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南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南国-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⒁饬寺穑俊备崭兆粤忠乜じ匣氐氖扣浦室伞
毕炜微笑摇头:“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里,群雄的主要战略方向是在中原,他们不可能把太多的力量放到南方,至多能反对两声而已。我们打着东南互保,安靖地方的旗帜,有《东南互保章程》在,又有谁敢多言,何况必要时候,我还是准备杀些人。”
“可是,我们现在的海军力量不是胜过北方吗?如果借着援助关东的名义强占青州沿海,趁机把蓬莱良港夺取过来,我们在北方上就有了一个关键性的桥头堡,东可略三韩与倭诸小岛,南可窥视徐州,西可制泰山,利益是不可小视的。”
“那的确是个关键性的桥头堡,同时也会成为惹人注意的焦点,青州孔融虽然不足为患,但是我们还要和他合作。徐州现阶段我们也需要笼络,他们现在负责提供我们大军物资。必须有更多的盟友或者中立者,而非敌人,这是很清楚的事情。”
“利用派遣北伐军的时机,以肃清董逆之名义,快速控制名胜要地,占领江南全境,软禁各地官吏。这是我们早就计划好的啊,今天兄何必有这么多疑问?”
士燮:“我们终于走到了这一天,他日功成名就,我们就是千秋英雄。如果被打回来的话,我们就是跳梁小丑。”
毕炜微笑:“估计占领江南地界不是很难,但是想要统合南方,却要花费很大的力量和很长的时间。即使是有了《东南互保章程》也是如此,那些地方官员中间,有很多死硬的家伙,这就要靠软硬两手摆平了。”
士燮笑道:“不妨事,到时侯把那些家伙送到林邑去种甘蔗。”
这时候,因为东郡太守桥瑁矫做朝中三公书,发到各州郡,袁绍牵头,引起关东州郡响应。关东诸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少了长沙太守孙坚)共十一位,加上自己起私兵的张杨曹操,一共十三位诸侯起兵,加上蠢蠢欲动的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还有一路向北的毕炜,一十八路诸侯,海内沸腾。
由此大汉全国的兵力都动员起来了,但是不同与以往的边疆征伐,各地动员的大军都在向着天下腹心的京师集结,有着突骑之利的西凉军和并州军,有着精良弓弩的关东联军,精于近战的江南步兵,飞射无双的辽东骑兵,原本因该在对外战争中同仇敌忾的大汉军人们要拿起武器来兄弟自相残杀,无论他们效忠的是哪一位将军,无论他们抱着怎样的目的来参加这次战争,都是一个巨大悲剧的开章。
现在交址军也要加入这巨大的战团了,交州野战部队六个军团共十八卫,共计九万人,倒是出动了三分之二,但是无论沿着灵渠北上,名为勤王实际为抢占湖南四郡的骁果军,长捷军两军共六卫,还是自沿海泛舟的镇洋,越骑二军六卫,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在聆听政工人员的传道:
“自从秦开陆梁地以来,大军都是自北向南,现在我们自南向北,是自古未有之奇功。作为军人,参加此次自古未有之进军,实为军人最高之荣誉。”
“你们都是大汉的子民,世代忠良,当今天子有难,奸佞祸害天下,正要我辈勤王。”
“原来黄巾的战友们,你们在中原受尽了苦头,现在我们要回去替你们报仇。”
“山越,骆越的兄弟们,只要北伐,就可获得大汉子民身份,有官家照料部落老幼。”
最后是物质诱惑:“凡我士卒,只要立功,将来论功行赏,个个官升一级,奖励中原良田百亩。”
初平元年春二月,骁果军,长捷军两军共六卫入零陵郡,控制了通向北方的官道,零陵郡下属各县降,惟零陵太守曰:大汉律令唯北军可征伐天下,郡国兵不得出界,北方纷扰,贤刺史勤王可嘉,取道路行军便是,何必入其他郡国?遂据守郡城不纳。骁果军主将孙坚以之为董卓一党,下令以火攻城,编木为城的零陵城防很快被攻破,该太守以通董罪被杀。此时在陈留,诸侯大军还未聚集,史家遂以零陵之役为讨董战争第一役。
至于那位按照大汉律令据守郡城不纳大军的太守,后来史学界对于他是否是董卓一党,怎样成为董卓一党,如何在这么遥远的南方为董卓效力等问题都有着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他根本就不是董卓一党,当年是冤枉了他,这位太守大人严格按照律令办事,以至殉身,着实是位好同志。
为此高瞻远瞩的领导专门下发了《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指示》,《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重要指示》,《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再指示》,《领导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讲话》,《怎样学习关于零陵太守争议问题的指示的指示》等等。
终于有了统一的结论:在全国人民讨伐董卓的伟大时刻,这位零陵太守同志立场不坚定,受到异己敌人的腐蚀,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试图以大汉律令阻止大军北伐,这是藏在人民内部的敌人,我们很多人都被这狡猾的敌人蒙骗,这是斗争的新动向新形式,是儒法两家斗争的又一表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批判。
初平元年春三月,骁果军,长捷军两军入桂阳郡,武陵郡,所向披靡。镇洋,越骑二军入扬州,会嵇,吴,丹阳三郡大族为乱,占据坞堡,以董卓党人系狱,大军讨破之。
初平元年春三月,骁果军,长捷军入长沙郡。扬州刺史陈温抗议无效,镇洋军入豫章,诸婴建行营于丹阳郡金陵地界,自此毕炜领有江南全境。
史载:这一年江南各郡太守以丹阳太守余沅为代表,邀约交州刺使毕炜商订所谓《东南互保章程》九条。主要内容为:长江归各郡联合水师保护,南方以交州军为样板,统一军力,组建联合部队,以保全民人生命产业为主。不管此后北方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并拒绝朝廷要他们讨伐董卓的命令。以后,实行互保的地区,逐渐扩展到青州。由于地方竭力维持,“互保”的局面终于保持下来。
为东南互保,肃正地方,奉海军部令,交州第二舰队自舟山北上,长驻柴桑,金陵,洞庭三港,艨艟巨舰巡航长江,阻断南北交通。
初平元年春四月,毕炜亲帅越骑,会同收编之丹阳兵两万,经徐州,会关东诸侯于陈留。
第七十一章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早在元月五日,袁绍引军至河内与河内太守王匡合兵;韩馥留驻邺城,督运军粮;袁术屯鲁阳。 
到了三月份,张扬屯兵上党,威胁箕关,摆出自北方攻击洛阳的架势。曹操与其余诸侯屯兵酸枣(延津),鲍信整顿车马,来回运送粮草。豫州刺史孔袖进军颖川,与袁术合兵,自南方威胁洛阳。而白波军活跃在首阳山一带,自西方威胁洛阳。袁术的五万南阳郡兵和袁氏家兵、韩馥征发的三万冀州军、孔伷的三万豫州兵、刘岱的两万兖州军、王匡的两万人、袁绍召集的五万人。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都有军队和粮草的供给,自己起私兵的张杨提供五千人,曹操率军五千人,加上蠢蠢欲动的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提供的军队,合计三十五万。
这三十五万大军的集结,耗资巨大,仅仅袁绍用来供应军资的大车就有万辆,在当事人看来,这是光武中兴昆阳大战之后两百年来大汉最大规模的兵力了。当年黄巾为乱,只是数万精兵,就讨破冀青豫兖三百万反贼,想来这三十万大军威力所向,必定无不讨平,那剪除国贼,安定王室的伟业,仿佛之手可待。 
沿着官道,来自各地的士卒,无论是穿着精良甲衣的郡国常备兵,还是刚刚放下锄头,还身着农家粗布的新兵,都向着一个地点汇集,联军大营,道路上已经充满了各种口音的方言,军官们大声责骂着,把自己的士兵领入分配好的军营。
就在通向酸枣的官道上,数千骑兵正簇拥着十几辆轻车,十几位名义上的地方大员,实质上的割据军阀,他们都在等候一位万里迢迢从岭南赶来的诸侯。
“大兄,你何必如此重视这小小的交州刺史?”
“公路,毕炜乃南海之雄,坐镇岭南十数载,南疆固若金汤。由此可见此人才干,这次他肯来,我军又添一助力。”
“他只不过是一个贾人,凭借一些机巧,竟然成了孝廉,当年我们宴饮平乐观之时,他只不过是个刚刚到京的闲散官员,只是买通了那些竖宦,才成为一方诸侯。当日我斩开青锁门,诛尽宦人,他所倚仗已去,此人又何足为虑?交州绝域,蛮夷所生,又能有多少强兵?为了等他,我们等待了两个月,让董卓有了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这是多大的损失啊。”
“这人为人虽不堪,但毕竟有几分忠孝之心,肯不顾万里海疆波涛凶险,赴君父急难,这一点比上某些宗室还要强。” 已经凭借四世三公威望当选盟主的渤海太守袁本初道。当下众人不言,知道盟主所指的是刘焉。此人身为州牧,又是宗室中人,当今天子有难,竟然不闻不问。那刘焉还纵容米贼张鲁割据汉中,阻断关中与益州之交通,好自己坐大。想到此处,这些此时尚有忠顺之心的未来枭雄们真是群情激愤。
“正是,毕炜虽然出身不堪,但是著书立说,连郑玄也是称道的,况且先帝时除凉州平羌之役外,会稽,鲜卑,黄巾,林邑诸役,毕炜皆有功绩,战无不胜,也是当今世上少有的百战将军。我们等待了两个月,虽然让董卓有所准备,但是我军的准备也是更加充分,各地的义士纷纷勤王,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他们都是二月份赶来的,有了这些盟友,我们讨破董卓又多胜算。”曹操和毕炜相识,又见袁术攻击起毕炜勾结宦官,他祖父正是大长秋曹节,毕炜所收买的正是曹节之弟,于情于理他都要出来说话,遂符合道。
元月十五日董卓已得到消息,西凉大军开始征集,向洛阳八关调配。其中,吕布率并州军驻扎在虎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