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天后,低潮时,大约50名北朝鲜士兵开始从大阜岛涉水过来。克拉克的10人防卫队开枪,好不容易把他们赶了回去。克拉克担心敌人会来一次更大的进攻,要求进行空袭。不久,英军飞机进行了15分钟的轰炸后离去。北朝鲜人没有发动第二次袭击。克拉克猜测他们的主力部队调到朝鲜半岛南部去了,没有认真对待他的小组。 

随后五天中,克拉克的南朝鲜间谍继续在大陆 ' 译者注:指朝鲜半岛 ' 进行侦察。克拉克已经知道,月尾岛上的炮兵掩体比原先预料的要多,都是必须拔掉的。在每天进行的舢板巡行中,他的防线潜越者在航道中发现了水雷这些水雷,必须小心翼翼地在航道中予以排除,这些狭窄的航道中哪怕是第一艘船碰上一枚水雷也会给入侵纵队带来极大的破坏。 

 9月12日,他主要关心的还是天气。那天一整天天气恶劣,晚上来自“凯兹亚”台风边缘的狂风横扫航道。他很担心他的乘舢板回营地的部下。克拉克担心在他们完成所有这一切后,却不得不放弃行动。所幸的是,台风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

4 

尽管天气不好,麦克阿瑟仍然按计划进行。那天下午,他和他的6名参谋在羽田钻进他的标有SCAP ' 译者注:“盟军最高统帅部”的缩写 ' 的新飞机起飞。他们是秘密出发的。事实上,没有签发书面命令。然而,由于暴风雨,他们在九州的一个机场而不是在福冈着陆。他们一行在九州乘一辆新车前往佐世保。车上只涂了四颗星。司机为此向将军道歉,将军却笑了。 

在佐世保,他们不能登上麦克阿瑟的旗舰“麦金利山”号。台风使旗舰晚到并且不得不被拖进船坞里。麦克阿瑟一行上船时已近午夜。舰长紧张得像一只猫。“将军,”他说,“我们要立即开船。风暴又要来了,我得在一刻钟内驶出防波堤,否则又要遭到狂风和海潮的袭击。” 

麦克阿瑟向他表示感谢,平静地走向汽车,同司机握手告别,相互问候,然后气宇高昂地登上旗舰。 

第二天,9月13日,6艘美军驱逐舰驶向月尾岛,仅从800码之遥,炮击早些时候海军飞机狂轰滥炸了的小岛。与此同时,两艘美国巡洋舰和两艘英国巡洋舰开始集束射击,飞机轮番轰炸。经过半小时的惩罚后,月尾岛上的北朝鲜人开始用他们尚未被摧毁的大炮进行还击。三艘驱逐舰被击中受轻伤,但北朝鲜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他们的回击暴露了他们幸存的火力阵地。巡洋舰和驱逐舰以致命的精度进行炮击。 

黄昏时,克拉克惊奇地发现一只没有甲板上层结构的船朝飞鱼峡漂来。船至少有70英尺长,20英尺宽。由于退潮,漂流时速为五或六海浬。他担心船上装着爆炸物,以阻止麦克阿瑟的进攻舰只。克拉克和其他几个人乘摩托艇乘上船去,发现只是一条空船,显然是在偶然事故中被毁的。他们把它弄到另一个小岛边使之搁浅,以免妨碍攻击舰队在黑暗中通过航道。 

在第8集团军总部,沃克将军刚刚获悉韩国的一个师在永川大败北朝鲜第15师。这个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第15 师是由(直到最近仍任北朝鲜副主席的)朴成哲少将指挥的。沃克急忙赶到钟日昆将军的司令部,对韩国总参谋长说他要对他的所有参谋人员讲话。大约40人聆听了沃克对韩国人胜利的赞扬。激动之中,他提到麦克阿瑟将军将要在仁川对朝鲜人发动突然袭击。他急忙补充说这是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美联社记者申华奉(音译)听到了大楼里的欢呼声。当金军伯(音译)少校出楼时,这位记者把他拦住了,他俩是酒友。申华奉带他到了一个酒吧,申灌了少校几杯酒以后说,他知道沃克将军告诉了参谋人员令人狂喜的事情。少校什么也不想说,后来申说一定是要在群山进行两栖登陆,群山是在仁川南边很远的港口。“不是群山!”这醉昏头的少校叫了起来,“是仁川!”待他明白自己都说了些什么时,便立即加以否认。记者叫他别着急,因为这一切三天后才会公诸于众的。“蠢驴!”醉熏熏的少校大声说。“后天就要开始了。”申把他的消息发到了东京。 

太阳下山的时候,麦克阿瑟乘的“麦金利山”号继续往北,驶往仁川。 

塔普莱特的营也正高速运往指定的海岸。

5 

进攻的前一天,9月14日上午。美国驱逐舰驶回月尾岛,向小岛倾泻了1700多发5英寸炮弹,只遭到零星的回击。显然,岛上的大炮已被压住了。克拉克上尉醒来时松了一口气。台风的袭击已经结束,只须再等待几个小时。 

下午晚些时候,邻近的大阜岛海滨出现了新情况,北朝鲜士兵似乎想打过来,克拉克于是命令大家作好向帕尔米岛转移的准备。他们扔掉了所有笨重的东西,包括机关枪和开动通讯设施发电机的小引擎。 

克拉克已向东京发出信号,他要尽力点燃那个法国制造的老式帕尔米油灯塔,引导美军舰只在飞鱼峡通行。睡觉前,克拉克在灯塔门上写上“吉劳埃到此一游”的字样。他能够想象看到这几个字时陆战队员努力猜测走在他们前面的到底是何人的惊愕表情。 

那天早些时候,沃克将军打电话给钟日昆,说他刚接到东京的总司令部电话,他们想知道是谁走漏了仁川登陆的风声。钟向李承晚递交了一份辞职书。总统不经意地说:“别去想它。”李开怀大笑。“金日成会认为这是李承晚的另一个花招。” 

那天晚上,麦克阿瑟和他的参谋人员在“麦金利山”号上早早上床。麦克阿瑟的密友考特尼·惠特尼觉得他才睡了几分钟就被一个陆战队警卫叫醒,说将军想在他的舱里见他。惠特尼匆匆披上浴袍,发现麦克阿瑟也是这身打扮。“考特,你坐下。”麦克阿瑟说。他双眉紧锁,沉思着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两人都在想他们很快就要穿过飞鱼峡里的那些漂移的沙滩了。麦克阿瑟以前曾多次进行登陆作战,但这一次是他试图进行的最复杂的两栖作战。这里成千上万的人将英勇奋战,但他自己却要单独对失败负责。“我的灵魂面临考验时刻,而可怕的后果就决定于这个时刻。” 

惠特尼知道将军需要有人听他谈他的思绪。当麦克阿瑟继续来回踱步时,他不停地唠叨所有那些参谋长和其他人栩栩如生地列举出来的危险,这些人竭力想阻止他从事这样危险和靠撞大运的行动。当他还在那儿唠唠叨叨自言自语时,惠特尼似乎觉得将军要记住这么多战场,实在是太伤神费脑。对麦克阿瑟的心境来说十分幸运的是,他还没有听到一个美联社记者已泄露了消息的事。 

他反复谈论出奇制胜的要素。这在二战中曾拯救了他部下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现在又要保护大多数乘漆成黑色的舰只去飞鱼峡的官兵。但如果北朝鲜人磨刀霍霍严阵以待,1950年9月15日将在历史上成为美国最大的军事灾难之一。 

最后他终于停止踱步,好像是自言目语:“不,这是正确的决定,我们必须接受一切危险。”他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了。“谢谢你,考特,”他说,“现在我们睡一会儿吧。” 

当惠特尼关上舱门时,他听见钟敲了五下,这是9月15日凌晨2点30分。在飞鱼峡的另一头,克拉克上尉刚点燃引导入侵者的那只旧灯塔。他还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点燃了一盏小渔灯。 

惠特尼决定在甲板上呆一会儿。舰员们十分警觉但静默无声。惠特尼站在舰首,倾听大海的涛声,发现前面有灯光一闪一烁。他大为振奋!他们的确使敌人大吃一惊!北朝鲜人甚至连灯塔电没关掉:克拉克发往东京的消息即他要尽其所能点燃航灯一事还没有转到“麦金利山”号。 

在华盛顿,麦克阿瑟的特使林恩·史密斯中校刚把仁川作战命令交给参谋长联席会议:这时要取消登陆行动已为时太晚了。 

金日成曾得到毛泽东的警告,知道美国人要来了。倘若麦克阿瑟等人知道这一点,“麦金利山”号上肯定会乱成一团。8月份晚些时候,毛研究了令人不安的情报,仔细分析了釜山环形防御圈陆战队不寻常的调动和准备。在同他的年轻助手们深思了目前形势,重新研究了麦克阿瑟过去的胜利以后,毛和周恩来得出结论:将有一次两栖登陆作战,因为这是这位名将的专长。根据逻辑推理,登陆将在西海岸5个港口中的一个进行。仁川就是登陆目标,它靠近朝鲜的心脏——汉城。由于仁川特殊的海潮和天气,最有可能的攻击时间是9月15日。 

这一预测传到了金日成那里。几天后,北朝鲜情报部门同意毛的预测。9月10日月尾岛遭到陆战队飞机的燃烧弹袭击以后,一切疑虑都荡然无存了。 

金日成知道麦克阿瑟就要登陆,向他的部队下达了指示:“捍卫坚守一切解放地区!用你们的生命和鲜血去捍卫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每一条河!”

第四部 回师之路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3  投票: 8

第12章 “这是小意思” 

第13章 跨越两条河 

第14章 攻陷汉城  

第12章 “这是小意思”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3  投票: 8

(9月15日-19日)

1 

凌晨3点钟,一艘高速行驶的运输舰“迪亚琴科”号熄了火,防水舱里的灯亮了,起床号声传遍了船上整个的压力报警器系统,塔普莱特的第3营的大部分官兵都已经醒了,当早餐的开饭铃响起时,海军陆战队一等兵弗雷德·戴维森走进厨房,他曾听说海军陆战队在登陆前总是有一顿丰盛的早餐:包括鸡蛋、牛排、熏猪肉和热松饼。可是乔治连只有碎屑样的炒鸡蛋,没有黄油的烤面包和杏罐头。 

当塔普莱特中校向马里恩要塞的月尾岛靠近时,他看到前面的陆地一片漆黑,远望仁川,没有一星火光,只能看到天穹衬托下的公墓高地,他们能活着到达那里吗? 

 “真奇怪!”他低声向副船长坎内说:“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