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6秒钟改变你的情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励志]6秒钟改变你的情商-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进一步的解释是,每一象限的情绪都会引起我们对所处环境的不同方面的注意,同时链接着我们表达给他人的信息,以及我们本能想要采取的行动。   
l 练习:命名情绪 
现在开始接受挑战吧!立刻,拿出一大张纸来,在上面画出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四象限模式图,然后在每一个象限内写出100个与此相对应的情绪词汇。 
记住!充实你的情绪词汇是精通情绪智能的第一步。 
走过上面的体验,你是否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如果有,请将它记录下来,那些可能正是被你忽略的关键信息。 
认知情绪 
定义:认知情绪是感知并解释情绪信息的能力。 
功能:认知情绪对于解读他人的情绪相当关键。进一步地说,它是运用情商来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把情绪比做数据,那么认知情绪就是解读这些数据的密码。较高的认知情绪能力能够首先帮助你认识自我,然后加强你对同事和客户的了解,使你透视他人的动力,从而提高你鼓舞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重要性:认知情绪是情商的基础,是了解、运用和管理感觉的关键。 
有多少人过了一辈子,却从未认识到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在很大的程度是由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所决定的,这多么令人惊奇啊! 
——希尼·J·哈里斯(Sydney J。 Harris,美国记者,1917-1986)   
##情绪模式识别 我习惯怎么做? 
情绪模式的生物学起因 
情绪具有最为原始的自我保护功能,因而,我们的身体为了生存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这正是人能存活的本质核心。数千年的经历,造就了人类在威胁和危险面前保护自己的能力。虽然没有坚硬的龟壳、锋利的虎牙,但是我们有无与伦比的、超级敏锐的大脑。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各种生存保护机制演化成现代防御机制,比如,对持与自己相反观点的人的反驳和排斥,对面带微笑的人一味信任或者总是警惕等等。 
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有类似于接受器的感官腺,好比一把“钥匙”有相匹配的“锁”。脑细胞就好比是一些化学“钥匙”,而脑细胞的感官腺,即“锁”,却并不仅仅存在于大脑内部,而是遍布全身。脑细胞的化学“钥匙”在人体体液中四处游动,寻找与其相适合的锁。一旦找到,这个细胞就会因为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别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会产生更多的化学物质而引发出更多的其他反应,行为就此被激化产生。我们使用哪种感官腺越多,那种感官腺就会出现得越多,相应的行为也就出现得越多。因此,我们的大脑与身体的网络系统依据我们运用它的方式的不同的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一种方式被重复使用,那么这种模式就会固定下来,成为硬链接(hardwired),参与其中的细胞自身的结构以及细胞之间的连接也随之被固定,成为我们的习惯——同种模式的所思、所感、所为。这便是情绪模式形成的生物起因。 
情绪模式是我们因持续受同类环境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固定反应模式,当某种情绪反应固定为模式之后。一旦有任何相关这种模式的外界刺激出现,模式就会自动启动,速度也会比对新事物反应的速度快得多。固定化的刺激起因——反应路径——行为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情绪模式发生的过程,它们成为我们大脑的“硬链接”,但并非绝对不可改变的“硬链接”,只是因为人类天生的适应能力而形成了这些具有功能性的模式,使我们在处理类似状况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决策和反应。       
比如,在原始社会的时代,只要走进陌生的森林,我们就会警惕起来,双腿供血充足,双手紧张地拿着武器,准备在看到危险的蛛丝马迹时,最迅速地自卫或逃跑。这些都是情绪模式的功能。 
再如,我们前面讲述的案例中,当小时候的斯特华表现出哭泣、害怕、发脾气时,父亲就会转身离开,那么,斯特华为了适应环境,为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父亲对他的帮助,那么,他就会有意识练习回避这些情绪,一旦他内心出现那三种情绪,斯特华就可能会用别的情绪来掩盖,长此以往,凡是会令斯特华感到悲伤、难过、愤怒的刺激一出现,他就会迅速地戴上他习惯了的情绪面具,直至形成了他习惯的情绪模式,到如今,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形出现,斯特华已经完全不去思考为什么一定要遵循那样的情绪模式了。 
情绪模式会因长期使用,而反应迅速,高效彻底。 
l 情绪模式的“第一时间反击” 
有一个发生在美国警方的真实事件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自动启用情绪模式的。 
在美国S城有个住宅区因为连续出现几次抢劫事件,当地居民都有些杯弓蛇影。有一天,一位居民出外散步,心里总害怕自己会遇上类似的危险,于是,在散步时表现得异常小心,手一直护着放钱夹的口袋。就是这样高度警惕的情况下,他突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呵斥他站住,原本就恐慌的居民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我遇到劫匪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把钱包直接拱手送给“劫匪”。事实上,在背后呵斥他的人是一位在附近巡逻的警察A,因为这名居民散步时显得有些鬼祟而令这名警察产生了怀疑。 
当警察A看见这个居民正在把手伸向胸部内揣口袋,警察A的第一反应便是“他一定在掏枪!”于是,警察A立即产生了自我保护,掏出手枪,继续呵斥“不许动!再动我就开枪了!”,这名普通居民听了这句呵斥,更加惊恐,本能反应就是跑,而且,手仍在做着掏钱包的姿势。警察A立即追赶,就在这时,居民逃跑的方向迎面赶来了另一名警察B,而恰好在这一刻,警察A在跑动中不慎跌倒,可怕的后果就在这一刻发生了! 
在警察B后来的回忆描述中,非常具体地描述了当时的感受,这一切仅发生在几秒钟之内,但给他留下了至深的印象。他说:“这几秒钟的事情在我感觉非常漫长,回忆起来好像慢动作回放,因为,那实在太可怕了。我一转街角,就看见A正持枪追赶一个人,我毫不怀疑那是一个匪徒,因为他面露惊恐,手看起来就是在掏枪的样子,就在我刚看见这一幕的瞬间,A倒下了,真是不幸,那一刻,我就认定这是因为匪徒向警察开了枪,把A射倒了!那一刻我距离那人已经很近很近了,我非常恐惧,出于自我保护,我毫不犹豫立即对他开了枪。真的,非常非常遗憾,我来不及在那一刻做出更多的考虑,我只想到生存。” 
那名普通居民十分无辜地倒在了警察的枪口之下,一幕可怕又无奈的悲剧。 
当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即使在不会有生命威胁的办公室里,我们仍常常因为一些小小的紧张和冲突而不能保持平和。当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办公室里的小争议的升级、恶化,是因为争论双方都把“我肯定是对的”当作自己的防御机制。不管人类是否已经进化了上万年,情绪模式的形成从根本上仍是源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 
每当我们的大脑感到了威胁,它就会立刻做出保护我们的反应,根据生理反应结构与大脑所积累的经验,我们通常会在第一时间产生反击、逃跑或者惊呆等反应,有些人也会产生群聚反应(人群聚集在一起),这些都属于人类的“存活反应”,它们发自我们的边缘系统(主管情绪)。然而,要想让我们的大脑避免这些反应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这种抵御威胁的反应机制已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硬链接。       
情绪模式一旦形成,并且使用次数越多,情绪模式的反应就会越来越迅速。因为,从本能来看,人类始终处于自我生存和利益保护的状况。 
这种“存活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之为“绑架杏仁核”现象,在情商理论中称为“情绪绑架”。杏仁核是大脑内管理情绪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对所判定的危险信号做出反应。彼得·萨洛维博士认为,这种反应确实是验证“情绪有智能”的一个例子,为了自我利益和生存,行为自动遵循着某种情绪逻辑,在做出决定之前几乎没有思考。 然而问题是,很少有人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 
那么,从杏仁核的角度来看,威胁来自哪里呢?其实,几乎任何一种试图去操控他人的举动都能引发“存活反应”。通常,人们都会采用怠慢、羞辱、指责、为难、抨击、怀疑以及歧视等行为使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例如在办公室,有人受到威胁或者受到伤害就会气汹汹地发脾气以保护自己。在家里、学校里也是如此。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此才会指责、批评和奚落别人,好像贬低了他人就能加强自己的地位。 
学会观察这种反应,可以真正帮助我们理解情绪驱动力。我们的行为都遵循某些反应模式,也就是说,当我们思考与感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无意识地用一整套特别的思考、感觉和行为做出反应,例如当我们受到威胁时,就会反击;当有人抨击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就会驳斥。 
人的大脑有其独特的运行模式或称之为神经中枢路径。一系列想法与感觉的形成将会变成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的过滤器,这些无意识的行为会影响我们做出合理的表现。身为领导,情绪模式识别有助你预测自己的反应,不受无意识习惯与反应的驱使。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你就可能盲目地遵循情绪模式做出不合理的决策与反应,就可能受到无意识习惯的驱使而不是理智地思考问题。识别模式对于探索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非常重要。 
情绪模式识别能够让我们得以观察行为的整个过程。配合认知情绪能力,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们的自动反应及其背后的情绪驱动力。学会观察、了解自我,也就是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我们识别他人的内在驱动力,以及我们的影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情绪绑架(Emotion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