀小古,古人说,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张思德是四川人,他牺牲了,虽然回不了老家了,我们也不能把他埋到荒山野地里哟!”毛泽东当即作了三条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中央社会部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为张思德买了一副棺材,派车把他的遗体运回延安,并做好了开追悼会的一切准备。所有这些,都是在毛泽东作出指示后的两天之内完成的。
三天之后,也就是9月8日下午2时,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在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召开。会场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主席台的四周摆放着花圈。所有的花圈都是战士们从山上采来的野花扎成的。这一天,中央机关和中央警备团共一千多人,整整齐齐地在操场上列队,会场上一片肃静。2时许,毛泽东在中央机要科科长叶子龙和警卫队长古远兴的陪同下,从住处枣园后院走出来,迈着沉重的步子下了坡,一步一步来到会场前,然后站在队列中间的最前排。
追悼大会在哀乐声中开始了,首先由中央警备团团长吴烈宣布向张思德同志默哀三分钟。当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张廷桢详细介绍了张思德的生平事迹之后,毛泽东主席即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哀悼,接着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毛泽东主席讲话时,手里没有讲话稿。虽然是即席讲话,但显然是有备而来,打有腹稿的。他的表情严肃,目光如电,炯炯有神,讲话声音洪亮,穿透力很强,悲壮而富有哲理,哀痛而具有火一样的激情:
“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团体中的一个……”
毛泽东主席讲话时,边讲边打着手势,当他讲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时,他就把两手往下用力一压;讲到“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时,就把手掌卷成一个喇叭筒状,放在嘴边一吹……
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这次追悼会的消息。
具体内容是:
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
【本报讯】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同志,今年三十岁(实际为二十九岁——作者注),但为党为人民已经战斗了十二年,走过雪山草地,受过长期艰苦的锻炼,也曾光荣地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不幸于今年九月五日在安塞石峡峪烧炭遇险殒命。中央警备团团部特于九月八日下午二时,在西山广场开会追悼,到会千余人,毛主席亲临讲话。主席台四周布满花圈和换联,中悬毛主席亲笔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几个大字,与会者无不深感死者的光荣。大会在哀乐声中开始,该团政治处张主任介绍死者的光荣历史后,毛主席即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敬意,继作历时一时半(实际上约半个钟头——作者注)之久的讲话,对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阐述至详。
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团体中的一个。”
毛主席又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为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所以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毛主席继续又申述虚心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缺点的道理。他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所以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团体就一定能更加兴旺起来。”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他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我们还要和全中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是八千六百万人民的大团体,但还不够,还要更大,才能取得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我们向前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总比为土豪劣绅而死好得多。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团体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最后,毛主席号召把开追悼会变成一个制度,并推广到老百姓当中去。他说:“今后我们的团体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伙夫是战士,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种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毛主席讲话毕,乃由该团代表致词,他代表警卫团全体战士宣誓,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榜样,继承他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干下去。四时许散会。
张思德铜像后来,秘书将毛主席这次口头讲演整理成文,呈给毛泽东主席审阅。毛泽东主席看后,稍事斟酌,随即在文章的上方一挥而就,写上了“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便成了这篇著名讲演的标题,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后来,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讲话,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被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
当然,毛泽东主席如此隆重地为张思德开追悼会,其中也包含了他与张思德的感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