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好心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好心态-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保持平等和尊重。
不要固执地认为你是对的而他是错的,朋友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你持自己百分之百正确的态度,即使对方确实错了,他也会感觉你对他不够尊重,而产生逆反心理,“错了又怎么着?”这是他很自然的反应。
3.与朋友发生经济纠纷时
一般说来,与朋友间特别是要好的朋友间尽量少些经济上的往来,比如向朋友借钱,当还不了或不按约定时间还款时,肯定会影响今后的长期交往。但对一些本来就是通过经济往来业务而建立的朋友关系,就难免不出现经济纠纷,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1)对症下药。
对产生纠纷的原因弄清楚,是朋友误会了还是自己弄错了。“亲兄弟,明算账”,要把经济往来的账目全部向朋友交待清楚,让他相信你并没有隐瞒什么。
(2)坚决按约定或合同办事。
因为这是事先商定好的依据,坚持按此来解决纠纷,谁都不会有话说。
(3)共商解决办法。
朋友之间的纠纷,如果双方坦诚相待,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还是能达到的,所谓“朋友好商量”,只要你不存在欺诈,恶意使坏,是不难解决的。 



□ 乐于接受反对意见


有些人自以为是,不善于接受别人意见,所以根本无法治疗自己的弱点,从而取得成功之道。
环顾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压倒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的常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摆脱情绪低落的困扰。当我们做事之前已经预想到某种后果,而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时,你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会有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
无论你的主观意愿如何,反对意见总是在所难免的。你的每一个观点,都会有与之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意见。关于这一问题,美国总统林肯在白宫的一次谈话中曾说过:
“……如果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更不用说逐一做出相应的辩解,那我还不如辞职算了。我在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尽力工作,而且将始终不渝。如果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那些反对意见就会不攻自破;如果事实最后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有十个天使起誓说我是正确的,也将无济于事。”
当你遇到反对意见时,你可以发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价值(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为了冲破寻求赞许心理的束缚,你可以试做以下几件具体的事情:
第一,在答复反对意见时,以“你”字开头。例如,你注意到爸爸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且开始生气了。不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观点,也不要为自己辩解,仅仅回答说:“你以为我的观点不对,所以你有些恼火。”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表示不赞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你”字的办法,只要运用得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话时,你一定要克制以“我”字开头的习惯做法,因为那样会将自己置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者会修正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以求为他人所接受。
第二,如果你认为某个人企图通过不给以赞许来支配你的思想,不要为了求得他的赞许便含糊其辞,言不由衷,应该直截了当地向他大声说:“通常我会改变观点,你要是不同意,那只有随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说:“我猜你是想让我改变我刚才所说的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行动本身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别人如果提出有利于你发表的意见,尽管你可能不大欣赏,也还是应该表示感谢。表示感谢便消除了任何寻求赞许的因素。例如,你丈夫说你太害羞,他不喜欢你这样。不要因此就努力通过行动而使他满意,只要谢谢他给你指出这一问题便足够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寻求赞许的问题了。
第四,你可以主动寻求反对意见,同时努力使自己不因此而烦恼。选择一个肯定会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正视他的反对意见,沉着而冷静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将逐渐学会不因反对意见而感到烦恼,并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对自己说,你早已预料到了这种“对立”,他完全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这与你实在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寻求而不是回避反对意见,你将逐步掌握有效对付反对意见的各种方法。
第五,你可以逐步学会不理睬反对意见,根本不要理会那些企图通过指责来支配你的人。 



□ 不要以人数来衡量你的人际关系


建立人际关系——乍听这个说法,大多数的人都会产生“扩展人际关系”的想法。然而事实绝非如此。抱有“我认识的人很多”这种想法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很差。可以说,从自认人面极广那时起,此人即已踏上人生的下坡道。因为一个人倘若自认已经拥有宽广人际关系时,必然会停止努力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抱持这种误解的人尤其常见。这是因为在大众传播界工作的人们,通常自认比一般人拥有更多邂逅他人的机会。这其实是严重错误的观念。即使邂逅机会较多,也不过是高出1%左右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充实度和实际的人数会形成反比。
结合人际关系的渠道类型,可以区分为“粗短型”以及“细长型”两种。
比方说,因为工作关系与对方拥有仅只一年的亲密关系,便属于“粗短型”的关系。反之,一边保持若即若离的适当距离,持续交往十年的情形,则属于“细长型”的关系。
这两者究竟哪一方较重要,无法简单下定论。也有人每年重新认识只交往一年的十人。不过,在未来的时代里,毕竟还是拥有可以交往十年的一位朋友,才可以让自己拥有更丰富的人生。
在古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叫苏格拉底。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才智。他讲了许多使人开心的事。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给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能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住房盖成了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原因吗?”他们问。
“确实有一个小小的原因。”他说,“虽然这个地方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充满真正的朋友,我将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有很多朋友的确是一件好事。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时间会过得特别快。然而,其中是否有你的知己呢?
虽然说人应该开朗,但是,几乎没有人能毕生如此。大多数的人总是痛苦、烦恼多于开朗,这时,如果有一位知己来分担自己的烦恼与苦闷,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在公司组织中工作时,由于上下关系基本上已固定,因此人际关系不曾出现剧烈波动。然而在电影、电视、广告界里,每当一项计划展开时,人们便会蜂拥而至,一旦工作告终时,大家也随之一哄而散。这是流动性极大的人际关系。如果放任不管,必将形成只能生效一年的十人关系。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所认识的每一个人,不可能全部都能作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它们必然可以区分为仍然活络和已呈断讯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将它们视作一种人际关系管理,经常把握它们的动向。
这两种人际关系可以靠整理自己的手边拥有的名片加以区分。目前仍与你保持频繁联系的人,以及只谋过一面,连面貌都记不得的人的名片,切不可相互混杂放置。在已呈断讯关系的名片堆中,仍然活络的名片会遭到掩埋,因此,你务必经常进行区分两者的作业。一旦经过整理,你会发现实际上仍然活络的人际关系竟出奇偏窄。
在已呈断讯的名片堆中,或许也有头衔高或著名人物的名片,然而,已呈断讯的名片仅是已呈停滞的人际关系。即使继续拥有这种名片,也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
真正的人际关系无法以名片或贺年卡的张数计算。所以,尽管此一时期人数不断增加,却并非人际关系的充实期。充其量,它只能算作通往充实期的准备阶段而已。
在整理名片之际,我们不必因为仍然活络的名片张数减少而担忧。相反地,这是人际关系整体获得充实的证据。惟有不断反复经历名片增加期与减少期,人际关系才能持续成长。
但是,如果我们未能先获取一定数量的名片,必定无法判断应和哪位对手展开深厚的交往。反过来说,一旦判断产生时,人际关系的数量必定会相形减少。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数量减少,质必增。惟有如此,我们和每一个人才能缔结出深厚的交情。 



□ 对待多种朋友的技巧


你吃过茶楼叫卖的千层糕吗?一层层面粉、麻蓉、面粉、蛋黄……多类材料的变化,艳丽的颜色,构成千层糕的滋味,与马拉糕的单调大异其趣。
常听人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或慨叹:“相识满天下,知己无一人。”不错,知己难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