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六部书-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另一方面,年轻的部下会认真地寻求沟通。倘若对自己受到差遣的工作心存疑惑,〃为什么我必须做这件事呢?〃部下会以单纯的心境询问上司。〃这种事情,忍一忍吧广如果上司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部下当然会心里不痛快地别扭起来。自己原想探求答案却被教训一顿,任谁也无法接受。
部下们寻求的是说明,而非教诲。他们心里感到难受的原因,并不在于讨厌那份工作,而是在于不明白必须做那份工作的理由。因此,平凡工作的意义、公司未来的计划、公司对自己的期许等,都希望上司能予以说明。
大多数的上司对此却心存误解。由于抱着年轻人讨厌工作的成见,因此拒绝利用语言作说明。即使被要求说明,〃就算你爱穷根究理也没用!〃上司总是简单地加以拒绝,终究以〃闭上嘴巴工作!〃收常然而,上司如果能舍弃成见,从正面聆听部下的问题,双方的沟通必定可以获得成功。部下们希望获得合理的解释。而只要上司能说明到他们理解为止,彼此自然可以相互接纳。
电影导演为了让工作人员理解自己想表达的理念,必须彻头彻尾地说清楚。有时甚至会出现彼此人生观互相抵触的情形。唯有当双方仔细沟通,全体工作人员理解之后,他们才能当作自己的作品努力完成。如果导演只知道说,〃照我所说的话拍制吧!〃绝对不可能制作出其所希望的电影。
为了牢牢地建立起人际关系,你务必和对方认真商议。如果你想节省下那股精力,必定无法和对方缔结相互领会。志趣相投的关系。一旦发生某种误会时,即使花上一晚的时间也必须说清楚。倘若无法以言语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你的热情也将相形减少。所谓吝惜双方沟通的努力,即代表着你吝惜建立人际关系的努力。不懂的事就坦白说不知道
下面的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某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正在做老鼠的实验,突然有一个学生问:〃在这个实验里,如果稍微改变这些条件时,结果是什么样的情形?〃其他学生在心中都抱着这位教授可能会回答一些资料的期待,可是,没想到这位教授却面不改色地回答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所有的教授,会坦白对学生的问题回答不知道的人,恐怕是没有的。至少也会说:〃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吧-。。。〃而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
任何人都有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弱点的心理,因此,往往会不承认不知道。而且,即使真正不知道,也装知道。所以,有时能够明白地向对方表示不知道时,也是使自己令人看起来更有魄力的自我表现法。
因为,这种表现,可以增加自己的坦率的印象。而且,既然能够勇敢地说出不知道,也可以证明自己对其他方面的事,也很有自信的意思。
事实上,对那位教授,也因为他的坦率,而让人特别地对他有好感。因此,对他在上课中所讲解的内容,人们也感到特别信赖。结束会谈后立即打电话
初次见面的对象,依据会面时的印象,可以区别为想再碰面的人,以及仅此一次的人。自己如能成为前者,人际关系自然丰厚,倘若沦为后者,对方恐怕连见过你一面的事也忘了。为了让对方牢牢记住你,碰过一面之后的后继动作极为重要。
采取后继动作时最重要的,首推速度。〃该如何进行后继工作呢?〃慢吞吞思考的闲暇也不容。胜负就决定在会面当天。亦即会面分别后,是否能在当天之内,再一次加强自己在对方心中留下的印象。〃明天再联络也无所谓〃,在你浮现这种想法的刹那间,你带给对方的冲击力将一口气缩小许多。
无论是实信也好,寄赠对方所需的资料也好,一旦搁上数日之后,即可视作效果全失。你只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即可明白既然一天内要会见许多人,自然不可能数日后仍牢牢记住每一个人。能够留下印象的时间,只限于当天之内。所以在会面后当晚,就应该采取某种行动。这种行动是为了下次会面做准备。无论在初次见面时相谈多么投机,切不可认定对方理所当然记得自己。在基本上,认为对方尚未记住自己的想法,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大前提。然后再思考加深印象的方法。
如果决定在当天采取行动,积极联络的工具只有电话。传真、以及专人递送。如果利用普通邮件,无论如何都得耽搁上一天时间。或许你会认为在碰面当天打电话很失礼,然而站在对方立场,过了数日后突然接到已记不清容貌的人打电话来说:〃我想再拜会您一次〃,反而会更觉失礼。所以,会面后当天夜里就应立即拨打电话:〃我是先前拜访过您的××〃。
也是在追求女性的情况里,胜负亦取决于当日。如果获知对方的电话号码,分手后就应立即打电话。这一招也可以利用于商业上。比方说,在宴会的场合中和自己想再次碰面的人物交换名片后,当场可以打电话到对方的办公处。这是最快速的行动。倘若接电话的人是负责安排时间表的秘书时,可以向对方取得约会时间,〃我刚刚与××先生会过面,无论如何都想再拜会一次。〃如果对方办事处设有答录机,可以录下留言。从对方折返办事处最初听到留言起,双方即可迅速展开交流。总而言之,不要留下空档。倘若不采取这种积极行动,想靠第二口机会来决定胜负,是几近不可能的。






 
 



《人生六部书》
 

7、随时助人,不愁没有善报
缘分愈薄愈应有效加以利用
人与人之间的邂逅,有所谓见过一面即不曾再相逢的缘分。倘若彼此都不曾发起行动,立即淡化成陌生人般的缘分。能否有效利用这种浅薄的缘分,大幅左右着此人的交际范围。
即使是男女之间的邂逅,如果将在办公室毗邻而坐视作缘分深厚,则擦身而过之类的相遇属于浅薄的缘分。所谓深厚的缘分,即使闲置不顾,也仍可建立相当程度的人际关系。然而换作浅薄的缘分,则十分难以维系。比方说台球,想从正面击中球并非十分困难。然而决定胜负的关键,却是在于如何使几乎接近彼此的球发挥作用。同样地,愈薄弱的人际关系也必须愈加珍惜。
比方说,有100人前来接受某家公司的录用考试,并将从中录用10人。这10人和这家公司将可缔结深厚缘分。但是问题在于落榜的90人。倘若对这90人闲置不顾,转眼即成陌生人。然而,这些人并非生活在与这家公司完全无关的地方。他们有可能就职于这家公司的主顾公司,也有可能站在一位消费者的立场,与这家公司产生关系。换言之,他们对这家公司所抱持的印象将散布到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倘若即使落榜也仍对这家公司留下好印象则无所谓,倘若是怀着恶劣印象遭拒绝录用时,必定会在社会上传布难听的谣言。因此,这家公司对于这批缘分浅薄者所采取的善后照应,必将影响其本身形象。
然而,不擅于建立人际关系的人,却只懂得拼命照应缘分深厚的人。对于关系密度百分之一百的人虽然不计一切地为其效命,对于关系密度10%的人却置之不理。然而,如何让关系密度10%的人成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是此人力量的一种考验。
比方说企业求才访问时接见了100位学生,其中进入自己公司内的大概只有其中二人。原本虽无必要逐一照应这100名学生。然而珍惜浅薄缘分的人,必定会为了让全部学生尽可能进入优秀的企业,因而帮忙举行面试的演习、提供咨询意见或举止礼仪上的注意事项。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这剩余的98人将分散进入各种公司就职。换言之,此举可以造就98家公司的人际关系。一般想要凭空建立起这等规模的人际关系是几近不可能的。藉由这些行动,原本看似转眼即逝的缘分因而变成了可观的人际关系资产。
人际关系名言录
我们有许多人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请昨天的朋友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就从明天开始吧。〃
可以交往一生的某人
如果想建立人际关系,就必须尽量认识许多人,所谓人际关系,并非认识的人愈多愈好之意。你广泛结识许多人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出可以交往一生的某人。你所结识的所有对象,未必都能成为自己的人际关系。
因此人际关系的建立,就某种意义而言类似读书。阅读大量书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读过书籍的数量。你阅读各种书籍的目的,是为了遇上一本让你反复阅读,受益无穷的书籍。欣赏各种电影的目的也与此相同。如果你想发觉一部一生钟爱、百看不厌的电影,绝不可能偶尔看一次电影就正巧发现它。你必须观赏许多片子,反复邂逅名作与拙作。
此外,趁年轻时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大目的,可以视作是为了寻找交往一生的对象。虽说认识他人是为了掌握眼前的工作,但其实是为了长期性的利益着想。你的目的在于寻找有朝一日你希望完成某事时,愿意伸手协助你的对象。在目前的工作领域中一边摸索,〃和此人可以一块合作下去〃,一边相互寻找着这样的伴侣。
年轻上班族万万不可逃避的,便是这种作业过程。为了准备随时到访的战斗,你务必预先召集援军。如想尽可能储备优秀的部下,你就必须不断重复着和每一个人认真交往的步骤。
人际关系名言录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每次当代打电话给软件公司,问题都出在硬件上;打电话给硬件公司时,问题却出在软件?
朋友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条件
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秦桧还有位好朋友。〃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几个比较贴近的朋友。连秦桧那样的大奸臣都有一位好朋友,谁人能例外?朋友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沟通对象,在人与人之间,它的影响力最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然而,朋友不是偶然遇见的,而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心灵上的沟通,所以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