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广东人伍磐照在美国旧金山主办《中西日报》多年,英语流利,辩才亦佳,每年均应美国民间团体之邀到各处演讲。袁世凯死去,洪宪帝制取消后,伍磐照演讲说:“袁世凯生平只做了一件大利大益于中国的事。”
    听者不明,纷纷求教。伍接着说:“那就是他——死了,绝
    对地死了,很合时宜地死了,很合适地死了。”

    恰当的比喻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1963年夏,中国佛教协会请梁思成先生去扬州,主持筹建鉴真纪念馆的工作。他应扬州市政协之邀,作有关古建筑维修问题的报告。
    演讲开始,梁先生说“我是无耻(齿)之徒”,满堂为之愕然。随后他慢慢地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在美国装上了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略带点黄色,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梁先生用幽默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说明了维修古建筑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胡适论婚姻
    (中国思想家、文学家胡适)
    胡适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时,万国学生会请其演讲中国婚姻制度。有人对中国人未见过面而结婚表示不解,向胡适提出来讨教。
    胡适发妙论云:“贵国人结婚,男女事先恋爱,恋爱热度达到极点乃共缔姻缘;敝国人结婚,从前多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男女素未谋面,等结为夫妻后,始行恋爱,热度逐渐增加。所以贵国人之婚姻是爱情之终也;敝国人之婚姻则是爱情之始也。”听者愕然,无言以对。

    垃圾
    (英国首相詹姆斯·威尔逊)
    诘问演说者是英国的政治传统。威尔逊首相便以善于应付诘问的机智而著名。
    在一次公众集会上,一名抗议人高声骂道:“垃圾!”
    威尔逊马上回敬道:“先生,关于你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等一会儿就会讨论。”

    巧妙的以进为退
    (美国政治家迪普)
    律师出身的美国政治家C·迪普(1834—1928),曾任纽约州参议员。他能言善辩,活泼风趣,常常险境出奇言。
    在一次宴会上,迪普与马克·吐温都被宣布要发表讲话。先轮到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有意识地精心构思了自己的讲话内容,并辅以适当的表达风格,共讲了二十分钟。客人们被他的话深深地吸引了,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迪普站了起来,显出很遗憾的神情告诉大家:“进餐以前,我和马克·吐温都同意交换讲稿。刚才他的才华横溢、声情并茂的讲话就是我的讲稿。我感谢诸位对我的赞赏。不幸的是,我把马克·吐温的讲稿丢了,一点也想不起来他要讲什么了。”他一本正经地说完这番话后就坐了下来。

    州长的嘲讽
    艾尔弗雷德·伊曼纽尔·史密斯(1873—1944),美国政治家,因治理纽约有功,曾四次出任纽约州长这一显赫的职务。他有济危救困的奇思妙想,更有鼓舌如簧的口才。
    一次,史密斯对公众讲话,一个反对派在旁边不停地打断他,在一个关键的地方,他停下来,静静地望着这位好事者。这家伙却对他喊道:“讲下去吗?告诉他们您所有的东西,这不会用多长时间的。”
    史密斯回敬他说:“谢谢上帝,你头脑还算清楚。如果我要告诉他们的都是我俩知道的事,我就不用再花时间讲下去了。”

    两句题外话
    (印尼前总统苏加诺)
    1956年,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时曾到清华大学演讲,当时听演讲的除清华大学的学生外,还有北京大学的学生。戴着墨镜和白手套的外交部长陈毅陪同苏加诺总统来到清华大学时,学生队伍的秩序一度有些激动性的骚乱。在台上的陈毅显然不悦,气氛有些紧张。有经验的苏加诺总统当然看出来了,他在演讲一开头就说了两句题外说:
    “我请诸君向前移动几步,我愿意更靠近你们。”
    学生队伍顿时活跃起来,很快向前移动了几步。接着,苏加诺又说:
    “我请诸君笑一笑,因为我们面临着同一光辉的未来。”
    青年们轻松地笑了起来,气氛变得十分和谐。

    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
    (中国作家刘绍棠)
    一次,南开大学请著名作家刘绍棠去作报告。
    有个女学生听后,写了一张条子:“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不能苟同。请问: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着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
    刘绍棠读后,微笑着对这位写条子的女同学说:“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上面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疮的照片?”
    女同学迷惑不解地问:“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多么难看呀,我怎么会去拍这样的照片呢?”
    “漂亮的小姐啊,你不在长疮时去拍照片,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你知道长疮时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的最真实的面目,所以你不想在长疮的时候照相,更不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你说对吗?”
    那位漂亮的女学生脸红了:“是的,刘老师。”

    感情有多深
    (中国女作家湛容)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作而驰名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谌容,一次去美国访问。
    她应邀去美国某大学进行演讲时,其中有个美国人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一个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
    谌容应对如流:“您的情报非常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至今尚未有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么深呢!”

    犯人的称呼
    (中国学者曲啸)
    1983年的一天,曲啸应邀去某市青少年劳教所演讲,一开讲,就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人还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次演讲获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妙就妙在他恰到好处的称呼。
    演讲前,他对如何称呼听讲者进行了一番思索:称“同志”吧,不行,听者没有资格;称“犯罪的人吧”,也不行,这等于揭了他们的“短”。最后,曲啸用了这样的称呼:
    “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
    这句称呼对于犯了罪的人来说,是难以听到的,他们感到自己的人格在升华,人生价值在提高,重新做人的希望在召唤,人格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于是全场掌声雷动,热泪盈眶。

    真假“田汉”
    (中国戏剧家田汉和教育家陶行知)
    田汉(1898—1968)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作者。
    1929年1月间,著名戏剧团体“南国社”曾在南京举行大公演,演出盛况空前。位于远郊的晓庄师范学校的师生很想看“南国社”的演出,于是请校长、大教育家陶行知写了邀请信,派代表去见“南国社”负责人、剧作家田汉。田汉欣然接受邀请,率剧社全体人员前往晓庄。
    当天晚上,全体师生和周围农民为剧社举行了欢迎仪式。陶行知致欢迎辞说:“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晓庄是为农民而办的学校,农友是晓庄师范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的教育。所以我是以一个‘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里热烈地欢迎田汉……”
    田汉的答辞则说:“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实不敢当!我是一个假‘田汉’,陶先生才是个真‘田汉’。我这个假‘田汉’能够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以及在座的许多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
    陶行知的欢迎辞与田汉的答辞博得了在场全体师生和农民的热烈喝彩。

    答记者问
    (中国作家梁晓声)
    一次,外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
    这位外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然后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
    梁晓声不知是计,欣然答应。
    谁知那位外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地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向梁晓声提问道:
    “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坏?”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
    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
    梁晓声的形象和声音将会由摄像机转告给广大观众。
    此时,无论梁晓声回答“是”,还是回答“否”,都是笨拙的。但梁晓声刚才是答应用最“简洁”的一两个字回答问题的呀。因此不按照应诺的条件回答也不是个办法。看来对方是蓄意要出他的洋相。
    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梁晓声把话筒转向外国记者。
    这时,外国记者的摄像机停了下来,无言以对。

    募购动员
    (美国电影喜剧表演艺术家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演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他和许多明星一道,应邀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作美国第三次自由公债的募购动员。
    演说被安排在华盛顿的一个大足球场,球场的一角搭了个讲台。卓别林疾步跨上讲台,开始了激动而又别具一格的演说——
    “德国人已经到了你们的大门口!我们必须阻止他们!只要你们购买自由公债,我们就有力量阻挡他们!记住了,每买一份公债,你就救活了一个士兵——一位母亲的儿子!我们就可以早日打胜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