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解决朝鲜问题的条件的电报时,他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联合国强烈认为军队在向三八线以北进行任何推进之前,应做进一步的外交努力,以寻求解决的办法。采取外交行动和同意进行新的谈判是需要时间的。国务院认识到三八线没有任何军事意义,已询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今后几周,为了给联合国军提供安全并同敌人保持接触,你需要有什么样的自由行动的权力。请你提出建议。” 

麦克阿瑟不明白要他建议些什么。华盛顿了解他关于如何结束战争的意见。他拒绝讨论如何收回当初美国要恢复朝鲜正当权力的誓言。他不得不重申一件事,他的行动自由受到太多的限制。他回复了一份急电,要求“不要再对在朝鲜的联合国军指挥官强加更多的军事限制了”。 

他指示李奇微,没有他的授权不要越过三八线。“如果新闻界硬要你谈这些问题”,麦克阿瑟补充道,“不要直接回答,就说事情由我决定”。 

李奇微从开始构思“撕裂者行动”之时起,就把注意力放在一个重要目标——春川城上。占据这一公路枢纽将会是一箭三雕:将迫使敌人通过拥挤的小路为部队提供补给;将给联合国军一个补给通道以支持将在朝鲜中部展开的行动;将从侧翼包围集中在汉城的敌军。尽管如此,第9军和第10军还是遇到顽强抵抗。为减轻压力,李奇微决定调用由弗兰克·鲍温准将指挥的第187空降团战斗队。他计划把他们空投在春川正北,由骑兵1师配合。“鹰行动”将在3月20日开始实施。 

到19日中午,伞兵部队和运输机已聚集在大邱。一清早,骑兵1师就开始了一系列渗透活动以夺取发动攻势的有利地形。而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除了公路上埋设的地雷外,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李奇微刚回到指挥所就收到了他们推进过程中没遇到抵抗的消息。他和迈克·林奇急忙返回狭小的临时机场,五分钟内上了飞机。马科斯·沙利文上尉和李奇微的高级助手陆军准将小瓦尔特·威顿紧随其后上了第二架飞机。两架飞机向春川飞去。 

快到这个镇时,李奇微看到骑兵1师的一个装甲纵队正从南边10英里处向这个山谷开进。李奇微感到又惊奇又得意,现在他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决断。春川已被选为空降攻击和装甲部队联合行动的军事目标,能守住这个镇则继续按计划空投,守不住则取消计划。 

李奇微和林奇开始在镇外小范围内低空盘旋。沙利文和威顿在高空尾随。下面没有动静。李奇微的飞机持续下降直到林奇都能看清房子了,还是没有动静。时间飞逝,必须做出决定了。这时,骑兵师已在几英里之外了。 

 “你认为我们能进去吗?”李奇微问道。 

在12月那些令人激动的日子里,春川被围困,林奇曾乘一架饱经战火的L-5战斗机到过这个镇,现在他驾驶着威力更大而更灵敏的L-19飞机。林奇考虑了各种情况后回答道:“可以,先生。我认为能行,不过得加点小心。” 

李奇微让他告之另一架飞机他们要着陆了。 

 “老头子想进去”,林奇用无线电通知沙利文。 

 “别冒险!我们还没占领这个镇!”回答说。 

 “我们必须进去,沙利,”林奇说,“骑兵师就要来了,守不住这个镇,我们就得取消空降。”这将是一场真正的挑战。他们降到电线以下,擦着边儿滑行躲过一座石桥,接着马上降得更低以避开更多的电线;最后在通往火车站的一条又脏又窄的公路上着陆。 

 “你们发疯了,”威顿说。 

林奇在电线下扫视着,飞机在桥上陡直上升,跟着又及时地在另一片电线下降下来,尖叫着奔向火车站前。林奇看了看,四周除了他们没别人。他打开门,递给李奇微一支卡宾枪。 

 “掩护我,”林奇说,带着他的卡宾枪跑向最近的房子。一阵声响从地下室传出来,林奇警觉地朝着门道瞄准。一个满脸笑嘻嘻的小男孩走了出来,十几个当地人跟着出来了。林奇和将军开始朝大街走去,更多的当地人从各个房子里涌出来,他们两个人检察了桥是否有爆炸物,没发现有危险物,也没有中国人。一辆骑兵侦察吉普车后面跟着不下两辆吉普车和一辆装甲车到了。后来的这些部队惊奇地发现他们受到的是第8集团军司令和他的飞行员的迎接。最后,一辆坦克隆隆地驶进来,从里面走下骑兵1师师长查里斯·D·柏尔默准将。他接替的是盖伊的职务,在西点军校时就认识李奇微。 

帕尔默的第一项任务是配合空降团大约3000人的战斗队降落。可他发现由林奇和李奇微俩人组成的部队已占领了这个镇。李奇微告诉帕尔默要抓住时机继续向春川以北推进。李奇微希望获取尽可能多的地带。同时,他在考虑一回到指挥部就发布继续行动的命令。 

林奇让骑兵师离开公路,他们得马上起飞。他明白飞出去要更加小心。他们必须顺下坡、下风向起飞。当林奇他们费劲地调转飞机时,李奇微并不感到焦急。飞机刚离开地面,他们就跟沙利文和威顿一起往指挥部飞去。 

 “你和老头子真可谓死里逃生,”沙利文说着,把飞机平飞在几千英尺外林奇的飞机边上。威顿插进来说道,“我打赌将军准发抖了。”麦克转过身看着李奇微,他正平静地研究地图,寻找第187团新的降落地点,现在春川已攻破了。 

回到骊州的指挥部后,李奇微取消了原计划在春川的空降行动,敌人退得太快了。他把行动名称改为“战斧”,时间定在3月22日。新的空降地点将选在汶山更北的地方。李奇微打算像在诺曼底那样参加空降,但又断定这样做是犯傻。万-摔断了脚踝将会迫使他放弃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而迈克·林奇会驾机让他从高空亲眼目睹这次行动的。 

李奇微在3月23日早晨,为麦克阿瑟授权他越过三八线的命令而唤醒起床。一个惊人的转变!“完全同意你在电报中提出的本阶段进攻计划,”麦克阿瑟继续说道,“不要发表任何讲话,让事实成为独家新闻。本阶段进攻行动之后的进一步行动将由你根据我以前给你的电报来决定。星期六在汉城机场见面。” 

听到第187团已于下午7时30分空降后,李奇微和林奇就从骊州的小型机场起飞了,一直飞往汉城以北第1军与空降部队的汇合处。就在他们到达的一瞬间,打头的两辆美军坦克触了雷。纵队停了下来。尽管急于抵达汶山,但李奇微知道他承受不起拖延合拢空隙的后果。他们降到树梢高度在报废的坦克上面盘旋。当部队看到飞机上的星号标志和他们的司令时欢呼起来。李奇微明白他们会竭力去干的。“展示司令旗”后,林奇又在空中绕了一小圈,而后飞向敌人防线后25英里处的汶山。这时离预定进攻钟点还差一刻钟。 

这次行动包括村北和村南两个空降区。第2和第3营以及第2和第4别动连在北边空降,第1营在南边空降。李奇微和林奇首先奔北部的空降点飞去,导航飞机也飞了过来。林奇核对着放在他膝上的作战方案。3分钟后将有3组飞机到达。第2和第3营着陆时,林奇把飞机保持在上方。李奇微建议他们再飞低点儿以便看清部队的整个行动。飞机降到500英尺高度,迈克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了。不一会儿,一个声音从后座问,“我们能着陆吗?” 

威顿上校和沙利文乘第2架飞机在几英里后面跟着。迈克提醒沙利文他正准备着陆。“别这么干,”威顿插嘴说。“告诉老头子,”林奇说,“我要让他负责。”鸦雀无声,而后又说,“没关系,行了!” 

迈克对准一条看上去足够长的公路,俯冲下去看了一遍。到处都是伞兵,李奇微挥手让他们让出道,他们没有挪动。林奇又飞了一次。李奇微回忆道,“我们又试了一次,挥动手臂用能想出来的各种语言诅咒他们,他们稍微向后动了动。” 

接着出事了!1营的领航飞机在南边空降失败了。第二批找不到降落地点的飞机向北边飞来了。这时李奇微和林奇正在100英尺以下的高度,突然间他们的上空挤满了伞兵。林奇无处可走。 

 “抓紧,将军,”林奇喊道,“我们必须着陆!” 

对准降落点边上的一条大堤后,迈克放下阻力板来了个急转弯。绕了一圈,他第一次看清了。这条大堤不足300英尺长,比飞机起落架宽不了多少,两边倾斜达 8英尺,尽头上有一辆已在燃烧的坦克。他打开所有的阻力板,试图斜着着陆,但尾轮撞裂了附近一端的一个棚子,飞机摇摇晃晃地向前冲,靠近了大堤。他们在空中又试了一次。“上帝,保佑我再次降到大堤上吧!”林奇默念。他们着陆了。迈克全力刹闸,飞机在离报废的坦克10英尺处停住了。 

飞机立即引来了轻武器射击。“你先下去:”林奇说。“我来照看飞机。” 

李奇微走下大堤,像个谨慎的老兵,紧盯着一条阴沟。他看到5个中国兵都死了,头上的伤口还在冒血。敌人的迫击炮开始向这里开火,李奇微朝公路走去。他听到了斜坡上M-1步枪的枪声,一个穿棉军服的中国兵从小山上滚下来悬在李奇微上面的河边上。他没有动,李奇微以为他死了。 

将军走在队伍里,像是重访诺曼底。发现了187团团长鲍温将军,他询问起1营的情况。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被空投到这个主要地带。更糟的是,那架导航飞机里的亨利·威尔逊中校及其指挥小组成员都找不到了。 

李奇微有些不安。他没有按计划切断敌人,而且又找不到空降部队中的老友威尔逊中校。他决定立刻离开此地,以便调配一个联合纵队向西搜索敌人。同时,他将尽力查明威尔逊出了什么事。 

在倾斜的大堤上,林奇竭尽全力调转飞机以便起飞。他看见一些士兵,于是向他们求援。敌人的机枪子弹从他身边滑过,他急忙跳到大堤那边的安全处。 

 “你们这帮家伙降错地方了,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