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黄金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男人的黄金时代-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已经知道的事情,可以通过协作整理分类,变得更加明确,也可以达到有效果的作业分配及协作体制。

〈七〉及时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本章一开始,就提到迈入三十岁这个阶段之后,别人对你和二十岁的时候要求完全不同,“管理能力”、“指导能力”、“改善能力”都是你需要具备的。
    一旦进入三十岁这个阶段,就成了公司或是部门的领导者,被赋予的期待也提高,例如整顿公司内的团队,引导团队前进,这些都是需要管理能力、指导能力还有改善能力。这一点我们之前也已经提到过了。前面已经针对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讲解过了,以下就针对第三种的“改善能力”做详述。
    三十岁的中层干部,不能只是说一做一,进一步被要求要有自主地去发掘问题并加以改善的能力
    刚开始我们曾针对改善能力的概述做过一番说明,“本人发现问题点,如果只是默默地改善是不够的。应该带动部属和后辈,让整个公司都一起推动改善运动。”话虽然这样说,但是想做到这种程度,的确相当困难。
    首先,你自己本身要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然后思考更好的做法,并加以实行,这是先决条件。
    那么我们就从“如何发现问题”开始。
    发现问题的第一要点是———意识到理想、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例如“这个月的销售目标,并没有订得很离谱,但是为什么还是不能达到目标(现实)呢?”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第二个要点就是重新诚实地审视周边的事情。抱着“真奇怪”、“有点危险”、“真令人烦恼”、“真困扰”、“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什么?”这种态度去看,一定可能性发现很多问题。
    例如,“在公司里,所有的领导干部里面只有我总是忙得团团转,真奇怪”、“这个公司里面,太杂乱,连个立足之地也没有。如果某个人不小心跌倒的话,会有点危险。”、“这个客户的付款条件愈来愈差,可能有点危险。”、“前工程进度一直落后,真烦恼”、“所以后工程的完工期限也受到影响,真困扰”等等情况。或者是“部门共有五个人,为什么只有他能快速完成(业绩抢眼)?”、“他和其他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是什么?”注意这些少见、优秀、不同一般的现象,可以成为改善的开始。
    检查遗漏的盲点
    第三个重点就是使用检验表或是矩阵表(直、横相交的表格),发现盲点。例如“检验销售业绩往上拉的营业员,他必定附带的基本东西”或是“将商品放在直轴,以访问次数为检验基准,就能知道访问次数对业绩的影响有多大。”等等类似的东西,就可以明白找出问题点、盲点,并知道哪里需要改善。
    像这样子进行,不管是不是上面交代下来的,你如果身为公司的领导者(管理者),就应该为公司,自觉地将应该需要改善的地方找出来。这时候,如果可以邀请公司其他员工加入这个活动,那么应该可以慢慢发展成全公司的一种改善运动。
    但是应该在什么阶段和公司其他员工说明呢?这点也得多下点功夫才行。是要你自己有某种程度的准备的时候,还是一开始就邀他们加入?如果一开始就请他们加入,对方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热情;如果对方没有干劲,那么你可能要先有万全的准备,再请他们加入。或是让热心的员工自主性的加入,这也能展现一些成果。
    不管选择何种做法,全凭领导者的手法和状况而定。
    但不论是哪一种方法,最好不要“强迫”。应该要让他们能实际体会“改善运动的实行,使我们可以更轻松的工作”或是“可以快快乐乐的完成工作”、“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互相合作发挥实力,呈现好的成果,这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能不能做到要看领导者的手法。
    但是,如果发现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不可能一次就全部解决,那么应该从哪一点着手,又牵涉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判断力”。“哪一件是最急迫的?”以紧急度最高的事件优先处理。但是如果单以紧急度为判断基准,那么优先处理的可能永远局限在眼前的事情,这样就无法做根本的解决。
    所以也要注意“重要性”,试着挑战根深蒂固的重要问题。只是如果一开始就挑战重大的问题,可能不会有令人期待的成果出现,这样一来,会导致大家兴趣差。所以也要加入:实现性。
    这一项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小问题来解决,让成果可以随即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样员工们就会有成就。
    如果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就可以慢慢朝更重要的问题前进。
    不管怎么说,“改善”问题解决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这点很重要的。如果考虑东考虑西的,没有任何具体的行动,一切都只能在原地踏步了。

〈八〉培养尽责爱岗的精神

不藏私的重要
    “要让改善运动(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在公司茁壮,就要创造成功的故事”但是也未必特地去这样做。首先只要先留意:
    发掘公司里面优秀的想法或是knowhow,然后加以认定之后,当成公司内部“共同的智慧”来活用。
    我们前面曾提到应该多用“为什么?”和“是什么?”去看事情,这也是发掘公司里面智慧的规律。
    不管在任何公司里,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东西想据为己有、不愿公开的这种倾向。例如营业员的销售手段、客户的情报等等。或是机械加工的技能方面,也有一些智慧和knowhow。
    如果将这些隐藏的智慧加以提炼,当成公司“共同的智慧”,例如抽取佣金制或是约请人员就是这种情况,除此之外,公司应该公开奖励,欢迎员工提供,当成公司共同的智慧来活用。
    当然,三十岁的中层干部,将自己的经验、秘诀或knowhow公开,传达给新职员或是同事,这种情形也是相当多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和你指导力的发挥也有关联。但是如果可能的话,也多观察公司的周边。只要是好东西,都将之当成范本采用,希望你能用这种心态去观察。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增加公司的团队的实力,提供这些智慧的人也会感到光荣幸福。
    照这种做法进行,使公司整体的生产力提升二十个百分点的例子也有。甚至也有销售成绩、获利提高三十个百分点的例子。只要下一点点功夫,就能给每个人带来利益。
    改善———问题解决,也是给大家带来幸福的方法。
不推卸责任
    还有一点,在推行改善运动时应该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不钻研做不到的原因,而要脑力极力想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功。
    发现问题、进而解决的过程,常常不能直线进行,中间出现很多阻碍。这时候千万不要找“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做不到”、“如果有××就能成功”等等借口。
    例如无法达到预期销售目标时,“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无法达到目标。”有人总是始终为自己的找借口。即使这个障碍消失,这种人还是一样无法达到目标。
    “这个时候”为什么做不到呢?分析其原因,当成反省的题材,再加以运用在下一次的工作中,这样子是比较好的做法。
    但是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下的功夫不够,却又将目标实现的原因,归咎于周围的人事物。这种只会找借口的人,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也就是说:
    问题解决能力、改善能力,与本身是否有革新的心理准备有很大的关系。“改变自己吧”、“让自己成长”如果没有以上这种心理准备,事情是无法有成功的契机的。所以三十岁以后的人,是否能有改善的能力,这看你是否有心理准备。
    三十岁这个时期,大多已经非常习惯工作环境,对自己的能力也有某种程度的信心了,所以常常失去“谦虚”、“坦率”的危机。这将成为妨碍你成长的因素。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听到什么不会有感激的心情,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或是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都认为“这已经是极限了,不能再更好了”、“这不是自己的责任”、“我已经尽力了”、“反正事情就是这样”等等借口将事情蒙混过去了,就根本无法成长和进步,更不用谈要有改善能力。
    如果没有改善能力,就无法赢得周围人的信赖,也不能提升公司的业绩,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悦。在工作上面,三十岁是具有某种程度自信的年龄层,就是因为这样,所以“谦虚”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遇到问题的时候,回到原点,用坦率的心情重新面对。就从这点开始做起吧!

〈九〉积极充实自我

能力与你的未来
    以上就是本章针对管理能力、指导能力、和改善能力做的论述。希望各位能了解这些都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
    还有这些能力是你以后是否能胜任更大层面或是更高层工作的关键因素。
    换句话说,有没有这些能力,关系到一个工作担任者、作业员,是否能做好他们固定范围的工作。还有在公司、部门,或是事业员,是否能做好他们固定范围的工作。还有在公司、部门,或是事业部、整个公司里面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包含经营者、管理者)是否能成长,这些能力都有关键性的影响。
    这些选择,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当然,是否能被提升为管理者、被赋予重任、或是成为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包含很多要素,有些可能和自己本身的意愿没有关系,运气也是因素之一。
    但是问题不是你能不能成为管理者、出任重要职务或是董事长,就算幸运之神眷顾你,让你有幸担任重要的职位,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能力,反而会为你自己带来不幸。这种例子在现代社会中相当多。
    你是否能磨炼自己的实干能力,成为专业的专家,是否能磨炼自己的企划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