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路:不是要在赫鲁晓夫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当然这里面也不排
除对赫鲁晓夫已经改了但却不成熟、需要再改的方面),而是继续
奉行革命时期形成的那套高度集权的模式。当然,至少在字面上,
勃列日涅夫不能不顾及全党的情绪,保留赫鲁晓夫改革的某些成
果。例如,勃列日涅夫在不少讲话中都肯定苏共二十大的地位,谈
到要继续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等。但是,党的建设方面的
真实情况是,勃列日涅夫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恢复被赫鲁晓夫改
掉的东西上。而在恢复原来领导体制的同时,也恢复了原有体制
的弊端。就好比:赫鲁晓夫认为现体制不行,应该改,但却没有改
成功,于是勃列日涅夫就说:你改错了,说完,就又恢复了原来的那
套东西,就好像它本来就是正确的。大体上看,勃列日涅夫在党的
建设方面所做的事情,仅限于此。这就使党的病症进一步加重了。
世纪
传统党建模式的固化
勃列日涅夫时期伊始,苏共似乎下定决心要进行经济体制改
革。但是,今天看来,这个改革远不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本身的。
就是这样一个改革,后来也停了下来。在这种基础上,可想而知,
经济体制改革的毛毛细雨,真正落到党头上的,几乎觉察不到。相
反,既然体制和模式都是旧的,那么这套模式在形成之初就逐渐暴
露出来的弊端就无法得到克服,并且愈演愈烈。像个人崇拜、个人
专断、官僚主义、党政不分、不正之风盛行等,都在不断地定期重复

第 210 页
且形成恶性循环。它使苏共与人民的隔阂日益加深,越来越难以
担负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这也正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一提
改革就能够得到八方呼应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时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状况继续发展。和赫鲁晓
夫时期一样,这一时期的苏共也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列宁关于党政
分开思想的重要性,并就党政职务分开作了具体的规定。但在实
践中,党具体干涉行政事务的现象有增无减,越来越严重。到
年代末,苏共中央共设置的职能部已达
个,与政府各部相对应,
进行具体领导。其中就包括像农业部、化学工业部、建筑部、重型
机械制造部、能源部这类的纯经济职能部。党的干部兼任行政和
经济组织的官员、党组织代替这些机关行使决策权的做法也越来
越普遍。
至于党内民主,可以说是对扭曲的形态习以为常。

《共产党人》杂志第
期发表的一篇社论,把“共产党员要遵守严
格的纪律,要有责任心
”,说成是“党内民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
共产党要强调纪律,这毫无疑问。但是,纪律是纪律,民主是民主,
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因为纪律重要,就认为它可以代替党的活动
的其他所有方面,正是集权体制赖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借口,是典型
的斯大林式的逻辑。党的权威性杂志的认识尚且如此,党内民主
的稀缺程度可想而知。麦德维杰夫正确地描述了当时党内已经形
成的状况,给党内的选举制蜕变成变相的任命制作了生动的注脚:
“党的区委会的选举实质上早已是形式主义的、不民主的行动。
在基层党组织的总结选举会议上,一般是普通党员详尽地讨论所
提出的支委会的候选人,而在选举苏共区委会的时候,情况就不是
这样。众所周知,这样的选举在党的区代表会议上两年进行一次。
这种会议不会用民主方法提出候选人。代表会议的一个代表宣读
一份区委机关早已准备好了的、上届区委常委会和苏共市委机关
赞同了的区委会成员候选人的长名单。通常,另一个代表接着宣

第 211 页
读党的市委代表会议的代表候选人名单。按莫斯科区的范围,这
两份名单包括
个人
名。尽管代表会议的普通代表对这些候选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
了解,但谁也不对所提出的候选人作介绍,不对他们进行任何讨论
了,如果考虑到名单是如此之长,即便进行讨论也是不可能的。秘
密投票的名单确定之后,代表会议的每一个代表都得到预先铅印
好的区委会和市代表会议候选人的名单。代表会议的代表匆忙浏
览一下这两个名单之后,就把它们投进投票箱。从与区代表会议
的参加者们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莫斯科最近十年来,在无论哪
一次党的区代表会议上,从来没有人对预先准备好的区委会候选
人名单做过增补或者把某个候选人从这个名单中除去。
”①
任命制完全被固定化了。每一级党委可以任命的范围和权
限,都形成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区委、州委、共和国党中央、书记
处、政治局都有自己的主管干部,连工厂厂长或国营农场场长的任
命都要由区党委会批准。政治局主管的干部包括州委、边疆区委、
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所有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副主
席、各部部长、《真理报》和《共产党人》杂志主编、意识形态部门的
一些工作人员、高级军官、克格勃各部门领导人、军工企业领导人、
苏联驻外大使及其他一些职务。苏联学者布坚科指出:“官员花
名册原则(方法或体制),即按照党和国家等级制的‘上层’的意
志,或者直接按照‘领袖’的意志(权力异化的主要方式)任命和调
动领导干部,是行政命令管理体制中主要的反民主的,因而也是反
社会主义的轴心,因为正是这个原则决定了由管理金字塔上层任
命的干部个人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他们完全不用向劳动者报告工
作。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质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对处于等级制最
个人名,在其他城市和农业区中则有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
年出版,

页。

第 212 页
高层顶端的领袖或领导人的‘天才’的顶礼膜拜,因为对‘天才’的
顶礼膜拜和崇拜是下级人员的直接的个人依附关系的必然结果,
他们的升贬不取决于自己工作的成果,而取决于领袖的青睐,因为
领袖会任意惩罚或赦免自己任命的人,随心所欲决定他们的命运,
决定他们的升降沉浮。由于这种体制的存在和运作,一切‘不要
崇拜’领导人的号召都是徒劳的,正如由于对当权者们缺乏监督,
不要滥用权力的号召也毫不起作用一样。
”①
干部职务终身制再度泛滥。而且成为勃列日涅夫控制干部的
手段。关于这一点,利加乔夫描述道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的
领导干部是否退休,主要取决于与某些政治局委员和列昂尼德
伊里奇本人的关系。这种程序(确切些说是无程序)必然要加重
地方领导人对中央和莫斯科领导机关的依赖性。就问题的实质来
说,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好恶程度,换句话说,是否退休问题在于

主观方面。
群众对党的疏远继续加剧。在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方面,斯
大林模式本身就存在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方面,由政权所自我认
定的性质决定,它不能不把人民是主人的意识反复加以强调,这大
大刺激了人们民主意识的增长;另一方面,体制本身又难以为人们
提供足够的民主表达的渠道和途径:高度集权,一党专制,群众组
织降低为传送带,等等。这就使人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在爆
发时机不成熟时,这种不满情绪转化为两种储存形态。第一,对政
治极其冷淡,极端不信任,冷嘲热讽的政治笑话俯拾即是;第二,通
过非法渠道寻求表达,持不同政见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勃列日涅
夫时期就属于这种状况。工人用这样的冷嘲热讽看待政府和群众
马尔科维奇、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上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版,第页。
俄]叶戈尔
库兹米奇,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吉林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213 页
的关系
“:他们假装付工资给我们,我们假装劳动。
”这实在是对主
人翁地位的莫大讽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悄然下降。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封闭程
度降低,人们有了更多的与西方人接触的机会。但这并没有起到
使苏共更加实事求是的作用。相反,倒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社
会主义制度的怀疑。一方面,统治集团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说教,教
育人们不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西方人的生活水平
又真真切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而且党的各级干部乘机享用。这
在人们思想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这个角度看,应当说,给现实
社会主义制度的衰败埋下伏笔的,主要不是像通常所说的那样,是
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销蚀了人们的斗志,
而是现有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这种巨大的脱节和反差。被大肆
宣传着的那种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旦人们得出这样
的结论,社会主义就首先在思想上破产了。罗
麦德维杰夫对此
这样评价道
“:当前,党的宣传所依据的是教条主义化的、歪曲了
的和极其简单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党的这种思想体系不能
回答当代生活的许多复杂问题,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大多数思维健
全的人们的思想指南。当然,我们的宣传对消息闭塞的人们还是
颇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也在不断削弱。党的庞大而代价昂贵
的宣传机器越来越经常地进行着徒劳无益的工作,它采取的许多
措施,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毫无疑问,他的
看法是正确的。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
年出版,
第页

第 214 页
特权者的党
如果错误只是失误,那是无须大惊小怪的。因为哪个党也难
免会有失误,况且失误是可以纠正的。但是遗憾得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