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三国-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帕酵蛭迩Т缶垂バ露伎ぃ窖仿柿焖耐虼缶⒌ぱ艨ぃ捎谥由穑隅聘崭盏酱锝窖放滤鞘视Σ涣苏饫锏钠颍盟橇羰睾蠓剑夥懦隽宋钠福钔皆苯臁
此时陆逊已经带着四员大将兵临丹阳郡边境,张昭在丹阳郡度日如年,敌军兵临城下,孙权和周瑜被拖在濡须口和三江口,城里只有两万守军,要是城池被敌军攻破的话,江东休矣。为了保险起见,张昭召集回丹阳郡的所有守军准备死守丹阳郡的治所建业。这也是张昭这个文人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好在丹阳郡乃是江东治所所在,郡中守军不少,集合所有郡县守军以后,建业的守军达到了四万之数,和陆逊的兵力持平,这样一来,张昭心里也有了底气,然后又找出几个没有官职在身,又有名气的将领,其中有韩当的儿子韩琮,还有江东全氏家族的族长全柔等,然后再加上宋谦,贾华两人,暂时算是能够稳住建业的局势,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陆逊率领大军接收了建业以东的所有县城,大军屯驻建业城下,等待鲁肃率军前来汇合。鲁肃接到陆逊支援的一万大军以后,以焦触和张南防守临海郡和会稽郡,前往攻伐新都郡。新都郡没有了丹阳郡的支援,被鲁肃轻松拿下,然后率军北上,大军进逼建业。此时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大部分的兵力都被牵制在长江沿线,南面的建安郡,庐陵郡没有多少守军能够支援丹阳郡,所以在焦触,张南的防守之下,鲁肃的后路还算是很安全,而且陆逊打通了和徐州的联系,粮草再也不是问题,于是六万五千大军齐集建业城下,建业的局势危如累卵,孙权和周瑜虽然有心回援,奈何我军全力进攻,防守尚且困难,撤军更是妄想。
陆逊和鲁肃汇合以后,商议起进攻建业的问题。陆逊和鲁肃一致认为建业城高池深,不能用蛮力攻城,必须以计破之,所以暂时还是只能围而不攻了。此时周瑜在三江口急得团团转,虽然有心回援,但是现在实在是不能离开三江口,否则江东仅剩的几处郡县就都将处于敌军的铁蹄之下,届时江东将再无反抗的余地了,孙权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张昭的身上了。
江东陷入危局,曹操再也不能作壁上观了。虽然他曾经攻打过长安以图支援江东,但那不过是做个样子,妄想牵制我军的兵力,以缓解江东的压力罢了,并没有做出真正的支援动作,所以这一次曹操要动真格的了。曹操在汉中兵出上庸,率领夏侯惇,许褚等将兵临襄阳境内,而徐庶的大军也已经开出襄阳,和曹操在襄阳的边界上对峙,防止曹操分兵攻打江陵,断了荀攸大军的归路,一时间襄阳边界剑拔弩张,紧张万分。
我在三江口接到曹操兵出汉中的消息,出了口长气,曹操终于动手了。以曹操的智慧,他要是按兵不动的话,我的心里还真是七上八下的,拿不准曹操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我还真怕他也像庞统一样,也给我来一下狠的。但是接下来没过几天,又传来一个让我惊讶的消息,远在雍州的夏侯渊已经到了汉中,雍州的领军主帅已经换人了,这个人还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出去游学的司马懿司马仲达。看来司马懿终于是忍不住了,如今江东已成覆灭之势,很快曹操就要单独面对统一了大江南北的我军了,他要是再不出现的话,那他的志向就永远也不用想了,最少是他司马懿不用再去想了。不过,呵呵,贾诩和司马懿对阵也真是一个好玩的事情,他们两个人都是心智深沉之人,也都是心狠手辣之人,这样两个人交手,过程只有两个,一个是十分的精彩,双方斗智斗力,让人看的目不暇接;另一个就是十分的沉闷,司马懿善于隐忍,贾诩也喜欢隐居幕后,两人都不是张扬的性格,不会把什么事情都摆在表面上,明争不会太激烈,暗斗才是根本,本人认为他们之间的斗争形势更倾向于后者。
司马懿出现了,那曹操那里最后的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既然曹操已经出手了,我也不想在这样拖着了。徐庶那里不用我担心,他那里兵力充足,将领足够,不论曹操是大战还是斗将,徐庶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唯一一点还担心的就是怕徐庶好虎架不住群狼,司马懿坐镇雍州以后,程昱也被解放了出来,再加上法正和曹操自己,“三个臭皮匠还胜过一个诸葛亮呢。”更何况还是三个智谋出众之人。
曹操出兵让我坚定了尽快结束江东战事的想法,早一日解决江东的问题,就能早一日和曹操正式开战,早一日统全国,结束乱世,百姓们就可以尽快的休养生息,恢复乱世给他们带来的伤痛。所以在曹操出兵的时候,我给陆逊和吕蒙发去了传书,让他们尽快结束江东和荆南的战事,让陆逊尽快攻破建业,只要拿了孙权的家人,以孙权至孝的性格,一定会投降,孙权投降,周瑜就是不投降,也不会再和我做对了,倒时候把孙权一家和袁煕一样送到新开发出来的北州岛,或者南面的夷洲岛(台湾),流放海外,也算对得起他们了,最少我没有做到赶尽杀绝。
由于我离荆南比较近,所以吕蒙先接到了我的传书。他又马上传书张郃让他想办法拖住吕范的军队,不能让他们离开江夏,好给自己进攻荆南最后一个郡长沙郡制造机会。为了给自己攻占长沙创造最有利的机会,吕蒙还给沙摩柯发出命令,让他带着三千武陵蛮部队前往长沙汇合,和他一起进攻。然后就率领着魏延,凌统起兵五万前往长沙。一路攻城略地,十分轻松的就到达了长沙郡的治所长沙县,大军在城下安营。长沙太守朱治闻之,马上上城查看,此时的朱治已然是年岁不小,他的义子朱然战死以后,精神更是不济,只是因为江东局势危如累卵,自己这个江东三代老臣不得不为少主着想,坚持着为孙权打理州郡的事物。因为江东四面受敌,长沙郡内除了守军足够以外,没有一员武将,唯一还可以指挥士兵战斗的就是朱治的儿子朱才了。吕蒙来到以后,大军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开始攻城,他不能再耽误时间了,早点结束江东的战事才是正理。在张郃军中几年的时间,吕蒙对于攻城战十分的熟悉,虽然现在没有张郃军中那么多的器械,但是紧紧凭借着临时赶制出来的几架井阑,再加上魏延和凌统的武勇,攻城战打的还是有声有色的。魏延和凌统甚至几次攻上城墙,要不是朱治和朱才拼死抵抗的话,长沙城已经被攻下来了,不过即使是这样,长沙城也已经像失去獠牙的野猪一样,面对吕蒙这只猛虎,只有挨宰的份了,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长沙城的守军在朱治和朱才的领导下,顶住了吕蒙大军两天的攻城。接下来的一天,吕蒙没有攻城,因为他已经接到了斥候的回报,沙摩柯的三千武陵蛮军离长沙只有半天的路程了,只要沙摩柯一到,吕蒙有把握把长沙城一鼓而下。不过别看吕蒙没有攻城,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因为义子战死而精神不济的朱治,在被吕蒙猛力攻城两天以后,由于精神过度紧张,突然一松懈下来,一下就病倒了。这下长沙城的守军就更是没有主心骨了,一时间是人心惶惶,士气不振,城里的百姓更是不敢出屋了。
第一百七十章 荆南战斗结束(二)
    长沙城里面的朱治病倒了,吕蒙并不知道。但是他还是按照他的计划,等到沙摩柯的武陵蛮军到来以后,休息了一天就继续攻城。但是今天的攻城,让魏延和凌统都十分的诧异,守军的防守真是太松懈了,而且前两天看到的守城将领没有出现,这可是个大发现,魏延马上派人下去通知吕蒙,让他加大进攻的力度,让沙摩柯的蛮军也加入攻城。
吕蒙接到魏延派人送来的消息以后,考虑了一会儿,怕是敌人的陷阱,但是时不我待,留给吕蒙思考的时间并不多。魏延和凌统的攻击速度非常快,这个时候长沙城的城门已经被打开了。事情已经这样了,吕蒙也不管什么陷阱不陷阱的了,马上命令全军进攻。此时长沙城里面已经开锅了,城门一被打开,守城的士兵再也没有了斗志,稍微抵抗了一下,就纷纷投降了。朱治此时已经在亲兵的护卫下出了长沙城,因为朱治的儿子没有官职在身,所以在朱治病倒以后,就没有再管长沙城的事情,专心在家里照顾病重的老父。而在魏延打开城门的时候,朱治的亲兵得到了消息,马上通知朱才,朱才看到父亲至今还昏迷不醒,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带上亲兵,保护了自己的家眷逃出了长沙城。
吕蒙在攻陷长沙城以后,没有抓到守将,心里十分的诧异,后来又在长沙城的大牢里找到了原来武陵和桂阳郡的太守,金旋和赵范。经过了解,吕蒙知道了原来夏口城的守将朱然是朱治的义子兼外甥,朱然本名施然(查过《三国志》),是朱治的姐姐的儿子,因为父母早死,当时的朱治又没有儿子,所以过继了过来。朱然一直很得朱治的欣赏,有能力,有魄力,早早的江东军中做了将领。但是朱然的死极大的刺激了朱治,导致朱治现在十分痛恨我方,连带和也恨上了战败的金旋和不战而逃的赵范,认为他们不是真心投效江东,只是墙头草,两边倒。所以在他们到了长沙以后接收了他们的军队,又把他们打入了大牢。可以说现在长沙城没有守将这样的尴尬局面完全是朱治自己造成的。赵范虽然是文官,但是金旋是武将啊,要是金旋还在的话,就算朱治病倒了,凭借长沙城的五万守军,金旋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感叹了一番后,吕蒙开始招降,赵范倒是很识时务,吕蒙一说马上就投降了,但是金旋还很犹豫,因为他的儿子金祎还在江东为官,自己这一降不是把自己的儿子给害了吗?所以硬着头皮不肯投降。吕蒙也没有逼迫他,因为他已经从赵范那里了解到了金旋的苦衷,所以照样把金旋软禁了起来,没有给金旋罪受,反正有朱治在江东,金旋是不可能再回江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