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激越铿锵。长剑横抡,利箭入甲,弯刀夺命,嚎叫哀哭声如雷霆灌耳,让闻者心血沸腾,瞠目握拳难以自制。诸人正听得魂驰神摇之际,那琴声一变,又转为空旷苍茫,九万里林木摧残,萧萧雁唱,大道日丧,荒芜戈壁迎目而来,风雨闲愁,家国沦亡,哀极痛极叫人魂魄飞移,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宾客听得悲从中来、无法自拔时,抚琴的夭绍亦觉胸口抑懑累压,肺腑皆伤,指下的力道渐渐不足,手腕一软,嘴里竟隐隐诞出腥甜的血气,她心道不妙,忙收敛神思,平心静气,指下顿了顿。
  远处的鼓点声在这一刻适时飘来,如净泉淌过心灵,夭绍微笑,按着琴弦重新起奏。
  鼓点缓而慢,琴声轻而柔,在天衣无缝的配合中将金戈铁马遥遥送远。细雨拂面,清风徐徐,祥和的琴声带来海之幽谧、山之奇隽,殿中诸人澎湃如潮的心境慢慢平和安静,沉迷于这般姣好的阳春白雪、明月飞瀑下,渐觉心旷神怡,惬意无比。
  一曲终了,满殿华灯依旧,在宾客们难以回神的悠长沉寂中,夭绍悄然起身转出殿外,径自登上钟鼓楼。楼阁之上,月光寒凉,可映照着黑袍男子的银面,却是熠然生辉。
  夭绍欠身谢了一礼,抬首微笑:“商之君果然是知音之人。”
  商之静静望着她,并不说话。夜色深远,将他的身姿衬得分外地修俊颀长。夭绍眼眸一转,踩在高阶上与他对视,轻声道:“你怎么不说话?”
  “说什么?郡主聪慧至极,”商之笑了笑,“不过郡主以后不可再抚这首战曲,免得内伤。”他放下鼓槌,转身欲下楼。
  “慢着,我的话还未说完,”夭绍负手而立,清咳一下嗓子,话语骄傲道,“本宫要问你,身为北朝国卿私自南下,且化名藏身于东朝荆州军,甚至在帅帐充当军师一职,用心何在?用意何在?”
  “心意何在?”商之大笑转身,饶有兴致地看着夭绍严肃的神情,风清云淡道,“自然是为了探得东朝军情,更为了摸索清楚东朝最骁勇的荆州军实力。”
  “是么?”夭绍似乎并未因他的话而动容,只点头笑笑,又道,“那十六之夜在曲水边背负的杀戮血债,商之君又有何解释?”
  商之一笑:“无关东朝的家族私事,原来我也有向郡主解释的必要?”
  “是没有必要,”夭绍容颜微冷,跃下台阶,淡淡瞥他一眼,“你也不必这么得意。我信憬哥哥,他说你有苦衷,我这才不会揭穿你。不过,身处他乡,行事还是多收敛为好。”紫裙飘飞,她踩着木梯急速下楼,见商之还站着不动,压抑的恼意一下勃然而出,怒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回殿?”
  好大的脾气,竟忘记方才是谁出手相助的么。商之摇头失笑,不紧不慢地跟过去。
  他们在钟楼上密谈的时候,殿中诸人沉浸在绕耳不消的琴音余声中,长久地感慨吁叹。得知方才弹琴之人居然是东朝一位年方十七的柔美小郡主,北朝使臣纷纷露出诧异惊羡之色。
  “你错过方才一场盛乐了,”赵王司马徽也不再是先前魂不守舍的模样,此刻对着商之不怀好意地眨眼,笑道,“国卿大人音律造诣在北朝首屈一指,正该见识一下刚刚那位郡主的琴音,真真是出神入化,不似凡音。本王担保,若你听了,定然引为知音。”
  商之亦是惋惜不已:“听赵王如此说来,方才我这一走,确实是可惜了。”
  金銮上,沈太后执过夭绍的手,笑意赞许,目色却是深沉:“方才去哪里了?”
  “婆婆知道的,但凡弹那首曲子夭绍都会觉得胸中喘不过气的憋闷,所以方才奏完一曲后,我便出去走了走。”
  沈太后端详她平静温顺的眉目,不再询问。明妤在一旁不放心问道:“如今好些了么?”
  夭绍轻声道:“阿姐放心,好多了。”
  晚宴经此波折是愈见融洽,直待宴将散时,敬公公从殿角疾步走来,在舜华耳边低语了几句。舜华面色惊喜,忙将话传给沈太后:“文昭殿来了消息,陛下醒了。”
  “醒了?”沈太后欣喜之下亦是吃惊,“不是说还要再等两日?”
  “想来是憬哥哥医术了得。”夭绍忍不住插嘴,笑容无端地意气飞扬。
  .
  皇帝萧祯大病初醒,面容苍白疲倦,脑中亦是十分昏沉。面对沈太后特地赶来文昭殿的殷勤关切,他却只能是力不从心的敷衍。
  “也罢,你先好好休养,过几日母后再与你说朝上的事。”
  沈太后心疼皇帝病弱,用丝绢擦去他额角的虚汗,又为他拉好锦被,这才起身望着侍立在龙榻一侧的青衣公子,微笑道:“随哀家外殿说话。”
  云憬揖手应下。
  沈太后坐在外殿御案后,接过夭绍奉上的热茶,对着氤氲茶雾出神半响,方慢慢启唇道:“阿憬,这几日是劳累你了。此番治愈陛下等同救驾大功,你们剡郡云氏亦是东朝高门士族,祖上功勋卓著,让哀家仔细想想,封你什么官职好。”
  云憬神色一惊,忙上前两步,深深一揖。
  “这是做什么?”沈太后不明白。
  夭绍道:“憬哥哥不愿做官。”她径自取了御案上的纸笔,捧到云憬面前。云憬看她一眼,提起笔,夭绍将雪白的帛书在掌心一卷,笑着说:“你就在我掌心写字。”
  待云憬飞速写罢,她将卷帛呈给沈太后:“这是憬哥哥的请辞书。”
  “呵!”沈太后瞪着她,气得笑出声,“就你善解人意!”看罢云憬笔下的委婉陈情,沈太后放下卷帛,和颜悦色道:“其实能不能说话倒也并非什么顾忌,不过你既不愿入朝,云氏又素有祖训,哀家确实勉强不得。说句实话,除了官爵外,哀家还真想不到赏你什么。云氏富可敌国,珠宝华缎定然是不放在眼中的。”
  云憬笑着摇头,夭绍从旁说:“憬哥哥的意思是为陛下诊治乃子民本分,不求任何赏赐。”
  “你们倒心有灵犀,”沈太后静静饮茶,不动声色打量阶下这对神仙般的璧人,忽而一笑,“阿憬,哀家看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纪,就赏你一段称心的姻缘如何?”
  云憬与夭绍皆是一愣,沈太后接着说道:“江都老王爷的孙女阿络今年十八,江左殊颜,慧心兰质,哀家以为与你倒是般配。”
  云憬眸色静谧,竟只是微微笑了笑,似乎并不推辞。
  “不行。”坚决的声音平稳而出,却是夭绍。
  “为什么不行?”心中一直担忧的事仿佛正在露出峥嵘头角,沈太后又惊又怕,耐性全无,冷笑着将茶盏掷在御案上,斥道,“你如今是愈来愈放肆了!哀家问阿憬,可曾要你答话?”
  夭绍跪地道:“婆婆请再恕夭绍放肆,据我所知,络姐姐有自己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薛家公子,婆婆非要赐憬哥哥这段亲事,不是毁了络姐姐原来的美满姻缘么?憬哥哥想必也会不忍心做这个恶人,对不对?”她抬头看着云憬。
  云憬颔首,唇边一抹笑意透出几许往日的温暖。
  沈太后望着他们相视而笑的默契,只觉那峥嵘的头角已然狰狞毕露,心中一颤,不自觉地一个寒噤。
  赐婚之事说到此处自然不可再续,沈太后又勉励了云憬几句,才命夭绍与她同回承庆宫。夭绍本想着今夜回谢府,但方才已是那样的顶撞,此刻再拂沈太后的意却是不通情理了,于是乖巧地上前搀扶她的手臂,登上凤撵,在宫人的环卫下迤逦而去。
  目送凤撵离开文昭殿后,云憬兀自站在殿外廊下不动。伺候皇帝身侧的总管内侍许远这时自殿内闪出,于云憬身侧轻声道:“陛下请公子入殿,继续方才未及道完的事,若公子不累,陛下今夜想通宵畅谈。”
  .
  出乎沈太后和所有人的意料,皇帝萧祯此番大病醒来竟并未休养太久,仿佛是一夜就恢复了元气般,翌日一早,便让总管内侍许远自承庆宫取来朝臣们的奏折,待过了午后,又命湘东王萧璋、丞相沈峥、豫州刺史萧子瑜见驾文昭殿,商议朝事。
  “荆南夷寇已为祸多年,如今殷将军为朝廷除去大患,自是好事。”厚实的明黄狐裘下,萧祯的面容还是苍白得吓人,提起蜀南之战,大胜之后的欢喜在那双病后犹显得深邃的眼眸里丝毫不见。帝王的薄唇此刻抿成了紧紧的一线,问阶下诸人:“太后已命荆南一战的将军们近日赶回邺都,待他们回来该如何褒奖,你们有主意了没?”
  丞相沈峥将要回禀时,还是忍不住看了看站在御案之侧的青衣公子。云憬轻轻垂眸,轻步退到殿中阴暗处。
  萧祯道:“但说无妨。”
  “是,”沈峥这才回道,“臣和谢太傅召诸臣廷议过,除殷桓将军和此战前锋大将萧少卿外,其余的将军俱已按功擢拔,授以高官厚禄。”
  “少卿的封赏太后已定下了,赐封郡王,”萧祯道,“至于殷将军,朝臣们都有些什么看法?”
  沈峥道:“诸臣认为,以殷桓二十年来累积的战功,朝廷可授其大司马之位。”
  “过尊!不行!”萧祯竟是想也未想,直接驳道,“赐其开府,加封侯爵。”话语一顿,他又缓了口气:“其实,这也是太后的意思。”
  阶下三人木然于色,似都不奇怪皇帝的决定,沈峥揖手应下,又自袖间取出两卷帛书,交与许远递给萧祯,禀道:“陛下,这是尚书省拟定的北朝使臣朝见时回给他们的国书及盟约细则。北朝赵王将在明日朝见,这份细则看来今晚就得定下。”
  萧祯翻看阅过,随口问:“谁人拟的?”
  “刚上任的散骑常侍赵谐与臣一起拟的。”
  “阿恬?”萧祯幽暗的眼神终透出一丝明亮来,拿着文书仔细看了又看,颔首道,“既是你和阿恬拟的,错不了什么。就此定下罢。”
  “是,那臣先下去抄写正式的国书和盟约。”
  “去吧,不必再回来了。”
  等沈峥退出,殿中诸人除云憬和许远外,只剩下了萧氏三兄弟。萧祯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