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成功的智慧:出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引领成功的智慧:出路-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刺猬单纯、憨厚,专心于一种能力的培养。现实社会中许多看起 来平淡的人,为什么有很好的出路,而一些非常聪明的人相反走投无 路呢?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前者扎扎实实地打造了某种能力,后者是 “什么都行,什么也都不行”,能力上缺乏“卖点”、“亮点”,自然就没 有出路。
—做亮自己工作上的“卖点”。
人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杰出的。
—申子思维
有些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一生也不知干了多少事,这些事情 都淡忘了,没有留下任何记忆,这样的人,终究归于平庸,也不会有 什么出路。要找到出路,其实只要干好一件事,干好一件小事也行。但 这件事一定要干得出彩,干得漂亮,干得令自己自豪,令他人刮目相 看。任何时候有人提起来,他人都会记得那件事是你干的,都会说你 是多么能干!这样,就有了事业上的“卖点”,就有了资本,有了这样 的“敲门砖”,出路大门将非开不可。
理性的人也是最感性的,都喜欢“拿事实说话”。只要一件事干得 漂亮,这一“亮点”就会照亮人的一生。一有机会他人便会记起:“瞧! 那件事他干得多漂亮!”言下之意,今天这件事你也会干得漂亮,昨 天漂亮,今天也会漂亮,甚至认为明天还会更漂亮!
做亮“卖点”牢记三个“要诀”:
一是从某一“点”上做亮。
亮点,就是要“亮”、要闪光,能引起他人的注意,能抓住他人的
眼球,并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陈佩斯是将自己的滑稽光头“刮亮”,宋祖英是将《小背篓》“唱 亮”,钱钟书是将《围城》“写亮”,就这么一丁点,他们就进入了名人 系列。

第36节:聚天下之力开启天下之门(6)

名人出名都是从某一点上开始的,我们普通人虽然没有成为名人 的“野心”,但要找个好出路必须把某“一丁点”做亮,或尽可能亮一 点,让别人能记起你,不要忘记你,机会来了能想起你。
亮点亮点,只需要做亮一点,也只能做亮一点。这一点可以是你 做的一件事、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活片段、也可以是你的某种诱人的个 性、特别的能力、或富有魅力的某一方面的品行。亮点不需要求全求 大,从某一细微处做亮,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这么一丁点亮点,也许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敲开出路大 门的敲门砖。就业,靠这一亮点;职位晋升,靠这一亮点;与人合作, 建立新的人脉关系,靠这一亮点;即使今后成名成家,也许还是靠这 一亮点。
做亮点一般是从自己得意的事情中做出亮点,但有时也可反其道 而行之,把一些倒霉的事做亮,物极必反,也许能因祸得福。如新东 方总裁俞敏洪,当年在北大工作时,因在校外兼职教托福英语,被北 大公开处分。这本来是桩倒霉的事,但由于把这件事的影响搞得很大, 他那“北大托福专家”的名声也日益响亮起来,并因此下海找了条新 路,成就了新东方的事业。
二是从长处上做亮。
亮点,总是与众不同,它的基础是要有点“真本事”,否则,是亮不 起来的。这就要到自己的“长处”里去挖掘亮点、打磨亮点、培育亮点。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大师”,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 秘诀在于把自己的某一长处做亮了。
如卓别林的长处是“搞笑”,把“搞笑”做亮了,就成为“幽默大师”;
长沙有个张师傅,他的长处是会开锁,不论什么锁,经他一捣鼓 都能打开,把这一点做亮了,就成为“开锁大师”。
又如厨师,其实只要做好一道菜,把这一道菜做亮,做出名气来, 就可以成为厨艺大师,甚至可救活一家酒店;教师,也只要把一堂课 讲出精彩来,就可以吃一辈子;画师,只要把某一样东西画亮,如画 马、画公鸡、或者画小虾米也行,只要画亮了,便能取得了不起的成 就,就能成为“大师”,就有了不起的出路。
我们每个人总有一点自己的长处,都可以做亮自己的某一点。当 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技术上的专长,但还是可以挖掘为人处世、心理、 意志等其他方面的长处。如一些人脑子转得快,那就把脑子做亮;有 些人很老实,那就把“老实”二字做亮,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忠诚可靠。
如此,即使成不了“大师”,至少也可以成为个“小师傅”;即使 没有大出路,小出路也有一条。
三是要在运作中“放大”亮点。
道理就这么简单。要使自己那“一丁点”的亮光能够金光闪闪,的 确需要运作。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但是,金子若放在煤炭里,即 使闪光,又能照耀几个人?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是金子,有些是银子, 有些是铜子,甚至还有许多人的潜质,或发光的本事就和黑煤炭差不多。
但是,即使是黑煤炭,如果通过运作,在闪光灯的照耀下,也能 发出乌金般的光亮来?谁又能说黑煤炭没有亮点?
每个人总有闪光的地方,运作的本质是把“亮点”放大。
有些人的亮点也许很平淡,但如果加以运作,有时也会传得神乎 其神。运作要做有心人,人生的运作蕴藏在生活的艺术和人生的智慧 里。当然,我们不必刻意炒作自己的亮点。但无论如何,要有运作意识, 把自己的亮点当做一种品牌,进行运作,使之更加闪闪发光。社会是个 大超市,全球60多亿人口,相当在一个大超市里摆了60多亿种商品, 如果没有亮点,如果不把这亮点放大,又怎能抓住人们飘忽的注意力?
●出路的第三冲击力:巧借外力。三只蚂蚁 过河,架桥的和造船的蚂蚁因洪水而光荣殉职,第三只蚂蚁爬 到树上观风向,大风起兮,这只蚂蚁连同树叶飘到了河对岸。 “高人”高在“借力”上。

第37节:聚天下之力开启天下之门(7)

万事不求人,这种清高本质上是一种迂腐,是一种实足的愚蠢!
—申子思维
当一个人认识到借助别人的力量比独自劳作更有效益时, 标志着他一次质的飞跃。
—卡耐基
小时候,一位老大爷给我讲过三只蚂蚁过河的故事,至今还在脑 海里浮现:
三只蚂蚁负有重要使命,必须过河。面对涛涛江水,蚂蚁不 会游泳,如何过河呢?
第一只蚂蚁选择了架桥,它搬来了树枝、杂草,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结果,桥没架好,自己却被河水冲走了。
第二只蚂蚁选择造船,它同样充满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忙得 不亦乐乎。只可惜,洪水来了,船被冲走了,蚂蚁的命也被搭上了。
第三只蚂蚁看到前面两个兄弟,都比自己勤劳、能干,就这 么悲壮地牺牲了,当然,就不能走它们的老路。于是,它爬到河 边的树上,站在树尖的叶子上,想观察一下形势再说。不料,大 风起兮,大风卷走了树叶和蚂蚁,蚂蚁就像坐飞机一样在空中飞 扬,然后,徐徐地漂落在河的对岸。这只蚂蚁做梦也没想到,自 己竟然如此轻松地实现了理想。
我每当想起这个故事,从内心里都为前两只蚂蚁感到惋惜,也很 钦佩它们的壮举。而对第三只蚂蚁,仅仅只觉得它很幸运,似乎不屑 一顾。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靠勤劳、 靠实力、脚踏实地地打拼,反对“投机”,反对“取巧”。
但是,当我们观察社会时,看到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类似第三 只蚂蚁的成功者却大有人在,并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并 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模式、成功模式或寻找出路的模式。于是, 第三只蚂蚁的行为越来越耐人寻味,甚至变得越来越崇高起来。
当然,蚂蚁是盲目的,而学蚂蚁的人却是理性的。
巧借外力,是撞开出路大门的重要力量。
古代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了借外 力成功的经典。故事说吴国都督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文韬武略,欲除之 而后快,便借口大战在际,请诸葛亮10天内监造10万支箭,并当场立
下“军令状”。诸葛亮欣然从命。第三天,诸葛亮趁浓雾锁住大江之际, 指挥20艘草船向曹军水寨驶去,到了江心,叫水兵猛烈擂鼓呐喊,虚 张声势。曹营惊惶失措,以为吴蜀大军压阵。于是,急令全体箭手向 擂鼓呐喊方向放箭,万箭齐发,不一会儿,草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足 足有10万多支。诸葛亮不费吃灰之力,大功告成。
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的一点,是 善于借力。对此,亭长出身的刘邦当上帝王后,深有感触地自我总结 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管理国家, 安抚老百姓,保证物资供给,我比不上萧何;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 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 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呢?虽有一能人范曾,但也不能好好使 用,所以,他失败了,被我所擒。”
中国革命的胜利,我党总结有三大法宝。其中一大法宝,就是统 一战线。说白了,就是群策群力,借全民之力,组织一切有生力量为 我所用,从而,夺取中国革命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同志真伟大,譬如,一上井冈山,就争取了当时的“山大王”袁 文才等势力的支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把全民之力都动员起来了, 连老人与儿童都派上用场。仅以淮海战争为例,后方老百姓为保障前 线粮食和军用物资的供给,用落后的交通工具,克服重重困难,将300 多万吨弹药、5。7亿斤粮食,156万斤油盐,86万斤猪肉等,源源不断 地送往前线,满足了战争的需要。对此,陈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争 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经济领域的借力现象,同样,已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一大法宝。如

第38节:聚天下之力开启天下之门(8)

借力还得靠自己,手中没有一把米,鸡都叫 不来。
—申子思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