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楚雄风 --汉王陈友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楚雄风 --汉王陈友谅-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的磨难,也许上天就是有意让朱和尚降生人间,作为苦我心志、劳我筋骨的对象来了。否则的话,没了个像样的敌手,就是打下天下,还有个什么意思呀!
想到这些,友谅不禁豪情满怀、热血沸腾。但是,这个仗究竟应该怎么打呢?究竟应该是打江州、龙兴,还是直接打应天呢?还是听一听大伙的意见再说吧。
只见张定边出班奏道:“启奏万岁,臣以为,此番出兵,夺回黄州、江州只是顺路而为、举手之劳,关键是下一步究竟打哪里的问题。依臣之见,朱元璋亲率大军往救安丰,且徐达、常遇春等主要将领皆随同前往,这样的机遇对于我大汉来讲,不说千载难逢,也可算是十分难得,必需紧紧抓住。最近,我同枢密院的同僚们也商量了一下,觉得朱元璋虽说会在应天城中布置必要的防守,但是毕竟主力离去。故我军要打还是应该直接打应天,直捣朱元璋的中枢神经,夺得应天,则必然会使朱元璋慌了手脚,而我军则可据应天而徐图下步。”
看到张定边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又是黄昭接了上来:“启奏万岁,张太尉之言深为有理,黄昭完全同意张太尉的意见,我军此番出兵,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直捣应天,而不应该先去打龙兴。万岁和诸位大人或许还会想到我军上次在应天城下的龙湾所遭遇的重大挫折,但彼一时,此一时也。臣以为,此次我军攻打应天与上次我军攻打应天有着三大不同:其一,彼时朱元璋在,此时朱元璋不在;其二,彼时朱军主力及徐达、常遇春等主要将领在,此时朱军主力及徐达、常遇春等主要将领不在;其三,彼时我军对应天的情况、地形不熟,此时,我军对应天的情况、地形较熟,有此三者,何愁我军不胜?何愁应天不破?”
友谅听了定边和黄昭之言也甚感有理,刚要表态,只见张必先出班奏道:“启奏万岁,张太尉和黄参政之言貌似有理,其实还是尚欠考虑。想那朱元璋为人精细严谨,自己率军北上,对都城应天岂有不加防备之理?也许正和上次龙湾一样,早已布下了口袋阵等着我们去钻呢,我军岂能上二次当、吃二次亏!果真如此,岂不让天下英雄耻笑?此其一也;其二,我军丢下龙兴不攻,反而去攻应天,岂不是舍近而求远?万一龙兴敌军回过头去和应天之敌两下夹攻,岂不是再次陷我军为被动?依微臣之见,此番出兵,我军仍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取黄州、江州,再攻龙兴。夺回龙兴之后,如有可能再向应天发兵不迟!”
一方是太尉兼枢密院知院和莲台省平章政事、一方是莲台省丞相,两方意见正好相左,倒使得友谅举棋不定。友谅心中清楚,无论是定边、黄昭还是必先,他们不管持何种意见,无疑都是在为大汉着想,并无其它杂念。犹豫半晌之后,友谅抬起朝着自己的两个弟弟看了一眼,随即言道:“两位御弟,尔等是何种意见,还不奏来朕听?”友谅知道,此时再问其他人,一般都是不太好说的了,只得问起了友仁和友贵。
友仁和友贵弟兄俩对视了一下,友仁这才吞吞吐吐地言道:“究竟应当先攻何处,臣弟一时也吃不准,因此不敢妄言。臣弟只是觉得,攻打应天如果不出意外、能够一下子夺取应天当然最好,但是风险系数较大;而夺取龙兴虽然战果不如夺取应天,但是比较稳妥。反正有一点,咱们绝不能再出现像上次龙湾一样的结局了!”
友仁的这番话,正好说出了友谅的心声,特别是友仁的最后一句话,也正是友谅所担心的。友谅心中暗想,定边虽然智勇双全、黄昭虽然多谋善断,但毕竟必先要老成一点,亲弟弟要现实一点。想到这里,友谅不再犹豫,当即传旨:
以陈普文为前部先锋,赵杠棒、罗大为副先锋,率军十万,一路攻打黄州、江州,而后直捣龙兴。
友谅本人携太子陈理随后出发,张必先、黄昭、解开、尹傅箕随驾同行。以张定边为中军主帅,陈友仁为副帅,率陈友贵、赵琮、辜文才、陆异人、陆三娃诸将,统军五十万一同出发。
另着熊天瑞自岳州、邓克明自巢湖迅速向龙兴一带靠拢,约定半月之后,在龙兴城下会齐,一同攻打龙兴。
第二十章 梦断鄱阳湖(中)
    2
大汉这次打造的战舰、战船,由久负盛名的汉阳、襄阳两处船舶营造厂承接了建造任务。友谅特命丞相张必先专门负责督造,一应图纸设计、材料供应、工时进度、成品交验及银两拨付等一应事务皆由必先一手负责。
近年来,友谅迫于朱元璋的步步紧逼,军事上已连连遭遇大败,疆土已日渐缩小。愧愤交加,决心破釜沉舟也要和朱元璋决一死战。考虑到武昌、江州、应天由大江相连、一水皆通,以及兵员运输、战争中的生活起居等实际需要,战舰、战船的作用格外显现,故传旨,集中浩大财力打造了大批战舰、战船。
这批船只总数逾千艘,分“龙”、“虎”、“豹”、“狼”四种等级。其中“龙”级共三艘,“龙骧”号为友谅专用的战舰,“龙骄”号为“后宫”,是友谅和嫔妃们生活起居的专舰,“龙驹”号则为太子陈理专用的战舰。
“龙”级号战舰外表统一漆成明黄色,上下共有三层,通高两丈有余,长约十五丈、宽接近两丈。船首和两侧船舷建成城墙似的木质围护“墙”,围护“墙”外面以铁皮包裹,以阻挡敌军火砲进攻。甲板之上设有砲台,每舰配有襄阳砲五门,七梢砲二十门。
“虎”级号战舰外表统一漆成朱红色,上下两层,通高接近两丈,长约十丈有余、宽一丈八尺。围护“墙”外面以牛皮包裹,甲板之上同样设有砲台,为张定边、陈普文、陈友仁、陈友贵、赵琮、辜文才等主要将领所专用。甲板之上设有宽大的走马廊,不谈大批的战马可以自由行走,就连那攻夺城池用的巨型“吕公车”也能轻松装载。“豹”级为一般将军所用、“狼”级则正好容纳一个基本战斗单位——“卫”,每船大约一至两千人。
大元至正二十三年四月,亦即大汉大义四年四月,陈友谅就是率领着由这样的舰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离开武昌,沿江东下。远远望去,这支船队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怪兽在这万里长江之上慢慢移动,使人望而生畏。
船抵黄州,赵杠棒将军禀报:前部先锋陈普文率军到达黄州之后,随即对黄州发起了猛攻,朱军守将陈德无法抵抗,已趁夜弃城而逃,眼下黄州已被我军顺利夺回;
船抵江州,陈普文将军禀报:湖广和江西交界之处的几座县城已经全部收复,江州朱军守将薛显已闻风逃往了省城龙兴,眼下江州亦已被我军顺利占领。
友谅接报,不禁大喜,随即指挥大军开向了朱军占领下的江西省城龙兴。
龙兴自去年正月被朱军夺走之后,朱元璋改龙兴为洪都府,令朱文正为大都督坐镇洪都,并命赵德胜、邓愈、牛海龙等一同辅佐文正。
朱文正乃是元璋大哥的长子,今年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却是少年英勇、久历戎机。早在朱元璋刚刚夺取应天之时,即任朱元璋“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之下的“大都督”一职,彼时的“大都督”,实乃统管兵马、军械、粮草、屯田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机构,而并非军事上的决策和指挥机构。现时的洪都府大都督,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掌握着驻军指挥权的军事统帅。
文正闻听友谅率领倾国马、步、水三军一路东下,夺了黄州、江州并将龙兴包围了起来之后,急命赵德胜把守官步门、士步门、桥步门三门;邓愈把守抚州门;牛海龙把守琉璃门、澹台门二门;薛显把守章江、新城二门,自己则亲率亲兵护卫三千镇守都督府,居中节制、往来策应。
友谅包围洪都(龙兴)之后,即令陈友仁、赵琮两将率所有水师舰船,在赣江上对洪都城西、城北一带发起进攻;陈普文率赵杠棒、罗大等专门攻打洪都城东一带各门;自己则和张定边一道,率陈友贵、辜文才、陆异人、陆三娃诸将攻打洪都城南抚州门等各门。
友谅一声令下,只见江上、岸上无数门火砲对着洪都城开起火来,刹那间,洪都城上城下到处是硝烟迷漫、浓烟滚滚。时间不长,只见城上城下,很多地方都燃起了冲天的大火。按友谅的想法,这“洪都”城本是自己从元廷手中夺得,加之自己在洪都城内居住了不短的日子,对城里城外各方面的情况很是熟悉。这一次自己重兵压境,除了水师舰船装备特殊之外,陆上进攻的器械同样是十分了得,朱军应该是抵挡不了的,不消很长时间,洪都就会被自己攻破。
于是,砲击之后,友谅手中的指挥旗一挥,只见汉军从四面八方像潮水般地涌向了洪都城脚。看来朱文正对防守也很精明,汉军开砲时,他并不还手;而步军进攻开始之后,一待靠拢城脚,随即进行了开砲还击。友谅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向前进攻的汉军将士除了依托大批的“吕公车”、“遮天棚”之外,每个将士的手中都举着一面巨大的盾牌,因此,即论朱军砲火也很厉害,但汉军总的伤亡并不多。
友谅所在的洪都城南抚州门一带,陈友贵、辜文才、陆异人诸将最先抵达了城脚,随着一架架吕公车的首部直接靠上了城墙之后,和城墙差不多平齐的高度,使得攻城的汉军和守城的朱军几乎处在了同一水平高度,双方竟相以大批的火铳、火箭射向对方,双方的伤亡人数迅速上升。
而陆三娃率领的三个卫的兵勇则在“遮天棚”的掩护之下,也将“遮天棚”直接靠上了城墙。这种“遮天棚”说白了,就是顶部以厚实的木方、铁皮等物钉牢,下部有支撑和底脚轮盘的巨大棚子。“遮天棚”靠上了城墙之后,无疑地挡住了来自城上擂木砲石的攻击,而“遮天棚”掩护着的大批汉军则可从容地在下面干着他们想干的事。
只见陆三娃一声令下,数百名身强体壮的大力士立即挥动起手中的大锤和铁錾,一阵“吭唷”、“吭唷”之后,洪都城墙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