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搞掂魔鬼上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搞掂魔鬼上司-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切或许需要时间,但是你一旦与某个职位在你上司之上的人建立了一种积极可观的工作关系,你将会发现你的上司接近你时态度有了变化。 
    你上司的态度会变得更加尊重。他可能不太确定你们之间有多深的关系,在对待你时,就会更加小心。 
    在事态变得严重时,你的支持者也可以成为你的人生导师。尽管越过你的上司算不得是什么好主意,有人可以去咨询,寻求指导可是十分宝贵的。如果你恰好有一个魔鬼上司,会阻碍你获得提升,你的支持者会有助于打开已经对你关上的大门。 
    就算你没有魔鬼上司,自我保护也是一种基本的战略。你永远不会知道情况会有什么变化,而自我保护战略却可以为你省下许多麻烦。当然,你没有必要变成偏执狂;只需要记住童子军的座右铭:“时刻准备着。”           
    第三部分 形势急转直下 你的第一道防线(FIRST)1         
    在你选择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你也就是选择了将自己的命运任由别人的操纵。 
    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王朝会倾覆,高墙会垮塌,万事万物都会变迁。大约30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如伍尔沃思,还有卡玛特这样的零售业巨头势不可挡,而今何在?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一个叫山姆·华尔顿的商人居然能崛起,用他的沃尔玛连锁超市重新改写零售业的竞争格局。看上去似乎毫无破绽的偶像级公司,比如宝丽来、国际商用机器(IBM)、北电(Nortel)、施乐等等,现在四面楚歌。世界上的社会和文化标准随着苏联的解体,两德的重新统一,种族隔离制的覆灭,还有奴隶制的解体等等而改变。 
    这些事情在当时,他们的形态被认为是常态。生活在彼时彼地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还有另一番天地。今天的我们也不例外。我们很难想象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不同的世界。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变化,变化是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信赖的事。变化是我们生活每一个元素的组成部分。 
    人事变迁,公司变化,上司换人。 
    我有一个朋友在邮电局的总部工作。“十年里我换过六个上司,”他有一次告诉我,“如果出现一个我不喜欢的家伙,我就等着他滚蛋,希望下一个会好一点。”我听到过好多故事,人们因为有差劲的上司而心灰意冷,辞职离去,结果发现三个月后,上司也拍拍屁股走人了。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的上司什么时候就有可能辞职了,被炒了,被调职了,退休了,甚至不幸地,升迁了。有时候,最佳计划就是把你的上司当作一阵旋风,你所需要的就是找个安全的避风港,等待他什么时候离开。 
    在以后的五章里,我会为你列出你的第一道防线即五件可以使你在等待上司走人的过程中,使你和他的相处变得稍稍容易一些的事。有的时候,你可以改变他。有的时候,他会离开。有的时候,也许你很倒霉,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是试一试起码还是值得的。 
    第一道防线(FIRST)是: 
    F—在雷达区以外飞行 
    I—不理不睬 
    R—接受再教育 
    S—坚持你的立场 
    T—采用坦率认真的谈话方式 
    FIRST是一系列战略战术,能帮助你更好地控制你的工作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命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观念,它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和魔鬼上司打交道,还能帮助你在工作或是私人生活中,更好地处理艰难的局面。 
    我们经常会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我们太容易放弃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当然,我们不是有意识地这么做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唯一能了解的事实是作为结果出现的孤独无助的感受。自主控制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力量意味着做出自主的选择,而不是让别人替我们作决定。 
    在我们放弃自己选择权的同时,我们也放弃了自己的控制权。每一次我们找出某人某事来谴责的时候,我们还放弃了自己的力量。生活就是选择。我们选择自己的伙伴;我们选择自己吃些什么;我们选择上哪儿工作;我们选择做些什么事情来休闲娱乐。但我们经常通过说服自己别无选择,来选择最简单的一条路。每一次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向世界宣告我们的懦弱无力。 
    当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没有任何进展时,我们经常这样说:“我被自己的工作所困。”。除非你身体被锁在了办公桌边,或者你在监狱设的车牌制造厂里干活儿,那就是你根本没有到别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工作。 
    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束缚我们的栅栏就是我们心中存有的恐惧。那是我们对于改变,对于失败,对于未知变数的恐惧。以下是一些你可能经常会在工作场合听到的语言。 
    ·我的上司又让我工作到很迟。 
    ·我不得不完成这件事。 
    ·这工作真是要我的命。 
    ·我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每一个例子中,似乎都是没有别的办法,山穷水尽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似乎完全脱离我们的掌控之外。但是,想想如果把这些话这样说,这些宣言的性质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我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 
    ·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完。 
    ·我正在任凭这工作要我的命。 
    ·我接受了很大的工作量。 
    事情是一样的,但差异是十分深刻的。在第二组例子中,我们承认了做出做这些事决定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而第一组例子却显得我们像是受害者。           
    第三部分 形势急转直下 你的第一道防线(FIRST)2         
    受害者心态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似乎很少有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等待着其他人解决我们的问题,避免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受害者心态吸干了我们的自信心和采取主动的自发性。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选择,则会逼迫我们沿着自我决定的路走下去。 
    让我们再看一眼第二组例子,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后果。 
    “我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一旦你这么说了,第一个闯入你头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你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这个问题很自然马上就带出了一系列其他问题。“是不是因为有些事是我想做的?”“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比别的事情重要?”“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我选择做这件事?”所有的问题都迫切需要答案,而那些答案能够帮助你找出更加有效的行动步骤。 
    让我们说出你对“为什么我又一次决定工作到很晚?”这个问题的答案吧,那就是“因为我要是不加班的话,我就会被解雇!”这一答案又创造出了一堆新问题,比如“换个工作真的是件那么坏的事吗?”,还有“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不是真那么重要,以至于我可以牺牲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已经赋予了自己一种力量,赋予你自己可以做出不同决定的自信心。 
    “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完。”又可以引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也许你的答案是你对自己的工作十分骄傲,不愿意让它有个不够理想的结局。你又一次赋予了你自己力量。你不再因为一些消极因素或是无法掌控的影响而采取行动;你现在这么做的原因是,你对于自身高标准的坚定信心。现在,当你回家时,你不会觉得自己像是个孤独无助的受工作毒害的受害者,而是对于自己的工作信条十分骄傲。 
    “我正在任凭这工作要我的命。”“为什么?”是因为你希望得到升迁吗?还是加薪?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也许得检查一下这些目标的可行性有多大。问问你自己升迁加薪对你有多重要,是不是值得付出现在的痛苦。如果你决定:“是的,我现在经受的痛苦换来将来的回报是值得的。”那么你就有点积极的因素可以指望了。衡量一下未来的好处,痛苦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接受了很大的工作量。”又一次,问问自己“为什么?”答案会指引你前往一个赋予你力量的位置。也许你的答案会是:“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干得了。”下一个问题就是:“我真的干得了吗?”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你可能就得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减轻你现在的工作量了。 
    寻求力量的过程逼迫你问自己,你为什么在做这些事情。这样,你就把你行为的责任完全担负到了自己的肩头,并开始认识到,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能够对事情进行改变。这一过程还帮助你掌握自己的状况,把握自己的命运,使你对自己的选择充满自信。 
    自然,沉浸于受害者心态的过程也会让你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远不能给你力量,反而会让你觉得软弱无力。“为什么他们总是这么对我?”“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为什么他们不能把工作交给别人去做?” 
    你对自己力量的认识越深入,自己就越自在,与周围的人也就相处越融洽。魔鬼上司算不上什么了,因为你知道他们对你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影响。你的命运更加掌握在自己手里,并开始发现你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了。 
    但是,认识自己的力量需要勇气。你要知道,仅仅觉得自己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是不够的。方程式的第一步就是记住是你在控制事情,事情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在你身上的。第二步就是承认你在选择的同时也选择了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在你选择加班到很迟的时候,你也选择了忽视自己的家人。 
    在你选择承担很大工作量的同时,你也选择了承受压力。就像你选择吸烟,就要甘心冒着得癌症的风险,也像选择冰激凌,就必须甘心冒着发胖的危险一样,所以你选择了你正在做的事情,一旦事与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