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三国-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范乃是孙策时候的老人,心思稳健,可以放心。
曹操的一切举动我都知道,但是我无力阻止,不说曹操的断后,就说江夏的交易,我就没有足够的水军去阻止,谁让江夏在长江的南岸呢?我都已经想好了,这天下不是一下就能打下来的,打下荆北以后,我就要大量的训练水军,我现在是知道了,没有二十万水军根本不能和江东争夺长江的控制权,水军将领也要继续的培养。而曹操退回汉中以后,除了雍州和凉州这两个地方,其他的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想要攻击汉中和西川必须要有最少二十万的适合山地作战的军队。西川军的战斗力诸葛亮和张合可是都给我说了。一件一件的事情都需要时间来解决。时间是我现在最不缺的,江东和两川之地资源有限,就是给他们几年时间也发展不了多少,这是他们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决定的。要不怎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呢?人,才是国家的基础,没有人就是把地球都给你也不过是一颗死星而已。我现在占有大汉三分之二的人口,就是军队一项就可以压死他们,中原大地经过我的发展早就不是黄巾之乱时候的萧条,我要是想要征兵,随时随地都可以再征调上二百万以上的青壮之人。我之所以只有不到百万的军队只是因为现在是内战,天下的资源就这么多,百姓就是参加战斗也得不到多少的利益,我还不想穷兵黩武,不过再着急二十万后备士兵我还是承受的起的。
曹操在没有一丝压力之下安全的退回了汉中,我的无动于衷差点让曹操没有撤出襄阳,他还是有点舍不得荆北之地。但是他也知道我之所以不动只是不想承受太大的损失,不想和他继续纠缠下去罢了。要是他曹操真的不知好歹硬要留在襄阳,那他就要承受我军强力的打击,这其中的得失他还是知道的,所以就是再舍不得,也只能撤回上庸了。曹操走了以后我顺利的接收了襄阳,此时的襄阳城里空无一人,街道之上到处都是一些被人丢下不要的垃圾东西,这都在我的算计之中,我没有给曹操留下一个雍州的百姓,曹操自然也不可能便宜了我,我军进驻襄阳以后,我下令把襄阳附近的一些百姓移到襄阳城里面。襄阳才有了一点生气,我没有想到要迁移别的地方的百姓,荆北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早晚要成为战场。现在迁移过来太多的百姓也不是好事。我甚至还想把江陵的百姓也移到襄阳,因为江陵连接西川,荆南,江夏,将来的战事少不了江陵的参与,百姓在那里恐怕要受到战火的波及,我想把江陵变成一个专门为战争准备的堡垒,只有少了百姓的牵制江陵才能够发挥他的作用。想到就做,现在荆北已经在我的手里,我现在就是这里的主宰。
第一百三十五章 无题
    荆北之战在曹操撤回上庸之后算是结束了。因为整个荆北我只占据了南阳,襄阳,和南郡三地,其他的江夏和上庸,新城等地依然在曹操和孙权的手里,不过这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了。
我命张合就地驻军江陵,改南郡的治所为江陵,调凌操带领部分水军于南郡驻防,甘宁和徐盛,丁奉三人收拾水寨,准备结束和周瑜的战斗。于禁,焦触和张南跟着甘宁学习训练水军也有一年多了,调他们回洪泽湖训练新的水军,没办法,甘宁他们实在是抽不开身。关羽于汝南的部队南下与甘宁的水军汇合,于三江口防御东吴。徐庶和他的大军就地于襄阳郡驻防,防御上庸的曹操。一切安排妥当以后,我带着剩下的将领返回洛阳。因为水军的原因我停止了进攻江南的脚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军水战将领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个人,水军六万的数量已经是他们指挥的极限了,要是在多处几万,他们就不能灵活的指挥了,这样反而不美。
回到洛阳以后,我的儿子已经在学习说话了,虽然才三岁的他还不能说一些太过繁琐的话,但是简单的语言表达已经能做到了。说实话,我现在一直对我已经做了父亲这个事情感到不可思议,总是感觉像是在梦里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和我的儿子相处,长年的在外征战让我不能很好的体会家的温暖,也许是我还没有完全的融入到现在这个时代吧,我的大脑还是处于二十一世纪。对于我的妻儿我感到惭愧,我不知道在这个时代该如何的和自己的家人相处,《三国演义》里面也很少讲述曹操,刘备他们和自己的妻儿相处的事情,对此我感到很烦恼,总不能看到自己的家人以后,把他们当成路人吧。我的一切表现我的家人都看在眼里,儿子,女儿对我感到陌生,她们并没有太往心里去,因为孩子还小,长时间的见不到父亲自然会感到陌生,她们只能尽量的让孩子和我多接触一些。
事实上回到洛阳我的事情也很多,青州,兖州,豫州和徐州的兵力基本都被抽空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必须要尽快的补上。并州那里也要再征调十万大军,让张燕给我训练成善于山地作战的步兵,我可不想再遇到现在这样无兵可用的情况。这自己国内的战争还是早日解决的好。而且这一年多征战下来,四十五万大军消耗的粮草辎重不是一个小数目,趁着训练水军的这两年还要好好的积攒一番。繁重的工作让我暂时忘记了家庭的烦恼,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我现在活着的目的,我现在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我知道这是暂时的,人如果一直都是冷静无比,没有一点的情绪波动那他也就不是人了,称之为机器也不为过。人的情绪就像大海一样,潮涨潮落有着一定的规律,时间就是最好的药方。我回到洛阳半个月以后,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我又重拾了往日家庭的温暖。半个月以来我努力的和儿女处好关系,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像我刚进家门的时候表现的那样的陌生和好奇,他们总是缠着我让我抱着他们玩耍。
这天,我正抱着我的儿子刘封在逛街。小家伙很不老实,总是在我的怀里拱来拱去的,东看西看,作为洛阳王的世子,他平时根本就没有出府的权利,大街上的东西对于他来说还是十分新奇的。不一会儿,他的小手里就抓满了各种的小吃以及一些小事物,这些东西在洛阳王府里是看不到的,洛阳的大街上很热闹。其实我也在寻找,以前看过的一些奇幻小说里面不是常写主角在大街上蹓跶,不是碰见恶少欺人,然后来个英雄救美;就是遇到个残废的剑圣,法神什么的,然后主角给他们治好后,他们就对主角效忠嘛。走了一天,我也抻着脖子找了一天,不能不说荀彧真是一个天才,洛阳城在他的治理下是如此的安定和谐,我除了把脖子弄得生疼以外是什么发现也没有。直到天黑以后,我才回到了洛阳王府,此时的小刘封已经在我的怀里睡着了。亲了亲儿子红彤彤的小脸后,我把他交给了府里的奶妈,然后走进了我的书房,好长时间没有进过这里了。看着书房里面熟悉的一切,我做到了椅子上,家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温馨,我在战场上感染的一身血腥之气开始消散,真是幸福的感觉。
“大王,夫人们叫您去用膳。”史阿的声音忽然响起。
我愣了一下,说道:“你去和夫人们说,让她们先吃吧,我要想点事情。”待门口没有动静以后,我又陷入了沉思。人有的时候不是非要想事情才要沉思,我现在的状态也可以叫做发呆,什么也不想的沉思。一夜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天亮以后,我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走出了书房。史阿还是像以前一样,悄悄的跟在我的身后,看了看已经微亮的天空,我走出了王府的大门,王府所在的大街上一片冷清,这里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普通的百姓是不能在这附近摆摊的。我和史阿走出了大街,向着洛阳城里的市集走去,此时已经有好多早起的人在摆摊了,各种早点的探子,什么都有。这个时候的人本来是不吃早饭的,这个习惯是从青州传过来的,我到青州的时候,由于军队训练量很大,不吃早饭的士兵根本就坚持不到午饭的时间,所以我给他们准备了早晚,什么包子,油条反正是二十一世纪的早饭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最后这种习惯又从军营里面传到了青州的百姓那里,后来随着人口的迁徙,最后到了司州。百姓们也觉得吃完早饭以后上午干活都特有力气,最后又传到了别的地方,现在我军的治下早饭是必不可少的。随便挑了一个人比较多的摊子坐下,要了两笼包子,两碗粥,我和史阿吃了起来,热呼的包子,滚烫的米粥让我的眉头冒出了细汗。吃完以后,我又在洛阳城里面转了起来,没有目的的瞎转,我现在就是这样。走着走着,竟然又走了回来,我又站到了自家的大门口,我想了一下,向前走去,不远的地方就是荀彧的丞相府,此时天已经大亮,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我让史阿去问问门卫荀彧起来没有,得到的结果确实丞相已经出门了。
“荀彧还真是敬业啊。”我想到。然后和史阿一起向皇宫里面走去,上书房就在皇宫里面,荀彧也在那里办公。到了那里一看,荀彧果然在,陈群也在,上书房是两班倒的,晚上也要留个主事之人,怕万一出什么大事也好有个处理的人,军机处也是如此。此时陈群就在和荀彧交接,看来昨晚是陈群在值班。看到我来了以后,荀彧和陈群都站了起来。荀彧说道:“没想到大王这么早就到了。”我说道:“你不是比我更早,长文昨天更是没有回去睡觉吧。”陈群说道:“群和丞相交接以后就回去。”我点了点头,说道:“孤来是因为偶然想起一件事情,荆北之地已经大半落入我军的手中,那里还是有很多的人才的,孤回来的时候竟然忘了让人去寻找,一会儿你就给徐庶发去公文,让他在荆北给我寻找人才。对了,襄阳城里有个马家,其中很有几个人才。”荀彧提醒我道:“大王,您忘了曹操已经把襄阳城里的百姓都迁移走了,襄阳城里的百姓都是江陵的。”听了荀彧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