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 团体的团结来自内部的凝聚力,而非起源于外部的压力。
(2) 团体的成员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团体倾向。
(3) 团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以及处理内部队冲突的能力。
(4) 团体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团体中每个成员对团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6) 团体成员都明确地意识到群体的目标。
(7) 团体成员承认团体的存在价值,并具有维护其团体存在和发展的意向。
领导集团要达到高效的目标,就应该内部团结一致,就应朝一个方向努力,减少分歧。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各个企业都应该探索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团队管理精神。在这方面,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社长北田先生为了更好的团结团队,更好的管理企业,创立了一套“金鱼缸”式的管理方法。他在解释这种管理方法时说:“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一举一动,员工都看在眼里,如果以权谋私,员工知道了就会瞧不起你。”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所谓“金鱼缸”式管理,就是管理具有透明度。管理的透明度增大,自觉地将领导者的行为置于众目监督之下,就会严于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这种以身作则的感染力,团结了内部,排除了分歧,提高了团队效能。
过去麦当劳也采取过相类似的方法来提高内部效能。麦当劳公司曾一度出现严重亏损,公司总裁克罗克亲自到公司各部门检查工作,他发现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都喜欢坐在高靠背椅上指手画脚,于是便向各地麦当劳快餐店发出指示,必须把所有经理坐椅的椅背去掉。这一招虽说不是什么大举措,甚至会令人惊讶,产生怀疑,然而正是这一招竟使麦当劳公司经营状况获得了巨大转机。只有领导与下属同甘共苦,在情况紧急时,这个团体才会上下一致,同舟共济。去椅背这一招,去掉了团队中上下属之间的隔阂,密切了团队上下属之间的关切系,产生了凝聚力;而且这一招也将原来的内部矛盾转化为了外部矛盾,即面对对手,齐心协力搞好公司。正是这看似简单的一招,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作用。
作为领导团队的主要领导,在明白了高效团队的特征之后,就应该学以致用,提升你所领导的团队的效能。你将如何去做呢?
二 怎样提高团队内聚力
20世纪40年代,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提出了“团体动力”理论。他借用物理学中场的理论和力学理论,按动态和系统的观点来说明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他的团体动力理论指出:①团体对个体的行为规范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体在团体中会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反应;②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超越了个体的总和;③团体动力来自于团体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为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观点、理想、共同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等。他所说的团体动力主要是指团体的规范、团体的压力、团体的内聚力等。
所谓团体的内聚力,是指团体成员留存在团体之内的吸引力,即成员在团体内部活动和拒绝离开的吸引力,通常表现为成员对团体的向心力。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在组织管理心理学中称为内聚力。团体内聚力又称为凝聚力和凝聚性。
团体的内聚力是团体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满足程度的反映。它既包括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又包括成员对团体的向心力,同时还包括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它对团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团体内聚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是维持团体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增强团体功能,实现团体目标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个团体如果失去了内聚力,则是一盘散沙,很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任务,这样的团体即使名义上存在,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内聚力团体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①团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团体的内聚力有不同的影响。②团体外部的压力。当团体遭到外界压力时,会增强团体成员相互间的价值观念,促使其他成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抵抗压力,从而提高团体内聚力。③团体内部的一致性。就是指团体成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一般地讲,成员之间一致性越大,内聚力越强。④团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经研究表明,个人与团体结合的奖励方式有助增强团体的内聚力。⑤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团体的地位、团体的规模、团体的信息沟通以及团体的心理气氛均影响团体的内聚力。
如何来提高团体内聚力呢?
(1) 作为团体的主要领导者,其领导方式应具有个人魅力。研究发现,在“民主”、“专制”和“放任”这三种领导方式下,以“民主”型领导方式最好,在该组成领导下的成员比其他组成员间更友爱,团体中思想更活跃,情感更积极,内聚力更强。
(2) 应该提高团体的忧患意识,增强团体的竞争性,要争做该行业的“领头羊”。将内部矛盾化解转移为外部矛盾,就可减小内部矛盾产生的机会,而使团体内部出现“一致对外”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增强团体的内聚力和自信心。
(3) 确定团体内部一致性的长远的发展目标,加强成员的一致性,同时将团体成败的利害关系与团体成员产生直接联系。在外国的许多企业都采取让员工直接参股的方式,来密切员工与企业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团体的内聚力,提高生产效益。
(4) 团体内部管理机制应该完善,应当做到赏罚严明,公平公正,而且应该将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把个人目标与团体的目标相结合,这样就会增强团体观念和团体内聚力。
(5) 加强团体内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密切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一个团结的团体内部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团体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加强团体的一致性,密切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增强团体内聚力的作用。
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有这样一条要求,它要求所有的干部都具备本公司的价值观。该公司在全世界拥有30万员工,每人平时都要随身携带一张卡,名为“通用电气价值观”卡,卡中对领导干部所下的定义是:痛恨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信、高瞻远瞩、精力充沛、果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适应全球化。这些价值观都是公司进行培养的主题,也是决定公司职员晋升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该公司对各员工的评价和职业安排是通过与上司的面谈以及部门内的讨论来决定的。尽管评价值工程是按工作成绩和公司价值观两项标准进行的,不过,公司更注重的是员工所具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360度评价”可算通用电气的一大特色。每个员工都要接受上司、同事、部下以及顾客的全方位评价,由大约15个人分五个阶段做出。同样,评价的标准也是日常工作中是否按照公司的价值观行事。董事长韦尔奇明确表示:“即使工作成绩出色,但如果不具备公司的价值观,那么这样的人公司是不会要的。”
这种独特的方式可以说是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做法使得公司员工的目标与利害关系关联到了一起,加强了公司内聚力,从而激发了通用电气的经营活力。
总而言之,团体内聚力提高了,该团体就会为其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从而提高生产率。
三 团队高的内聚力,能产生高的生产率吗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团体高的内聚力是不是就一定能够产生高的生产率呢?相反,内聚力低,是不是就说明生产率低呢?早在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们就认识到,要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重视改善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高内聚力的团体中,成员的士气和满意感都比较高,内聚力将有益于团体任务的完成。然而,有研究表明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二者的关系往往是十分复杂的。
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的诱导方向,而且还取决于团体的态度及其与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随着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不同,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将有四种不同情况出现。
(1) 高内聚力、高一致性。就是说团体的态度与组织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这时,团体的内聚力越高,生产率越高。
(2) 高内聚力、低一致性。即团体的态度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此时,团体的内聚力越高,生产率越低。
(3) 低内聚力,低一致性。也就是团体的态度不支持组织目标,团体的内聚力亦低,则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不明显。
(4) 低内聚力,高一致性。就是团体的态度对组织目标是支持的,即使内聚力低,生产率也能提高。
所以,并不是任何内聚力都是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只有在团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增强内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反之如果团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则高内聚力反而会使生产率下降。
马歇尔的管理奥秘说明了这一理论。
1983年,有着马拉松运动员的修长外表的科林·马歇尔就任英国航空公司总经理,从此,他对该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林·马歇尔刚任职时,他发现公司内纪律松懈,人心涣散,毫无内聚力,从某种角度上说,就像当年撞在阿尔亚拉麦面前的颓丧的英国军队一样。英国航空公司所进行的各种竞争都失败了,公司人员流失骇人听闻,获胜的信心已丧失到令人绝望的地步。然而随着他的到来,航空公司工作上失误的最糟糕阶段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